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多次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课堂已从以往的“模仿”蜕变为“自创”。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已从对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思考,逐渐过渡到教学内容上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本质就是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合适的过程和方法,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其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决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选择了教学内容,就等于选择了课堂发展的基点,以此建构知识,在过程和方法中培养能力,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有多样的策略,这样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确定了”矛盾性““具体性”“客观性”和“层次性”的策略,并以人教版八年级(下)《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为例,谈谈如此选择教学内容策略的具体实践。
一、以“矛盾性”为首,拓展课堂广度
教学内容选择是基于学习需要的选择,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载体。它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区域,也决定了教师的发展眼界。我认为,选择教学内容应该以“矛盾性”为首,突出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并以此拓展课堂广度。
“矛盾性”是指选择的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差异。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矛盾性体现在历史背景和史实之间。就是借助史实和背景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学习。我在课堂教学中,以“矛盾性”为基础,引发了学生对历史的深度探寻,从纵向和横向拓展教学内容。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课堂广度和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展。
在《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中,我选择了关于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处理经济危机的不同措施的“矛盾性”材料。
在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不同的政府有不同的措施,这种矛盾性材料,能够在课堂上形成>中突,发散思维,拓展课堂广度。基于此,我在课堂上除了讲教材提供的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见表一)外,还补充了胡佛政府的措施(见表二),形成了措施的“矛盾性”。深入历史背景之中,以矛盾拓宽历史课堂广度。
“矛盾性”教学内容就是一个激发点,它启迪学生的横向思维,并在纵向上有效地形成思维进程的对比,获得了相应的历史结论。
二、以“具体性”为主,体现课堂温度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以学生个性特征为基础的,这就是因材施教,即必须找到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要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升课堂的温度。
“具体性”是指历史教学内容的具体化、生动化,是指选择、使用教学内容时,不能局限于解读历史规律,而要深入历史事实的背后,挖掘深层的故事,让史实更加具体、丰满。这样可以让学习者靠近历史、体验历史,共同追求教学目标,课堂也会因此而升温,上课对于学生、教师都将成为享受。
在《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中,我多次以“具体性”为原点。选择了能够”升温”的教学内容。其中有对罗斯福的人物解读——充实其人生经历,使其故事更加丰满,这样,他就不再是一个干瘪的历史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材料:1921年夏,罗斯福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1924年,他拄着双拐重返政坛。参加纽约州长竞选时,他通过发言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凭借这样的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补充这样的材料,可以在教学中将人物和历史事实相连接,同时呈现历史的完整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堂升温。
“具体性”还体现在教学中的互动。在谈及失业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针对失业问题,该给他哪些建议?”并以此问题让学生进入具体历史情境,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启发思考。同时,我再补充一个思辨问题:“当时,有人向罗斯福建议发放救济款,也有人建议为国家兴建一些大型工程。你更赞同哪种方式?”此问题,更是让学生思维迅速进入交互状态,整个课堂不再是冷冰冰的单向传授,反而因学生的积极思维、热情参与体现出了一定的温度。
三、以“客观性”为标,呈现课堂信度
教学内容是学习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知识意义构建、能力水平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载体,它的客观性决定了教学的信度和效度。历史事实是依靠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流传下来的,其可信度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尽可能客观地选择第一手资料,使课堂教学更具可信度。
“客观性”就是要求尽量从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中选择教学内容,这将使课堂使用相对真实的历史信息。并能有效还原历史过程,同时,真实地解读教材,呈现可信的学习内容。增强课堂的可信度。我们在课堂中对“信度”重视的目的,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客观学习、客观看待历史事实,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在《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中,教学内容基本源于第一手资料。我在备课的时候,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一本书读懂美国史》《美国史通论》《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金融海啸:一场新鸦片战争》《美国的故事》和《改变我们生活的150位设计家》等多本书,然后从这些资料中,选择相应的符合主题的教学内容,或者找到一些原始材料,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解读罗斯福新政措施,我从当时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选择了相关的条文,作为解读的材料。其中《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了工人的权利。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最低工资40美分,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理解新政措施的目的、对经济危机的作用和新政的特点。
为了让罗斯福总统的形象更加丰满,我从罗斯福的总统誓言中选择了一句话——“让我们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可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并作了出处说明。这个“客观性”的内容选择,让罗斯福的形象更加生动,为课堂教学的信度奠定了基础。
四、以“层次性”为型,增加课堂厚度
课堂教学过程本应具有内在逻辑,它的逻辑性主要呈现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课堂的不断发展就是要在引领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学习教学内容中体验课堂逻辑性,显示课堂的厚度。“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不同内容之间的层次性和单一内容的思维导向层次性。这二者在课堂教学中,将会引导学生进行立体性思考。在对话和活动中将“层次性”有效地展现。
大家知道,“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并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立体,逐步呈现。一节具备层次性的课,选择了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将会使课堂的厚度增加。教师应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让历史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讲述上,而是能够透过现象看到历史的规律和本质。
在《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一课中,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设计的形式,将课堂分成四个板块。设计了四个问题:“(1)根据我们对当时美国情况的了解,做好哪些方面,可以助罗斯福一臂之力?(2)如果我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针对失业问题。该给他什么建议?(3)针对其他问题,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从措施来看。他们(罗斯福和胡佛)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这四个问题之间相互联系,逐层递进,主要是为了说明罗斯福新政措施。四个问题逐级更替,递进发展,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立体。
