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获取未知世界的知识,得到未曾体验过的人生真谛。让学生的视野更辽阔、更精彩。因此,对教师来说,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这习惯的培养首先源于教师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只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自由,享受审美乐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 教师示范是指向标
心理学表明,学生具有向师性。所以教师的身教远胜于言教。
生活中,我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一个教师的身份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用阅读提升自己、砥砺自己、升华自己。
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目我首先读通、读懂、读透;要求学生做的素读批注我和学生同时做;要求学生完成的读书笔记,我也亲自完成并和学生分享。
这样不仅方便我指导学生阅读,更让学生在我的带动下,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比如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后,我和学生用两周的时间拓展阅读了苏轼词集并积累其经典词作。
阅读课上,要求学生就对其作品的理解,写一篇200-300字的赏析,我个人也要同时完成下水文的写作。
以下是我当堂呈现的下水文:
生命因挫折而精彩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其字丰腴流畅,其词豪放旷达,其人乐观洒脱。
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率真之人,一个笑对挫折,享受至味清欢之人。
他一生坎坷,被贬八州,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但他却以一个乐天派的身份,在人生的低谷活出了人格的高度,展示了人性的魅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他对人生的感悟。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的宠辱不惊。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他的傲骨。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他的勤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他的深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的慨叹。
他用文字使苦难稀释,他用行动让人格高尚。
被贬谪的日子,他抛开个人忧乐,心系苍生。
他在杭州修堤,在密州除蝗,在徐州抗洪,在凤翔祈雨。
在黄州,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孤儿院;在惠州,他设计了广州最早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在海南,他培养出海南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他用自己的努力,硬是把海南这个曾经的蛮荒之地,变成了诗和远方。
苏轼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活着的意义不仅在于你能在人生的春季沐浴暖阳、骑马踏花,更在于你能在生命的冬季笑对挫折,诠释精彩,让生命之树绽满繁花!
在我的下水文带动下,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度、广度都有了提高。
2 同伴激励是催化剂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堂上同伴积极主动阅读带来的表达能力和阅读深度的提升,带动阅读有惰性的同学和其他同学,激发他们内心对同伴的钦佩感、竞争意识,从而积极、主动阅读。
在学习杰克伦敦的《沉寂的雪原》,批注赏析小说中“狼”的形象时,有几个同学就针对这一形象,进行深入挖掘。
比如秦琪同学说:“这篇小说,主要是为了展示在条件极其恶劣的阿拉斯加雪原上,以鲁斯、梅森、基德为代表的淘金者身上散发的人性之美。面对同样的际遇,人类在遭遇危机时,首先想到的是对方,而兽类却选择了用同类的生命,换取自己的生命。小说中的狗群,为了自己能活下去,将奄奄一息的同类卡门瞬间连皮带毛吃得精光,展示了兽性之恶。但同样是写兽性,姜戎笔下的蒙古草原狼却展示了兽性之美。”
孙爱文同学接着说:“我觉得这两篇小说作者这样构思的目的是,杰克伦敦自己也是淘金者之一,所以,他竭力展示人性之美;而姜戎曾是一個知青,他对蒙古草原狼怀有崇拜、敬畏的感情,所以他在作品中更多展示兽性之美。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根据作者个人积累把握作品主题。”
在他们的启发下,又有几名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将课内阅读与课外整本书阅读、经典阅读有机融合起来。同时,阅读有惰性的同学听了他们的分享,也投去了粉丝对偶像崇拜的眼神。还有的同学流露出钦佩又不甘示弱的表情,好像在说“我一定要赶上你们!”
