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是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一线技术工人,是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大国工匠”,是亿万普通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践行者。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十三五”奋斗实践,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起着重要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国的发展已开始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升至“中国创造”,因此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本文选取中央企业6名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共同的特质——志向高远、热爱本职、脚踏实地、敬业奉献、技艺高超,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顶尖技工行列,成为一个行业领域的“大国工匠”。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个“中国精品”,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令人由衷击节赞叹。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工匠精神”的精彩。下面就让我们依次见识一下这些工匠的独门绝技。
航空“手艺人”:胡双钱
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首席钳工。称他为航空“手艺人”,是因为他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一个次品,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他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6年中宣部等评出的“最美职工”。
正如胡双钱所说,精湛的技术是靠长期的积累磨练出来的。从技校实习期满后又来到了数控车间钳工组。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飞公司在黄浦江畔成立,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胡双钱意识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也到了。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民机早日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他常常一周有六天都在数控机加车间里,打磨、钻孔、抛光,继续书写着无差错的纪录。
在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有一次,在加工某定位圈时,由于零件的直径小,零件定位直口的孔径更小,而孔径深度尺寸又较长,孔径的公差要求高,通常加工完孔径的内圆尺寸后,内径无法进行打表测量,也没有专用量具。胡双钱反复琢磨,找出了一种测量内壁尺寸的方法:用块规加上标准的圆柱销进行辅助测量,通过一次次打表测量,直到符合图纸的加工要求。最终,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胡双钱不仅要按工作计划加工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厂里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在现场临时加工。
这个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分之一。这样的零件本来要靠先进的数控车床来完成,但当时厂里没有匹配的设备,胡双钱艺高人胆大,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用了一个多小时,打出36个孔。当这场“金属雕花”结束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加工过数十万的飞机零件,从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12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不仅无差错,胡双钱还特别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
如今,胡双钱主要负责ARJ21-700飞机项目的零件生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技术攻关,并承担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他带徒弟,不是简单地手把手教怎么干活,而是点出关键点,让他们自己琢磨、领悟。在他的指导下,在上飞公司举行的两届技能大赛中,胡双钱所在班组的参赛选手每次都名列前茅。
现在看到国家又重拾大飞机的梦想,一定要把我们的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焊接工艺专家,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他先后攻克96项航天领域焊接技术难关,为“神五”至“神十”的成功发射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
38万千米,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在中国航天,53岁的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
现在,他又在挑战一个新的极限——为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焊接发动机。焊接这个手艺看似简单,但在航天领域,每一个焊接点的位置、角度、轻重,都需要经过缜密思考。
“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就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
