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家支教政策出台的引导和支持以及大学生回报社会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寒暑假等短期假期投身到支教活动中,期望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观念传播到教育观念落后的地方。然而,由于支教队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经验不足、支教时间过短以及教学方式不当等原因,也会对当地的教育和学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短期支教;利与弊
一、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兴起和发展
支教,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1]。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提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2006年,“三支一扶”计划,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2]。这些政策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支持和引导大学生以支教的形式回报社会,促进了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兴起和发展。
近年来,全国高校兴起并发展起来一种支教形式——短期支教。由于,支教持续时间短,并且多在寒暑假,且可由学生社团、学生会、学校党团机构和社会公益组织发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短期支教的活动中。随着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更多的人深入探讨其弊端与不足的一面以及如何更好的完善其不足与弊端。
二、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优势
1.平衡教育资源,传播先进教学理念
大学生,作为经历过十几年学习生涯并通过高考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对于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方式都有一定的想法和理念,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则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而大学生短期支教,时间短,能让更多优秀的,对支教有想法、有热情的大学生参加,从而达到平衡教育资源的作用。
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关于支教地区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会有所体会和想法,例如,在上课的时候用激励的方式取代命令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此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的老师多交流沟通,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沟通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展,从而达到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更有利于当地教学的长久发展。
2.与当地教育相辅相成
大学生可以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利用到支教过程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了解学生的心理成因和解决办法,从而起到对当地教师教学的补充和辅助的作用。此外,由于年龄相仿,相比当地教师也有更多精力放在学生本身,也就比较容易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也可以通过增加和学生的课下交流,甚至是和他们做朋友、一起玩耍来更加了解他们,从而从更深层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成因,也就更容易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
而学习其他专业的支教队员也可以开拓当地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早更直观的了解相关的专业,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弊端
1.支教成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在校大学生仍处于自身心理和生理发展成熟的阶段,心理还没有发展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另外,大学生短期支教缺乏长效机制,缺乏系统的培训,支教成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同样参差不齐,在与学生交流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例如,很多大学生简单的认为通过给学生讲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和五光十色的生活就可以激发当地学生的梦想,而当地学生的生活环境大多贫困偏远,学生各自的心理特质也不尽相同,则很有可能产生一种错误的引导甚至让学生产生挫败感[3]。
2.支教时间短,对学生心理影响大
大学生短期支教多选在偏远山区,偏远地区的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留老人与儿童在家生活,因为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本身比较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而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时间比较短,当孩子与支教大学生熟识产生感情时,支教成员却要离开了,这对本就缺少安全感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心理上的重大打击。此外,由于支教时间短,支教队员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经济文化等情况的了解非常不全面,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引导和建议很有可能是不合适、不恰当的。
3.缺乏长效传递机制[4],影响当地正常教学
大学生短期支教常常是“一生经历一次,一次经历几天”,缺乏长效传递教学机制。对于支教队员来说,每一次支教都是从零开始,而这种不成熟、没经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每一次都接受全新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而每次接受知识的偏差与不同则会给学生造成知识体系的混乱,甚至是对当地教师教授知识的怀疑和自身知识体系的崩塌。
在教学方式上,大多数支教大学生多选择比较具备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当地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这种教学方式在当地不可能长时间实现的前提下,短期支教结束后,就会让学生对学校原有课程失去兴趣,反而是对当地正常教学的不利影响。
四、结语
大学生短期支教是一种平衡教育资源,为偏远地区传播先进教育观念的很好的方式,并且支教时间多选在寒暑假,比较容易满足,从而让更多有热情、有知识的大学生投入到短期支教中去。大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所学专业利用到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去,而且可以开发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从而优化当地的教学模式。最具优势的一点在于大学生在短期支教过程中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本身,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而能从更深层面找出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然而,大学生短期支教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仍存在由于支教成员教学水平和素养参差不齐、支教时间过短反而对儿童心理影响大以及缺乏长效传递机制,从而影响当地正常教学等问题。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弊端不可忽视,然而存在弊端并不意味着应取缔之而后快,相反的,我们更应该在弊端之上进行反思,考量我们还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改善。例如,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加强对支教大学生的培训和管理,同时与当地的老师和学校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多加沟通等等,从而使大学生短期支教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及有利之处。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4%AF%E6%95%99/2855681?fr=aladdin
[2]沈艨 邓云岫 沈金荣: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开展短期支教的研究对比[J].文史博覽:理论,2011.3
[3]王莹:关于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商界论坛:前沿探索,2013.6
