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父亲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TA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父亲过世后,家中状况困窘。我勉强算是成年,有人劝母亲把我嫁掉,把弟弟送去上军校,再下头三个小的直接送育幼院。
  出主意的人,也不是恶意。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这几乎是负债家庭唯一的生存之道。
  美女母亲的改嫁
  那时候,琼瑶正当红。每天,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跑去公布栏,看报纸上她的小说连载。我被男主角迷得晕头转向,看到年轻男人觉得都是白马王子,完全不知道有人对我做了这样的盘算。
  如果母亲当真听从他们的建议,我不知道自己会变成怎样。运气好的话,可能十六岁做母亲,三十六岁做祖母,五十六岁做曾祖母……
  我很感激母亲作出另一种选择,让我可以迷迷糊糊、浑浑噩噩过日子,从未停止做梦和狂想,直到现在。
  母亲说:“与其嫁掉小的,不如嫁掉老的。”
  她选择改嫁,有牺牲的成分。
  我母亲是美人。父亲过世之后,事实上,家里川流不息,来了一大堆慰问者,整整“慰问”了一年。有父亲的同袍,以及同袍的同袍,父亲的上司,和上司的上司。
  以我现在的阅历和理解来看,不得不认为,这帮子男人是来看漂亮小寡妇的。
  成年之后,母亲会跟我聊一些当年的事情。她也明白,这些人打的是什么主意。她的应付之道是,不单独与任何对象在一起。如果有人约她看电影,她一定“顺便”找其他的“慰问者”一块去。因为老是“团体活动”,后来也就“门前车马稀”。幸亏这样,否则,也不可能认识我的继父。
  我继父叫孙书麟,河北省武强县小范镇人,瘦高个,非常严肃。我生父比母亲大十岁。继父比母亲要大二十岁。娶母亲的時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一般人通常不会在这个岁数上作出改变下半生的选择,继父居然做到了。除了实在是喜欢我母亲,我想不出别的理由。
  他和多数来台的外省人一样,结过婚,妻子留在大陆,把独子设法接到了台湾。他是军人。那年头,总觉得军职是铁饭碗,虽然吃不饱,却也饿不死。儿子接来之后,直接送去念军校。
  认识我母亲的时候,他已经退伍,和人合伙开瓦斯行。发不了财,但是,衣食无虞。
  曾经陌生的亲人
  他的前半生,在尚未接纳一个新妻子和她附带的五个孩子之前,至少有二十年一直过着独居生活。极少接触女人,更少接触孩子,连自己儿子都交给军队。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在年過半百的时候,决定替别人养孩子。
  现在回想,一群小鬼,和一个年轻的妻子,对于他的生活造成的改变,大概跟龙卷风差不多。
  和母亲结婚的头一年,两个人极端不合。母亲是为了孩子而嫁人的,所以,护犊情深,跟我们相关的事,都是禁忌,继父碰也不能碰。一开始,老妈预设了“后父”一定会虐待孩子,继父只要对我们稍有微词,我妈立刻就会打开“防御模式”。两个人成天吵架。五个孩子从八岁到十七岁,能够发生的状况是很多的。我老妈因为是美女,天然回避一切让她不美的事体,包括言语、姿态,甚至思想。跟我继父吵架的时候,她可是十足的母老虎,继父口拙,母亲发飙的时候,他一言不发。如是多次,后来被我母亲训诫以后,他非常明白,身为继父,除了给钱,他没有别的权利。
  我们与继父一直非常疏离。一切事情都通过母亲转达,和他的直接对话极少。他是一个跟我们住在一起的陌生人。相对而言,我们对于他,大约也是陌生人。现在回想,与他的关系微妙,他从来不叱喝或指责我们,我们做了什么出色的事,他也不发表意见。
  许多年后,我才知道,继父为我做了剪贴本,专门收集我在报刊上发表的文字。
  我一直觉得他不苟言笑,非常严肃。有他在场,室内温度似乎都要降三度。到了晚年,他的性格转柔软,变得有些像小孩子。过去的他跟我们完全没有肢体接触,甚至没有眼神接触。最后十几年,我们开始习惯见面或离开时拥抱他。也可能是我们的岁数大了,开始觉得他亲切。
  那时,他的身形已经缩了,非常瘦小。说话时,抓着他的手,会觉得肌肤冷塑胶似的滑凉。
  供养五个继子继女
  有一年,我母亲住院,继父来医院探望,母亲叫我去大厅接他。见面后,我跟继父来了一个大拥抱。那年,他已经八十来岁,身体非常清凉干净,抱着他感觉他有一种香气,青草似的,阴凉干爽,完全没有所谓的老人味。
  继父一直活到99岁。他终身维持瘦长的身段,生活非常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三餐。这应该是长寿的原因。他的生活异常单纯,除了看电视,就是看书看报。家里有一张大桌子,上面堆满剪贴本和剪报散张。
  生前最后几年,他收集剪报,分门别类,按篇幅大小拼贴成整页。他身后留下二十来本剪贴本,每一本都做了封面,按内容取“书”名。他自己题字。这些剪贴本非常整齐,页面干净妥帖,就像自己选稿、自己编排的杂志。或许继父有过做出版人的心愿吧。
  他不认识我父亲。非他所出的这五个孩子,他供养到成年,让我们接受高等教育。小妹出国,拿了博士。
  他过世之后,我有时会想,在另一个世界,会有一个胖胖的、浓眉毛大眼睛、满脸笑容的男人去见他,跟他说:“孙先生,你好,我是袁一。”然后,一胖一瘦的两个人坐下来。继父会与我的生父谈话,告诉他,我们是怎样长大的。
  (戴梦荐自《中外文摘》)