高凤林的专注来自于刚入行时的勤学苦练,航天制造要求零失误,这一切都需要从扎实的基本功开始。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吃饭时习惯拿筷子比划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更曾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他说:“动作不对,呼吸太重,焊缝就不均匀了。”从姿势到呼吸,高凤林从学徒起就接受到最严苛的训练。带上焊接面罩,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操作动作,但是对高凤林来说,却是进入到一种状态。渐渐地,高凤林日益积攒的能量迸发出来。 发动机被称为火箭的心脏,对于焊接工作来说,一点小小的瑕疵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灾难。因此,焊接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细致严谨。20世纪90年代,为研发我国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的焊接曾一度成为研制瓶颈。大喷管的延伸段的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焊漏,一旦出现烧穿和焊漏,不但大喷管面临报废,导致损失百万,且影响火箭研制进度和发射日期。经摸索,高凤林终于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这一新型号大推力发动机的成功应用,使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每每有新型火箭型号诞生,对高凤林来说,就是一次次技术攻关。最难的一次,高凤林泡在车间,几乎整整一个月没合眼。他的时间80%给工作,15%给学习,留给家庭的只有5%。
高凤林技艺高超,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说:“诱惑还是比较巨大的,你说谁能不心动,都是人。”妻子也劝他,说:“给房子给车,说你去呗。”但高凤林最后还是拒绝了。
专注做一样东西,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高凤林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他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深海“蛟龙”守护者:顾秋亮
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两丝”钳工。他在钳工岗位上一干就是43年,能把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做到精密度达“丝”级,他锉出的东西,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两个“丝”(一丝等于0.01毫米)。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
顾秋亮1972年高中毕业,被分配到七〇二所学钳工。看钳工基本功过硬不过硬,“平面锉平”就是最基本的,为了练这个,顾秋亮在最开始工作的不到两年时间里,就用断了几十把锉刀,双手布满老茧。“平面锉平”特别费时,站得腿麻,锉得手酸,依然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直到手上有感觉了,平面也自然锉平了。”
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正因为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顾秋亮锉的东西精密度相当高,达到了“丝”的级别,“顾两丝”的名号从20多年前一直叫到了现在。
1公斤,是深海中1个指甲大小的面积上要承受的水压。1丝,只有0.01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1/10那么细;载人潜水器身上所有密封面的装配精度,必须控制到几丝,这样才能确保潜水器在深海里既不漏水,又能缓冲巨大的水压。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
2004年,“蛟龙号”开始组装,顾秋亮等师傅级的同事一起被抽调到“蛟龙号”总装组,他被任命为装配组组长。他们最大的挑战就是确保潜水器的密封性。
“蛟龙号”安装的难度是在球体跟玻璃的接触面,要控制在0.2丝以下。0.2丝,用精密仪器来控制这么小的间隔或许不算难,可难就难在载人舱观察窗的玻璃异常娇气,不能与任何金属仪器接触。因为一旦两者摩擦出一个小小的划痕,在深海几百个大气压的水压下,玻璃窗就可能漏水,甚至破碎,直接危及下潜人员的生命。为了解决潜水器密封性的问题,要做大量装配试验。顾秋亮在整个试验和装配过程中,每天工作到凌晨,双休变成单休,周六加班,这些都是常有的事。
除了玻璃观察窗的安装难度大,载人潜水器上有7个耐压罐的装配要求也很高,装配时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紧的话密封圈会被压死,松的话设备会漏水。顾秋亮绞尽脑汁,做了一个定量的厚度,仅有2毫米的松紧度,问题迎刃而解。
除了依靠精密仪器,顾秋亮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判断。他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组装起来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顾秋亮只能一点点摸索。靠眼睛看,靠手抚摸。时间长了,顾秋亮两只手基本上没有纹路了,现在用指纹打卡都成问题。
今年3月,顾秋亮参加装配的“蛟龙号”离开了702所,正式安家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码头。而另一项任务又下达到顾秋亮等人的肩头——组装中国首个自主设计制造的4 500米载人潜水器。
顾秋亮43年来,用他做人的信念,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
宁允展,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一线钳工、高级技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是CRH380A高速动车组的首席研磨师。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他和他的团队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73列高速动车组,奔驰9亿多千米,相当于绕地球22 500多圈。
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它是李克强总理向全世界推销中国高铁携带的唯一车模,可以说是中国高铁的一张国际名片。
486.1千米,这是380A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