在同伴的相互激励下,全班整体阅读兴趣高涨。
3 觅得快乐是源泉
教师的示范,同伴的激励都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外因,学生个体的阅读体验才是激发学生恒久阅读的动力。
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曾说:“知道不如体验重要。”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无穷的快乐时,他真的会如高尔基所说,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样投入、沉醉,真正享受抛弃功利的情趣阅读。
乐读,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只有乐读的人,才能真正成长,才能为自己的精神世界着色。
让书香弥漫少年的心扉,让好书助少年翱翔!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只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自由,享受审美乐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 教师示范是指向标
心理学表明,学生具有向师性。所以教师的身教远胜于言教。
生活中,我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一个教师的身份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用阅读提升自己、砥砺自己、升华自己。
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目我首先读通、读懂、读透;要求学生做的素读批注我和学生同时做;要求学生完成的读书笔记,我也亲自完成并和学生分享。
这样不仅方便我指导学生阅读,更让学生在我的带动下,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比如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后,我和学生用两周的时间拓展阅读了苏轼词集并积累其经典词作。
阅读课上,要求学生就对其作品的理解,写一篇200-300字的赏析,我个人也要同时完成下水文的写作。
以下是我当堂呈现的下水文:
生命因挫折而精彩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其字丰腴流畅,其词豪放旷达,其人乐观洒脱。
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率真之人,一个笑对挫折,享受至味清欢之人。
他一生坎坷,被贬八州,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但他却以一个乐天派的身份,在人生的低谷活出了人格的高度,展示了人性的魅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他对人生的感悟。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的宠辱不惊。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他的傲骨。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他的勤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他的深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的慨叹。
他用文字使苦难稀释,他用行动让人格高尚。
被贬谪的日子,他抛开个人忧乐,心系苍生。
他在杭州修堤,在密州除蝗,在徐州抗洪,在凤翔祈雨。
在黄州,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孤儿院;在惠州,他设计了广州最早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在海南,他培养出海南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他用自己的努力,硬是把海南这个曾经的蛮荒之地,变成了诗和远方。
苏轼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活着的意义不仅在于你能在人生的春季沐浴暖阳、骑马踏花,更在于你能在生命的冬季笑对挫折,诠释精彩,让生命之树绽满繁花!
在我的下水文带动下,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度、广度都有了提高。
2 同伴激励是催化剂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堂上同伴积极主动阅读带来的表达能力和阅读深度的提升,带动阅读有惰性的同学和其他同学,激发他们内心对同伴的钦佩感、竞争意识,从而积极、主动阅读。
在学习杰克伦敦的《沉寂的雪原》,批注赏析小说中“狼”的形象时,有几个同学就针对这一形象,进行深入挖掘。
比如秦琪同学说:“这篇小说,主要是为了展示在条件极其恶劣的阿拉斯加雪原上,以鲁斯、梅森、基德为代表的淘金者身上散发的人性之美。面对同样的际遇,人类在遭遇危机时,首先想到的是对方,而兽类却选择了用同类的生命,换取自己的生命。小说中的狗群,为了自己能活下去,将奄奄一息的同类卡门瞬间连皮带毛吃得精光,展示了兽性之恶。但同样是写兽性,姜戎笔下的蒙古草原狼却展示了兽性之美。”
孙爱文同学接着说:“我觉得这两篇小说作者这样构思的目的是,杰克伦敦自己也是淘金者之一,所以,他竭力展示人性之美;而姜戎曾是一個知青,他对蒙古草原狼怀有崇拜、敬畏的感情,所以他在作品中更多展示兽性之美。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根据作者个人积累把握作品主题。”
在他们的启发下,又有几名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将课内阅读与课外整本书阅读、经典阅读有机融合起来。同时,阅读有惰性的同学听了他们的分享,也投去了粉丝对偶像崇拜的眼神。还有的同学流露出钦佩又不甘示弱的表情,好像在说“我一定要赶上你们!”
在同伴的相互激励下,全班整体阅读兴趣高涨。
3 觅得快乐是源泉
教师的示范,同伴的激励都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外因,学生个体的阅读体验才是激发学生恒久阅读的动力。
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曾说:“知道不如体验重要。”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无穷的快乐时,他真的会如高尔基所说,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样投入、沉醉,真正享受抛弃功利的情趣阅读。
乐读,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只有乐读的人,才能真正成长,才能为自己的精神世界着色。
让书香弥漫少年的心扉,让好书助少年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