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特80后掌门吕婧:做画廊挺难,顺其自然

来源 :投资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sc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
  【开篇】
  那特——成都当代艺术圈一个响亮的画廊招牌,一个象征眼光、胆识和勇于创新突破的品牌。从2011年7月开馆办第一个展览至今,那特画廊运营两年多,迅速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一枝新秀。
  L-Art Gallery,中文名“那特”,是由“LRG”音译而来,没有其他特别的含义,而是来源于最初几位经营者的名字——都是以“L”开头。在画廊的休息室,那特画廊艺术总监吕婧向《投资客》记者介绍了画廊历时数月的装修、创建画廊的过程以及运营画廊两年多以来的种种。租下毗邻成都当代美术馆的500平方米面积的展厅,是吕婧在成都艺术事业的起点,随后的一切来得既顺理成章,却又委实不易。
  A
  我们到访的当天下午,吕婧正与画廊员工一起为即将开幕的新展览“怎么做,怎么错”王俊个展开会商讨布展细节。谈起画廊这两年,吕婧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信心,“这是一个比较有希望的行业,以后肯定是会越来越好,它需要耐心与时间。”对与艺术有着种种渊源的那特画廊主人来讲,画廊已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机构,更承载了这位80后掌门人对艺术的情感经验。一下午的交谈中吕婧提到最多的词就是“顺其自然”,就如她微博中的签名“go with flow”,展现出她以及那特画廊的气质:自然而随性。
  做画廊是机缘,做的过程感觉其实挺难的
  T=《投资客》 L=吕婧
  T:首先,我比较好奇的是您为什么会从事画廊这个行业?
  L:受家里的影响还是比较大,还有就是之前出国留学也有学这方面的,比较喜欢看美术馆的展览,主要还是受家里的影响。
  T: 是什么缘由想要自己办一家画廊?
  L:这个画廊是2011年成立的,其实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大学的时候学了一些艺术史方面的课程,回国以后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其实也没有说是要准备很长时间很多年,就是顺其自然,正好有这个机会做这个画廊,然后也是因为回到成都了,而成都也没有很多的画廊,尤其是当代这一块特别小众的,所以就开始做了。
  T:画廊投资方是您自己吗?有没有和其他机构联合运营?
  L:没有,投资方是我一个人
  T:画廊成立之初顺利吗?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之外的困难?
  L: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在一边做,一边调整,一边去考虑怎么去做这个画廊,其实挺难的,我觉得很难。因为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本来就是处于一个很初级的阶段,整个生态都是处在一个很初级的状态,成都又跟北京上海完全不一样,虽然这边艺术家很多,也有很多大腕儿是从这边出来的,基础是有的,但是要看画廊本身的定位,你要做什么样的画廊,针对的是什么样的人群去做艺术收藏方面的培养;还有就是艺术市场本来就是跟着大环境走的,大环境目前很不好,肯定是有影响的,所以艺术这个行业就本身而言,在这两年做的过程中,包括我跟一些艺术家和圈内的人也在聊,这个行业我觉得挺难的,因为画廊我觉得他涉及到的工作很具体。每年要在自己的空间做五到六个展览,展览这一块就涉及到很多问题,运输、印刷等等。另外就是出去寻找艺术家,跟艺术家包括跟藏家、客户关系的建立和沟通,其实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到很多具体的东西。
  还有就是在成都这个地方怎么做推广,因为成都没有专业的艺术媒体,所有专业的艺术媒体都在北京上海,成都这边的大众媒体也会报道,但是这种报道没有选择,国画也报,当代也会给你一小块儿报一报。把当代艺术这个小众的东西通过大众媒体的渠道让更多的人知道,推广是比较有挑战的。
  其实每个环节都是挑战,包括这个团队的磨合和建立,,画廊一开始就是团队磨合的问题,因为画廊的人很少,我们画廊目前只有四个工作人员,每个人除了他工作岗位上的事情外,还涉及到其他的工作要做。
  T:以后这个团队是否打算要扩大?
  L:目前来看,因为艺术这个行业流动性挺大的,尤其是在北京这个情况就特别明显,因为画廊多,798各种流动性的事情太多了。成都这边稍微会好一点,但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大家会觉得画廊可能很好玩的样子,感觉比较清闲,开幕感觉很high,然后进来了以后他感觉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事情很繁琐也很具体,还有很多事情要你自己去思考,不是按部就班地做一些事情,有的时候有体力活儿比较艰苦,不是自己理想的一种状态,觉得没意思就走了,做艺术找到合适的同事来共事也是很难的事情,成都这边不太容易招到合适的。
  找合作艺术家特别谨慎,看重综合素质和人品
  T:介绍一下画廊目前的规模?有多少代理艺术家、合作艺术家?
