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燃烧反应实验的探究和改进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bedw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中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3-2】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时,观察到产物不仅仅有淡黄色的固体Na2O2生成,还有少量的黑色颗粒产生,干扰了实验结果,新设计的实验方案既节约了实验仪器,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
  关键词实验探究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1 实验原理
  
  镁带可以在CO2中燃烧,Mg+CO2MgO+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Mg是还原剂,CO2是氧化剂,Na比Mg还原性强,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与CO2反应。
  
  2 实验探究
  
  如下图Ⅰ所示,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到生成的产物除了淡黄色固体外还有一些黑色固体物质。
  【猜想1】这种黑色物质是否为钠表面吸附的煤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单质。
  【猜想2】就金属活动性而言,Na比Mg还强,该黑色物质是否是Na与CO2反应生成的碳单质。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图Ⅱ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用小刀切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完全吸干煤油,再除去表面的氧化层,放进干燥的硬质玻璃管E中;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B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
  【实验现象】:钠在充满CO2气体的玻璃管中剧烈燃烧起来,产生大量的白烟;玻璃管中有黑色物质生成;待玻璃管冷却后,管壁上附着一层白色物质。
  思考1:为什么在B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
  思考2:取生成的少量白色物质和黑色物质分别溶于水,发现黑色物质不溶于水,白色物质能溶于水。即该黑色物质是Na与足量CO2反应生成的碳单质,白色生成物是碳酸钠,怎样用实验方案验证?
  思考3:若先点燃E处的酒精灯,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则开始时玻璃管E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什么?
  
  3 实验改进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是中学化学的一个常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生成的黑色固体常常干扰实验结果,对该实验做如下改进,实验效果良好。
  如右图所示,先预热金属易拉罐底部,再把切好的一小块金属钠(绿豆大小),用滤纸完全吸干煤油,并除去表面的氧化层,放在金属易拉罐底部继续加热,可以观察到钠迅速熔化成一小球随后立即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4 实验相关说明
  
  (1)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时与二氧化碳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高,适当控制温度就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2)在该实验改进中采用金属易拉罐底部代替演示实验中经常烧坏的石棉网,同时金属易拉罐底部导热性能良好,缩短了反应时间,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3)上述改进实验仪器简单,金属易拉罐底部可多次使用,节能环保,实验过程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便于推广。经过多次实践证明: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均可获得成功,这样既节约了实验仪器,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
其他文献
背景: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 ARM)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道畸行,发病率为1/1500-1/5000[1];其病理类型繁多[2,4],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对患儿及家庭生
摘要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篇幅最大且分值最大的题型,是检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分析、推理和鉴赏等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阅读理解教学,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1 转变教学观念,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    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才能逐步学会正确而
摘要数感,就是对数的感觉,即对数的敏感性。它是个体的一种整体性的心理存在,是对数的大小、相互关系、特点、规律等认识的一种心理积淀,是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感使人们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
自1895年美国人威廉摩根发明了排球,一百多年间,规则秩序已发生很大的改变,形成了现代排球,但排球精神始终不曾改变.在当今中国,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努力打造体育
期刊
摘要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它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落实课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有效途
摘要本文讨论了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的特点,分析了其与等温膨胀过程、一般绝热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熵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1 理想气体的绝热自由膨胀过程的来历    理想气体的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在1807年盖·吕萨克做过的气体自由膨胀实验,1845年焦耳又精确地重做了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焦耳实验如图1所示。A部—被压缩气体、B部—真空、C
摘要复习的目的是“温故”。“温故”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内容、加强记忆、强化理解、巩固运用的过程。教师要加大每节复习课的容量和密度,不断变换活动方式,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一环扣一环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语言技能更加熟练。  关键词英语复习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1 课文复习重在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课文复习涉及面广——涉及音标、词汇、词组、句型和语
目的: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发现脂肪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内脂素是最近发现的主要由人和小鼠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重要生物活性分子,它
摘要文章认为认为思维的深刻性反映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应当把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作为培养思维品质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具体提出了培养思维深刻性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教学物理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1 思维深刻性的特点及其在思维品质中的作用    思维品质,反映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