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车轮是脚,转向架就是腿,而宁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脚踝。每片转向架的体重有1.1吨,定位臂落在四个车轮的节点上,每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当列车以时速300千米运行时,接触面承受的冲击力有二三十吨。缝隙大了,车轮可能会松脱;如果完全焊死,转向架就无法再打开,影响列车检修。
宁允展负责的这道工序,不只在中国,在全世界所有高铁生产线上,都要靠手工研磨。按照国际标准,留给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是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过去的十多年,宁允展就在这细如发丝的空间里施展着自己的绝技。 磨小了,转向架落不下去,磨大了,价值10几万元的主板就报废了。宁允展的同事说,宁允展的绝活也正在这里,他可以像绣花一样,把切口表面这些隐约的竖线,织成一张纹路细密、摩擦力超强的网,“0.1毫米的时候,国内大概有十几个人能干。到了0.05毫米,别人都干不了了,目前就只有他能干”。
宁允展成了高铁研磨的第一把手,很快还当上了班长。可是,没过多久,他却找到领导说不想当班长,还是让我干活吧。他说,自己对管理不感兴趣,感觉还是自己擅长的东西比较拿手。
宁允展的家,距离工厂有近半个小时的车程,他和妻子的交流基本都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因为一到家,他又开始忙了。在这个三十多平方米的小院里,大部分地盘都是宁允展的,这些磨具,是他自费在网上买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练手艺。一开始,妻子并不理解。因为宁允展一干就干到晚上八九点钟,她不理解丈夫为什么下了班还要忙这些。
2010年,是380A准备冲高速的关键时刻,这一年,身患白血病七年的父亲第三次入院,宁允展虽然意识到,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可是他不能天天陪在身边。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是在下班的路上,当时他难受极了。
随着380A冲刺高速成功,宁允展投入到了更高速度列车的生产,并在工作中不断地研发新项目、新工艺,先后获得5项国家级技术专利。
宁允展说,工匠就是凭实力干活,实事求是,想办法把手里的活干好,这是本分。他说,要把这份手艺继续干下去,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一心一意搞技术,不当班长不当官,宁允展似乎与当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这是宁允展的信条。
“缝”钢板的造船焊工:张冬伟
张冬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液化天然气(LNG)船的围护系统二氧化碳焊接和氩弧焊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06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 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像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千米,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LNG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要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下,漂洋过海,运送液化天然气。建造一艘LNG船的难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目前只有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能建造。研发建造LNG船对于推动和保障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张冬伟是中国首批LNG船建造者之一,他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LNG系列船的顺利建造交付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LNG船的内胆是整个船最核心的部分,需要焊接工人将一块块薄如纸的殷瓦钢板,像做衣服一样,一块一块连接起来。作为一名“80后”焊工,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砺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的殷瓦钢,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人的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短短3.5米长的焊缝,需要焊接五六个小时,如果不能沉下心来,根本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14万立方米LNG船殷瓦管十字连接件焊接工艺研究》《LNG船殷瓦手工焊自动焊焊接工艺》《端部列板操作指导书及修补工艺》以及《MO2自动焊与MO3凸缘螺柱自动焊产生的主要缺陷和修补方案》等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条LNG船,殷瓦钢焊接长度总长达130千米,虽然90%是自动焊,但还有13千米特殊位置的焊缝,需要焊工手工完成,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有人说LNG船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原子弹。为了避免焊缝出现漏点,张冬伟要求自己在焊接过程中,不能有一丝停顿。
张冬伟最自豪的事情,就是看着亲身参与建造的LNG船交船驶离码头,每每看到有媒体报道LNG船的建造情况,就有一种莫大的幸福感生于心中。作为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
管延安,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Ⅴ工区舾装班钳工,主要负责重达7万吨的沉管舾装和管内压载水系统等相关作业。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