  L:代理的艺术家还不算太多,就两三个的样子,代理艺术家是一个双方需要付出更多责任精力的性质,所以我们选择代理艺术家的时候也特别谨慎,目前来说我们画廊比较重推的艺术家是张亚,通过不同的渠道做一些推广效果。合作艺术家通过我们做的展览来看有西南这边的、也有杭州、上海、北京的艺术家。其实我个人不愿意只局限在西南地区,年轻艺术家得去挖掘,有一些藏家可能会更倾向于一些本地的艺术家,但是我认为艺术的收藏可以更开放一点。
  T:那特画廊签约的艺术家都非常年轻,画廊选择签约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渠道?
  L:我平时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北京、上海还有杭州,去跑一跑,平时也会翻看一些杂志,从媒体上了解一些,主要还是通过走访一些工作室跟艺术家聊,看他们创作的状态还有个人的经历,再加上对他作品的一些整体的判断,对整个人的接触,合作一次看看,再来考虑是不是要有更深的合作,这是一个长期的去发现、去了解、去尝试的过程。
  T:一般来说最好的艺术家一年代表作是五到八张作品,中国艺术家一年三十到五十件,您代理这些艺术家的时候不担心吗?
  L:产量并不是衡量一个艺术家的标准,有些艺术家他的创作就是很快,而有些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就快不起来。比如说张亚一年就十张左右,有些藏家想收藏更多他的作品,但是我们确实也没有,我们也需要等。   中国的画廊和艺术家合作还是比较混乱,不排除艺术家有其他的销售方式,他也会把作品拿到其他的个人或者机构(销售),这样的合作如果能处理的比较好的话,在区域上没有太多的冲突可能也会是一个好事,两个机构同时在推一个艺术家,整合资源去推广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国内的事情很难说清楚,中国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去约束,所以我们选择艺术家的时候也会考虑它的综合素质、人品,更多的还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吧,我们当然也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好好合作,共同成长。
  B
  有人说,吕婧的那特画廊的崛起,主要归功于她的父亲、著名策展人吕澎的支持,然而吕婧从团队建设到展览计划、再到博览会项目甚至对代理艺术家的全身心投入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多少画廊经营者能够做到在做展览时与员工一起搬着梯子爬上爬下呢?
  “因父之名”?不,做画廊主要还是靠自己
  T:隔壁就是成都当代美术馆,画廊在筹备的时候是您自己挑选的这个地址吗?
  L:当时(成都当代)美术馆比我们早两周(开业),正好空出这么一块空间,挨着(成都当代)美术馆也挺好的,正好高新区这边也需要一些艺术机构。
  T:看到微博上您和您父亲吕澎有很多互动,那么您和父亲在生活中或者艺术理念上会存在所谓的“代沟”吗?
  L:还好吧,就是有的时候我发一些展览信息他会帮忙转一下,互动比较多的还是微信上面,朋友圈,他发的比较多,我现在用的都相对少一些了。因为他很忙,在成都的时间很少,我跟他见面的时间其实很少的,碰面的时候时不时聊一下,人生啊,最近画廊有没有什么困难啊,有没有信心啊,更多的是一些鼓励吧。
  T:一开始做画廊的时候吕彭老师会不会给您一些建议或者帮助什么的?
  L:会,但是更倾向于“随便你”。我个人态度也是想先摸索一下,毕竟做的事情其实也挺不一样的,因为我父亲一直走的是学术路线,学术研究、写作、策划展览,有一些很实战的经验是可以跟他进行交流和学习,但是我们这个画廊一直是跟一些年轻的画家合作,我走动联络的一些艺术家他可能都不太清楚,其实具体的交流不是很多。因为跟你说了不一定合适,他觉得你就自己去做呗,有些事情你必须做了才知道合不合适你现在的经营方式,而且画廊的经营模式从传统的角度来看是很单一的,商业的盈利的模式其是很单一的,就是销售艺术品做收藏,但是在具体的环境下还是要有不同的策略,所以还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
  C
  在问及画廊生存压力时,吕婧轻松应答之余又掩藏不住无奈,在她看来,顺其自然,做好当下的经营才是最重要的,但令人欣慰的是,对于那特画廊的定位,吕婧表示专业和坚持是画廊始终的走向。
  市场启蒙与经营创新,是画廊的两大时代课题
  T:当时为什么没有考虑在北京做画廊?
