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消费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消费和谐。了解消费和谐的内涵,把握消费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探索当前消费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及改善对策,以消费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每个关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关键词] 消费和谐 和谐社会 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措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消费和谐。
一、消费和谐的内涵
1.消费与消费和谐
消费,是人们使用消费资料(包括劳务)满足自身物质文化需要的活动。它涉及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把握消费和谐,应从消费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消费和谐是消费领域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睦与和谐,具体表现为消费结构、消费外部的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消费领域中的主要人际关系)和消费与资源及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和睦。
2.消费和谐的特征
消费和谐的特征主要有:
(1)以人为本。消费和谐要求消费要以消费者自由,消费者物质、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的正当全面展示为基本原则和前提。
(2)尊重自然。消费和谐要求消费要在承认人类具有追求消费自由和消费满足的同时,也承认自然界其他生物正当的生存权利,保障生态环境的系统平衡。
(3)尊重他人。消费和谐要求消费要在承认每个消费者追求自身消费自由和消费满足的同时,又承认他人追求消费自由和消费满足的权利,限制过渡的消费悬殊,保障社会稳定。
(4)全面和谐。消费和谐要求消费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二、消费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消费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消費活动是基本的经济社会活动,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源于消费又都服务于消费,消费和谐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和谐、社会和谐。
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追求社会和谐,归根到底是要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且是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非某一部分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社会愈和谐,经济越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愈充盈,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水平就越高,就愈有利于消费和谐的实现;生活越改善,消费就越和谐,社会就越和谐。如果人们之间的消费差距拉大,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就不会和谐,社会也会不和谐,甚至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当前消费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消费领域的主流是好的。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历史的、现实的条件的制约,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我国消费领域在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1.非理性消费问题突出
具体表现在:
(1)奢侈消费。随着我国消费体制的改革,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日益增强和深入水平不断提高,一部分人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从勤俭节约转变成追求时尚、奢侈。消费品的物理价值变成了财富、地位、生活方式和生活品位的象征。“买最好的或者最流行的、最时髦的还不够,别人都知道也是很重要的……买奢侈品更多是为了地位而不是消费者的品味。”如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豪华修坟筑幕;天价年夜饭,一桌几万甚至十几万;无限制地追求大面积、过渡装修的住房;追求大排量、豪华型汽车等。
(2)畸形消费。吸毒、赌博等黑色消费死灰复燃;贩卖淫秽物品,卖淫嫖娼等黄色消费屡禁不止。
(3)愚昧、野蛮消费。假冒伪劣产品只要便宜照买不误,甚至不顾健康购买过期变质食品,不顾国家之利益、民族之尊严购买洋垃圾;无视国家法律,食用珍稀动植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4)无奈的人情消费。人是情感动物,请客送礼,礼尚往来,本属常理,无可厚非,但这类消费随着经济发展名目繁多并日益攀升,致使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商品和服务存在诸多质量问题
具体表现有:以次充好,以假冒真,缺斤少两,偷工减料,坑蒙拐骗,巧取豪夺。如在商品方面,假酒致人伤亡;假种子使农民颗粒无收,假农药坑农害农,假化肥使沃土板结;假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产生;蔬菜农药超标致人中毒;毒大米、垃圾油、加了增白剂的面粉、喂了瘦肉精的鸡鸭牛羊;病死猪肉制的腊肉,瘟死鸡肉做的香肠;添加了有毒有害工业色素的食品;名实不符、价格昂贵的药品保健品;五花八门的托儿等。为了谋利,无所不为,无所不敢者不缺。置法律法规、道德良心于不顾者频现。在服务方面,看病难、看病贵,整形致畸形,美容变毁容,短信欺诈,话费多记,保险理赔不负责,经营场所车辆丢失不履责;银行变相收费,中介机构虚假承诺骗取钱财,垄断经营出台霸王条款等。
3.非循环消费普遍
家电、手机、电池等回收率极低。一次性餐具、纸手帕、文具、洗刷用品和一次性包装、塑料袋、注射器的大量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资源的消耗量,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这不但会对森林造成巨大破坏,而且会造成水土资源流失。家庭水资源的使用与消耗方面,人们洗衣、洗菜、洗澡、浇花、冲厕等通常直接使用自来水,水循环利用率极低。据估算,全国洗衣机的年耗水量在30亿立方以上,一些家庭抽水马桶的耗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60%以上,大量的淡水资源在无意间被白白浪费掉了。
4.食物消费中浪费严重
