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84眼)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9例,A组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B组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提高,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均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与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相当,可以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代替联合手术。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81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65-01
目前,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已经普遍采用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但关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最佳手术方式,医学界仍然存在着较多争议[1]。为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治疗效果,我院对78例(84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别应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84眼)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合并白内障。其中男性36例,女性42例,年龄在43~71岁,平均(65.2±3.8)岁,病程在4~18个月,平均(7.8±4.1)个月。所有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均能将眼压控制到基本正常,视力均低于0.5,房角开放均>1/4象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A组39例(41眼)、B组39例(43眼)。
1.2方法。A组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B组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0.5h,静脉滴注250ml甘露醇(20%),以降低眼压;使用新福林滴眼液(5%)和托品酰胺滴眼,散瞳;将布比卡因(0.75%)与利多卡因(2%)等量混合后,做球后麻醉;麻醉后,在穹窿上方基底结膜瓣处做一巩膜隧道切口(3.2mm),透明角膜辅助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使用原位机械和超声乳化吸出,同时清除皮质。在囊袋和前房内注入黏弹剂,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将黏弹剂吸净。使用卡米可林,缩瞳。注意检查切口位置有无渗漏,然后恢复结膜瓣,并于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地塞米松抗感染。
(2)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术前处理、麻醉方法与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相同。选取穹窿部基底上方结膜瓣1点为中心,将角膜缘作为基底,在巩膜面做一1/2层厚的巩膜隧道(4mm×6mm),通过超声乳化,将白内障吸出,并将晶体皮质吸净,将黏弹剂注入囊袋及前房内,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将黏弹剂吸净后,应用卡米可林缩瞳。在巩膜瓣下,切除一部分深层巩膜组织(1mm×2mm),在1点方向,进行虹膜周切,然后对巩膜瓣进行对位缝合(2-4针),再缝合结膜切口,手术结束时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地塞米松。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两组患者术前的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提高,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
术前,A、B两组患者用药控制后的眼压分别为(21.84±8.51)mmHg、(22.85±8.43)mmHg,术后,A、B两组患者的眼压分别为(15.57±3.48)mmHg,B组为(17.21±3.01)mmHg。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均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有部分患者发生角膜水肿,A组22眼,B组25眼,水肿均在术后2~7d内消失;A组有3例发生前房纤维素样渗出,B组有4例,应用典必舒滴眼液或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渗出物均良好吸收。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青光眼类型,在临床治疗中,首选手术疗法。瞳孔散大、窄角房、浅前房是引起瞳孔阻滞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闭角型青光眼眼压上升的基本条件[2]。瞳孔阻滞主要与虹膜与晶状体的贴合程度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会逐渐增厚,悬韧带会逐渐松弛,尤其是合并进展期白内障患者,其晶状体会吸水膨胀,从而使瞳孔阻滞、浅前房进一步加重,造成房角关闭、眼压升高[3]。
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传统手术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其中,小梁切除术后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是前房形成延缓。处理浅前房较为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视功能受损、手术失败[4,5]。对于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前多采用三联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的眼压控制效果较好,但其造成的术后低眼压、浅前房、前方出血、创口渗漏等并发症会对整体疗效产生严重影响。据相关文献报道[6],白内障摘除术能有效降低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增宽房角、提高术后视力,恢复眼压。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眼压、并发症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果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与三联术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具有相同的疗效,可以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代替联合手术。
参考文献
[1]黄胜,何伟,饶芒前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术后A超生物解剖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6):672-675
[2]刘黎明,沙英,王绍飞等.联合虹膜激光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2):190-192
[3]赵青,姚宝群,颜华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2,30(4):358-361
[4]姜中铭.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4例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31):103-104
[5]张静慧,张丽萍,左朝晖等.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附19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9,49(30):78-79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84眼)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9例,A组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B组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提高,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均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与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相当,可以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代替联合手术。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81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65-01
目前,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已经普遍采用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但关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最佳手术方式,医学界仍然存在着较多争议[1]。为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治疗效果,我院对78例(84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别应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84眼)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合并白内障。其中男性36例,女性42例,年龄在43~71岁,平均(65.2±3.8)岁,病程在4~18个月,平均(7.8±4.1)个月。所有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均能将眼压控制到基本正常,视力均低于0.5,房角开放均>1/4象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A组39例(41眼)、B组39例(43眼)。
1.2方法。A组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B组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0.5h,静脉滴注250ml甘露醇(20%),以降低眼压;使用新福林滴眼液(5%)和托品酰胺滴眼,散瞳;将布比卡因(0.75%)与利多卡因(2%)等量混合后,做球后麻醉;麻醉后,在穹窿上方基底结膜瓣处做一巩膜隧道切口(3.2mm),透明角膜辅助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使用原位机械和超声乳化吸出,同时清除皮质。在囊袋和前房内注入黏弹剂,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将黏弹剂吸净。使用卡米可林,缩瞳。注意检查切口位置有无渗漏,然后恢复结膜瓣,并于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地塞米松抗感染。
(2)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术前处理、麻醉方法与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相同。选取穹窿部基底上方结膜瓣1点为中心,将角膜缘作为基底,在巩膜面做一1/2层厚的巩膜隧道(4mm×6mm),通过超声乳化,将白内障吸出,并将晶体皮质吸净,将黏弹剂注入囊袋及前房内,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将黏弹剂吸净后,应用卡米可林缩瞳。在巩膜瓣下,切除一部分深层巩膜组织(1mm×2mm),在1点方向,进行虹膜周切,然后对巩膜瓣进行对位缝合(2-4针),再缝合结膜切口,手术结束时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地塞米松。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两组患者术前的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提高,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
术前,A、B两组患者用药控制后的眼压分别为(21.84±8.51)mmHg、(22.85±8.43)mmHg,术后,A、B两组患者的眼压分别为(15.57±3.48)mmHg,B组为(17.21±3.01)mmHg。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均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有部分患者发生角膜水肿,A组22眼,B组25眼,水肿均在术后2~7d内消失;A组有3例发生前房纤维素样渗出,B组有4例,应用典必舒滴眼液或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渗出物均良好吸收。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青光眼类型,在临床治疗中,首选手术疗法。瞳孔散大、窄角房、浅前房是引起瞳孔阻滞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闭角型青光眼眼压上升的基本条件[2]。瞳孔阻滞主要与虹膜与晶状体的贴合程度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会逐渐增厚,悬韧带会逐渐松弛,尤其是合并进展期白内障患者,其晶状体会吸水膨胀,从而使瞳孔阻滞、浅前房进一步加重,造成房角关闭、眼压升高[3]。
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传统手术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其中,小梁切除术后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是前房形成延缓。处理浅前房较为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视功能受损、手术失败[4,5]。对于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前多采用三联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的眼压控制效果较好,但其造成的术后低眼压、浅前房、前方出血、创口渗漏等并发症会对整体疗效产生严重影响。据相关文献报道[6],白内障摘除术能有效降低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增宽房角、提高术后视力,恢复眼压。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眼压、并发症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果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与三联术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具有相同的疗效,可以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代替联合手术。
参考文献
[1]黄胜,何伟,饶芒前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术后A超生物解剖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6):672-675
[2]刘黎明,沙英,王绍飞等.联合虹膜激光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2):190-192
[3]赵青,姚宝群,颜华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2,30(4):358-361
[4]姜中铭.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4例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31):103-104
[5]张静慧,张丽萍,左朝晖等.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附19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9,49(3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