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爱索取还是给予?

来源 :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520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一直是全美最具开拓性的商学院。作为这家著名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认为可以根据每个人对待大多数人的方式,将人分成三类:经常向他人索取的是索取者,为他人付出较多的是给予者,而索取付出达到一定平衡的为适应者。
  你属于哪一种类型
  索取者一般都会很自私,做任何事情都有功利性,所以,他们也会经常思虑其他人的行为是否有目的。社会上,一些人经常怀疑周围人要害自己,老是想着别人的行为一定有什么目的。通常,这类有着被害妄想症的人实打实地属于索取者。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索取者而已。
  辨别索取者与给予者的简单方法是,留心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在职场中索取者会频繁地问“我会从你那里得到什么”,而给予者则正好相反,他们总是慷慨地想“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那么,世界上,哪种类型的人比较多呢?
  亚当·格兰特研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三万多人,来分析他们的类型。结果发现,占较大比重的既不是索取者也不是给予者,而是适应者。
  适应者是一种在索取和付出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人,是一类崇尚“礼尚往来”或者说“等价交换”的人,即只有你帮了我,我才愿意出手幫你。这种中庸的方式似乎比较稳妥,不会使人的心理产生落差大的失衡。那么,这类人是社会中表现最好的人吗?表现最差的人又是哪一类人?
  出乎意料的结果
  亚当·格兰特做了个数万人的统计样本,他研究了工程师,衡量他们的工作效率,研究了还在上学的医学院的学生,仔细分析了他们的学习成绩,甚至还了解了各行业的销售人员及他们的业绩,等等。结果发现,每一种工作中业绩最差的,竟然都是给予者。
  那些工作量完成得很少的工程师是给予者。这些热心肠的人经常忙着帮助别人做这做那,使得他们没有精力完成更多的任务。在医学院,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往往最赞同“我非常乐于助人”的观点。所以也许,最值得一个人信赖的医生是那些上学时最没兴趣助人为乐的“学霸”。同样,在销售领域,销售业绩最差的那群人大多都是给予者。一位业绩很差的销售员被采访时说,“我时刻以客户为重,以至于无法向他们推销那些烂产品”。
  无私的给予者败下阵来,自私的索取者反而混得风生水起。是不是说明,大家都应该做个自私的索取者呢?不,故事尚未结束。
  对个人的工作来说,帮助别人损失巨大,是个缺点,但是,实际上,大量研究表明,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帮助别人,比如分享知识或者提供指导,可以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是个巨大的优点,即倾向于牺牲自己的给予者会让一个组织变得更加优秀。一个组织里给与者越多,这个组织的各项衡量指标,利润、客户满意度和员工忠诚度等的分数越高,甚至他们还会降低组织的经营成本。
  一些给予者所在组织会因他们的存在而受益,但是给予者自己却因此受到了惩罚。不过,好消息是,自私的索取者也并不是组织中表现最好的那一类人。
  因为自私,只关注自身所需,索取者往往可以很快成功,但也会很快失败,而这都是拜另外一类人,即适应者所赐。换句话说,索取者会因为适应者的存在而失败。
  适应者和索取者的对决
  适应者处事一般有非常好的均衡性,或者说公平性。如果他们面对给与者,那么是“等价交换”原则,互帮互助,可如果他们面对的是索取者,那恐怕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了。
  2018年大火的宫廷剧《延禧攻略》里的女主魏璎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适应者的例子,知恩图报,有仇必报。并且,她觉得惩治那些自私无比的索取者是自己的责任。适应者可能都会这么想,因为只有这样,正义才会得到伸张。
  如前所述,大多数人都是适应者,所以索取者会面临众多的“敌人”。索取者终将自食恶果。
  所以结论来了,一个组织里表现最出色的,既不是愿意牺牲自我的给予者,也不是自私无比的索取者,而是富有正义感的适应者了?也不是。
  事实上,根据研究数据的统计,工作中最有成效的也是给予者。也就是说,在给予者人群中,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工作业绩很差,而另一部分人工作成绩最好。他们占据了工作数据图表的两个极端。
  给予者人群为什么会这样的分化呢?
  因为处于顶端这部分的给予者没有由于助人为乐而受到拖累,所以,保证了双赢,对组织有益,自己也很优秀。而处于低端的给予者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造成了业绩不佳。
  如果一个组织想更好地运营,那么,做到以下几点可以让更多的给予者变成卓越者。
  第一,肯定组织中给予者的作用,保护他或她的热情。
  第二,鼓励大家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去寻求帮助,并使这种行为成为常态。
  第三,选择组织成员时,尽量选择给予者,剔除索取者。
  给予者多的世界,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让我们都努力当一名成功的给予者吧!
