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近年来高校跨越式发展,学校规模迅速扩张,专项资金经费数额越来越庞大,如何有效使用专项经费及其后期效果如何评价,对高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规范和加强学校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促进学校教学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文章基于部门预算、平衡计分卡等理论,拟建立一套科学的专项经费管理机制,以期提高高校专项经费使用效率。
[关键词] 高校 专项资金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一、专项资金的概念
专项资金是学校为完成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就来源讲,包括财政拨款专项资金和学校自筹项目专项经费。
中央财政拨款专项分为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支持项目、基本科研业务费、捐赠配比、管理改革等绩效拨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基本建设、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其他专项。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传承创新,在每类项目内学校自主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这一专项是着眼于学校发展战略,引导高校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引导支持特色发展。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即以前的修购专项是用于保障学校基本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包括仪器设备购置、房屋维修改造、设施改造、基本建设项目的辅助设施及配套工程等方面。实行项目管理,分四类设置项目,包括房屋修缮、设备资料购置、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配套工程,第四类专项是用于国家重大建设发展项目的配套工程。
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中央高校开展自主选题研究工作,重点支持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升基本科研能力,支持在校优秀学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支持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研究,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这一专项实行分配管理,即各高校自行组织项目的遴选和立项,建立校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库,在这个基础上自主分配经费开展工作。
教育教学改革支持项目主要用于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支持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捐赠配比用于对接受社会捐赠收入的高校实行奖励补助,这里的捐赠收入是指高校上年度通过基金会接受的实际到账的货币资金,实物捐赠优先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持毕业生就业、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等支出。
管理改革等绩效拨款是根据中央高校管理改革相关情况安排的综合性补助资金,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二是学校获得国家大奖的情况。
从各高校资金规模看,专项资金约占学校总经费的40%。其中,中央财政拨款项目经费占70%,非同级财政拨款省市及相关部委的非同级财政拨款占30%,可以看出中央财政拨款项目经费占专项资金的比例非常大,加之财政部、教育部对这些资金的使用监管相对比较严格,因此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专项资金管理系统刻不容缓。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体制
(一)建立滚动项目库管理模式
双一流引导专项和改善办学条件管理办法都要求高校建立三年滚动项目库,大的工程在工程进度、结算之后还要审计,有的设备购置从招标、签订合同、发货、运输到入库时间也比较长。有的项目可能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才能完成,这样的项目不管是职能部门申报给学校,还是学校向主管部门提出申报,都要分年度列明规划,即每年完成多少进度、达到什么建设目标、分别需要多少资金等。申报的项目审查通过后入项目库,每年預算安排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选取,必须组织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评审机构对高校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只有通过评审的项目才能够纳入项目库,各高校安排预算时可以在专项总额度内自主选择项目库中的项目。
(二)统筹规划,动态调整管理模式
中央财政专项的管理方式对教育教改、捐赠配比、绩效拨款、留学生教育实行统筹管理,对基本科研业务费实行分配管理。其中,三类专项要求高校建立项目库并实现动态调整,其他专项对高校统筹安排使用资金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三)建立专项资金网络管理平台
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系统应该兼顾项目申报、论证评审、审核批复、预算下达、执行查询、决算及绩效考评等各方面功能,针对全校所有的项目,建立项目申报平台,从校园网就可实现申报、归口单位和财务审核和查询等管理。另外,各职能部门应建立自己分管业务的项目管理系统,并对自身分管的专项进行申报、论证、评审等管理。
(四)实行部门预算管理
批复校内执行预算后,同时形成上报的部门预算,次年1月到3月可以陆续全部下达。这样做法的好处是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符合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另外保证项目单位有一整年的执行期,为下一年预算执行进度的按时完成提供保障。但在改革中也有很多困难和阻力,除了加大宣传、通过政策传递传导压力,使校内各部门配合之外,校长的支持至关重要。
目前,各高校编制预算的流程大概分为两种,一是“二上二下”模式,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但对学校的总体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一上”是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预算通知要求,完成预算初审和论证,提出预算建议数;“一下”是指学校根据预算总体情况提出预算控制数初步方案,将预算控制数下达各相关职能部门;“二上”是指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调整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预算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形成学校预算草案;“二下”就是学校常委会审议批准后进行预算批复。另一种是“五阶段”模式,各职能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确定项目,组织项目论证后,向财务处提交预算申请,财务处经过调研后提出建议方案,最后报校常委会批准。
