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场所精神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场所精神的本质强调以人为本的空间使用,而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普遍的问题,十分不利于城市的整体的发展,也给人们的心灵感受的造成了部分负面影响。在当前注重精神需求和情感交流的心时代,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生活质量,因此场所精神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尤为突出。
  关键词:场所精神;城市景观设计;情感关怀,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place emphasized people-oriented space, and the current lack of urban landscape design in place the spirit of the common problem, very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s a whole, and also to the people's mind feelings of causing a portion of the negative impact. Heart era of the current focus on the spiritual needs and emotional interaction, people bega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own inner feeling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especially the spirit of place in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Keywords: Spirit of Plac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emotional care.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场所精神涵义
  本文中的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與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总之,我们不能将整体场所简化为所谓的功能设置、空间关系、结构组织等抽象的分析范畴。
  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一词源出于拉丁文。它表达了场所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特性。它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场所具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固定空间。场所精神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通过人和场所的互动,可以按照互动的感受将场所分为三种类型:浪漫式、统一式、古典式。人们通过在生活空间中的体验,才能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场所特征,从而理解到场所的本质——使人们在世界中居住下来,并从中深刻而广泛地经历到自身和世界的意义。人若想要体味到这种场所的精神,即感受到场所对于其存在意义,必须要通过对于场所的定向和认同。
  城市景观中场所精神的概念
  城市景观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环境,由特定地点与其上特定形式的空间组成,因此不能仅仅满足人们视觉、功能上等物质形态方面的要求,而更应该满足现代人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城市景观的功能往往是休闲、娱乐,对自然性的追求往往是景观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来源往往也就是大自然。
  场所精神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
  全球性的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使人类认识到对大自然掠夺式的开发与滥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应运而生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给社会、经济及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设计行业正不断地吸纳环境生态观念。早在196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哈格(Ian McHarg)写出了一本引起整个环境设计界瞩目的经典之作《设计结合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 ),提出了综合性生态规划思想。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就是因为与历史的割裂才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和修正。当设计师将其在设计中具体化的时候,常常将目光投向久远的历史—百年、千年,甚至万年。因此,有了中国众多古老城市中的仿古建筑和景观。或者认为我们的城市没有深厚的历史可挖掘,于是把眼光投向异国他乡,投向古希腊、古罗马,投向欧洲的巴洛克、美国的新古典主义。因此才有了习见于大江南北城市中的欧陆之风。追求历史的“古”和文化的“洋”都无可厚非,但这种“古”或者是“洋”,应该充分尊重场地的灵魂,使场地的文脉得以延续。
  大自然的恩赐
  城市景观的功能往往是休闲、娱乐,对自然性的追求往往是景观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来源往往也就是大自然。不论是中国传统园林还是西方传统园林,其精神往往是来自于大自然。尤其是中国传统园林,由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一种崇拜。综观中国传统园林史,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庭院,其形式往往是对自然山水的模拟。在中国园林中体味、经验的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自然的渗透。不只是堆山引水、植花栽树,甚至在知觉方面,听的也是“山水清音”,闻的是“幽兰丹桂”,人造场所和自然场所水乳交融般的互相渗透,互相穿插。可以说,对自然的真实体验是中国园林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
  受东方园林的影响,西方传统园林在其形式意义上也追求一种自然来源性。在17世纪,自然风景园的兴起体现了西方人对精神的探索,他们抛弃了轴线、对称、尺度等理性的设计手法,而从真正体验自然入手,出现了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林。
  中国传统园林就是和文化艺术紧密结合,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体现其内在精神,这种精神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形态来进行表达,使得情景统一、意象统一。如今传统园林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等与现代已迥然不同了,随着西方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传入中国,如何在新时代、新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城市景观的场所精神,是现阶段景观建设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代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们也常常去感悟和体验自然,从其感受的心灵深处去需求精神。上海是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江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公园(图1)的设计中,设计采用的“滩”的设计概念,模拟这种纯自然的力量,其组成的形态看似自由无序但其又被无形的体系完美的统一在一个系统中。整体规划布局将水体、道路、场所、设施、绿化等元素用滩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其所有的元素有机的组合交叉形成互相交融,形成有机的系统,以地形的山脊形成的步道为主要交通主框架,贯穿岸、水、林、岛,在其沿线组织出不同的生态景观,在岸与水的相互交叉、林与岛的融合中,随水流的趋势中设置节点空间,让活动休憩的场所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融合。
  近现代西方艺术和设计的思潮
  近现代西方艺术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新艺术运动到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再到极少主义、波普艺术,设计师从艺术中得到了丰富的形式源泉来表达他们的设计理念。