一些人慕虚荣,讲面子、摆阔气,用餐浪费严重。有些人讲究饮食烹饪,但只求吃好、吃精,不讲究吃得节约。即便是吃自助餐,许多人也认为,自己交了钱,不管是否能吃完,都要尽量多取,否则就吃亏了。公款吃喝浪费更加严重。2004年国家用于公款吃喝消费的财政支出高达3700亿元。由于是公款,不用自己掏腰包,更没人“心疼”,要一大桌子,能吃掉二分之一的就已经是很“节俭”了。统计数据显示,仅上海市一天就产生超过2000吨的餐厨垃圾,而其中未充分利用而被浪费掉的食物保守估算也达1200吨之多。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纳税人的权益,而且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5.非理性维权事件时有发生
消费者的权益遭受侵害理应维权,但是在维权过程中存在不理性、不科学、易冲动等诸多问题。如个别消费者存在非善意购买、非善意退货的行为,有的甚至出口伤人,动手打人,以威胁恫吓为手段,以获取巨额赔偿和发泄私愤为目的,进行非理性维权。尽管此类事件发生率不高,但对构建和谐消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四、采取有效措施,以消费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1.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
(1)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文化建设,提高消费品位。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吸收,并对不合理和不合国情的消费文化加以引导。加强消费教育,正确认识西方的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并排除讲排场的消费习惯。通过新闻媒体,不断提高公众的资源危机意识,建立浪费可耻的价值观,从而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2)构建面向全体公民的适度消费观,转变消费方式。不鼓励且应该限制少数人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消费及畸形消费。针对我们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我们必须从“高消耗资源、高排放污染、高物质化”向“低消耗、低排放、非物质化”的消费方式转变。这就需要在消费各类消费品和服务以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要加快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以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保护和补充可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2.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制度创新,为消费和谐的实现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撑
(1)积极制定、颁布和完善有关节约能源、水资源等配套法律、法规,强化节约意识。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规应对废弃物排放进行征税,迫使消费者少生产废弃物。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建立资源循环利用制度,以提高回收和循环利用废旧物品的比率。并通过新闻媒体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政府的一些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政府项目和公益活动。
(2)运用财政、價格、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和规范消费行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取消对水、电、气及其它能源的补贴,通过优惠政策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能源的消费方式。
3.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当前消费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营造消费和谐的关键在于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1)政府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统帅监管工作,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和责任。市场关系主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在这两者的关系中,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政府部门应当代表消费者在市场上与生产经营者博奕,为消费者说话。因为,只有政府部门才有权力、有资格并且有条件为消费者说话。
(2)要严格市场管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要使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大大提高从而得不偿失,甚至让其倾家荡产。同时要注重构筑安全防线,重在预防。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分别把好从源头到市场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入市关口。
(3)监督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的经营活动要对社会全面负责。企业不仅要自己盈利,也要顾及消费者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当前,还要顾及长远;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还要顾及社会利益、资源环境利益等。当前的经济不和谐主要是由于企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企业的责任感不可能是自发的,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之下,在重奖和严惩的过程中才能逐步确立起来。
4.加强政府部门自身建设
俗话说打铁尚需自身硬。实现消费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的消费环境必不可少。而要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严格律己,率先垂范。政府的消费代表国家,政府如何消费对民众有一种示范作用。公款的非理性消费即公款消费的挥霍与浪费,会使一些人纷纷效仿。同时,公款消费的挥霍与浪费会影响政府部门的形象,降低政府部门的威望,人为地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难度。正人需要先正己,政府部门要从多方面努力培养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勤政廉价的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德良:消费领域的不和谐因素及其对策[J].消费经济,2007,(4)
