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语文课堂教学完全等同于语文课本的教学,而语文课本的教学又把主要精力和大量时间用在老师的讲解、分析和提问上,教学方法单调而枯燥,学生学得吃力而又乏味。尤其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既定的答案来讲析文学作品,老师越是想按照教参上的解析面面俱到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越是流于表面。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于是,“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结合平时文学作品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三个特点:主体性、研发式、综合性。
主体性:主动参与,积极求知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在不断丧失,这种丧失表现在学生越来越依赖于教师,依赖于课本。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过程被囿于窄小的怪圈之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在教《项链》一课时,并没有按照传统模式来讲授,而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读完一遍之后的想法。然后罗列出学生的回答:①我想,如果玛蒂尔德在项链刚丢的时候就把真相告诉她的朋友,十年的艰辛就不用经历啦。所以,人和人之间要多沟通交流。②我认为文章反映了一种价值观,就是拜金主义。③这篇课文的结尾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让人吃惊。④人物的心理刻画得很细腻。⑤文章中人们的生活标准似乎是:享受奢华的生活。⑥结尾给人留下了悬念: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后,她会怎么办哩?⑦造化弄人!人不能太虚荣,否则会得到报应的。⑧人生不能刻意追求某些东西,还是活得随意些好。⑨玛蒂尔德除了虚荣,还有善良、诚信的一面。⑩现实很残酷,努力就会走出困境。接着,让学生把这些看法归类成四个角度:①故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项链是假的。②“我”眼中的玛蒂尔德——一个惹人争议的女人。③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我”从项链读出的启示。④《项链》的续集——玛蒂尔德接下来会怎么办?同样,我把学生也分成八个小组,每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感兴趣的角度作为研究学习的目标。在接下来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语文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文学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
研发式:研究、发现、体验、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发现规律技巧,文学作品和社会都是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多样,社会调查,走访专家,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课本剧表演等等。例如,在学习《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时,有两个学生就通过自己对文章的解读,把群英会上周瑜、蒋干的表现改写成剧本,并在课堂上进行了精彩演绎。尤其是演周瑜的学生,把周瑜六次“笑”的神情、心理表演得惟妙惟肖,如果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解读不到位,是无法恰如其分地演绎出来的。还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一些教参上没有的观点、结论,并且学生们都能自圆其说,在文章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你不能不肯定他们的“研究成果”。比如说,在学习《阿Q正传》的时候,有学生提出,阿Q参加不了革命是好事。因为如果阿Q“革命”成功了,那他会比假洋鬼子等人更残酷,平民一旦推翻了暴君做了统治者,他将会比被推翻的暴君还要残暴。在学习《项链》时,研究第三个问题“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的学生提出,玛蒂尔德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社会悲剧。玛蒂尔德的悲剧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而这些都是学生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产生的思想火花,整个过程都伴随着研究、发现、体验、创新。达尔文说得好:“科学无非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
综合性:发散思维,综合运用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靠单一学科的知识所能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性,不是不同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去完整地认识作为有机整体的客观世界的一种途径。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所选的问题,尽管和语文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很多已经超出了语文学科的范围,完全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有的问题本身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兼容了包含语文在内的各门学科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登泰山记》的时候,有个学生自己设定的研究目标是根据作者的行踪绘制一幅泰山导游图。很明显,这涉及到地理、绘画等其他领域的知识,而这个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课文、翻阅资料,用了一周的时间后,在班会课上向大家呈现了他的研究成果——一幅图文并茂的泰山导游图。再比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有学生定下这样的学习目标:分析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的因素。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题目,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况,需要大量的历史知识储备,该生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写成了一篇较有创见的议论文。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有学生提出:研究贾府建筑的特点。后来该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建筑学的知识,甚至把中国古典建筑和西方建筑进行比较,得出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性。虽然有的见解不是很成熟,但是你不得不肯定他的专注、执着。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这种综合性的趋势和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它十分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进而提供并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激活学生在其他学习中的知识储存,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当然,运用语文研究性学习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并不意味着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是希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求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研究、发现、体验、创新,并能发散思维,综合运用各科知识。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于是,“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结合平时文学作品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三个特点:主体性、研发式、综合性。
