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铎行草书中的气与势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1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铎是处于明清鼎革之际的书法家,其书法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王铎生平以及其行草书的艺术特色。第二部分阐述书法理论范畴“气”与“势”的基本内涵,进而深入到第三部分论“气”与“势”在其行草书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对王铎行草书独特的笔法、墨法、结体及章法等藝术特色进行探究,从气随锋出、势从速生两方面印证其行草书苍郁雄奇、气势磅礴的风格特点,整体呈现出“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的风貌。第四部分为其行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所产生的意义与影响,主要从王铎在明清书史上的意义及王铎行草书的当代影响两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王铎;行草书;气;势;
  一、王铎及其行草书艺术
  王铎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等。据《明季南略》记载,他是“河南孟津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王铎师法二王,在其作品《秋日西山上等诗六首》曾自序:“吾自十三岁得断本《圣教序》临之三年,字字逼肖。后学米芾、张芝等被评为“南宋吴据以来,学米第一。”在当时,他与傅山、张瑞图、倪元璐等人以大幅立轴行草书开创晚明“奇倔”书风,于时风中另树一帜。王铎行草书用笔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分明。结体上变化莫测,正欹相间,最终整体章法灵动多变而又自然有度。加之对于涨墨、干墨等并用,行草书作品呈现出姿态纵横的面貌,气势磅礴。
  二、“气”与“势”的范畴内涵
  “气”与“势”同作为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范畴,在书法理论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赏析与创作书法作品具有指导意义。
  1、关于“气”
  “气”原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初始的最基本的物质。气论贯穿于中国书论的始终,一般指流转的精神活力及其相关的气质、个性、习染、志趣、情操等创作主体方面的因素,又指书家主观精神在作品中的表现。从气中派生出的神气、气韵、气象等术语也广泛运用于书法理论与书法批评之中。书论中“气”这一概念具有流变性和多义性的特征。“气”多用来指气质、秉赋。如汉代赵壹《非草书》曰:“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气”也用来指情感、情志等。晋代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曰:“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最后,“气”也用来形容风貌。南朝袁昂《古今书评》云:“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亦爽爽有一种风气。”在书法作品中,“气”指书法作品所流露出的精神风貌。唐代张怀瓘批评王羲之“无丈夫气”便是就其书法作品精神风貌而言的。除此之外,也指书法中流淌的行气。明代杨慎评论王献之书法说:“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乃是自始至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耳。”也就是说书画创作时,行气不可断。清代朱履贞曰:“学书必先作气,立志高迈,勇猛精进。”这里则是指创作主体之浩气,是书法家气质修养的流露。
  2、关于“势”
  “势”指书法作品受篇幅、样式、材料等媒介功能特征和形象展示自然趋势的制约,服从作品内容和创作体制的规定,通过书法作品的感性形态呈现的规律性、趋向性,为观赏者创造一个广阔的心理动态空间,从而生成具有鲜明风格属性和生命运动美感的表现方式。汉代崔瑗最早将“势”引入书法领域,南北朝时期开始广泛使用。陶明君在《中国书论辞典》中指出,“势”的主要属性有四个方面。第一,“势”的运动和力的属性;第二,“势”的有序性和整体性;第三,“势”的含蓄性和开放性;第四,“势”的风格属性。也就是说,有“势”首先要有灵动多变的运动姿态与“笔势坚劲”的力度。明代王鳌评论理学家朱熹的书法作品时说:“晦翁书笔势迅疾,曾无意于求工也,而寻其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矩镬。”运笔速度与用笔力度的动静结合使“势”从作品中自然流露,运笔若迟滞则气势全无。“势”的有序性和整体性则是说“势”对于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等各部分的顾盼呼应,章法布局的讲究等。不同的“势”产生了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形成了书法作品的境界、神韵等,同样也促生了象外象与味外味等,唤起欣赏者的思想情感。
