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端正教学思想,优化农村习作教学的切入点
农村小学习作教学要与农村社会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面向农村,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的交际能力。农村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并掌握良好的积累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习作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如“帮妈妈拆毛线”“改造旧衣服”等活动让学生在一针一线中体会父母的辛劳。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确定一个目标进行定向观察,通过连续的有意观察引导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农村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教师应有效指导,发挥学生这方面的優势。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富有农村色彩和乡村情境的故事。教师要注意保护好农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习作。此外,还应让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 凸显内容训练,强化农村习作教学的着力点
改革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关键在于改革习作教学的内容。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实地指导观察,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物、人和事。
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模仿必须以阅读为基础,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写作“一个熟悉的人物”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开头简单介绍人物的基本情况,摹仿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欲擒故纵”的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小草和大树》中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介绍该人物到底有哪些值得人们学习的典型事例。
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三、 突破传统模式,实化农村习作教学的基准点
习作教学要突破传统模式,把学生从教师授题、授意、授材、授改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问题导向明确。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要转换视角,牢牢把握“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每次习作训练教师都能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地带领学生解决一两个重点或难点,切实让学生次次有所得。目标的明确避免了学生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找答案,边观察边思考。
2. 示范结合实际。示范学习指导在习作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能使学生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习作实践。如在课堂中设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练说、练写,并结合学生实践情况进行集体讨论;通过课文及课外读物的阅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详细表述的,并进行仿写训练;经常有计划地参观、访问;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后及时练写;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等。
3. 练笔循序渐进。
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让学生到生活中逐步去深入体会。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练笔交流中,教师不应被课堂上少数尖子学生的精彩发言所迷惑,要经常检查那些“不声不响”的、中等偏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十分耐心地帮助和指导这一部分学生,作文教学质量才会取得大面积的提高。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县孔镇小学)
农村小学习作教学要与农村社会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面向农村,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的交际能力。农村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并掌握良好的积累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习作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如“帮妈妈拆毛线”“改造旧衣服”等活动让学生在一针一线中体会父母的辛劳。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确定一个目标进行定向观察,通过连续的有意观察引导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农村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教师应有效指导,发挥学生这方面的優势。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富有农村色彩和乡村情境的故事。教师要注意保护好农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习作。此外,还应让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 凸显内容训练,强化农村习作教学的着力点
改革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关键在于改革习作教学的内容。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实地指导观察,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物、人和事。
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模仿必须以阅读为基础,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写作“一个熟悉的人物”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开头简单介绍人物的基本情况,摹仿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欲擒故纵”的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小草和大树》中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介绍该人物到底有哪些值得人们学习的典型事例。
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三、 突破传统模式,实化农村习作教学的基准点
习作教学要突破传统模式,把学生从教师授题、授意、授材、授改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问题导向明确。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要转换视角,牢牢把握“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每次习作训练教师都能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地带领学生解决一两个重点或难点,切实让学生次次有所得。目标的明确避免了学生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找答案,边观察边思考。
2. 示范结合实际。示范学习指导在习作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能使学生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习作实践。如在课堂中设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练说、练写,并结合学生实践情况进行集体讨论;通过课文及课外读物的阅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详细表述的,并进行仿写训练;经常有计划地参观、访问;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后及时练写;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等。
3. 练笔循序渐进。
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让学生到生活中逐步去深入体会。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练笔交流中,教师不应被课堂上少数尖子学生的精彩发言所迷惑,要经常检查那些“不声不响”的、中等偏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十分耐心地帮助和指导这一部分学生,作文教学质量才会取得大面积的提高。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县孔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