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生而能言,但未必善言。因而,表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公开演说还是私下交流,说话都特别讲究技巧。《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充分说明不同的话语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一个会说话的人,说出的话语让人信服,才能在别人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新年伊始,我们就来读一读《孟子》,感受一下孟子言论中的力量。
说话要有底气
说话的底气从何而来?义正方能辞严,对于自己所说的内容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并且笃定自己的言论是正确的,这样说出来的话才会有力量,也更能说服别人。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景春和孟子显然有不同的答案。我们读这段文字时,可以感受到孟子说话时的那种不可抗拒的底气。面对景春的答案,孟子给予非常严厉的反驳:“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连续两个反问句,丝毫不给对手回旋的余地。
紧接着,孟子展示他善于辩论的特长,用排比句式使自己的话语更加有力。吴晗先生在《谈骨气》一文中开篇就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的骨气就是源自孟子的这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豪迈之言给中国人补足了精神之钙。
说话要有策略
《孟子》的第一篇是《梁惠王》,其中记录了孟子与魏国国君的许多对话。在与国君的交谈中,孟子会把自己的治国思想渗透其中。为了便于国君理解和接纳,孟子在说话时非常注重技巧。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梁惠王觉得,与周围国家的国君相比,自己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君王。可是,为什么自己国家的国土没有增加,人口没有增多,霸业没有实现呢?
针对这个疑问,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巧妙地打了一个比方,然后得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结论,含蓄地批评了战国时期的这些君王,本质上都没有做到勤政爱民,梁惠王只不过是矮子里面选出的将军罢了。这样的比喻,让君王自己得出结论,既维护了君王的脸面,又宣扬了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说话要有逻辑
如何将内容清楚晓畅地表达出来?那就是注重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辑。孟子善于论辩,他的议论总是思路清晰、鞭辟入里,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是因为孟子在说话时十分注重语言的逻辑。在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皆是如此。
孟子还会利用逻辑推理来引发君王反思自我。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读完这段文字,我们发现“四境之內不治,则如之何”才是孟子最想提的问题。国家得不到很好的治理,国内不安宁,这怎么办?这是谁的责任?如果孟子一上来就这么说话,那么他说话的分量就会大打折扣。
因而,一开始孟子故意避重就轻,给齐宣王讲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个大臣要去楚国,临行前,嘱托自己的好朋友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儿女。可是当这个齐国大臣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妻子儿女忍饥受冻。对于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
作为旁观者的齐宣王自然给出一个无比公正客观的建议:“和他绝交。”孟子发现齐王上套了,于是非常“狡黠”地跟进再问:“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齐王依然斩钉截铁:“撤他的职!”
当孟子问:“如果一个国家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齐王就如同正狼吞虎咽时突然被一根骨头卡在喉咙,顿时语塞。
这种步步为营的逻辑,让谈话者最终无力反击,便是孟子逻辑运用最高妙的地方。
《孟子》中还有很多这样精彩的言论,等着你去慢慢品读。要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首先要善养浩然之气。有如此人格,其言,自然有分量;其人,自然既重且威。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一个会说话的人,说出的话语让人信服,才能在别人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新年伊始,我们就来读一读《孟子》,感受一下孟子言论中的力量。
说话要有底气
说话的底气从何而来?义正方能辞严,对于自己所说的内容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并且笃定自己的言论是正确的,这样说出来的话才会有力量,也更能说服别人。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景春和孟子显然有不同的答案。我们读这段文字时,可以感受到孟子说话时的那种不可抗拒的底气。面对景春的答案,孟子给予非常严厉的反驳:“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连续两个反问句,丝毫不给对手回旋的余地。
紧接着,孟子展示他善于辩论的特长,用排比句式使自己的话语更加有力。吴晗先生在《谈骨气》一文中开篇就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的骨气就是源自孟子的这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豪迈之言给中国人补足了精神之钙。
说话要有策略
《孟子》的第一篇是《梁惠王》,其中记录了孟子与魏国国君的许多对话。在与国君的交谈中,孟子会把自己的治国思想渗透其中。为了便于国君理解和接纳,孟子在说话时非常注重技巧。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梁惠王觉得,与周围国家的国君相比,自己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君王。可是,为什么自己国家的国土没有增加,人口没有增多,霸业没有实现呢?
针对这个疑问,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巧妙地打了一个比方,然后得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结论,含蓄地批评了战国时期的这些君王,本质上都没有做到勤政爱民,梁惠王只不过是矮子里面选出的将军罢了。这样的比喻,让君王自己得出结论,既维护了君王的脸面,又宣扬了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说话要有逻辑
如何将内容清楚晓畅地表达出来?那就是注重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辑。孟子善于论辩,他的议论总是思路清晰、鞭辟入里,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是因为孟子在说话时十分注重语言的逻辑。在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皆是如此。
孟子还会利用逻辑推理来引发君王反思自我。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读完这段文字,我们发现“四境之內不治,则如之何”才是孟子最想提的问题。国家得不到很好的治理,国内不安宁,这怎么办?这是谁的责任?如果孟子一上来就这么说话,那么他说话的分量就会大打折扣。
因而,一开始孟子故意避重就轻,给齐宣王讲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个大臣要去楚国,临行前,嘱托自己的好朋友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儿女。可是当这个齐国大臣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妻子儿女忍饥受冻。对于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
作为旁观者的齐宣王自然给出一个无比公正客观的建议:“和他绝交。”孟子发现齐王上套了,于是非常“狡黠”地跟进再问:“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齐王依然斩钉截铁:“撤他的职!”
当孟子问:“如果一个国家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齐王就如同正狼吞虎咽时突然被一根骨头卡在喉咙,顿时语塞。
这种步步为营的逻辑,让谈话者最终无力反击,便是孟子逻辑运用最高妙的地方。
《孟子》中还有很多这样精彩的言论,等着你去慢慢品读。要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首先要善养浩然之气。有如此人格,其言,自然有分量;其人,自然既重且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