  三、“气”与“势”在王铎行草书中的体现
  王铎独特的笔法、墨法、字法及章法,使其行草书作品的“气”与“势”别有意趣。除此之外,大幅立轴式的书法创作形式也是其行草书“气”与“势”呈现独特精神面貌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以下两方面论述:
  1、气随锋出,势从速生
  王铎草书主要取法二王,稍微借鉴唐、宋名家作品,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用笔方法。从王铎的大多数行草书作品来看,他在用笔上多以方笔为主,在落笔处成点状后,再使用中锋行笔,同时行笔过程中加以顿挫,提升线条质感。对于笔锋的灵活运用,也促使其作品方圆兼备且力度十足。但除此之外,粗旷豪放的用笔方法也不乏。邱振中曾评价王铎草书作品《杜甫诗卷》:“作品用笔亦是愤怒率意,有些地方甚至显得过于粗糙,作者似乎只按他习惯的用笔方式把动作做出,对线条的外观毫无顾忌——这正是一件狂放不羁的作品所希望观赏者产生的感觉......此外,在这种节奏中产生的部分精美的线条,遒劲、圆实,又使人得到这样一种感觉:作者不是不能精到,而是不屑于谨小慎微——于是,所有的粗放、疏略都因此而获得新的意义。”而这种新的意义则主要来源于王铎的创作心理,纵观其行草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创作时大多处于激情奔放的心态,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对作品所呈现的整体精神面貌产生影响。也正是这种粗旷豪放的用笔方法,致使快速度下产生的线条牵丝自然,字与字之间联系紧密,行气贯通。
  宋曹云:“缓以会心,急以取势。”同样,这种快速度的书写方式也促生“势”。从古至今,几乎所有草书书家大都书写迅疾流畅,并以此取“势”。王铎在创作时,线条力量充沛,无论虚线还是实线都表现出笔锋直入宣纸时的重涩之感,快而不均衡的速度流露出纵横磅礴之势。而且,王铎所流传的行草书作品大幅立轴式占多数,每幅行草书作品基本不超过四列,取势从横向转为纵向,以纵向进行观赏,从视觉上造就了一泻千里、飞流直下的势态。再加之涨墨的使用,墨法节奏明朗,整体上章法灵动多变,疏密得当,在有限的空间之中形成了连绵不绝的气势。   2、苍郁雄奇,气势磅礴
  吴法乾在《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提到:“王觉斯是自认为直接承袭二王的,但是他之‘独宗羲献’,实际上是接受了唐、宋化了的晋人。所以他的作品更多的是米南宫、颜平原、李北海、怀素等人的影响,而在空间处理上,似乎颇有旭、素和黄鲁直的影子在。”王铎在空间处理上,继承前人,创新个人。
  他在行草书作品中总是将单个字体的偏旁部首进行独特的处理,有时故意左右或上下错落,有时则将偏旁堆叠,有时也会把字体重心整个转移到偏旁部首上。邱振中说:“王铎行书单字轴线最大倾角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作品。”[]而这种左倚右侧的出“奇”搭配,更是促使单个字体或是字组之间的轴线不断变动摇摆,结体跌宕,意趣无穷。但王铎在创作时也会与相应的“正”结合,作品正奇并存的同时也体现了章法的纵横潇洒。单字轴线的摆动与整体的倚斜反正加强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联系,哪怕单字独立,却也是笔断意不断,线条颇具动感,气与势上下贯通。此外,王铎对于同一字体、同一偏旁的处理也是避免雷同,尽量做到同形异态、字字意殊。
  书法作品中的气势,常表现出情感激越、形象飞动、一脉贯通的特征。气,这里指流贯于书法作品的内部,联系书法作品各个部分为一个整体的情意、脉络等;势指作品具有动态美的感性形态。在加之涨墨的使用,形成一系列从涨至干的完整过程,增强节奏感。同時,借助大幅立轴表现形式,给人以气贯长虹的潇洒气势。
  四、艺术成就
  明代时期,书家们大多受王阳明“知心合一”心学体系、李贽“童心说”等影响,在书法创作上打破传统的书法创作模式,开始崇尚个性、不断追求浪漫。王铎作为“尚态”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董其昌并称为“南董北王”,在当时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由于碑学的兴起及被其打入“贰臣传乙编”等因素,作品影响力逐渐减小,但后来仍不断有吴昌硕等书法家大力推崇。与此同时,在日本古董拍卖会与煎茶会的书画鉴赏中,王铎的书法极受重。
  结语
  王铎作为明代“尚态”书风代表性人物,通过研究发现其书法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行草书作品更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首先介绍王铎生平及其行草书的艺术特色。接着阐述“气”与“势”的基本内涵,进而深入分析“气”与“势”在其行草书中的具体体现,从气随锋出、势从速生两方面印证其行草书苍郁雄奇、气势磅礴的风格特点。最后,从王铎在明清书史上的意义及王铎行草书的当代影响来论其深远影响。王铎通过中锋笔法、灵动章法、多变字法及独特墨法,在整体上的虚实结合、大小对比、疾涩变化,给我们以苍劲雄奇的感觉。伴随着轴线的摆动,使空间发生变化,让欣赏者仿佛进入了无限延展的空间,奔腾气势扑面而来。他在师学古法上的努力革新与创作时的性情流露,都成为了后人学习探究的典范,极大的影响了后世书家的艺术创作,给人以启示。
  参考文献
  [1]刘正成:《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下册[M].北京:大地出版社,1989.