(五)运用平衡积分卡进行专项资金绩效管理
1.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申立、论证、审批、验收环节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申请时的积极主动与实施时的消极被动形成反差,主要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因此,应对项目申报、审批执行验收全过程进行追踪和督促检查,设置科学的专项经费使用管理体系。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深入实施,会计科目体系逐渐完善,财务核算质量得以提升,专项资金管理也应随之改变,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是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绩效目标的设置和绩效的评价,其中绩效目标的设置是整个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在预算申报的过程中,会重点关注对绩效目标的审查。
只有在立项时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选取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才能让项目在实施阶段有正确的目标导向,绩效评价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2.用平衡记分卡进行绩效评价
平衡积分卡能全面对专项资金进行评价,目前高校的绩效评价只是对专项资金财务指标进行简单论证评价,容易形成片面性,运用平衡记分卡进行绩效评价可使该项目处于评价中心地位,使其应用价值、使用方向与学校长期发展目标甚至社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平衡计分卡以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指标进行分析,既对教学、科研指标进行考核,又对后期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比传统评价体系更能提供较为客观、及时的信息。
3.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评价指标设定
财务维度主要通过对定量指标分析、设定达到高校内、外实现环比和同比比对;效益维度以专项资金产生的社会效益维度替代平衡记分卡中顾客维度进行指标设置;成果维度是通过定量指标对科研项目的论文类成果、成果转化率等分析评价;内部流程维度采用定性指标进行绩效考核,主要对人员素质、制度建设和现代化管理方式进行评价。
三、专项资产管理中的感悟和启发
(一)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
学校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首先是财力,其次是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另外还有改革的时机和人为因素等。因此,应分析深层次原因,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并及时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關注政策导向和校领导支持
关注上级部门政策导向,财务工作要顺势而为,要获得政策的支持、校领导的支持,这样在学校内部推进工作会比较顺利;还可以在组织、人员、理论方面提前做一些准备和探索,变被动为主动。
(三)借助外部力量——事务所、学院教师
由于工作负荷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有些工作仅凭财务处人员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通过委托事务所或与学院教师合作等方式,不仅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更可以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开拓眼界,学习见识更多的新知识。
[关键词] 高校 专项资金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一、专项资金的概念
专项资金是学校为完成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就来源讲,包括财政拨款专项资金和学校自筹项目专项经费。
中央财政拨款专项分为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支持项目、基本科研业务费、捐赠配比、管理改革等绩效拨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基本建设、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其他专项。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传承创新,在每类项目内学校自主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这一专项是着眼于学校发展战略,引导高校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引导支持特色发展。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即以前的修购专项是用于保障学校基本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包括仪器设备购置、房屋维修改造、设施改造、基本建设项目的辅助设施及配套工程等方面。实行项目管理,分四类设置项目,包括房屋修缮、设备资料购置、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配套工程,第四类专项是用于国家重大建设发展项目的配套工程。
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中央高校开展自主选题研究工作,重点支持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升基本科研能力,支持在校优秀学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支持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研究,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这一专项实行分配管理,即各高校自行组织项目的遴选和立项,建立校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库,在这个基础上自主分配经费开展工作。
教育教学改革支持项目主要用于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支持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捐赠配比用于对接受社会捐赠收入的高校实行奖励补助,这里的捐赠收入是指高校上年度通过基金会接受的实际到账的货币资金,实物捐赠优先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持毕业生就业、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等支出。
管理改革等绩效拨款是根据中央高校管理改革相关情况安排的综合性补助资金,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二是学校获得国家大奖的情况。
从各高校资金规模看,专项资金约占学校总经费的40%。其中,中央财政拨款项目经费占70%,非同级财政拨款省市及相关部委的非同级财政拨款占30%,可以看出中央财政拨款项目经费占专项资金的比例非常大,加之财政部、教育部对这些资金的使用监管相对比较严格,因此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专项资金管理系统刻不容缓。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体制
