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化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成效。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化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预后,且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 舒适化护理 冠心病 抑郁 焦虑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位居全球疾病病死率首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繁杂,加之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成为现在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采用舒适化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2.3±4.2)岁;病程7天至19年,平均病程(11.3±2.5)年;稳定性心绞痛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6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性质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定期巡房,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基本知识,询问患者的情绪变化,协助患者调节情绪,定期为患者做擦身等护理。
1.2.2 舒适化护理干预
1.2.2.1 心理护理 冠心病发病突然,死亡率较高,疾病发作时多有濒死感,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要侧重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向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进程及日常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发病后如何有效应对,减少患者的恐惧情绪。另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转移注意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1.2.2.2 病房护理 创建无菌环境,住院病房要求保持通风,环境安静整洁,注意病房色调的搭配,一般以冷色调为主[2],根据患者的喜好,适当的进行装饰,例如放置盆景,鲜花等。
1.2.2.3 家庭护理 患者住院多需要家人的陪伴,对于一些家属关系紧张的患者,要适当引导患者正确认识亲情关系,开导家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消除患者孤单寂寞心理。
1.2.2.4 并发症护理 冠心病患者多伴有较多的并发症,要注意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血压升高患者,要定时测量血压,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用药,维持正常水平。腰背疼痛者,给予适当按摩,缓解疼痛,消除疼痛带来的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入院前与出院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用x2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前SAS评分为(55.2±5.4)分、SDS评分(56.4±4.8)分,对照组患者入院前SAS评分为(56.1±3.9)分、SDS评分(55.7±4.3)分,入院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0.3±3.2)分、SDS评分(40.4±4.8)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6.3±3.3)分、SDS评分(56.4±2.3)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前,且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前后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说明舒适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脏气质病变、心脏供血功能障碍,该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有相关研究[3]证实,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情绪的变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科学有效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属态度,自身性格、住院环境、经济状况等[4],我们针对临床出现的各种因素,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注重患者的情绪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治疗患者的不适症状,增加患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增加亲情互动,对患者生活饮食进行指导,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后。
综上所述,舒适化护理模式对于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排解和疏导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玉玲,叶惠坚.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
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79-80.
[2]张毅梅,周朝当,王继才.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与SCL-90症状自评因子的相关性及对症状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2):113-115.
[3]方裕,桂雪琼.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与其生活质量
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277-1279.
[4]肖继明,徐军,缪东培.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9):927-929.
【关键词】 舒适化护理 冠心病 抑郁 焦虑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位居全球疾病病死率首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繁杂,加之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成为现在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采用舒适化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2.3±4.2)岁;病程7天至19年,平均病程(11.3±2.5)年;稳定性心绞痛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6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性质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定期巡房,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基本知识,询问患者的情绪变化,协助患者调节情绪,定期为患者做擦身等护理。
1.2.2 舒适化护理干预
1.2.2.1 心理护理 冠心病发病突然,死亡率较高,疾病发作时多有濒死感,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要侧重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向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进程及日常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发病后如何有效应对,减少患者的恐惧情绪。另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转移注意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1.2.2.2 病房护理 创建无菌环境,住院病房要求保持通风,环境安静整洁,注意病房色调的搭配,一般以冷色调为主[2],根据患者的喜好,适当的进行装饰,例如放置盆景,鲜花等。
1.2.2.3 家庭护理 患者住院多需要家人的陪伴,对于一些家属关系紧张的患者,要适当引导患者正确认识亲情关系,开导家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消除患者孤单寂寞心理。
1.2.2.4 并发症护理 冠心病患者多伴有较多的并发症,要注意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血压升高患者,要定时测量血压,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用药,维持正常水平。腰背疼痛者,给予适当按摩,缓解疼痛,消除疼痛带来的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入院前与出院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用x2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前SAS评分为(55.2±5.4)分、SDS评分(56.4±4.8)分,对照组患者入院前SAS评分为(56.1±3.9)分、SDS评分(55.7±4.3)分,入院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0.3±3.2)分、SDS评分(40.4±4.8)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6.3±3.3)分、SDS评分(56.4±2.3)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前,且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前后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说明舒适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脏气质病变、心脏供血功能障碍,该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有相关研究[3]证实,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情绪的变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科学有效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属态度,自身性格、住院环境、经济状况等[4],我们针对临床出现的各种因素,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注重患者的情绪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治疗患者的不适症状,增加患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增加亲情互动,对患者生活饮食进行指导,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后。
综上所述,舒适化护理模式对于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排解和疏导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玉玲,叶惠坚.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
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79-80.
[2]张毅梅,周朝当,王继才.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与SCL-90症状自评因子的相关性及对症状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2):113-115.
[3]方裕,桂雪琼.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与其生活质量
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277-1279.
[4]肖继明,徐军,缪东培.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9):92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