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生破坏。所以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实現节能,节地、节水、减少钙染、改善舒适度成为今后建筑设计前行不可阻挡的方向。
【关键词】 居住项目;绿色建筑筑;设计;评价:分析
一、引言
绿色建筑意为在建筑施工及使用中,最大限度地在能源,水源,土地,材料方面,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下面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阐述,并着重就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居住项目绿色建筑设计评价及方法
1.居住项目绿色建筑设计评价
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可参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因地制宜,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特性。根据规定.绿色建筑就满足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由低至高划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居住项目评价星级划分要求,如表1所示。
2.居住项目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一方面应控制建筑的增量成本,选用适当的设计方式及设备;另一方面还应根据居住项目特点,充分考虑开发周期及绿色建筑运营要求。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对已有标识项目的建造增量成本统计,截至2010年55个绿色建筑样本(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整体单位面积增量成本为122元/m2,增量成本比(增量成本占总投资总额的比例)为2.3%,单位面积增量成本从一星级的41元/m2增至三星级的242元/m2。增量成本比从一星级的1.0%增至三星级的3.4%(含居住项目和公建项目)。增量成本指标随着标识项目星级提高有着较大增加。其中,居住建筑增量成本一星级约为63元/m2,二星级约为131元/m2,三星级约为219元/m2。
3.居住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介绍
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2008年某高层居住项目在南向阳台栏板一体化装设太阳能热水器,这对太阳能技术的利用与发展肯定是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该技术及产品在上海地区的应用实践尚不完全成熟.冬季时银多外露的循环管因低温管内存水结冰至其破裂。
举此例仅用以说明我们在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时,需要因地制宜.选用与区域技术经济发展相当或相对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当然,随着时间推移,节能技术将会稳步成熟,这将对绿色建筑设计提供较为广阔技术空间。近几年,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采用比较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法。见表2所示。
三、绿色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一高层居住小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l3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居住楼层包括12层、17层和18层.拟进行绿色建筑二星级评定。
本项目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依据被动设计、因地制宜为先的原则,基于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项目进行前期技术策划,在满足二星级评定要求的前提下,控制最小增量成本,调整规划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并尽可能考虑居住后期运营需求。应该明确一点,居住绿色建筑评价针对小区(或小区某部分)开展,包括建筑单体及其室外部分,故居住绿色建筑设计应综合各专业进行建筑单体及室内外环境统筹考虑。
目前建管部门提出房产开发需要配以适量精装修居住,这不仅给建筑节能符材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提高居住性能起到促进作用.并为绿色建筑设计创造了广阔空间。
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四节一环保”,在绿色建筑系统设计时。其技术使用也应指向节地、节能、节材及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
1.节地
绿色建筑节地包括提高建筑密度、混合功能紧凑开发、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合理确定建筑规模等。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居住项目“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关于人均用地指标一项。对小区规划设计居住产品定位影响颇大。通常居住小区在前期开发过程中会根据市场需求对居住户型产品进行定位。然而,按市场所需的户型比例折合人均用地,其结果常常较难符合该项指标要求,该状况在90m2居住比例不再限制的情况下尤为突出。这要求居住小区设置户型配比时,要适当控制大户型的比例.在设计中可通过人均用地指标,结合地块综合容积率及小区配套用房指标反算小区居住总户散及平均每户面积,然后再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户型面积及比例的调整。
本项目便以此方法进行规划设计,一方面控制规划设计满足人均用地不高于15m2指标,一方面调整满足销售市场所需户数比例,并最大化利用地下空间。
2.节能
能源系统是绿色建筑的核心包括围护结构保温、智能遮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热压通风、能量回收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目前,上海地区居住建筑要求按照较基准建筑节能65%的要求进行设计,井对建筑体型系数控制,窗墙比控制,外围护墙体、保温材料、门窗型材及玻璃选用等给予了详细规定,节能设计方法基本已有章可循。
本项目通过选用合适的保温外墙系统、门窗系统选用低辐射中空玻璃及可调外遮阳设施.满足绿色建筑相关设计要求。同时,良好的户型设计可切实保障建筑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3.节材
发展绿色建筑,需要加强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消耗。目前新开发居住建筑结构体系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可再生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量较低,这就要求设计师对节材选用技术有全面的认识。在建筑节材中根据居住小区实际条件.建筑节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如钢结构、本结构等;
(2)应用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材料,如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等;
(3)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的、可再生的材料及产品,推广节能及清洁生产技术,利用高新技术开发绿色建材产品;
(4)采用一次装修到位的全装修居住,减少耗材、耗能和环境污染;
(5)尽量采用废弃的建筑垃圾回收与再利用,推行建筑材料的再生资源化技术,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建材。
本项目在结构设计中,采用了高强混凝土,在主体结构中HRB400级钢筋,并对所有居住采用全装修标准,减少建筑材料损耗。在二次结构以及装修材料的选用中,大量选用当地建筑材料及产品。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该居住项日基本满足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要求。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专家给以了大量的技术,对所选用的技术手段和成本增量进行了有效结合控制。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前后的设计比较显示,本项目绿色建筑增置成本约为120元/m2.基本达到预期控制效果。
四、结束语
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认真探索研究.不但要求设计师在观念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设计理论水平,更加需要全社会在绿色建筑实践中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詹凯: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J]:四川建筑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毛宏燕:徐国珍;关于绿色建筑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0年06期.
