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的沉思:在选择与担当中前行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aix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通过对黄色树林里两条道路的思考与选择,折射出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未选择道路的思考以及自我担当的精神。其多维思考与表达方式传递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及诗歌创作追求。
  关键词:弗罗斯特 《未选择的路》 选择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往往以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背景,描写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状态、人生感受和哲理性思考。其代表作《未选择的路》写于1915年,全诗将景物描写、事件叙述、人生哲思紧密结合,书写了道路——选择——矛盾——设想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的思考,同时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启迪心智,发人深省。
  一、人生必须做出选择
  在诗的第一节中,作者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中,“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这是一个需要选择的具有哲理寓意的场景,没有人能够同时涉足两条道路,所以只要继续向前,就需要进行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非此即彼的,“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由于所选择的对象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往往会让人摇摆,举棋不定,患得患失,所以“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审慎思考,进行辨别。诗人表面上写“黄色的树林”,实际上是在隐喻人生道路的选择。正如苏珊·朗格在《生活及其意象》中所指出的:“诗人笔下的每一个词语,都要创造诗歌基本的幻象,都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都要展开现实的意象,以便使其超出词语本身所暗示的情感而另具情感内容。”①在人的一生中,往往面临着多次的选择,需要对不同的道路形成的不同结局进行审慎思考,然后做出决定。而且,人往往无法预知不同的道路上将会面临何种具体情形,甚至有时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于是产生了选择的压力,在思想上产生种种矛盾。“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一句,是“我”对其中一条道路的打量。这条道路显然比较平坦,因为它可以“极目望去”,可以看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却未必是“我”的选择。
  第二节第一句紧承上文进行转折,“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我”似乎不愿走寻常路,虽然另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少有人去,但是“更诱人、更美丽”。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愿意做出这样可能异于他人的选择。当然,这两条道路都人烟稀少,“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我”的选择更多地基于内心的独立判断,而非受他人影响。由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诗人自己曾经做出的人生选择。1912年,在诗人三十八岁时,出于从事诗歌创作的考虑,他辞掉了赖以生存的师范学校教师的职业,卖掉了祖父传下来的农场,放弃了在美国的安稳生活,与妻子去伦敦的一个乡村茅屋居住,专心从事诗歌创作。这似乎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因為在通常看来,先得顾及“眼前的苟且”,才会有“诗和远方”;如果只追求后者,打乱自己既有的生活节奏,为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放弃赖以生存的职业,背井离乡,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然而诗人听从了内心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自己的专业创作道路,并且在诗歌创作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条道路无疑是“更诱人、更美丽”的。
  二、选择的不可逆性
  在诗歌的第三节,作者似乎还沉浸在对两条路的反复取舍之中,再次强调“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在作者看来,两条路都可以选择,无所谓优劣,选择什么,一切源于内心的驱使。当然,两条路上的风景可能各有不同,选择不同的道路意味着进入不同的生活模式。而究竟哪条道路更适合自己,可能仅看路的开始还无法做出结论,或许平坦过后是坎坷崎岖,或许荒芜过后是繁花似锦,一切都是未知的。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人在道路面前会产生种种踌躇,选择平坦则担心人生过于平淡,选择荒芜则担心步入绝境。在这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情境中,人在选择一条路的同时,对自己没有选择另一条路又感到惋惜,心存眷念,幻想着“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然而,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人一旦做出选择,便很难回头重新开始另一种选择,这就是选择的严肃性、残酷性所在。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人一旦做出自己的决定,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可能性,所以选择需要审慎思考,这也是选择之所以艰难的原因。作者虽然心存幻想,但在理性上认为重新回到起点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一句,清楚地表明自己内心的理性判断。选择是不可逆的,是需要自己承担一切后果的。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选择的机会不会永远停留下来。时过境迁,人只能沿着自己已经选择的道路前进。这是人生的一种无奈,也是人生的常态。
  三、诗人的坦然:选择即担当
