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8841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本文试就高一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现状及成因,讨论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期使学生在基础年级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为后面的数学学习铺路。
  关键词: 高一学生 数学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而高一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养成好的思考质疑的习惯至关重要。数学家波利亚认为:“问题是有意识地寻找一种适当的行为,以便达到被清楚地意识到但不能立即达到的目的。”高中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在我国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起始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本文将着重论述。
  一、高一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现状分析
  1.现状调查。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多习惯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却很少能自己提出问题,即使教师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结果也往往是“没有问题”。学生为什么有疑而不问?学生为什么没有问题可问?笔者在任教的高一年级129名学生中做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调查项目“对数学不感兴趣”“没有提问习惯”“害怕老师批评或担心同学笑话”“不知如何提问”“老师没有留下问题悬念”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31%、15%、24%、28%。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数学教学中,高一新生问题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
  (1)不敢提出问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惑,由于心理胆怯或自卑,不敢向教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害怕受到嘲弄,自尊心受到伤害,便把问题深埋在心底。
  (2)不想提出问题。学生从不怀疑书本给出的知识或老师、专家传授的知识,迷信于权威、迷信于书本,不善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内没有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课外缺少提问的环境和氛围,造成学生不想提出问题。
  (3)不会提出问题。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或缺乏应有的思维能力,对问题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2.成因分析。
  1.传统的教学方式催眠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同学生因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不同其疑问会存在很大差异,但并不是每个疑问都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之中,往往只是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几个问题才是课堂学习的内容。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不得不把那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疑问放在一旁,按要求去探索教师规定的问题。这样,他们失去探索自己疑问的主动权,自己关心的想知道的问题常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学生这种自然生疑的问题意识就会被催眠为消极沉睡状态。
  (2)教师的权威催眠学生问题意识。
  当在某个问题上父母的观点与老师的要求不一致时,孩子会果断否定父母的观点遵循老师的要求。孩子的理由很简单:老师是这么说的。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并没有从事物本身去分析,而是服从了权威。那么在学习上,学生心中长期有太大的权威驻守,使得他们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失去存在的土壤。
  (3)缺乏提问的时空条件。
  课堂上教师争分夺秒地讲重点、说难点,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静听、接受,疲于完成各种课堂练习,根本没有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成为必然。
  二、高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乐问。
  刚刚进入高中新环境,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防卫心理。老师要用自己的亲和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乐问。教师要实现教学理念的一个转变: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讲述人”,而要成为学生求知的“引路人”,通过激励、点拨、组织等,指给学生攀登的“抓手处”与“踩脚点”,使教师的主要任务由“教”变为“导”。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平等地与学生进行经验、知识、情感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营造一种学生“敢说”、“愿说”的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2.改变教学方式,为唤起问题意识创设情境。
  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所以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1)通过实践操作产生问题情境。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和源泉,或许在刚开始参与数学活动时,学生并不明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进入数学问题情境。
  (2)引入实际问题,在生活中产生问题情境。在教学中以实际问题引入,既让学生觉得数学的学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又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意识。
  (3)预设“矛盾”问题,在冲突中产生问题情境。许多灵感和“顿悟”都产生于矛盾中,很多问题也是随着认知的冲突而产生。在课堂中创设问题的矛盾,抓住学生原有认识的冲突点,不失为一种培养问题意识的好方法。
  3.组织探究解决问题,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问题的探究过程,并最终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了提出的问题之后,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此时,学生的心境是良好的,这时是巩固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极佳时机,教师要把握好,以引发新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要分层次,要把握好度,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使全体学生的问题意识都得到迅速提高。
  4.客观、正确的评价,是强化问题意识的手段。
  高一的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很想让别人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此时若教师、同学能及时予以肯定,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强化,将会更加积极思考,发现、提出、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正确的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导向和成功的保证。在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炳华.让学习者提出问题.教学月刊,2002(Z1).
  [2]林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数学教学通讯,2004(08).
其他文献
学生的生活犹如万花筒,可谓丰富多彩、五彩缤纷,但是写起作文来仍是无物可写、无米下锅。一提写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胡拼乱凑,写出来的文章要么是大话、套话,空洞无物,要么是作文选的翻版,交上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闹出了许多笑话。“文贵求真、文贵求实”,习作本应该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满是假话空话的文章怎么能吸引人、打动人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
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和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对作文缺乏兴趣,在写作水平上同城市小学生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但农村有广阔的土地、秀丽的风光、勤劳质朴的乡亲……这些无不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只要教师能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结合农村生活特点,正确引导,就一定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指导学生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动人的风景。但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目的:探讨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百会预处理抗脑缺血性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方法:取S
计算和比较了~(26)Mg+~(244)Cm,~(27)7Al+~(243)Am和~(32)S+~(238)U3个反应系统的俘获截面和复合核~(270)Hs形成截面.在俘获截面计算中,考虑了靶核形变效应.穿越库仑势垒后,反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使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发展。具体说来,一个中学毕业生应该善于确定已知概念;对基本逻辑联系的涵义进行分类和理解,识别数学语句的逻辑形式;证明论断和发现逻辑错误;组织自己的活动,使之与环境的内部逻辑相符合;批判地、循序渐进地、明确地和充分地掌握基本思维方式。不难发现,这里面包含着科学思维的多种品质。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品质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积极的自觉的参与者,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渗透,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注重参与学习的效果。同时,还要运用多元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积极主动去获取数学知识,进行自觉有效的训练技能,以达到充分发掘自主学习潜能的目的。下面,我结合教学
高中数学课程经过了二十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经过了近年来新课改的冲击与洗礼,课堂教学整体面貌应该说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在一波又一波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思想、观点纷至沓来,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技术、手段不断涌进课堂。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  1.注重数学文化的培养。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原本就应当与现实生活接轨,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
新课程改革让数学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但在热闹的背后,不难发现数学课堂存在很大的功利性。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可看性,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抛弃了数学课程应有的简
目的:探讨复方芪参降脂饮对实验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模型组(高脂饲料),中药组(高脂饲料,同时给以复方
电化教学的本质是指在现代教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导下,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信息交流,优化教学过程,并获取最佳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了数学课堂的教学,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化,增加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只要掌握它的特点和实际运用中的规律,使多媒体、教师、学生之间实现最佳的结合,就能发挥其在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