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词,抑或红船驶来的百年荣光(节选)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llis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除了一首词,嘉善之光
  有着百年的荣耀,就像那红船掀起的波澜
  奔赴一场盛世的聚会,在一页百年的纸上
  写下初心,写下筚路蓝缕,写下肥沃的幸福和时光
  仿佛田字格的外相,那些意味深长的故事
  都是存在于镜中的影像,谁执金黄的阳光
  正打开五百余平方公里的宣纸
  2
  这符合词的规则,又在词之外
  嘉和善,远远多于一首词抑或一个地名
  所能承载的事物,以水代墨,借红船斩浪
  嘉善的韵律,羽动着智慧、勇敢、探索的平仄
  如果有声朗读,红船与一个政党重叠
  嘉善,就是词的留白,那群开启红船的人
  无一例外都是它的韵脚
  3
  词牌的光芒与红船的红相映
  连同山河,连同血脉,在历史的长河里
  催生着魏塘、罗星、惠民、西塘、姚庄……
  昨天的味道渗过毛边纸,用善潮过滤内心
  今天的目光高蹈,用红船的光芒谱写一曲曲动人的嘉章
  杜鹃花、银杏、香樟,写在扉页的一行最为醒目
  4
  不惑的感念里,嘉善的光芒开始倾泻而出
  西塘古镇和吴镇纪念馆,让我一下子想到灵魂的鼓点
  并在岁月的尘埃里继续守护着红船的光芒,让吴歌 越调
  在水面打滑,像一枚鸟声,划破水面褶皱里的红色 记忆
  长长的墙,长长的巷,长长的桥,长长的日子,长长的风
  这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不知道它胸中装满多 少涟漪
  银河的镜子里,宫商角徵羽全部化为时间
  6
  时间的流水哗哗,在嘉善的濯洗里波澜壮阔
  我们便是水里的草,水里的鱼,水里的舟楫和渔火
  梦幻的节点上,是谁再次唱响嘉善的词牌
  那日升月落里的修辞,一次次引发大地与天空的共振
  如同1921年南湖红船上的密语,把社稷的温度
  一针见血地押住生活的逼仄,和成群的疾苦
  又如同那一场从1978年开始的春风
  把山山水水暖起来,让思想高于火焰,让幸福高于 韶光
  裂变或华美,写下了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偏安
  8
  光阴在脚下滑动,一缕光芒刚离开
  另一缕光芒,又遍地生辉,让黑暗无处遮掩
  嘉之善兮,词之魂兮,都源于一只紅船
  抑或一个政党的路径,大格局的手笔
  打破嘉善仄韵的束缚,写出时代最宏伟的篇章
  鲜花、灯火、誓言和捂了那么久的秘密
  似乎也从红船里复活,抑或被一个政党
  倾注在一只小小的红船上
  有谁能解开它的纽扣,嘉善的爱情
  就会有波光倾泻而出
其他文献
在海边,比晨曦醒得更早的  不是大海,而是众多整装待发的渔船  每一艘渔船都装满了星星  装满了天际的宁静。晨光贴着海  劈开条条航道。白花花的浪头打在  船舷上,激起喧天喜悦  经验丰富的渔民知道  向前,是朝阳,是海上生明月  向后,海水考验吃水线,濯洗万吨乡音  (选自本刊2021年第三期“诗高原”栏目)  马叙品读:  尽管生活有多艰辛,现实有几多压力,以及无所不在的焦虑症。因此更需要向大
期刊
田家英:听乡亲们述说  他走过小道,走向旷野。在清晨的风里  做了一次快捷的自我革命  他俯下身试了试流水的体温。扶正了  一棵扭歪的青草  他还想把黎明的光线,搬到  一块暗地里去  想起昨天调查过的几户人家。穷得  风也不肯做他们的親戚  四条腿的板凳有一条腿,还剩半截  他把这些写在笔记本上  心里暗暗发誓——  要找到一块橡皮擦,能擦去  贫穷和浮夸。让一切,和谐起来  他在风里走。穿过风
期刊