管延安安装的设备叫截止阀,它的作用是控制入水量,调节下沉速度,从而让两节沉管在深海中精准对接。在沉管舾装作业中,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导向杆和导向托架的安装是高精度作业,要做到设备不渗水、不漏水,要求安装接缝处间隙误差不得超过1毫米,也就是说,按照规定,他的一双手要让两个平面严丝合缝,用一把扳手能使螺丝间隙小于一毫米,但管延安用他的“专业”和“钻研”做到了零缝隙。
从2013年港珠澳大桥完成第一次海底隧道对接到现在,经由他拧好的螺丝超过两万颗,经他手安装的设备已经成功对接16节海底隧道,至今依然保持着零失误的纪录。管延安的技术不仅超越了他的师傅,连两名大学生都成了他的徒弟。因为操作技艺精湛,管延安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 港珠澳大桥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该工程最大的挑战是用33节水泥沉管对接一条5.6千米的海底隧道。一节沉管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近八万吨,相当于八万辆小轿车的重量,这么重的东西下沉到四五十米的深海中与另一根对接,误差要以毫米计算。
每次工作前,管延安都要认真检查工具做好准备工作。他的敬业态度,在细微繁复中展露无遗。以蝶阀安装为例,安装前检查蝶阀和各个零部件三遍。安装后,再检查三遍,最后还要调试检验。在指导新人时,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再检查一遍”,强调最多的是“反复检查”。这种细节虽然看似单调重复,但却能保证经他之手检修过的机器设备不出问题。
别看管延安现在这么牛,第一次在港珠澳大桥安装设备时,干过20年钳工的他就经历过一次设备漏水的事故。这一次失败,让管延安认识到,这次的活儿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他索性把宿舍搬到设备仓库附近,从早到晚地练习。
零误差来自近乎苛刻的认真。管延安有两个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是给每台修过的机器、每个修过的零件做笔记,将每个细节详细记录在个人的“修理日志”上,遇到什么情况、怎么样处理都“记录在案”。从入行到现在,他已记了厚厚四大本,闲暇时他都会拿出来温故知新。二是维修后的机器在送走前,他都会检查至少三遍。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不厌其烦地重复检查、练习,练就了管延安精湛的操作技艺。
为了训练自己的手感,干活的时候,管延安很少戴手套。未来两到三年,管延安还要为剩下17节海底隧道安装对接设备,全部建成后,港珠澳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平台。二十多年的钳工生涯,他不仅把钳工当作自己的事业,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成功让生命闪光。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太需要对职业和岗位的坚守与钻研。这些“大国工匠”,既平凡又杰出,既技艺高超,又有精神追求,这正是匠心的丰富内涵。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伟大,他们为社会作出了非凡的贡献,让人折服。他们给我们展示了一种人生态度:执着、坚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们在筑梦过程中收获着自豪和骄傲,也体会着职业的尊严。“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充分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拓展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江 山)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国的发展已开始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升至“中国创造”,因此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本文选取中央企业6名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共同的特质——志向高远、热爱本职、脚踏实地、敬业奉献、技艺高超,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顶尖技工行列,成为一个行业领域的“大国工匠”。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个“中国精品”,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令人由衷击节赞叹。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工匠精神”的精彩。下面就让我们依次见识一下这些工匠的独门绝技。
航空“手艺人”:胡双钱
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首席钳工。称他为航空“手艺人”,是因为他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一个次品,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他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6年中宣部等评出的“最美职工”。
正如胡双钱所说,精湛的技术是靠长期的积累磨练出来的。从技校实习期满后又来到了数控车间钳工组。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飞公司在黄浦江畔成立,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胡双钱意识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也到了。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民机早日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他常常一周有六天都在数控机加车间里,打磨、钻孔、抛光,继续书写着无差错的纪录。
在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有一次,在加工某定位圈时,由于零件的直径小,零件定位直口的孔径更小,而孔径深度尺寸又较长,孔径的公差要求高,通常加工完孔径的内圆尺寸后,内径无法进行打表测量,也没有专用量具。胡双钱反复琢磨,找出了一种测量内壁尺寸的方法:用块规加上标准的圆柱销进行辅助测量,通过一次次打表测量,直到符合图纸的加工要求。最终,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胡双钱不仅要按工作计划加工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厂里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在现场临时加工。