【关键词】 居住项目;绿色建筑筑;设计;评价:分析
一、引言
绿色建筑意为在建筑施工及使用中,最大限度地在能源,水源,土地,材料方面,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下面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阐述,并着重就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居住项目绿色建筑设计评价及方法
1.居住项目绿色建筑设计评价
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可参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因地制宜,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特性。根据规定.绿色建筑就满足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由低至高划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居住项目评价星级划分要求,如表1所示。
2.居住项目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一方面应控制建筑的增量成本,选用适当的设计方式及设备;另一方面还应根据居住项目特点,充分考虑开发周期及绿色建筑运营要求。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对已有标识项目的建造增量成本统计,截至2010年55个绿色建筑样本(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整体单位面积增量成本为122元/m2,增量成本比(增量成本占总投资总额的比例)为2.3%,单位面积增量成本从一星级的41元/m2增至三星级的242元/m2。增量成本比从一星级的1.0%增至三星级的3.4%(含居住项目和公建项目)。增量成本指标随着标识项目星级提高有着较大增加。其中,居住建筑增量成本一星级约为63元/m2,二星级约为131元/m2,三星级约为219元/m2。
3.居住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介绍
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2008年某高层居住项目在南向阳台栏板一体化装设太阳能热水器,这对太阳能技术的利用与发展肯定是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该技术及产品在上海地区的应用实践尚不完全成熟.冬季时银多外露的循环管因低温管内存水结冰至其破裂。
举此例仅用以说明我们在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时,需要因地制宜.选用与区域技术经济发展相当或相对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当然,随着时间推移,节能技术将会稳步成熟,这将对绿色建筑设计提供较为广阔技术空间。近几年,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采用比较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法。见表2所示。
三、绿色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一高层居住小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l3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居住楼层包括12层、17层和18层.拟进行绿色建筑二星级评定。
本项目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依据被动设计、因地制宜为先的原则,基于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项目进行前期技术策划,在满足二星级评定要求的前提下,控制最小增量成本,调整规划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并尽可能考虑居住后期运营需求。应该明确一点,居住绿色建筑评价针对小区(或小区某部分)开展,包括建筑单体及其室外部分,故居住绿色建筑设计应综合各专业进行建筑单体及室内外环境统筹考虑。
目前建管部门提出房产开发需要配以适量精装修居住,这不仅给建筑节能符材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提高居住性能起到促进作用.并为绿色建筑设计创造了广阔空间。
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四节一环保”,在绿色建筑系统设计时。其技术使用也应指向节地、节能、节材及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
1.节地
绿色建筑节地包括提高建筑密度、混合功能紧凑开发、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合理确定建筑规模等。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居住项目“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关于人均用地指标一项。对小区规划设计居住产品定位影响颇大。通常居住小区在前期开发过程中会根据市场需求对居住户型产品进行定位。然而,按市场所需的户型比例折合人均用地,其结果常常较难符合该项指标要求,该状况在90m2居住比例不再限制的情况下尤为突出。这要求居住小区设置户型配比时,要适当控制大户型的比例.在设计中可通过人均用地指标,结合地块综合容积率及小区配套用房指标反算小区居住总户散及平均每户面积,然后再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户型面积及比例的调整。
本项目便以此方法进行规划设计,一方面控制规划设计满足人均用地不高于15m2指标,一方面调整满足销售市场所需户数比例,并最大化利用地下空间。
2.节能
能源系统是绿色建筑的核心包括围护结构保温、智能遮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热压通风、能量回收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目前,上海地区居住建筑要求按照较基准建筑节能65%的要求进行设计,井对建筑体型系数控制,窗墙比控制,外围护墙体、保温材料、门窗型材及玻璃选用等给予了详细规定,节能设计方法基本已有章可循。
本项目通过选用合适的保温外墙系统、门窗系统选用低辐射中空玻璃及可调外遮阳设施.满足绿色建筑相关设计要求。同时,良好的户型设计可切实保障建筑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3.节材
发展绿色建筑,需要加强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消耗。目前新开发居住建筑结构体系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可再生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量较低,这就要求设计师对节材选用技术有全面的认识。在建筑节材中根据居住小区实际条件.建筑节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如钢结构、本结构等;
(2)应用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材料,如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等;
(3)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的、可再生的材料及产品,推广节能及清洁生产技术,利用高新技术开发绿色建材产品;
(4)采用一次装修到位的全装修居住,减少耗材、耗能和环境污染;
(5)尽量采用废弃的建筑垃圾回收与再利用,推行建筑材料的再生资源化技术,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建材。
本项目在结构设计中,采用了高强混凝土,在主体结构中HRB400级钢筋,并对所有居住采用全装修标准,减少建筑材料损耗。在二次结构以及装修材料的选用中,大量选用当地建筑材料及产品。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该居住项日基本满足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要求。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专家给以了大量的技术,对所选用的技术手段和成本增量进行了有效结合控制。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前后的设计比较显示,本项目绿色建筑增置成本约为120元/m2.基本达到预期控制效果。
四、结束语
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认真探索研究.不但要求设计师在观念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设计理论水平,更加需要全社会在绿色建筑实践中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詹凯: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J]:四川建筑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毛宏燕:徐国珍;关于绿色建筑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