在教学实践中,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设计,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让其思维在层次性的拓展中,逐渐延伸到一定的高度,而课堂也因此增加了厚度。
(责编:朱亚娟)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有多样的策略,这样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确定了”矛盾性““具体性”“客观性”和“层次性”的策略,并以人教版八年级(下)《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为例,谈谈如此选择教学内容策略的具体实践。
一、以“矛盾性”为首,拓展课堂广度
教学内容选择是基于学习需要的选择,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载体。它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区域,也决定了教师的发展眼界。我认为,选择教学内容应该以“矛盾性”为首,突出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并以此拓展课堂广度。
“矛盾性”是指选择的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差异。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矛盾性体现在历史背景和史实之间。就是借助史实和背景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学习。我在课堂教学中,以“矛盾性”为基础,引发了学生对历史的深度探寻,从纵向和横向拓展教学内容。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课堂广度和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展。
在《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中,我选择了关于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处理经济危机的不同措施的“矛盾性”材料。
在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不同的政府有不同的措施,这种矛盾性材料,能够在课堂上形成>中突,发散思维,拓展课堂广度。基于此,我在课堂上除了讲教材提供的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见表一)外,还补充了胡佛政府的措施(见表二),形成了措施的“矛盾性”。深入历史背景之中,以矛盾拓宽历史课堂广度。
“矛盾性”教学内容就是一个激发点,它启迪学生的横向思维,并在纵向上有效地形成思维进程的对比,获得了相应的历史结论。
二、以“具体性”为主,体现课堂温度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以学生个性特征为基础的,这就是因材施教,即必须找到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要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升课堂的温度。
“具体性”是指历史教学内容的具体化、生动化,是指选择、使用教学内容时,不能局限于解读历史规律,而要深入历史事实的背后,挖掘深层的故事,让史实更加具体、丰满。这样可以让学习者靠近历史、体验历史,共同追求教学目标,课堂也会因此而升温,上课对于学生、教师都将成为享受。
在《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中,我多次以“具体性”为原点。选择了能够”升温”的教学内容。其中有对罗斯福的人物解读——充实其人生经历,使其故事更加丰满,这样,他就不再是一个干瘪的历史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材料:1921年夏,罗斯福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1924年,他拄着双拐重返政坛。参加纽约州长竞选时,他通过发言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凭借这样的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补充这样的材料,可以在教学中将人物和历史事实相连接,同时呈现历史的完整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堂升温。
“具体性”还体现在教学中的互动。在谈及失业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针对失业问题,该给他哪些建议?”并以此问题让学生进入具体历史情境,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启发思考。同时,我再补充一个思辨问题:“当时,有人向罗斯福建议发放救济款,也有人建议为国家兴建一些大型工程。你更赞同哪种方式?”此问题,更是让学生思维迅速进入交互状态,整个课堂不再是冷冰冰的单向传授,反而因学生的积极思维、热情参与体现出了一定的温度。
三、以“客观性”为标,呈现课堂信度
教学内容是学习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知识意义构建、能力水平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载体,它的客观性决定了教学的信度和效度。历史事实是依靠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流传下来的,其可信度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尽可能客观地选择第一手资料,使课堂教学更具可信度。
“客观性”就是要求尽量从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中选择教学内容,这将使课堂使用相对真实的历史信息。并能有效还原历史过程,同时,真实地解读教材,呈现可信的学习内容。增强课堂的可信度。我们在课堂中对“信度”重视的目的,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客观学习、客观看待历史事实,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在《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中,教学内容基本源于第一手资料。我在备课的时候,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一本书读懂美国史》《美国史通论》《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金融海啸:一场新鸦片战争》《美国的故事》和《改变我们生活的150位设计家》等多本书,然后从这些资料中,选择相应的符合主题的教学内容,或者找到一些原始材料,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解读罗斯福新政措施,我从当时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选择了相关的条文,作为解读的材料。其中《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了工人的权利。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最低工资40美分,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理解新政措施的目的、对经济危机的作用和新政的特点。
为了让罗斯福总统的形象更加丰满,我从罗斯福的总统誓言中选择了一句话——“让我们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可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并作了出处说明。这个“客观性”的内容选择,让罗斯福的形象更加生动,为课堂教学的信度奠定了基础。
四、以“层次性”为型,增加课堂厚度
课堂教学过程本应具有内在逻辑,它的逻辑性主要呈现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课堂的不断发展就是要在引领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学习教学内容中体验课堂逻辑性,显示课堂的厚度。“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不同内容之间的层次性和单一内容的思维导向层次性。这二者在课堂教学中,将会引导学生进行立体性思考。在对话和活动中将“层次性”有效地展现。
大家知道,“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并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立体,逐步呈现。一节具备层次性的课,选择了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将会使课堂的厚度增加。教师应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让历史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讲述上,而是能够透过现象看到历史的规律和本质。
在《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一课中,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设计的形式,将课堂分成四个板块。设计了四个问题:“(1)根据我们对当时美国情况的了解,做好哪些方面,可以助罗斯福一臂之力?(2)如果我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针对失业问题。该给他什么建议?(3)针对其他问题,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从措施来看。他们(罗斯福和胡佛)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这四个问题之间相互联系,逐层递进,主要是为了说明罗斯福新政措施。四个问题逐级更替,递进发展,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立体。
在教学实践中,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设计,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让其思维在层次性的拓展中,逐渐延伸到一定的高度,而课堂也因此增加了厚度。
(责编:朱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