  弗罗斯特曾经在《诗的运动》中指出:“一首真正的诗是随着它的形成而逐步展开的,它知道最好的东西还在后头,在最后一节,到那时明智同惋惜才融为一体,正如在饮酒歌中幸福和哀怨的去掉融化在一起一样。”②本诗的最后一节是他的这一观点的最好佐证。在这首诗的第四节,诗人设想了“我”在多年后回顾往事时生发感慨的情景。“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在这句诗里,隐含着作者对自己所选道路的些许犹疑,虽然自己选择的道路在当初看来“更诱人、更美丽”,但走过很远以后可能会发现这并非最佳选择。人生道路上的风景不是一成不变的,诱人美丽的风景后可能会步入世外桃源,也可能潜藏凶险,甚至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当然也有可能渐入佳境。当种种因素发生变化之后,人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可能产生懊悔,怅然若失,于是发出轻声叹息。作者预想到了这一点,并能够坦然接受选择可能带来的失落,于是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思考结果:“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是对自己当前选择的再一次确认。虽然已经预知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是在必须做出选择的情况下,一旦选择,就必须为此负责,其认识的清醒与深刻值得肯定。
  在不少人看来,选择偏僻的道路意味着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其选择一定是正确的,有一种悲剧的壮烈。但在作者眼里,选择的决定权在自己,无论所选道路上行人或多或少,都不能表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或错误,今日的选择也许会带来明日的烦恼,但无论如何,只要自己当初做出了选择,就应该努力地承担起选择带来的一切可能性后果。   四、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全诗大部分篇幅在谈选择的路,但是诗作的标题却是“未选择的路”,作者似乎要用这种故意的悖谬表明“我”在选择了一条道路的同时,对于另一条道路还会心生留恋,耽于幻想,念念不忘,这是许多人真实心态的写照。当然,诗人在理智上已经意识到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人们选择了一条道路的同时也便自动放弃了另一条道路。无论思想上有什么波动都无法回头,人生需要面对的永远是前方的岔路口。
  现实生活中的弗罗斯特就是一位多次在道路的选择中驻足的人。他曾经在哈佛大学学习,因无资格接受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教育而感到失望,于是没有取得学位即离开哈佛大学,从事农业活动;之后由于不喜欢一天到晚干农活,于是选择教书,同时写诗;后来由于不喜欢种地,又怕教学耽误写诗,于是选择卖掉农场去英国。在诗集《孩子的心愿》出版后他迅速成名,接着出版了《波士顿以北》。之后由于不想成为背井离乡的人又回到了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山区购置农场,并担任“住校诗人”,在许多大学教书、朗诵自己的诗歌。在诗歌创作上,他在许多人热衷于诗歌形式革新时,继续坚持传统的诗歌韵律,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哲理。诗人不断地在“选择”与“未选择”中规划着自己的道路,每一次的选择都是螺旋式上升的通道,都在助推着他走向人生的辉煌。
  五、始于情趣,终于智慧
  美国诗人惠特曼指出:“最伟大的诗人用不着费力也丝毫不着行迹地能让一切事件、感情、景色、人物或多或少地在你听它们或阅读它们时影响到你的个人性格。”③在诗歌美学上,弗罗斯特善于从生活中进行取材,能够从寻常事物中发掘诗的情趣,拓展诗的意境,借助自然景物和平凡的生活场景来表达深邃的思想,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始于情趣,终于智慧”。比如,他的诗歌《雪夜林边小驻》写“我”与马儿在夜晚一同行走在林子和冰冻的湖之间,“我”认识林子的主人,完全可以停留休息,“但我已经有约定在身”,所以“我”并没有选择停留,而是反复提醒自己“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安睡”。为了遵守“约定”,履行某种承诺或者实现某种理想,“我”战胜了孤寂、寒冷和疲劳,在停留休息与继续前行中选择了后者。作者善于通过设置的情境写出其选择的心路历程,通过景物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体悟思想。他的诗作《荒野》展现了一幅由冬夜、原野、雪、杂草与树根组成的图画。“我”感到“周围的寂寞”,但外部环境只是内心世界的陪衬,“我并不会被空所吓倒”;而更令“我”畏惧的其实是“自己的荒野”,即内心的荒原。其他诗作如《不甘愿》《进去》《雪末》《春池》都有类似特点。诗人西渡说:“弗罗斯特的抒情诗传达了一些我们曾经非常熟悉但正在日益远离我们的经验,它是我们与自然打交道时所获得的那种温馨的体验。他把这些经验转化成了宝贵的记忆,把它们从遗忘中拯救出来。”④他的诗看似寻常,却折射出人类灵魂深处的幽暗,触摸到人类的精神深层,激发读者的心灵共振,可以跨越时代而不朽。
  在接受美学视野中,一首诗在没有让读者阅读之前,只是“第一文本”,还不是真正的作品。只有让读者阅读过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作品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⑤。诚然,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中存在着一些意义的空白点。“我”对自己选择荒草萋萋的幽寂道路是否感到错误?既然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那么如何确认“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诗无达诂,每个人都可以将个体经验渗入对作品的理解中,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艺术的历史传统中,一部过去作品不断延续的生命,不是通过永久的疑问,也不是通过恒久的回答,而是通过疑问与回答、问题与解决之间动态的阐释,才能够激发一种新的理解并允许重新開始过去与现在的对话。”⑥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语意的空白召唤着读者在阅读中对作品进行加工、填补,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进行理解,从而走出林间的幽暗,从遮蔽走向澄明。
  ① 〔美〕苏珊·朗格:《生活及其意象》,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519页。
  ② 〔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的运动》,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537页。
  ③ 〔美〕惠特曼:《草叶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1页。