  [2]陶明君:《中国书论辞典》[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3]张隆延:《中华艺术史纲》[M].光复书局,1974.
  [4]邓建民:《王铎草书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5]《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社,1979.
  [6]《历代笔记书论汇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学生的教学质量,国家提出了情感管理的教学手段,本文就对目前的中职教育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情感管理艺术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现状;情感管理艺术;班主任工作;应用分析;  一、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虽然国家在教育事业上加大了管理力度,
期刊
摘要:在我国应试制度的影响下,幼儿教育也出现了“功利化”的问题,教师和家长对成绩和硬性知识的过于看重,导致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严重。新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对教育工作做出了新的指示,去“小学化”问题成为了幼儿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的分析,将提出几点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与对策   引言:   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较低,学习能力有限
期刊
基礎教育中核心素养越来越多的被关注,人们已经意识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自从2014年我国颁布了新课标之后,就明确了基础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成为推行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体育核心素养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体育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一、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老子》思想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在新时代新阶段下学习其处世哲学、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老子;处世哲学;治国理政  近百年来,人们对《老子》思想的研究很多,围绕这部书的思想内容、哲学价值、学术倾向等问题也都提出过各式各样的理论观点。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派,提出的“道论”是道家哲學的最高范畴。而老子以水来喻道,说明道德的高
期刊
摘要:国民经济的发展,为诸多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油气工程是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重点,生活基地的管理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结合生活基地的日常工作来看,仪表控制至关重要,但是结合生活基地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在仪表控制系统上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加强仪表控制工作很有必要。本文结合我国生活基地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组态软件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
期刊
摘要:高中音乐教育要求以审美为核心,主要针对学生的精神世界。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以音乐为载体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最终达到教育人们情感和美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 情感体验核心素养  引言:  与普通的文化课程不同,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情感赋予了音乐深刻的内涵,失去情感的音乐表达,即便使用再高超的演奏技巧,也不能触达人们的内心。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期刊
摘要:由于缅甸被英国殖民了一段较长的时期,西方文化对于缅甸的服饰、饮食、建筑以及语言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乃至缅甸现在所走的议会制民主道路都有来自原宗主国英国的影响。厘清西方文化对于缅甸现代生活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真正的缅甸,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本文通过从上述几个方面阐述西方文化对于缅甸现代生活的影响,一般我们更好的把握缅甸现代文化以及民族心态、心理等,使我们更好的
期刊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的辅助工具,学生在一年级学好了汉语拼音,就为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一年级汉语拼音的教学,是学习汉语拼音最好的阶段,一年级汉语拼音学习水平,直接决定整个人生阶段汉语拼音的使用水平。因此,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必须受到重视。  一、明确一年级汉语拼音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
期刊
摘 要:空乘专业的学生与其他航空专业学生不同,在今后就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时将代表整个航空公司的形象,需要与乘客面对面直接交流,所以 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是重要的学习科目。这篇论文研究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空乘专业学生以及培养院校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学习好相关学科。  关键词:现代礼仪;形体训练;空乘专业;学生素质;影响  随着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国家经济开始进行转型时期,
期刊
學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应用广泛、操作简易的教学辅助材料。学具的使用,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基本理念,既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又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情绪高涨地投入学习过程。数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探究,这在很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