主体性:主动参与,积极求知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在不断丧失,这种丧失表现在学生越来越依赖于教师,依赖于课本。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过程被囿于窄小的怪圈之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在教《项链》一课时,并没有按照传统模式来讲授,而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读完一遍之后的想法。然后罗列出学生的回答:①我想,如果玛蒂尔德在项链刚丢的时候就把真相告诉她的朋友,十年的艰辛就不用经历啦。所以,人和人之间要多沟通交流。②我认为文章反映了一种价值观,就是拜金主义。③这篇课文的结尾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让人吃惊。④人物的心理刻画得很细腻。⑤文章中人们的生活标准似乎是:享受奢华的生活。⑥结尾给人留下了悬念: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后,她会怎么办哩?⑦造化弄人!人不能太虚荣,否则会得到报应的。⑧人生不能刻意追求某些东西,还是活得随意些好。⑨玛蒂尔德除了虚荣,还有善良、诚信的一面。⑩现实很残酷,努力就会走出困境。接着,让学生把这些看法归类成四个角度:①故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项链是假的。②“我”眼中的玛蒂尔德——一个惹人争议的女人。③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我”从项链读出的启示。④《项链》的续集——玛蒂尔德接下来会怎么办?同样,我把学生也分成八个小组,每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感兴趣的角度作为研究学习的目标。在接下来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语文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文学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
研发式:研究、发现、体验、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发现规律技巧,文学作品和社会都是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多样,社会调查,走访专家,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课本剧表演等等。例如,在学习《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时,有两个学生就通过自己对文章的解读,把群英会上周瑜、蒋干的表现改写成剧本,并在课堂上进行了精彩演绎。尤其是演周瑜的学生,把周瑜六次“笑”的神情、心理表演得惟妙惟肖,如果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解读不到位,是无法恰如其分地演绎出来的。还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一些教参上没有的观点、结论,并且学生们都能自圆其说,在文章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你不能不肯定他们的“研究成果”。比如说,在学习《阿Q正传》的时候,有学生提出,阿Q参加不了革命是好事。因为如果阿Q“革命”成功了,那他会比假洋鬼子等人更残酷,平民一旦推翻了暴君做了统治者,他将会比被推翻的暴君还要残暴。在学习《项链》时,研究第三个问题“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的学生提出,玛蒂尔德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社会悲剧。玛蒂尔德的悲剧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而这些都是学生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产生的思想火花,整个过程都伴随着研究、发现、体验、创新。达尔文说得好:“科学无非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
综合性:发散思维,综合运用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靠单一学科的知识所能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性,不是不同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去完整地认识作为有机整体的客观世界的一种途径。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所选的问题,尽管和语文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很多已经超出了语文学科的范围,完全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有的问题本身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兼容了包含语文在内的各门学科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登泰山记》的时候,有个学生自己设定的研究目标是根据作者的行踪绘制一幅泰山导游图。很明显,这涉及到地理、绘画等其他领域的知识,而这个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课文、翻阅资料,用了一周的时间后,在班会课上向大家呈现了他的研究成果——一幅图文并茂的泰山导游图。再比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有学生定下这样的学习目标:分析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的因素。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题目,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况,需要大量的历史知识储备,该生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写成了一篇较有创见的议论文。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有学生提出:研究贾府建筑的特点。后来该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建筑学的知识,甚至把中国古典建筑和西方建筑进行比较,得出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性。虽然有的见解不是很成熟,但是你不得不肯定他的专注、执着。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这种综合性的趋势和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它十分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进而提供并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激活学生在其他学习中的知识储存,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当然,运用语文研究性学习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并不意味着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是希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求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研究、发现、体验、创新,并能发散思维,综合运用各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