一等奖作品  一  野菜是最好的解释,它行走在1961年的报纸上  有时是一颗,有时为一群  总有褴褛从那里逃出来  饥黄的面孔,流露出对生活的绝望与茫然  他们身体瘦弱,却装着对祖国的千般渴望  他们不善言语,但每一滴贫乏  依然藏着春天的诗句  饥荒,像一张无形的网  笼罩着低矮陈旧的乡村草房、田園  每日,半斤大米  养着一代人的底线  二  这里的大雪,会飞向天空  飞到北京的某个高度,化
期刊
1  一场激烈的枪炮声  胶着了几天几夜后,渐渐稀落下来  充斥焦糊味的战场,顷刻陷入  令人窒息,死一般的沉寂  片刻,一匹战马  跃出我方阵地,一闪,远了  直到撞倒山顶,一杆青天白日旗  引爆的一朵冲天黑云  让大地晃了晃  那是1948年冬,东北,一个黄昏时刻  如血的残阳,覆盖了  一个倒下的影子  一声穿满弹洞的仰天长啸  从此,挺立如旗  2  那些马仿佛一夜间  从呼和朝鲁岩画上 
期刊
一  任何一种关于嘉善的修饰,都带着春暖花开的痕迹  在我的文字里,嘉善永远是温暖的  三月的花语,是季节筛选过的繁盛  春天是如何谋篇布局  我一一省略  我想赞美嘉善洞穿江南的眼眸  永远都是带着净水般的神圣  我来嘉善之前  所有关于江南的模样,都是意念里的揣测  淡水与小桥,是美学意义上的重构  它属于江南,也属于中国  屋檐滴水,是水生出的哲学之道  用安宁的笔力,给予南方所有的反哺  
期刊
1  嘉善,以春梦翻动的历史,“和合调查”让嘉善翻过 身来  就像是一尾锦鲤愉悦着水面  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讴歌了很多的慨叹  一种器中之器的感觉,从党的实事求是开始  嘉善重返衷情的涟漪,焕发历史的光辉  灯火挑灯夜战,乡土遇上诗歌的知音  朦胧的醉意,被色彩渲染  一只不知名的鸟啼,惊醒了很多春梦的人  于是犁锄开始在60年的光阴里不断耕耘  尘埃早已落定,只有彻夜狂欢的霓虹,越来越癫狂在
期刊
又近清明,  梨花带雨,思念带泪。  几年前,  侄儿曾立曾自带着你的心跳呼吸来过  薄暮时分  睹物思人,不胜悲意。  如河流永远缓缓地流淌  如星辰在夜晚闪闪发亮  你曾下榻的衙斋,  是半间摇摇欲坠的茅屋  潮湿,冰冷的房间  柴草地铺  一边是獨居的房东,一边是熬夜的油灯  窗外几枝瘦得不能再瘦的萧萧竹  夜夜如泣如诉  一叶一民生,一草一世界  乌云终会散尽,  含泪播种,必将欢呼收割 
期刊
善 事  有风的清晨,集市上一声吆喝  穿过桥洞,顺流蜿蜒曲折  我流浪于此  细雨围绕,将迷宫似水乡  枕于一艘乌篷船,怀念的爱  发送给一片落叶  以及渐熄的炉火,一顿丰美早餐  仿佛游魚得水  ——这就是西塘,我流浪于此  极大地满足,丰腴一幅水墨画的想象  善 举  很想从历史中舀取半瓢水  补充一幅画的水份,在四季更迭里  用以大白话,说清彼此缘由  我相信,昏暗天空依然绽放梅花  在冰
期刊
嘉遇到善  多想用一个温暖的词汇,被你爱上  唤醒嘉音,访问嘉行,读了凡四训  嘉善春风善解人意,吹拂一切善良的事物  吹拂角落里的春天  不负人间,嘉善会收留无家可归的人  一条条乌篷船分开波浪,从善如流  走成了回家的人字。一滴水分香天下  泗洲塔比一个人站得更直  七老爷庙上的阳光,依旧温暖,念软了人心  一块京砖里潜心修行,一件雕漆里淘洗月光  在嘉善,叶子如温暖的手掌  一棵树,搀扶起另
期刊
一个世纪前  十几位外地青年  在烟雨楼的东南方向  给了不起的南湖  加上一叶扁舟的点睛之笔  无论湖畔柔柳如烟  湖中菱田,绿如秧畦  还是湖上银树琼宇  从此与中国革命  紧紧相连  乍看不起眼的画舫  与我泱泱中华  等量齐观,令人不敢妄言  于历史的坎坷处  那些希望青年  信奉一个朴素的真理  拋头颅,洒热血  向腐败透顶的世界宣战  在未来的坦途中  这只伟大的红船  带着百年荣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