其他文献
素食主义的盛行使得人们会倾向于选择购买由塑胶或者是涤纶制成的塑料仿制品,皮草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服装面料。但近几年来,道德主义消费者们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抵制行为,强烈反对消费者们购买一切动物衍生制品,倡议用人造面料代替传统的动物制品。  但其实人造面料也并非人们想的那么美好。  人造织物纤维危害大  美国可持续成衣联盟建立了材料可持续性评估体系,在这个评分体系当中鼓励人们多使用人造皮革,认为如果继续使用
期刊
近几年,能源危机和环保意识增强使风力发电成为可再生能源界的“宠儿”。风力发电可分为陆地和海上风力发电(又称离岸风力发电)两种,由于海上风电在发电稳定性、土地利用等方面优于陆地风电,因此目前各国纷纷积极开发海上风力资源。  布洛克岛海上风电场,位于美国面积最小的州罗德岛州,是美国首座海上风电场。该发电场安装了5座风机,总发电量为30兆瓦,可供1.7万户家庭所需用电,于2016年12月开始投入使用。那
期刊
飞机是一种非常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但是固定翼飞机只能依赖跑道起降,往返机场途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要一块狭小场地便能垂直起落的直升机,其飞行速度又有限。有没有能结合两者优势的新型飞机呢?  美国的XTI航空公司研发的新型“三风扇600”(TriFan 600)商务机,是首款融合了直升机垂直升降优势和固定翼飞机速度优势的飞机,能提供现代旅行者们渴望的“门”到“门”,而不是“机场”到“机场”的飞行
期刊
在办公室能升官的家伙,可能当初进公司时,一点也不起眼,令人压根想不到,之后这家伙竟能直上青云。其实从一个人爱吃的肉类,就可以瞧见他或她的权力欲望,这是隐藏不了的倾向。快侦测出你四周同事,谁才是真正的野心分子。  A、牛肉;B、猪肉;C、鸭肉;D、羊肉;E、鸡肉。  【答案】  A.爱吃牛肉者可说是头号野心分子,对事业雄心勃勃,期望自己在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并且会寻找各种方法努力达成目标。这类人的
期刊
面对突发事故时,捍卫法律、维持秩序或者是抢救伤员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所以,应急人员最好配备一些顶级的高科技产品来帮忙。从无人驾驶飞机,到新一代的医用救护车和高效能的警察巡逻车,这些以新科技打造的救命运输工具具备了强大的功能,可以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帮助抓捕罪犯,抑制火势或者挽救生命。  以奥什科什公司(美国最大的特种和军用卡车制造商)先锋系列为代表的新一代消防车,可以撞穿1.42米厚的金属(更
期刊
自1912年因撞击冰山而沉没之后,泰坦尼克号就一直安静地躺在大西洋3800米深的海底,直到1985年其踪迹才为人所知。在最初发现的时候,这艘巨轮因其沉没区域光线不足,水压大,不适合生物生存,减缓了腐蚀,才得以完好保存。不过,科学家们认为,泰坦尼克号在未来几十年内或将不复存在,其罪魁祸首是细菌。  2010年,科学家们从残骸铁锈中发现了一种盐单胞菌,因其發现地点而被命名为“泰坦尼克盐单胞菌”,它们正
期刊
1914年8月,巴拿马运河首次开通,它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被誉为“世界橋梁”。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通道。  原本的巴拿马运河有两个通道,为水闸式运河。由于巴拿马地峡两侧海面的高度不一,太平洋一端的海面比大西洋一端的海面低出20多厘米,因此,巴拿马运河被设计成水闸式,利用水闸可以对水位进行调节,使得船舶顺利通航。船闸一共分为三个,每级闸室长305
期刊
水是用来灭火的,一条河怎么会燃烧呢?  然而,美国俄亥俄州的凯霍加河,就因为数次燃烧而闻名世界。根据历史记载,凯霍加河曾经12次发生火灾。其中,最早的一次追溯到1868年;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是在1912年,5人死亡;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发生于1952年,烧掉了130万美元;而最后一次火灾則是在1969年。  凯霍加河频频发生火灾,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沿岸的城市克利夫兰所带来的工业污染。200多年前
期刊
从微小的夸克到巨大的恒星,一切都由四种基本作用力控制,它们分别是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它们以一种微妙而平衡的方式稳定和改变着世间万物,如果剥夺其中任何一个作用力,宇宙将无法辨认。  引力源于物体质量的相互吸引,哪里有物体质量,哪里就有引力。因为有了引力,熟透的苹果会“咚”的一声落在地上;人类得以在地球上站稳脚跟;地球也围绕太阳运行,汲取着它的能量馈赠。如果没有引力,大爆炸后四散的物质将永远不会
期刊
许多人都觉得“偏见”不是一个好东西。英国散文家、评论家威廉·哈兹里特曾说,偏见是无知的产物。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更把偏见比盗贼,而伟大的政治家列宁则评论道:“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这些名人对偏见的话有一定道理,因为不恰当的偏见常会导致一个人对眼前的人和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产生不好的结果。比如,教师对差生的偏见会使其一蹶不振,丧失学习的信心,上司对女性员工的偏见会导致公司痛失优秀的业务骨干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