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应用型型本科教育为背景,分析了目前高校考核模式存在的弊端,并针对目前考核的现状提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考核的几点想法,希望能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考核方式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应用型 本科教育 考核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的诸多高校近年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这样应用型本科定位的学校就不能再采取传统的考核方式,在考核过程中也应体现“应用”二字。本文从目前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及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目前考核方式的不足应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考核方式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
1.考试目的定位不当。
考试管理者仅把考试作为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学分、奖励、学位及能否毕业的依据;不少教师仅仅把考试当作教学的一个环节,认为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学生则认为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分数、取得学分,获得毕业文凭。由于存在以上种种考试目的的错位,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考试,难以起到培养能力和素质的作用。
2.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注重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是对教材的知识点的再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远远不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考查结果具有片面性。
3.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结果过于片面。
高等学校中常用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和开卷的方式,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形式单一、死板,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全面考查生各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4.考试的时间集中于期末。
单一的期末考试,学生的学科结业、升留级、评优、毕业等学业学籍的管理都以这份试卷作为唯一的依据,不能合理地考查学生平时知识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另一方面,单凭期末一张试卷就完成对个人的评价,缺乏科学性,不具有说服力。
5.考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范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平时学习起了负面的导向作用。它无形中鼓励死读课本,把全部注意力和学习时间都花费在有限的课本知识里,造成了学生求知兴趣、阅读范围、知识覆盖而狭窄的后果。
6.考核的题型单一。
这样的考试充其量是在知识点的细节测量上逐渐靠近其值,却在检验学生知识结构整体性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越来越偏离了科学评价的本质,不利于人才的发展和培养。
7.缺少综合性考核。
把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枝节问题,考试命题忽视综合性而突出知识的分解,即按各知识点分别布题,驱使学生走向谨小慎微而没有强调对知识整体结构的掌握,最终导致学生不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二、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考核方式的几点思考
在国外,大学考试的形式至少在二十几种以上,如无人监考考试、论文、开卷考试、阶段测试、试验和实地考察、答辩、专题讨论、口头演示、同学评价、图片演示、设计、制图或模型、个人研究项目、小组研究项目、自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评价、资料分析、书评、图书馆运用评估项目、课堂表现、作文、实习和社会实践笔记或日记、口试以及闭卷考试等。国外考试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每一种形式都有与之配套的设施和措施为后盾,以保证整个考试的有效性。
1.考试方式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
考试方式包括闭卷、开卷、半开卷考试、无纸化、小论文、小设计等[2]。除本科主干基础课采取闭卷笔试外,其他课程考试方式可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要求由各主讲教师确定。半开卷考试顾名思义就是介于闭卷和开卷考试之间的一种考试形式,在考试前半个月发给学生一张统一印制的A4纸(备考纸),并在备考纸上说明不允许复印、剪贴,在规定的范围内由学生进行书写,考试时可以带上。[1]半开卷与闭卷考试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要掌握一定的记忆和背诵知识,不同之处在于半开卷可以让学习者在复习和考试中消除紧张情绪,在复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避兔了因记忆问题给学习和复习带来的困难以及以往考试中学生只注重揣测和迎合教师的意图,使学生在模式化的定型思维中归纳信息。另外当前,远程教育、网上授课、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种状况正在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考试也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状况,可以选择有一定基础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进行无纸化、网络化考试试点。
2.考核内容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
考试内容是考核的核心,因为考试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考试内容来实现的。通过改革考试内容实现两个转变: ① 由“应试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使学生从“应试学习”中解脱出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激发大脑去质疑、去批判、去创新; ② 从知识主导型考试内容向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型考试内容转变。考试内容应突出基础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3.考核环节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
为了加强考试过程与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考试评价的科学与全面,防止期末一锤定音的做法,除了期末考试之外,还可结合平时考查成绩。把学生的平时成绩(提问、作业、学习态度、小测验、大作业等)计入课程考试总成绩。现在一提到考试,学生就会发悚,也许有人担心增加平时考查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实小然,因为考试的次数与考试的压力及学习的负担并不一定成正比,关键在于怎么考?考什么?我们提倡平时考查宜选用各种小型的能力测试题,学生无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
4.考核时宜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
考核宜及时进行;考核的次数宜适中;考核试题宜时深时浅;考核时间宜及时通知;考核结果宜及时进行公布。及时、全面的进行考核,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考核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而且今后要不断研究和探索,争取更科学,更切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实际。
参考文献:
[1]李汉东.对开放教育考试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6, 9.
[2]黄德智.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1.
