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zx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探索室内设计教学中学生原创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手段,旨在研究信息社会时代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室内设计人才的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室内设计 教学改革 原创思维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1
  
  室内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重点骨干课程,是该专业整个教学的核心部分。随着人类信息社会时代的进入,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思潮和新的设计手段要求对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有新的培养方式,要打破旧的、过时的教学模式,对室内设计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近几年对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从课程创新入手,独辟蹊径,提出创新和应用并重,技术和艺术齐抓,为培养新一代应用型室内设计人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1 原创思维的培养
  人文主义和工程主义的室内设计,其本质都是创造,是一种集中了人类大量精神财富、利用人类最进步和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服务于人的创造。因此,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创造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室内设计课教学,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的模拟通过两三个室内空间课程作业设计,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室内设计的综合能力,首先是由教师具体讲解,进行课程安排,然后是草图辅导,再到上板制图,虽然有了一系列的理论讲解,并看了许多范图,可一到具体设计就存在普遍雷同现象,另外一些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作业东搬西凑,不肯动脑没有创意,就其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造成学生就某一设计而设计缺少创新的缺陷。在当今社会设计师没有自己的风格特征,没有独特的原创设计,很难有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我们在室内设计课的先导课中,就开设“创造学”、“造型设计训练”等课,加大了“构成”课的课时,增强学生抽象思维及想象能力的训练。在室内设计课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加强学生原创思维的培养:
  1.1 解析名师作品
  在室内设计课中,教师讲完课后,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专题设计题目,搜集名家的设计,并且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其设计风格、特点和创新。我们反对学生的盲目照抄甚至完全拷贝别人的设计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别人的作品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设计技巧,一方面,广泛的参阅前人做出的成果可以避免做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另一方面,分析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对设计师来说,可以从前人的成果中借鉴与学习,得到启发,从而产生更好的想法,还可以通过研究、分析别人原创设计的思路,加强自己设计作品的创造因素。
  1.2 设计元素的形成
  原创设计是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全新的设计,作品应该具有新颖性与惟一性,要求破旧立新,新颖独特。怎么样使学生能有创作的冲动并产生创作灵感?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强调设计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设计元素。
  我们室内设计课的课堂教学第二步就是在生活中寻找设计元素,并根据这一元素,加以变形改造变成室内设计元素,最终形成原创思路,并运用到专题设计中。要求学生把设计元素的演变、改造和运用的过程用图式及文字表达出来,如果是照抄的就说不出来,这样强迫学生动脑创新,最终在毕业时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和原创设计能力。
  1.3 设计理念的表达
  我们室内设计课的课堂教学第三步就是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好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设计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令作品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与众不同的效果。在以往的室内设计课中,教师只是强调作品的图面效果表现,没有理论的总结和表达。我们的室内设计课加强了原创思路和设计理念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说明,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原创设计作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深度,而且锻炼了口头的表达能力。
  
  2 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中,我们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办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到材料市场去了解认知材料,到施工现场去感知施工工艺,在课程环节中通过结合工程项目经验渗透教学,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室内设计的综合能力,达到艺术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2.1 真题演练
  我们的室内设计课在三学期里共开四个专题设计,有居住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商业空间。每一个专题设计题目,我们都尽量采用实际项目的真题,学生可以通过去现场调研,去感知原土建的空间形态、具体的尺度比例。通过这样的真题演练,使学生对空间的尺度感有了具体认识,拉近了课堂和工程实践的距离,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涨。
  2.2 认知材料
  众所周知,室内设计作品的完成最终是通过材料表现出来,室内设计师选择材料的范围比建筑设计师还大,如果学生不了解材料,不会应用材料,那么他们的设计是不深入的,不能能直接运用到工程当中,设计师需对材料运用、施工工艺充分了解后,才能在设计上有所突破。在知识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今天,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装饰材料问世,教师不可能完全而及时地掌握所有的新材料、新技能、新知识,为了与市场接轨,我们在每一专题设计的教学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参观材料市场,聘请相关的材料品牌专家给学生介绍材料的性能和如何应用。另外每年各大城市都会有丰富多彩的房地产展销会、建筑及装饰材料展、家具设计展、卫浴设备展及厨房设备展等,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展览会,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建筑装饰行业的蓬勃发展,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通过每学期不同的材料知识积累,学生毕业时,对常用的装饰材料都比较了解,并能很好地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2.3 施工工艺
  在室内设计课中,最使教师头痛的就是,学生不懂施工,因此施工图画得不完整。怎样使学生在校阶段就对施工工艺,材料应用、施工管理等都有所了解,不单单停留在图纸阶段。我们除了在大学本科四年中安排两次工地实习外,在每次室内专题设计中都安排一次施工工地的现场参观,并经常找工地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作现场施工讲解。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了对施工工艺的了解,提高了深入设计的能力,施工图纸画得越来越严禁。
  总之,我们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出发点是力图解决信息社会时代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室内设计人才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其根本特点在于希望未室内设计教育,是培养具有艺术与技术、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设计师,本科的室内设计课教育应从第一个课程设计抓起,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易.《春华秋实》,1997年,《室内设计与装修》,第5期 .
  [2] 罗林.《试论建筑学人才素质型教育教育观念的内涵》,1998年《建筑学报》第2期.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善,实验课的开设也越来越多,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也越来越频繁.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当前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
本文报道一项定性实证研究,深入探讨读后续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受试是两名某高校日语MTI研一学生,阅读两篇文章及其前部对应译文,对后续文章进行续译,并在读后续译任务结束后
本文以笔者所在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文化相关课程开课情况、英语相关课程教材内容的文化关联度情况、授课中文化内容关联度情况以及第二课堂文化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游戏作为知识的载体,将数学游戏的多种特性与数学知识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合理的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既可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提高数学
职业教育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在烹饪专业教学中,中式面点教学为社会不断输送专业人才,但是由于长期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学生实记硬背,学生被动听讲,发散思维少,处理信息能力弱等,针对这些问题,国家落实了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旨在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学习的局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我们熟知的一句话.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清楚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表现出积极与消极,都可能发生对与错,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对
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基,决定了我国将来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和水平.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更加应该重视学生思想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小学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