这个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分之一。这样的零件本来要靠先进的数控车床来完成,但当时厂里没有匹配的设备,胡双钱艺高人胆大,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用了一个多小时,打出36个孔。当这场“金属雕花”结束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加工过数十万的飞机零件,从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12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不仅无差错,胡双钱还特别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
如今,胡双钱主要负责ARJ21-700飞机项目的零件生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技术攻关,并承担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他带徒弟,不是简单地手把手教怎么干活,而是点出关键点,让他们自己琢磨、领悟。在他的指导下,在上飞公司举行的两届技能大赛中,胡双钱所在班组的参赛选手每次都名列前茅。
现在看到国家又重拾大飞机的梦想,一定要把我们的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焊接工艺专家,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他先后攻克96项航天领域焊接技术难关,为“神五”至“神十”的成功发射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
38万千米,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在中国航天,53岁的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
现在,他又在挑战一个新的极限——为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焊接发动机。焊接这个手艺看似简单,但在航天领域,每一个焊接点的位置、角度、轻重,都需要经过缜密思考。
“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就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
高凤林的专注来自于刚入行时的勤学苦练,航天制造要求零失误,这一切都需要从扎实的基本功开始。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吃饭时习惯拿筷子比划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更曾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他说:“动作不对,呼吸太重,焊缝就不均匀了。”从姿势到呼吸,高凤林从学徒起就接受到最严苛的训练。带上焊接面罩,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操作动作,但是对高凤林来说,却是进入到一种状态。渐渐地,高凤林日益积攒的能量迸发出来。 发动机被称为火箭的心脏,对于焊接工作来说,一点小小的瑕疵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灾难。因此,焊接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细致严谨。20世纪90年代,为研发我国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的焊接曾一度成为研制瓶颈。大喷管的延伸段的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焊漏,一旦出现烧穿和焊漏,不但大喷管面临报废,导致损失百万,且影响火箭研制进度和发射日期。经摸索,高凤林终于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这一新型号大推力发动机的成功应用,使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每每有新型火箭型号诞生,对高凤林来说,就是一次次技术攻关。最难的一次,高凤林泡在车间,几乎整整一个月没合眼。他的时间80%给工作,15%给学习,留给家庭的只有5%。
高凤林技艺高超,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说:“诱惑还是比较巨大的,你说谁能不心动,都是人。”妻子也劝他,说:“给房子给车,说你去呗。”但高凤林最后还是拒绝了。
专注做一样东西,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高凤林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他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深海“蛟龙”守护者:顾秋亮
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两丝”钳工。他在钳工岗位上一干就是43年,能把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做到精密度达“丝”级,他锉出的东西,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两个“丝”(一丝等于0.01毫米)。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
顾秋亮1972年高中毕业,被分配到七〇二所学钳工。看钳工基本功过硬不过硬,“平面锉平”就是最基本的,为了练这个,顾秋亮在最开始工作的不到两年时间里,就用断了几十把锉刀,双手布满老茧。“平面锉平”特别费时,站得腿麻,锉得手酸,依然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直到手上有感觉了,平面也自然锉平了。”
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正因为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顾秋亮锉的东西精密度相当高,达到了“丝”的级别,“顾两丝”的名号从20多年前一直叫到了现在。