  L:当然能在那边做画廊肯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我人回到成都了所以作为一个起点,肯定是会先在成都做,这个地方目前来看是最合适的。北京、上海艺术活动特别多,氛围也好,艺术市场会成熟一点,但是整个竞争会很激烈,成本也很高。成都就相对竞争少一点成本低一点,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培育这个市场,各有各的优劣,如果先把成都这边的画廊慢慢地做起来,以后有好的机会在北京上海能有一个分店性质,当然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T:画廊目前的藏家主要还是在西南地区?
  L:主要是西南,目前就是把西南的市场现开拓出来,着重做这个地区,但是也不能局限在这个区域,还是要通过博览会把艺术家输送出去。
  T:博览会对画廊的发展会有什么帮助?
  L:博览会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博览会就是把喜欢艺术和喜欢收藏艺术的人聚集到一起,也是跟同行交流的一个机会。在成都跟外界的联络稍微会有一些阻碍,所以出去参加“艺术登陆新加坡”博览会、台北艺博会,一个是把画廊的品牌带出去,把自己的艺术家带出去,让更多外面的人去了解你的艺术家;第二就是你能够接触到其他国家的藏家跟他们建立联络,这样都是打开渠道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T:目前画廊里什么样价位、品质的作品比较容易被藏家接受?
  L:这边就是找好看的作品,虽然艺术品价格很主观也说不清楚,但是整个中国的价位五万是一个分界点,五万以上会有一些难度,上到十万的难度就更大,一些做收藏很多年的藏家会关注这一块,对大部分藏家来说五万是最容易进入市场的。
  T:成都画廊业并不如上海、北京发展这么成熟,现在这种市场状况下,适合目前画廊运营的定位是怎样的?
  L:我们目前画廊推介的艺术家还是年轻的有潜力的新锐艺术家,同时每年也会推介一些做装置和新媒体的艺术家,因为这些艺术家在这边市场几乎没有,国内的画廊既要做市场又要做教育,得给这边的观众看一下,让他们更了解当代艺术。我们主要做的展览和主推的艺术家还是架上绘画为主,每年也会推介一到两个做新媒体的艺术家,之前跟美美力诚和仁恒置地合作做了一个小的活动,未来还希望跟更多的品牌和机构合作,把当代艺术往更广的运营渠道去推广,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方式。
  T:目前艺术市场一二级市场严重“倒挂”,拍卖行越俎代庖,画廊业界又缺乏相关的部门支持,您对画廊这个行业怎么看?
  L:一个是看政府这边的政策,比如说税收方面,对当代艺术的接受度。拍卖行这边没办法,中国人都喜欢去拍卖行买东西,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知道画廊是干嘛的,要么就是觉得画廊是个很暴利的行业。北京上海可能会好一点,在成都这边你说你是做画廊的,很多人不知道画廊是做什么的,他想的是画店,就是卖装饰画的。我刚开始做画廊的时候,有一些跟别人的对话我觉得很有意思,有一次一个人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说做画廊的,他就说那你能不能找个人帮我画一张肖像;还有一次一个人就说 ,那我家有个什么什么东西能不能挂你那卖一下?就是会有很多不同的反应,归根到底就是他不知道画廊的角色,觉得画廊就是个中介,买进卖出,所以我觉得画廊扮演的角色需要我们很正确地去认识。包括艺展中心那边卖家具的,有一层楼全部叫画廊,所以我经常也是跟别人做一些解释,然后希望他们能到我们空间看一看,慢慢地也会有一些了解,教育和观念的传递还是需要时间,也需要对方有兴趣,至少他不排斥,用一种比较开放的态度才能去认识画廊,这需要双方的努力。
  T:在文化发展商有其他计划吗?除了单纯的开画廊?
  L:目前中心还是画廊为主,这边的工作还是比较有挑战,除了做展览、艺博会,我在考虑还能不能尝试跟商业品牌合作,拓宽一点,跟不同领域的人进行合作。
  作为现在时代背景下的画廊经营模式大家都在思考,画廊的经营模式怎样拓宽,因为整个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的冲击比较大,大环境也不是很好,还有就是画廊传统的、单一的经营模式的制约,所以我觉得必须要有新的东西出来,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是对的,这个还要去尝试。
  T:明年有签约新的艺术家的计划吗?