  责编:Ester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灾种、大应急”的理念背景下,本文主要结合我国水能开发“泄量大、水头高、河谷窄”的特点,以外消能和内消能两条线路,分别归纳总结了常见消能方式中底流式消能、挑流式消能及面流式消能的特点和内消能中孔板式消能、旋转式消能及消力井消能的特点,为消防救援人员夯实相关理论基础及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泄水建筑物; 消能; 防灾减灾救灾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
期刊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沿革,对高职院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具体阐述了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建设的思路和优化,积极探索了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模式,为其他的同类院校提供一定的经验及借鉴。  关键词:高职; 消防工程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消防工程技术专业是专科层面的一门新型专业,全国目前开办此专业的院校不足20所。本人结合消防工作的专业经
期刊
“就算是80岁的男人,也可以娶16岁的女孩。在阿富汗,女孩子去唱歌是会成为丑闻的,所有人都会笑话你,阿富汗没有女人敢去唱歌,会很不得体,你最好去学做饭然后结婚,这样你的哥哥才可以娶老婆……你必须这样做!”  阿富汗女孩索妮塔·阿里扎德(Sonita Alizadeh)小姐曾是一个价值9000美元的童婚新娘,她现在是一名对抗童婚的美国瓦萨奇高中的学生。  8岁时,索妮塔跟随家人逃亡到伊朗,没有任何身
期刊
两年前的小马白白胖胖,乍一看像个贵妇人。前些天在路上偶遇,他已经瘦得小鸡似的,非但大圆脸变成了瓜子脸,骨架好像也缩水了一大圈,让人讶异大自然竟有这等鬼斧神工,不仅能弄出喀斯特地貌,还能将一个人“易容”到难以辨认的程度。  小马在深圳工作十多年了,至今依然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居无定所租房为生。虽然他也算是个白领,收入从数字上看尚可,但在这样一座高房租的城市,白领基本都是一个月下来,工资白领了。小马也
期刊
美国大选落下帷幕,选战暴露出美国的种族、阶层分裂和对立的现实,不少美国人陷入“美国将往何处去”的忧虑。在这焦虑惶惑的气氛中,电影《海洋奇缘》上映了,作为迪士尼公司自诞生以来出品的第57部动画长片,它给美国和世界观众带来了欢乐、圆满与温情。  以美国价值观改编世界文化  “一切都从一只小老鼠开始。”  世界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蒸汽船威利》于1928年在纽约首映,观众也第一次认识了迪士尼的动物明星——米
期刊
蒙哥马利小时学习成绩差,整天惹事生非,渐渐被老师和同学们孤立。  一日,老师要组织全班郊游,可他们选定的地方有好几个班级也要去,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有人早早起来,抢在别的班级到达前占好位置。可全班没有人愿意早早起床,摸着黑过去。  蒙哥马利很期待这次郊游,也担心占不到地方,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没想到,父亲极力让他提早过去。  蒙哥马利一脸不高兴,早早过去,得穿越树林、涉过河流,黑灯瞎火的,要是遇见熊
期刊
1896年开始,中国爆发了有史以来声势最大的留学风潮,出国留学被当时的年轻人看做“走出一沟绝望死水”的唯一希望  中国第一个在美国著名大学毕业的留学生叫容闳,他是个穷孩子,无力读书,所以到教会学校受教育,1847年,容闳与同校两三个孩子一起,自愿跟回国的教师去美国。  这便是中国近代留学潮拉开序幕时的情况:留学的人不但少,而且身份低微。有点经济能力的家长,如果不是教徒,根本不会让孩子接受教会教育,
期刊
有这样一种说法,当瑞士人需要三个必备条件:在银行工作,会滑雪和爱吃奶酪。瑞士四分之三的领土位于阿尔卑斯山区,造就了众多丰饶的高山牧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奶酪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说来,奶酪的发明实在是环境所迫。早年,牧民们在高山牧场放牧,一待就是半年,新鲜的牛奶喝不完,必须加工保存。新鲜牛奶经过加热、脱脂、搅拌、挤压、烘干、翻面和储存等多道工序后,便成为可以长期保存的奶酪。瑞
期刊
除了四川人会在赛场上喊“雄起”之外,“加油”几乎是汉语里不二的比赛助威词。关于它的起源,有多个故事版本。  “加油”从字面上看,好像是给汽车加油的意思,至少是与汽车有关。其实这样的想法还真有对应的传说。  传说1907年世界汽车拉力赛中,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竞争,当意大利法拉利车队的5号车离冠军仅一步之遥的时候,突然熄火,停了下来,观众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这时,被誉为“赛车之父”的恩佐·法拉利先生
期刊
高中时文理分科突如其来虽然仍在同一幢教学楼可刚分班时真是见缝插针地找机会叙旧以至于教过我们的老师路过时都会皱着眉头说“怎么你们分班之后好像感情还变得更好了呢”旧同学间的联系密切造就了流畅的传播渠道后来我们班推出了一款“产品”不知不觉地也在其他班級间流传开来  某天早上班级的讲台桌突然多了一本台历型的活页笔记本制作者是我们的副班长在校广播站的工作经历造就了她极强的策划能力和创新意识笔记本的首页还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