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研式教学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研活动,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形成新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研的能力。在高中地理中开展专题探研式教学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价值。
一、专题探研式教学符合科学教育的理论
首先,探研式教学符合杜威“做中学”的理念。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教育理念是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即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经验,积累知识,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才是教学的成功。其次,探研式教学符合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思想: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自觉、主动地探索,研究事物的性质,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获得所学的概念和原理。第三,探研式教学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它是模仿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科研思路与中小学生日常学习相结合,具体作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他们分工、合作,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经过选题、实地考察、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论文写作等阶段,培养团体意识,养成科学学习态度,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专题探研式教学与地理学科具有良好的结合点
中学地理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板块,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因此,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的课程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便于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适合学生开展探研性学习,让学生在了解問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触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方方面面,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由于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又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我们首先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特别重视学习并贯彻新课程理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研究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大量的“活动”或“研究性问题”等情境素材,设置了创设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研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时事热点、焦点中收集与新教材相关的丰富素材,创设新课程背景下开展专题式探研环境,让学生从“学地理”到“做地理”,尝试当一个发现者。在探研中促使学生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挖掘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清新旧地理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提升了地理思维能力,这样专题探研式教学与地理学科就具有良好的结合点。
三、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与高中文科学情相吻合
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的教学对象选择是高中文科班学生,他们在初中和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了一些知识基础,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他们还具备一定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知识整理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地理专题探研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开展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与高中文科学情是相吻合。例如,课题《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的教学对象是高二文科学生,他们在高中必修地理模块和区域地理模块的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对学习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有一定的理解。学生能够在课前复习已经学习的区域地理、全球气温分布规律、全球气压带、风带及洋流的分布规律等相关的地理知识基础,在老师讲解下理解并掌握相关地理知识,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学生小组讨论,并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归纳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推导出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再探讨与之形成原理相似的其他特殊降水现象(例如雾的形成。)及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地理问题如何处理(生活中如何防潮,什么时候是观赏云雾的最佳时间)最后布置学生进行课后相关地理问题的探研性学习。
四、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确定的“专题”一般是教师在对课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的逻辑联系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探究,弄清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这样有目标的探究才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的高中地理探研式教学,是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有益改革尝试。首先,可以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有利于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通过对高中地理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指导学生探讨高中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的整合,帮助学生构建一定主题的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教学中大量运用到相关的地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图、读图能力。其次,探研式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为利于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整合开辟了一条的良好途径。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 吴 勇
一、专题探研式教学符合科学教育的理论
首先,探研式教学符合杜威“做中学”的理念。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教育理念是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即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经验,积累知识,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才是教学的成功。其次,探研式教学符合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思想: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自觉、主动地探索,研究事物的性质,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获得所学的概念和原理。第三,探研式教学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它是模仿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科研思路与中小学生日常学习相结合,具体作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他们分工、合作,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经过选题、实地考察、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论文写作等阶段,培养团体意识,养成科学学习态度,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专题探研式教学与地理学科具有良好的结合点
中学地理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板块,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因此,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的课程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便于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适合学生开展探研性学习,让学生在了解問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触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方方面面,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由于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又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我们首先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特别重视学习并贯彻新课程理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研究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大量的“活动”或“研究性问题”等情境素材,设置了创设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研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时事热点、焦点中收集与新教材相关的丰富素材,创设新课程背景下开展专题式探研环境,让学生从“学地理”到“做地理”,尝试当一个发现者。在探研中促使学生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挖掘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清新旧地理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提升了地理思维能力,这样专题探研式教学与地理学科就具有良好的结合点。
三、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与高中文科学情相吻合
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的教学对象选择是高中文科班学生,他们在初中和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了一些知识基础,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他们还具备一定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知识整理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地理专题探研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开展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与高中文科学情是相吻合。例如,课题《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的教学对象是高二文科学生,他们在高中必修地理模块和区域地理模块的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对学习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有一定的理解。学生能够在课前复习已经学习的区域地理、全球气温分布规律、全球气压带、风带及洋流的分布规律等相关的地理知识基础,在老师讲解下理解并掌握相关地理知识,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学生小组讨论,并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归纳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推导出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再探讨与之形成原理相似的其他特殊降水现象(例如雾的形成。)及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地理问题如何处理(生活中如何防潮,什么时候是观赏云雾的最佳时间)最后布置学生进行课后相关地理问题的探研性学习。
四、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确定的“专题”一般是教师在对课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的逻辑联系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探究,弄清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这样有目标的探究才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的高中地理探研式教学,是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有益改革尝试。首先,可以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有利于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通过对高中地理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指导学生探讨高中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的整合,帮助学生构建一定主题的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教学中大量运用到相关的地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图、读图能力。其次,探研式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为利于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整合开辟了一条的良好途径。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 吴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