(一)建立滚动项目库管理模式
双一流引导专项和改善办学条件管理办法都要求高校建立三年滚动项目库,大的工程在工程进度、结算之后还要审计,有的设备购置从招标、签订合同、发货、运输到入库时间也比较长。有的项目可能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才能完成,这样的项目不管是职能部门申报给学校,还是学校向主管部门提出申报,都要分年度列明规划,即每年完成多少进度、达到什么建设目标、分别需要多少资金等。申报的项目审查通过后入项目库,每年預算安排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选取,必须组织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评审机构对高校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只有通过评审的项目才能够纳入项目库,各高校安排预算时可以在专项总额度内自主选择项目库中的项目。
(二)统筹规划,动态调整管理模式
中央财政专项的管理方式对教育教改、捐赠配比、绩效拨款、留学生教育实行统筹管理,对基本科研业务费实行分配管理。其中,三类专项要求高校建立项目库并实现动态调整,其他专项对高校统筹安排使用资金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三)建立专项资金网络管理平台
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系统应该兼顾项目申报、论证评审、审核批复、预算下达、执行查询、决算及绩效考评等各方面功能,针对全校所有的项目,建立项目申报平台,从校园网就可实现申报、归口单位和财务审核和查询等管理。另外,各职能部门应建立自己分管业务的项目管理系统,并对自身分管的专项进行申报、论证、评审等管理。
(四)实行部门预算管理
批复校内执行预算后,同时形成上报的部门预算,次年1月到3月可以陆续全部下达。这样做法的好处是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符合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另外保证项目单位有一整年的执行期,为下一年预算执行进度的按时完成提供保障。但在改革中也有很多困难和阻力,除了加大宣传、通过政策传递传导压力,使校内各部门配合之外,校长的支持至关重要。
目前,各高校编制预算的流程大概分为两种,一是“二上二下”模式,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但对学校的总体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一上”是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预算通知要求,完成预算初审和论证,提出预算建议数;“一下”是指学校根据预算总体情况提出预算控制数初步方案,将预算控制数下达各相关职能部门;“二上”是指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调整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预算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形成学校预算草案;“二下”就是学校常委会审议批准后进行预算批复。另一种是“五阶段”模式,各职能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确定项目,组织项目论证后,向财务处提交预算申请,财务处经过调研后提出建议方案,最后报校常委会批准。
(五)运用平衡积分卡进行专项资金绩效管理
1.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申立、论证、审批、验收环节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申请时的积极主动与实施时的消极被动形成反差,主要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因此,应对项目申报、审批执行验收全过程进行追踪和督促检查,设置科学的专项经费使用管理体系。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深入实施,会计科目体系逐渐完善,财务核算质量得以提升,专项资金管理也应随之改变,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是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绩效目标的设置和绩效的评价,其中绩效目标的设置是整个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在预算申报的过程中,会重点关注对绩效目标的审查。
只有在立项时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选取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才能让项目在实施阶段有正确的目标导向,绩效评价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2.用平衡记分卡进行绩效评价
平衡积分卡能全面对专项资金进行评价,目前高校的绩效评价只是对专项资金财务指标进行简单论证评价,容易形成片面性,运用平衡记分卡进行绩效评价可使该项目处于评价中心地位,使其应用价值、使用方向与学校长期发展目标甚至社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平衡计分卡以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指标进行分析,既对教学、科研指标进行考核,又对后期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比传统评价体系更能提供较为客观、及时的信息。
3.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评价指标设定
财务维度主要通过对定量指标分析、设定达到高校内、外实现环比和同比比对;效益维度以专项资金产生的社会效益维度替代平衡记分卡中顾客维度进行指标设置;成果维度是通过定量指标对科研项目的论文类成果、成果转化率等分析评价;内部流程维度采用定性指标进行绩效考核,主要对人员素质、制度建设和现代化管理方式进行评价。
三、专项资产管理中的感悟和启发
(一)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
学校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首先是财力,其次是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另外还有改革的时机和人为因素等。因此,应分析深层次原因,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并及时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關注政策导向和校领导支持
关注上级部门政策导向,财务工作要顺势而为,要获得政策的支持、校领导的支持,这样在学校内部推进工作会比较顺利;还可以在组织、人员、理论方面提前做一些准备和探索,变被动为主动。
(三)借助外部力量——事务所、学院教师
由于工作负荷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有些工作仅凭财务处人员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通过委托事务所或与学院教师合作等方式,不仅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更可以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开拓眼界,学习见识更多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