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向全体促进公平六法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教育公平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教育公平的六种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教育公平 面向全体 机会均等 难易有别 留有余地 关注弱势
  
  教育公平是《义务教育法》的精髓,落实到教学上,就要做到“面向全体”。《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就是这样论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向全体”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教学思想,只有把“面向全体”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有效地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上。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助于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1 关爱学生,激发学习主动性
  
  关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要像关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2 了解学生,把准认知基础
  
  教学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明确他们的实际认知基础,这样,我们才可以有的放矢地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听一位教师执教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一课,当展示套圈情境,讨论完两位学生谁套得准些后,随即就问:男生套得准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些?学生东拉西扯,始终回不到主题上来。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套得准”的语境发生转换后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因此,教师要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还得首先了解我们的学生,知此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3 平等对待,活动机会均等
  
  3.1 人人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努力关注每一名学生,不让任何学生处于教师视野的盲区,让人人都学习必需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发展。
  3.2 先提问题后定学生。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先指定回答的学生,再提出问题,我认为这样不妥。因为指定了回答对象之后。未被提问的一部分学生便会主动放弃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成为局外的看客,很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
  3.3 小组合作。课堂中,受到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的制约,有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有机会直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的。这时,小组合作学习便是一种促进人人参与的较好的学习方式。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时,也可以适当减轻教师的负担。
  
  4 难易有别,分层设计
  
  学生在学习的水平和能力上总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筛选出基础知识、提高知识和综合应用知识,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提问和练习中作出不同的要求。
  一位教师在执教“公倍数和公因数”时,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50以内3和4的倍数、公倍数分别有哪些?请分别写出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2、暑假期间,小华、小明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华每3天去一次,小明每4天去一次。8月1日两人都参加了游泳训练,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一起参加训练?
  3、暑假期间,小华、小明和小芳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华每3天去一次,小明每4天去一次,小芳每8天去一次。8月1日三人都参加了游泳训练,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一起参加训练?
  这三个问题代表着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题是基础题,是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内容,教师让学困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顺利解决了问题。第二题,是略带综合性的提高题,教师让全班同学思考后,让中等生进行回答,再让学困生进行模仿,使之同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第三题,教师则让优秀生作了解答,中等生复述。这样处理,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 留有余地,给予学生适当思维时间
  
  5.1 预习有时间。预习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一些接受速度较慢的学生,课始预习,可以让他们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准备。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自觉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揣摩老师讲课的方式,产生学习活动的动力,长期锻炼,可以很好地培养自学能力。
  5.2 思考有时问。古人云,静思出智慧。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些问题,一两分钟解决不了,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领悟,得出好的答案。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小学生?因此,教师要舍得放出一些时间,让学生静思,让更多的学生在独立思考中领悟数学的奥秘,静思不是冷场,而是数学思维的良好品质。
  5.3 作业有时间。有些教师上课时把讲课时间填充得满满的,常常把作业留在课后让学生做。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怎能在自由的黄金时间里静心作业?其效率的低下是可想而知的。占用学生课后合理的休息时间,大部分学生是不乐意的。其实,在课结束前适当留点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其效果是很好的。
  
  6 关注弱势,给予学困生特别的关照
  
  上面所述几点,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关注学困生(弱势群体)为基本理念的,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困生适当的“优惠政策”,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6.1 调整好座位,让学困生突显在最重要的位置。
  我对我的学生是这样安排座位的,学困生坐在前面靠中间的位置,较优的学生按高矮分别住在两侧和后面。实践证明,较优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无论什么位置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对于学困生,他们的优势位置对于他们的有效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6.2 给予学困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
  优秀生是不缺鲜花和掌声的,学困生才是真正需要关怀的群体。教师要把更多的关爱留给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发现优点和进步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表扬。鼓励能使他们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表扬能使他们树立自信,拥抱灿烂的阳光。
  总之,只有真心的关爱、了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难易程度给予适度的照顾、留给学生适当的思维时空、关注弱势群体,我们的课堂将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和谐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历时地展现了鲁迅在《野草·希望》中从现在回到过去,再到现在的时间转换的叙述方式,进而分析希望中蕴藏的虚妄,以及鲁迅对生命终极意义已有悲剧性的彻悟。  [关键词]野草;希望;虚妄;悲剧    1 《野草》写于1924—1926年间,其中1925年的篇目为最多,《希望》恰恰是二五年一月一日的作品。就外部环境来说,24—26年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段祺瑞复辟、五卅惨案以及女师
期刊
[摘要]数学不仅有利于人们逻辑思维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人们的创造性才能,中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在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中具有奠基性价值。具体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就成了一线教师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又一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反思性    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就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也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我们有必要深入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应该抓住诗歌形式美、音韵美、意境美的特点,运用“诵读为主,鉴赏为辅”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在读、背、赏、品的多层次鉴赏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关键词]诵读;鉴赏;诗歌教学    诗歌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头,具有形式美、音韵美、意境美。诗歌教学历来是件头痛的事,弄不好就会教得支离破碎,意境全无,索然寡味,而新版高中语文第三
期刊
[摘要]60年代中苏两党之间的大论战,源于两国战略利益和世界形势的变化,改变了中苏历来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使之成为双方论战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这对中苏两国的国内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我们仍应从中吸取教训。  [关键词]中苏论战;战争与和平;认识;转变    60年代发生在中苏两党问的大论战,对中苏两国、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这场论战已过去了
期刊
[摘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达成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保证,本文旨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课;有效的课堂评价    新《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教学有效性就是
期刊
[摘要]鼓励参与,培养主体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进行建摸训练,培养应用意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①培养追求新异的好奇心;②诱导质疑,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③鼓励大胆猜测,培养思维的直觉性。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问题解决;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新的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
期刊
[摘要]作为传播真善美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挖掘教材,自然渗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通过正面引导,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看待男女生交往,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通过一切教育资源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只有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语文;心理健康教
期刊
民俗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鲁迅先生认为:“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从课程文化角度看,语文课程既是“语文”的,又是“文化”的。作品是具体人的成果,而具体人又是社会的、民族的,其表达的方式中总会浸透着民俗文化的因素。因此,语文课程的内涵结构也是民俗文化的集成,语文课程的教学,
期刊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1 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进行广泛的讨论,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接受式学习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要方式,但这种学习方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对人发展的需要。只有建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才能将学生的近期发展与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接受式学习    前言    长期以来接受式学习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要方式,但这种学习方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对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