[2]张军莲:转变居民消费方式 构建和谐社会.[J].消费经济,2007,(3)
[3]尹世杰:优化消费环境 弘扬和谐文化[J].湘潭大学学报,2007,(1)
[4]蔡德容:以消费和谐促进社会和谐[J].消费经济,2007,(4)
[5]白玉苓:非合理性公款消费及社会影响[J].中国市场,2007,(6)
[关键词] 消费和谐 和谐社会 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措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消费和谐。
一、消费和谐的内涵
1.消费与消费和谐
消费,是人们使用消费资料(包括劳务)满足自身物质文化需要的活动。它涉及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把握消费和谐,应从消费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消费和谐是消费领域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睦与和谐,具体表现为消费结构、消费外部的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消费领域中的主要人际关系)和消费与资源及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和睦。
2.消费和谐的特征
消费和谐的特征主要有:
(1)以人为本。消费和谐要求消费要以消费者自由,消费者物质、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的正当全面展示为基本原则和前提。
(2)尊重自然。消费和谐要求消费要在承认人类具有追求消费自由和消费满足的同时,也承认自然界其他生物正当的生存权利,保障生态环境的系统平衡。
(3)尊重他人。消费和谐要求消费要在承认每个消费者追求自身消费自由和消费满足的同时,又承认他人追求消费自由和消费满足的权利,限制过渡的消费悬殊,保障社会稳定。
(4)全面和谐。消费和谐要求消费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二、消费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消费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消費活动是基本的经济社会活动,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源于消费又都服务于消费,消费和谐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和谐、社会和谐。
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追求社会和谐,归根到底是要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且是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非某一部分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社会愈和谐,经济越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愈充盈,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水平就越高,就愈有利于消费和谐的实现;生活越改善,消费就越和谐,社会就越和谐。如果人们之间的消费差距拉大,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就不会和谐,社会也会不和谐,甚至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当前消费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消费领域的主流是好的。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历史的、现实的条件的制约,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我国消费领域在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1.非理性消费问题突出
具体表现在:
(1)奢侈消费。随着我国消费体制的改革,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日益增强和深入水平不断提高,一部分人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从勤俭节约转变成追求时尚、奢侈。消费品的物理价值变成了财富、地位、生活方式和生活品位的象征。“买最好的或者最流行的、最时髦的还不够,别人都知道也是很重要的……买奢侈品更多是为了地位而不是消费者的品味。”如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豪华修坟筑幕;天价年夜饭,一桌几万甚至十几万;无限制地追求大面积、过渡装修的住房;追求大排量、豪华型汽车等。
(2)畸形消费。吸毒、赌博等黑色消费死灰复燃;贩卖淫秽物品,卖淫嫖娼等黄色消费屡禁不止。
(3)愚昧、野蛮消费。假冒伪劣产品只要便宜照买不误,甚至不顾健康购买过期变质食品,不顾国家之利益、民族之尊严购买洋垃圾;无视国家法律,食用珍稀动植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4)无奈的人情消费。人是情感动物,请客送礼,礼尚往来,本属常理,无可厚非,但这类消费随着经济发展名目繁多并日益攀升,致使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商品和服务存在诸多质量问题
具体表现有:以次充好,以假冒真,缺斤少两,偷工减料,坑蒙拐骗,巧取豪夺。如在商品方面,假酒致人伤亡;假种子使农民颗粒无收,假农药坑农害农,假化肥使沃土板结;假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产生;蔬菜农药超标致人中毒;毒大米、垃圾油、加了增白剂的面粉、喂了瘦肉精的鸡鸭牛羊;病死猪肉制的腊肉,瘟死鸡肉做的香肠;添加了有毒有害工业色素的食品;名实不符、价格昂贵的药品保健品;五花八门的托儿等。为了谋利,无所不为,无所不敢者不缺。置法律法规、道德良心于不顾者频现。在服务方面,看病难、看病贵,整形致畸形,美容变毁容,短信欺诈,话费多记,保险理赔不负责,经营场所车辆丢失不履责;银行变相收费,中介机构虚假承诺骗取钱财,垄断经营出台霸王条款等。
3.非循环消费普遍
家电、手机、电池等回收率极低。一次性餐具、纸手帕、文具、洗刷用品和一次性包装、塑料袋、注射器的大量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资源的消耗量,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这不但会对森林造成巨大破坏,而且会造成水土资源流失。家庭水资源的使用与消耗方面,人们洗衣、洗菜、洗澡、浇花、冲厕等通常直接使用自来水,水循环利用率极低。据估算,全国洗衣机的年耗水量在30亿立方以上,一些家庭抽水马桶的耗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60%以上,大量的淡水资源在无意间被白白浪费掉了。
4.食物消费中浪费严重
一些人慕虚荣,讲面子、摆阔气,用餐浪费严重。有些人讲究饮食烹饪,但只求吃好、吃精,不讲究吃得节约。即便是吃自助餐,许多人也认为,自己交了钱,不管是否能吃完,都要尽量多取,否则就吃亏了。公款吃喝浪费更加严重。2004年国家用于公款吃喝消费的财政支出高达3700亿元。由于是公款,不用自己掏腰包,更没人“心疼”,要一大桌子,能吃掉二分之一的就已经是很“节俭”了。统计数据显示,仅上海市一天就产生超过2000吨的餐厨垃圾,而其中未充分利用而被浪费掉的食物保守估算也达1200吨之多。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纳税人的权益,而且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5.非理性维权事件时有发生