[4]姚楠:浅谈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弊端[J].韶关学院学报,2016.1
作者简介:
任洪(1996.2.17-)女,汉族,黑龙江省伊春市,身份证号:232325199602171229,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
关键词:大学生;短期支教;利与弊
一、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兴起和发展
支教,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1]。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提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2006年,“三支一扶”计划,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2]。这些政策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支持和引导大学生以支教的形式回报社会,促进了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兴起和发展。
近年来,全国高校兴起并发展起来一种支教形式——短期支教。由于,支教持续时间短,并且多在寒暑假,且可由学生社团、学生会、学校党团机构和社会公益组织发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短期支教的活动中。随着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更多的人深入探讨其弊端与不足的一面以及如何更好的完善其不足与弊端。
二、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优势
1.平衡教育资源,传播先进教学理念
大学生,作为经历过十几年学习生涯并通过高考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对于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方式都有一定的想法和理念,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则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而大学生短期支教,时间短,能让更多优秀的,对支教有想法、有热情的大学生参加,从而达到平衡教育资源的作用。
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关于支教地区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会有所体会和想法,例如,在上课的时候用激励的方式取代命令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此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的老师多交流沟通,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沟通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展,从而达到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更有利于当地教学的长久发展。
2.与当地教育相辅相成
大学生可以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利用到支教过程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了解学生的心理成因和解决办法,从而起到对当地教师教学的补充和辅助的作用。此外,由于年龄相仿,相比当地教师也有更多精力放在学生本身,也就比较容易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也可以通过增加和学生的课下交流,甚至是和他们做朋友、一起玩耍来更加了解他们,从而从更深层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成因,也就更容易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
而学习其他专业的支教队员也可以开拓当地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早更直观的了解相关的专业,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弊端
1.支教成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在校大学生仍处于自身心理和生理发展成熟的阶段,心理还没有发展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另外,大学生短期支教缺乏长效机制,缺乏系统的培训,支教成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同样参差不齐,在与学生交流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例如,很多大学生简单的认为通过给学生讲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和五光十色的生活就可以激发当地学生的梦想,而当地学生的生活环境大多贫困偏远,学生各自的心理特质也不尽相同,则很有可能产生一种错误的引导甚至让学生产生挫败感[3]。
2.支教时间短,对学生心理影响大
大学生短期支教多选在偏远山区,偏远地区的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留老人与儿童在家生活,因为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本身比较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而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时间比较短,当孩子与支教大学生熟识产生感情时,支教成员却要离开了,这对本就缺少安全感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心理上的重大打击。此外,由于支教时间短,支教队员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经济文化等情况的了解非常不全面,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引导和建议很有可能是不合适、不恰当的。
3.缺乏长效传递机制[4],影响当地正常教学
大学生短期支教常常是“一生经历一次,一次经历几天”,缺乏长效传递教学机制。对于支教队员来说,每一次支教都是从零开始,而这种不成熟、没经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每一次都接受全新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而每次接受知识的偏差与不同则会给学生造成知识体系的混乱,甚至是对当地教师教授知识的怀疑和自身知识体系的崩塌。
在教学方式上,大多数支教大学生多选择比较具备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当地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这种教学方式在当地不可能长时间实现的前提下,短期支教结束后,就会让学生对学校原有课程失去兴趣,反而是对当地正常教学的不利影响。
四、结语
大学生短期支教是一种平衡教育资源,为偏远地区传播先进教育观念的很好的方式,并且支教时间多选在寒暑假,比较容易满足,从而让更多有热情、有知识的大学生投入到短期支教中去。大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所学专业利用到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去,而且可以开发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从而优化当地的教学模式。最具优势的一点在于大学生在短期支教过程中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本身,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而能从更深层面找出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然而,大学生短期支教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仍存在由于支教成员教学水平和素养参差不齐、支教时间过短反而对儿童心理影响大以及缺乏长效传递机制,从而影响当地正常教学等问题。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弊端不可忽视,然而存在弊端并不意味着应取缔之而后快,相反的,我们更应该在弊端之上进行反思,考量我们还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改善。例如,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加强对支教大学生的培训和管理,同时与当地的老师和学校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多加沟通等等,从而使大学生短期支教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及有利之处。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4%AF%E6%95%99/2855681?fr=aladdin
[2]沈艨 邓云岫 沈金荣: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开展短期支教的研究对比[J].文史博覽:理论,2011.3
[3]王莹:关于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商界论坛:前沿探索,2013.6
[4]姚楠:浅谈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弊端[J].韶关学院学报,2016.1
作者简介:
任洪(1996.2.17-)女,汉族,黑龙江省伊春市,身份证号:232325199602171229,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