  L:明年会增加一两个合作的艺术家,上海重庆也有几个合适的。
其他文献
你仔细倾听过大自然的声音吗?那是一曲用高山流水与绿意葱茏交织成的天籁之音,那是一篇用雨雪风霜与戈壁洪荒凝结出的雄浑乐章,那是首慈祥的大地母亲在夜深人静时唱给儿女们的摇篮曲。它不仅美妙,还会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风是大自然的呐喊。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隆冬,是呐喊的风唤来了“百般红紫斗芳菲”。古人说“二月春风似剪刀”,灵巧的春姑娘哼着暖暖的春之歌,剪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剪出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
期刊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将成为国内改革政策的试验场,其中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就是推动跨境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领域一向是香港的传统优势,自贸区的成立势必进一步冲击香港的经济地位,可能导致香港进一步边缘化——曾经的东方之珠正面临巨大挑战。  被左超右赶,香港驶入慢车道  由于缺乏新经济增长的元素,加上可供开发的土地匮乏和劳动力增长停滞等因素,过去十年,
期刊
案例家庭:  袁先生 年龄:53岁,某集团公司高管  宋女士 年龄:51岁,全职太太  女儿 年龄:26岁,某企业员工  袁先生在成都一家建筑集团公司任副总经理,月薪税后5万元,年终分红税后30万元,另外与人合伙开办一家机械租赁公司,年收入约15万元。全职太太宋女士是家庭的“财务总管”,负责家庭的财富管理和大小开支。女儿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当地成都某文化企业上班,与父母共同生活,经济基本能够自立
期刊
蔡文胜,福建石狮人,在读高中时便弃学从商,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某种意义上,蔡文胜可以算是真正的创业者榜样之一。 在蔡文胜眼里,没有正而八经的商业模式,这为他的创业奠定了“身法灵动”的基调。2000年,与互联网的遭遇,让蔡文胜找到了表演舞台,从此开始“无级变速”般不断升级自己在互联网上的投资领域。从域名投资起步,到自己创办网站,再到投资数十个优秀网站的天使投资人,至今又紧紧盯上移动互联,蔡文胜表现
期刊
继《2013胡润女富豪榜》发布之后,网络又爆出了一个《2013娱乐圈十大投资富婆榜》,王菲与刘嘉玲、范冰冰在该榜中位列三甲。尽管婚姻与家庭乌云满布,但是“天后”的财富管理却风生水起。据称,王菲和窦唯分手时身价就有7亿,近年王菲光是演唱会和唱片收入不断看涨,出席活动的单场费用更是高达7位数,资产上10亿必定不虚。整体看来,王菲一直投资有道,为自己赚下了不菲的收益。以下梳理天后的投资路线图,正如王菲评
期刊
艺术家康益已经是《投资客》的常客了,在他位于四川美院附近的依山傍水的工作室里,我们在时隔近一年后再次见到了酷爱越野的他——还记得去年采访他,是他自驾采风路过成都;此次重逢,这位艺术家又是刚刚自驾归来。  一辆满是泥点的红色越野车停靠在我们面前,康益摇下车窗:“上车。”意料之中,符合他气质的座驾本该如此。“刚越野回来车还没来得及洗。”他依然随和爽朗。车开到了野外湖边,一片水光山色之中,康益的朋友已在
期刊
近日,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将在11月召开,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外媒普遍认为,反腐败和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此次会议的重点,且本届会议将被赋予重大历史意义。而与此同时,在中央开启响新一轮改革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经济转型之路仍是步履蹒跚,如何突破仍是改革难题。  一是在这一轮审计署牵头的全国审计风暴中,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开始进一步显化。以浙江省为例,2008年、2009年、2010年浙江省
期刊
破产隔离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因为从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来看,资产证券化实质上是围绕实现破产隔离而展开的金融活动;从资产证券化的特征来看,这些特征正是为了实现破产隔离而进行的各种设计和架构所导致的;从资产证券化的意义来看,资产证券化之所以能够给参与各方带来好处,关键之处是通过破产隔离实现了风险和收益的重组。  资产证券化中的破产隔离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转移必须是真实销售的;二是SPV本身是破产隔离
期刊
1、日本20世纪初仿造的中国龙泉瓷  日本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仿制宋元时期龙泉青瓷是最优良的,给大家看看日本19世纪仿制的南宋龙泉,确实很有点味道。此件仿品是日本陶瓷仿古名家加藤所为,加藤生于1879 年,去世于1962年,他精心仿制的中国南宋龙泉瓷器一度让西方一些收藏家打眼,他自20年代以来的很多作品现在作为现代艺术品上拍,拍价也不菲。其儿子也是日本一位很有造诣的中国古瓷仿制大师。他们对中国古陶瓷
期刊
一个为艺术花了大把钞票的人,到底消费了什么?  “消费”艺术有三种形式:赞助、收藏和投资。艺术家最喜欢的是赞助,因为不需要结果,结束了就彻底结束了。可是多数消费者并不热衷赞助艺术,特别是中国人更不愿意参与艺术赞助,因为赞助意味着没有现实利益和收获;收藏是大家都容易接受的,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收藏,“喜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所以看起来就没了标准。在很多人眼里,收藏就是忽悠,所以狂吹滥侃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