消费者的权益遭受侵害理应维权,但是在维权过程中存在不理性、不科学、易冲动等诸多问题。如个别消费者存在非善意购买、非善意退货的行为,有的甚至出口伤人,动手打人,以威胁恫吓为手段,以获取巨额赔偿和发泄私愤为目的,进行非理性维权。尽管此类事件发生率不高,但对构建和谐消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四、采取有效措施,以消费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1.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
(1)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文化建设,提高消费品位。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吸收,并对不合理和不合国情的消费文化加以引导。加强消费教育,正确认识西方的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并排除讲排场的消费习惯。通过新闻媒体,不断提高公众的资源危机意识,建立浪费可耻的价值观,从而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2)构建面向全体公民的适度消费观,转变消费方式。不鼓励且应该限制少数人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消费及畸形消费。针对我们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我们必须从“高消耗资源、高排放污染、高物质化”向“低消耗、低排放、非物质化”的消费方式转变。这就需要在消费各类消费品和服务以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要加快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以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保护和补充可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2.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制度创新,为消费和谐的实现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撑
(1)积极制定、颁布和完善有关节约能源、水资源等配套法律、法规,强化节约意识。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规应对废弃物排放进行征税,迫使消费者少生产废弃物。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建立资源循环利用制度,以提高回收和循环利用废旧物品的比率。并通过新闻媒体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政府的一些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政府项目和公益活动。
(2)运用财政、價格、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和规范消费行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取消对水、电、气及其它能源的补贴,通过优惠政策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能源的消费方式。
3.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当前消费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营造消费和谐的关键在于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1)政府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统帅监管工作,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和责任。市场关系主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在这两者的关系中,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政府部门应当代表消费者在市场上与生产经营者博奕,为消费者说话。因为,只有政府部门才有权力、有资格并且有条件为消费者说话。
(2)要严格市场管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要使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大大提高从而得不偿失,甚至让其倾家荡产。同时要注重构筑安全防线,重在预防。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分别把好从源头到市场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入市关口。
(3)监督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的经营活动要对社会全面负责。企业不仅要自己盈利,也要顾及消费者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当前,还要顾及长远;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还要顾及社会利益、资源环境利益等。当前的经济不和谐主要是由于企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企业的责任感不可能是自发的,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之下,在重奖和严惩的过程中才能逐步确立起来。
4.加强政府部门自身建设
俗话说打铁尚需自身硬。实现消费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的消费环境必不可少。而要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严格律己,率先垂范。政府的消费代表国家,政府如何消费对民众有一种示范作用。公款的非理性消费即公款消费的挥霍与浪费,会使一些人纷纷效仿。同时,公款消费的挥霍与浪费会影响政府部门的形象,降低政府部门的威望,人为地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难度。正人需要先正己,政府部门要从多方面努力培养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勤政廉价的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德良:消费领域的不和谐因素及其对策[J].消费经济,2007,(4)
[2]张军莲:转变居民消费方式 构建和谐社会.[J].消费经济,2007,(3)
[3]尹世杰:优化消费环境 弘扬和谐文化[J].湘潭大学学报,2007,(1)
[4]蔡德容:以消费和谐促进社会和谐[J].消费经济,2007,(4)
[5]白玉苓:非合理性公款消费及社会影响[J].中国市场,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