1公斤,是深海中1个指甲大小的面积上要承受的水压。1丝,只有0.01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1/10那么细;载人潜水器身上所有密封面的装配精度,必须控制到几丝,这样才能确保潜水器在深海里既不漏水,又能缓冲巨大的水压。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
2004年,“蛟龙号”开始组装,顾秋亮等师傅级的同事一起被抽调到“蛟龙号”总装组,他被任命为装配组组长。他们最大的挑战就是确保潜水器的密封性。
“蛟龙号”安装的难度是在球体跟玻璃的接触面,要控制在0.2丝以下。0.2丝,用精密仪器来控制这么小的间隔或许不算难,可难就难在载人舱观察窗的玻璃异常娇气,不能与任何金属仪器接触。因为一旦两者摩擦出一个小小的划痕,在深海几百个大气压的水压下,玻璃窗就可能漏水,甚至破碎,直接危及下潜人员的生命。为了解决潜水器密封性的问题,要做大量装配试验。顾秋亮在整个试验和装配过程中,每天工作到凌晨,双休变成单休,周六加班,这些都是常有的事。
除了玻璃观察窗的安装难度大,载人潜水器上有7个耐压罐的装配要求也很高,装配时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紧的话密封圈会被压死,松的话设备会漏水。顾秋亮绞尽脑汁,做了一个定量的厚度,仅有2毫米的松紧度,问题迎刃而解。
除了依靠精密仪器,顾秋亮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判断。他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组装起来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顾秋亮只能一点点摸索。靠眼睛看,靠手抚摸。时间长了,顾秋亮两只手基本上没有纹路了,现在用指纹打卡都成问题。
今年3月,顾秋亮参加装配的“蛟龙号”离开了702所,正式安家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码头。而另一项任务又下达到顾秋亮等人的肩头——组装中国首个自主设计制造的4 500米载人潜水器。
顾秋亮43年来,用他做人的信念,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
宁允展,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一线钳工、高级技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是CRH380A高速动车组的首席研磨师。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他和他的团队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73列高速动车组,奔驰9亿多千米,相当于绕地球22 500多圈。
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它是李克强总理向全世界推销中国高铁携带的唯一车模,可以说是中国高铁的一张国际名片。
486.1千米,这是380A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
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车轮是脚,转向架就是腿,而宁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脚踝。每片转向架的体重有1.1吨,定位臂落在四个车轮的节点上,每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当列车以时速300千米运行时,接触面承受的冲击力有二三十吨。缝隙大了,车轮可能会松脱;如果完全焊死,转向架就无法再打开,影响列车检修。
宁允展负责的这道工序,不只在中国,在全世界所有高铁生产线上,都要靠手工研磨。按照国际标准,留给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是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过去的十多年,宁允展就在这细如发丝的空间里施展着自己的绝技。 磨小了,转向架落不下去,磨大了,价值10几万元的主板就报废了。宁允展的同事说,宁允展的绝活也正在这里,他可以像绣花一样,把切口表面这些隐约的竖线,织成一张纹路细密、摩擦力超强的网,“0.1毫米的时候,国内大概有十几个人能干。到了0.05毫米,别人都干不了了,目前就只有他能干”。
宁允展成了高铁研磨的第一把手,很快还当上了班长。可是,没过多久,他却找到领导说不想当班长,还是让我干活吧。他说,自己对管理不感兴趣,感觉还是自己擅长的东西比较拿手。
宁允展的家,距离工厂有近半个小时的车程,他和妻子的交流基本都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因为一到家,他又开始忙了。在这个三十多平方米的小院里,大部分地盘都是宁允展的,这些磨具,是他自费在网上买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练手艺。一开始,妻子并不理解。因为宁允展一干就干到晚上八九点钟,她不理解丈夫为什么下了班还要忙这些。
2010年,是380A准备冲高速的关键时刻,这一年,身患白血病七年的父亲第三次入院,宁允展虽然意识到,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可是他不能天天陪在身边。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是在下班的路上,当时他难受极了。
随着380A冲刺高速成功,宁允展投入到了更高速度列车的生产,并在工作中不断地研发新项目、新工艺,先后获得5项国家级技术专利。
宁允展说,工匠就是凭实力干活,实事求是,想办法把手里的活干好,这是本分。他说,要把这份手艺继续干下去,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一心一意搞技术,不当班长不当官,宁允展似乎与当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这是宁允展的信条。
“缝”钢板的造船焊工:张冬伟