作者简介:
李长雨,1979年11月出生,男,汉族,黑龙江人,博士研究生,讲师。
[关键词] 应用型 本科教育 考核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的诸多高校近年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这样应用型本科定位的学校就不能再采取传统的考核方式,在考核过程中也应体现“应用”二字。本文从目前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及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目前考核方式的不足应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考核方式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
1.考试目的定位不当。
考试管理者仅把考试作为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学分、奖励、学位及能否毕业的依据;不少教师仅仅把考试当作教学的一个环节,认为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学生则认为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分数、取得学分,获得毕业文凭。由于存在以上种种考试目的的错位,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考试,难以起到培养能力和素质的作用。
2.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注重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是对教材的知识点的再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远远不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考查结果具有片面性。
3.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结果过于片面。
高等学校中常用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和开卷的方式,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形式单一、死板,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全面考查生各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4.考试的时间集中于期末。
单一的期末考试,学生的学科结业、升留级、评优、毕业等学业学籍的管理都以这份试卷作为唯一的依据,不能合理地考查学生平时知识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另一方面,单凭期末一张试卷就完成对个人的评价,缺乏科学性,不具有说服力。
5.考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范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平时学习起了负面的导向作用。它无形中鼓励死读课本,把全部注意力和学习时间都花费在有限的课本知识里,造成了学生求知兴趣、阅读范围、知识覆盖而狭窄的后果。
6.考核的题型单一。
这样的考试充其量是在知识点的细节测量上逐渐靠近其值,却在检验学生知识结构整体性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越来越偏离了科学评价的本质,不利于人才的发展和培养。
7.缺少综合性考核。
把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枝节问题,考试命题忽视综合性而突出知识的分解,即按各知识点分别布题,驱使学生走向谨小慎微而没有强调对知识整体结构的掌握,最终导致学生不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二、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考核方式的几点思考
在国外,大学考试的形式至少在二十几种以上,如无人监考考试、论文、开卷考试、阶段测试、试验和实地考察、答辩、专题讨论、口头演示、同学评价、图片演示、设计、制图或模型、个人研究项目、小组研究项目、自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评价、资料分析、书评、图书馆运用评估项目、课堂表现、作文、实习和社会实践笔记或日记、口试以及闭卷考试等。国外考试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每一种形式都有与之配套的设施和措施为后盾,以保证整个考试的有效性。
1.考试方式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
考试方式包括闭卷、开卷、半开卷考试、无纸化、小论文、小设计等[2]。除本科主干基础课采取闭卷笔试外,其他课程考试方式可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要求由各主讲教师确定。半开卷考试顾名思义就是介于闭卷和开卷考试之间的一种考试形式,在考试前半个月发给学生一张统一印制的A4纸(备考纸),并在备考纸上说明不允许复印、剪贴,在规定的范围内由学生进行书写,考试时可以带上。[1]半开卷与闭卷考试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要掌握一定的记忆和背诵知识,不同之处在于半开卷可以让学习者在复习和考试中消除紧张情绪,在复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避兔了因记忆问题给学习和复习带来的困难以及以往考试中学生只注重揣测和迎合教师的意图,使学生在模式化的定型思维中归纳信息。另外当前,远程教育、网上授课、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种状况正在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考试也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状况,可以选择有一定基础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进行无纸化、网络化考试试点。
2.考核内容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
考试内容是考核的核心,因为考试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考试内容来实现的。通过改革考试内容实现两个转变: ① 由“应试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使学生从“应试学习”中解脱出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激发大脑去质疑、去批判、去创新; ② 从知识主导型考试内容向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型考试内容转变。考试内容应突出基础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3.考核环节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
为了加强考试过程与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考试评价的科学与全面,防止期末一锤定音的做法,除了期末考试之外,还可结合平时考查成绩。把学生的平时成绩(提问、作业、学习态度、小测验、大作业等)计入课程考试总成绩。现在一提到考试,学生就会发悚,也许有人担心增加平时考查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实小然,因为考试的次数与考试的压力及学习的负担并不一定成正比,关键在于怎么考?考什么?我们提倡平时考查宜选用各种小型的能力测试题,学生无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
4.考核时宜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
考核宜及时进行;考核的次数宜适中;考核试题宜时深时浅;考核时间宜及时通知;考核结果宜及时进行公布。及时、全面的进行考核,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考核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而且今后要不断研究和探索,争取更科学,更切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实际。
参考文献:
[1]李汉东.对开放教育考试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6, 9.
[2]黄德智.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1.
作者简介:
李长雨,1979年11月出生,男,汉族,黑龙江人,博士研究生,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