  ④ 西渡:《徘徊在明亮与灰暗之间——弗罗斯特论》,《灵魂的未来》,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页。
  ⑤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金元浦、周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⑥ 〔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8页。
  作 者:韩冬阳,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汉语言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语言与应用语言学。
  编 辑:李珂 E?鄄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题目再现】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苏州园林》中说道“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材料二: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被隔离的经历,你也不例外。隔离了人,但不隔离爱。我们一起众志成城,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战胜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请以“隔而不隔
每当快过年时,总很期待妈妈回来。那时,常常是最想念她的时候。于是迫不及待地给她打电话。   “喂,妈,你上飞机了吗?多久到啊?”   那边传来最温柔最亲切的声音:“快了快了,一会儿上飞机就不能打电话了,你在家乖乖等我哦。”   “好吧。”我有些失望,怎么还没上飞机?   挂断电话,我默默叹了口气,唉,只得慢慢等了。我趴在桌上不知等了多久,终于耐不住性子,试探地给老妈打电话,那边已经关机,太
摘 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痖弦就因为战争远离家乡和亲人,在颠沛流离中感知着生活,也在战争中失落了他的青春,关于战争的记忆已经深刻根植于痖弦的脑海之中,而这些生命体验也必将融入诗人的创作之中。由此看来,战争应该是痖弦诗歌中一个重要且深刻的主题,其战争诗歌值得我们去探索。  关键词:痖弦 战神 战争  诗人痖弦的创作时间并不长,始于1951年左右,止于1966年,前后加起来不过十四五年的时间,其诗歌创
摘 要:清代戏曲家吴恒宣所作的传奇《义贞记》,取材于清朝乾隆年间真实的故事“白头花烛”,吴恒宣极力渲染程刘二人忠贞之志,教化意味浓厚。本文试图在比较其他“白头花烛”故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吴恒宣《义贞记》的教化意味。  关键词:《义贞记》 “白头花烛” 教化  清代节烈风气盛行,甚至被称为是“节烈宗教化”的时期。{1}清朝政府要求礼部每年三月都要进行一次旌表事宜,可见清廷对贞节观念的重视,正如清人董
摘 要:王熙凤,《红楼梦》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曹雪芹用浓墨重彩刻画出的一个“脂粉英雄”形象。她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地位特殊,是贾府的实际当权者;她不具有中国传统女性贤淑、温顺的美德;她精明强悍善理家,有决断力,却为人刁钻圆滑、狡诈阴险,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她是一个“末世之才”,不仅代表了一类人,而且代表了封建社会的一个阶层。王熙凤这一形象成为贾府上上下下错综复杂人物关系的一个聚焦点,也是曹雪
【摘要】兴趣与学生的发展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能对其形成有效学习驱动的主要因素就是兴趣。如果学生能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那么自然就会主动投身于活动中,本文主要对新课标下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兴趣;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122-02  Effecti
嵌在沙子里的钻石要由它自己决定是否闪耀光芒;弱小的雏鹰要由它自己决定是否展翅翱翔;单薄的树苗要由它自己决定是否生根发芽。万物都在做着决定,那么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呢?   决定往往就在須臾之间产生,也在恍惚中结束。但不管如何,只要相信自己,用自己的手锁住命运的喉咙!至于他能不能挣脱,就要看自己的手抓得紧不紧了。前年盛夏,我去杭州莫干山参加夏令营。可这个夏令营给我最深的印象却是“走路、不停的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东北作家群在抗战不同时期的创作与出版情况及他们的创作在当时的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分析东北作家群在现代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创作 出版  随着“九一八事件”后东北地区的沦陷,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抗战文学率先在东北崛起,一些东北文学青年以笔为枪,痛斥日军的残忍暴行,其作品激励着战斗中的苦难大众,在文学界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这就是因最早反映东北人民
【摘 要】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礼仪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重视幼儿礼仪教育,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在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要把幼儿礼仪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引导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摘 要:王梵志是隋唐之际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诗在唐诗中亦可称奇。其特色在于通俗,在于以“翻著袜法”为诗。所谓“翻著袜法”,一在视角之奇,二为真性情之流露,三为思维方式之特异。本文以《吾富有钱时》一诗为切入点,试分析之。  关键词: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 翻著袜法 佛理诗  王梵志是隋唐之际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关于其生卒时代、故里籍贯,乃至是否实有此人,论者皆各执一词,至今未有定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