  60年代后期,西方的一些现代艺术家开始将目光转向远离城市,人烟稀少的自然场所,在这些特殊的基地上创造出别开生面的作品,这些作品被称为“大地艺术”。大地艺术的作品超越了传统的雕塑艺术范畴,与基地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走向场所。其本质特征是将自然作为作品的重要要素,形成与自然共生的结构,通过给特定的场所加入艺术的手段而创造出精神化的场所。例如瑞士设计师克拉默在瑞士苏黎士的园林展上设计了一个名为“诗人的花园”的展园,他用三维抽象几何形体构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场所体验。华盛顿的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是以大地艺术体现场所精神的一个杰出作品。场地被按等腰三角形切去了一块,形成一块微微下陷的三角地,象征着战争所受的创伤;“V”字型的长长的挡土墙由磨光的黑色花岗岩石板构成,刻着57692位阵亡将士的名字;镜子般的效果反射了周围的树木、草地、山脉和参观者的脸,让人感到一种刻骨铭心的义务和责任。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出一种强烈的场所精神。
  哈格里夫斯的作品融合了场所的历史、文化、自然体验,并表现出大地艺术和极少主义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他设计的拜斯比填筑公园(图5)中,基地所在地是一个垃圾填埋场,受到史前印第安人留下的贝壳堆的启发,哈格里夫斯在山坡上堆起了许多覆盖着草皮、呈贝壳状的土丘群。曲折的小径由贝壳铺就,从腐败的垃圾中产生的沼气经提取后被燃烧照明,这长明的沼气火焰时刻提醒着人们场所的足迹。
  总结
  总体说来,城市景观设计是由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脉和富有生机的时代精神的最佳契合而成。场所精神是建筑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和中心议题,场所这个环境术语意味着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以一定的方式聚集了人们生活世界所需要的具体事物,这些事物的相互构成方式反过来决定了场所的特征,使人们产生归属感的建筑空间就是场所,建筑对人的行为、思想、情感所产生的意义,就是场所精神。因此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应该关注陶冶人的心灵,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操,铸就现代的素养,同时通过体验者的自我感受去体验人、社会、自然之间的情感,去理解场所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林箐,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罗丹.城市滨水空间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地域性表达——以都江堰内江沿岸为例[J].四川建筑.2011年04期.
  [4]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作者简介:
  王筱宛(1988——),女,河北农业大学2011级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
  郭英伟(1986——),男,本科,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既有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在修建或运营一段时间后往往会伴有病害的发生,这些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车辆行车的安全。因此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病害进行治理和预防是桥梁日常养护中的重要工作。本文分别从桥梁的附属设施和梁体两方面详细列举了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病害及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处理和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桥梁;病害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作为世界独立发展的一支建筑体系,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继承民族传统,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是我国建筑设计创作的非常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一些建筑设计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上,较以往取得了新的突破。该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现状中依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从装饰文化、封建传统两方面分析了深层原因,最后,提出倡导民主化、科学化的中国建筑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设计 建筑文化 传统 文化
期刊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思想政治工作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人格力量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elaborat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leading cadres in the personality power's role.  Key words: the i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框架结构建筑有着自重轻,节省材料,可以较灵活的配合建筑平面布置优点,利于安排需要的空间结构,因此得到建筑业的大范围使用。本文介绍了框架结构的三个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概念及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概念;技术要点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期刊
摘要:PCCP管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是钢板、混凝土、高强钢丝和水泥砂浆几种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本文通过对PCCP管闭水试验的目的、方法、流程、安全措施进行论述和总结,希望本文所阐述工程实例能够为供水输水工程建设中涉及PCCP管道或其他管道安装工程、有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PCCP管;闭水试验   Abstract: PCCP pipe for prestressed cylind
期刊
摘要:音乐不仅能培养美感,而且能提高品德,这使音乐教育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必须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利用音乐的优势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震撼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Abstract: music not only can cultivate aesthetic feeling, and can improve the moral char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节电、寿命方面对LED路灯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已的理解和建议。  关键词:LED路灯;节电;明暗视觉;寿命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energy saving, this paper expatiates lifespan of the LED street light, and puts forward his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建筑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在近年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能源短缺的现状下,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已成为当今和今后建筑设计的重点。节能环保型建筑已经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标致性建筑。因此,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的必要性,然后归纳了绿色环保型建筑的特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工民建施工管理的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施工管理;质量;安全;进度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the civi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sc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也在快速上升,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自身特点,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任务既复杂又繁重。从施工前期质量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到竣工验收评审层层把关,才能建设出质量合格的工程项目,实现投资者的期望。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前期;过程;竣工验收;质量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