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学外语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a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志明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为了寻找救国之路,从1911年10月起,在国外生活了30年之久。胡志明先后到过法国、苏联、中国、泰国和其他国家。为了生活,胡志明曾当过厨师、海员、园丁和杂役。为了革命的需要,他走到哪个国家就努力学习那个国家的语言文字。
  1928年秋,胡志明来到泰国,他认真制订了生活日程表,对每天劳动几个小时,学习多少泰国生词,译几页书,都有明确规定。他还鼓励越侨一起来学泰文。3个月后,胡志明已能看懂泰文报纸,其他人则因“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结果没有多少收获。
  胡志明在巴黎时,为了让法国人民了解法国殖民主义者在越南犯下的罪行,他亲自动手用法文写文章,胡志明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写作,他写的每篇文章都抄写两份,一份寄报社,一份自己保存。每逢他的文章发表,他就用自己保存的那份底稿反复对照学习,看看编辑是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的,以便提高自己的法文水平。
  胡志明究竟通晓几门外语,谁也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能用法语发表演讲和撰写文章,能阅读泰文书报;1924年至1927年在广州曾为孙中山的政治顾问鲍罗廷当英语翻译;1941年曾将俄文版的联共(布)党史译成越文;1942年到1943年在旧中国的监狱里用中文创作了著名的诗集《狱中日记》。
  1964年10月,胡志明接见中国留越学生和另外几个中国代表团。接见时,胡志明用上海话对一位坐在前排的上海籍留学生开玩笑说:“阿拉上海人”。一语未了,接见大厅顿时响起一片欢笑声。接着,胡志明介绍了他在国外学习外语的情况。他把自己的衬衣袖子卷起来,用手比划说,他在国外时,每天在胳膊上写几个外语生词,一边做工一边看,不会的生字随时请教周围的工人师傅。日积月累,胡志明掌握了多种外国语言文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中碳氧血红蛋白 (COH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德国产80 0系列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 2 70 血氧仪检测动脉化毛细血管血COHb ,以COHb占总血红蛋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