张冬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液化天然气(LNG)船的围护系统二氧化碳焊接和氩弧焊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06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 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像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千米,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LNG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要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下,漂洋过海,运送液化天然气。建造一艘LNG船的难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目前只有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能建造。研发建造LNG船对于推动和保障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张冬伟是中国首批LNG船建造者之一,他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LNG系列船的顺利建造交付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LNG船的内胆是整个船最核心的部分,需要焊接工人将一块块薄如纸的殷瓦钢板,像做衣服一样,一块一块连接起来。作为一名“80后”焊工,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砺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的殷瓦钢,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人的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短短3.5米长的焊缝,需要焊接五六个小时,如果不能沉下心来,根本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14万立方米LNG船殷瓦管十字连接件焊接工艺研究》《LNG船殷瓦手工焊自动焊焊接工艺》《端部列板操作指导书及修补工艺》以及《MO2自动焊与MO3凸缘螺柱自动焊产生的主要缺陷和修补方案》等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条LNG船,殷瓦钢焊接长度总长达130千米,虽然90%是自动焊,但还有13千米特殊位置的焊缝,需要焊工手工完成,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有人说LNG船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原子弹。为了避免焊缝出现漏点,张冬伟要求自己在焊接过程中,不能有一丝停顿。
张冬伟最自豪的事情,就是看着亲身参与建造的LNG船交船驶离码头,每每看到有媒体报道LNG船的建造情况,就有一种莫大的幸福感生于心中。作为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
管延安,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Ⅴ工区舾装班钳工,主要负责重达7万吨的沉管舾装和管内压载水系统等相关作业。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
管延安安装的设备叫截止阀,它的作用是控制入水量,调节下沉速度,从而让两节沉管在深海中精准对接。在沉管舾装作业中,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导向杆和导向托架的安装是高精度作业,要做到设备不渗水、不漏水,要求安装接缝处间隙误差不得超过1毫米,也就是说,按照规定,他的一双手要让两个平面严丝合缝,用一把扳手能使螺丝间隙小于一毫米,但管延安用他的“专业”和“钻研”做到了零缝隙。
从2013年港珠澳大桥完成第一次海底隧道对接到现在,经由他拧好的螺丝超过两万颗,经他手安装的设备已经成功对接16节海底隧道,至今依然保持着零失误的纪录。管延安的技术不仅超越了他的师傅,连两名大学生都成了他的徒弟。因为操作技艺精湛,管延安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 港珠澳大桥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该工程最大的挑战是用33节水泥沉管对接一条5.6千米的海底隧道。一节沉管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近八万吨,相当于八万辆小轿车的重量,这么重的东西下沉到四五十米的深海中与另一根对接,误差要以毫米计算。
每次工作前,管延安都要认真检查工具做好准备工作。他的敬业态度,在细微繁复中展露无遗。以蝶阀安装为例,安装前检查蝶阀和各个零部件三遍。安装后,再检查三遍,最后还要调试检验。在指导新人时,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再检查一遍”,强调最多的是“反复检查”。这种细节虽然看似单调重复,但却能保证经他之手检修过的机器设备不出问题。
别看管延安现在这么牛,第一次在港珠澳大桥安装设备时,干过20年钳工的他就经历过一次设备漏水的事故。这一次失败,让管延安认识到,这次的活儿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他索性把宿舍搬到设备仓库附近,从早到晚地练习。
零误差来自近乎苛刻的认真。管延安有两个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是给每台修过的机器、每个修过的零件做笔记,将每个细节详细记录在个人的“修理日志”上,遇到什么情况、怎么样处理都“记录在案”。从入行到现在,他已记了厚厚四大本,闲暇时他都会拿出来温故知新。二是维修后的机器在送走前,他都会检查至少三遍。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不厌其烦地重复检查、练习,练就了管延安精湛的操作技艺。
为了训练自己的手感,干活的时候,管延安很少戴手套。未来两到三年,管延安还要为剩下17节海底隧道安装对接设备,全部建成后,港珠澳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平台。二十多年的钳工生涯,他不仅把钳工当作自己的事业,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成功让生命闪光。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太需要对职业和岗位的坚守与钻研。这些“大国工匠”,既平凡又杰出,既技艺高超,又有精神追求,这正是匠心的丰富内涵。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伟大,他们为社会作出了非凡的贡献,让人折服。他们给我们展示了一种人生态度:执着、坚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们在筑梦过程中收获着自豪和骄傲,也体会着职业的尊严。“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充分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拓展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江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