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简短数句就将中华古都洛阳概括,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千年帝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长久的文化积累,使得洛阳古城名骚四海,誉满五湖,洛阳有“华夏第一王都”、“诗都”、“花都”、“辞赋之都”等美称。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近代以来,洛阳充分利用着自身历史和文化优势,同时从“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两条路出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开发旅游,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如今的洛阳,环境优美,科技发达,交通便利,是一个集办公、文化、商业、金融、体育、休闲娱乐和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山水园林现代化城市。
牡丹花会
牡丹历来被誉为“花中之王”,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曾有诗描述花开时节的洛阳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从1983年起,在每年四月上中旬举办洛阳牡丹花会。洛阳牡丹花会是中国四大名会之一,其盛况不言而喻。2011年洛阳牡丹花会更是升格为国家级的花会。
牡丹花会从“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发展经济”到“花会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牡丹花会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展引会、招团引游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为洛阳走向世界搭建了一座桥梁,成为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现今依然闻名的牡丹园有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公园、中国国家牡丹园、中国国花园,这五座牡丹园都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基础,以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堪称洛阳园林之经典。
这不,今年举办的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据统计,4月1日至5月5日,洛阳市共接待游客19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23.5%。接待入境游客16.35万人次,旅游创汇396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25%;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689.5万人次,同比增长24.5%。
为期一个月的牡丹花会,为旅游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是活跃了整个花卉市场。正所谓有市场就会有商机,在街头小巷,随处可见,卖花的流动摊点,花的种类各异,有珍贵的,也有很一般的,洛阳人和广州人一样喜欢在家里放上花。流动的售花摊点,构成了洛阳城市景观的一大部分,也带动了洛阳当地的市场经济活跃。
旅游资源
洛阳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孕育出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洛阳市的旅游资源在数量、品位都独具优势,被旅游界称为历史文化之都和休闲度假之都。其中著名的龙门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在洛阳市,有专门政策扶持旅游业,故而,洛阳的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很多,并且还不断的有旅行公司或者旅行社在创立,洛阳的旅游业一片繁荣。
洛阳市围绕“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产品,截至2012年,洛阳有5A级景区三家 4A级景区13家,3A以上景区数目位居全国之首,另外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75处、市县级571处,馆藏文物40万件,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带动着服务业的发展。
洛阳人
来来往往的人造就了洛阳的繁荣,吸引游人的并不仅仅是洛阳厚重的历史和美景,还有洛阳的美食。
由于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相对较少,在这样的一个地理形势下,洛阳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个汤汤水水的饮食特色。
洛阳人爱喝汤,也造就了洛阳人略带些文气,“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刘希夷的这四句诗赋予了洛阳古典和诗意的存在。洛阳人热情好客,淳朴大方。他们身上都保留着中原人民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好风气,他们聪明且勤奋努力,婉约而不失霸气;他们有着书生之意气,能激扬文字,能挥斥方遒。洛阳人身上有着中国最传统的淳朴,勤劳,善良,本分与智慧。洛阳人老实,擅长政治,不擅长经商。所以,与洛阳人做生意,以诚相待很重要。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近代以来,洛阳充分利用着自身历史和文化优势,同时从“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两条路出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开发旅游,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如今的洛阳,环境优美,科技发达,交通便利,是一个集办公、文化、商业、金融、体育、休闲娱乐和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山水园林现代化城市。
牡丹花会
牡丹历来被誉为“花中之王”,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曾有诗描述花开时节的洛阳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从1983年起,在每年四月上中旬举办洛阳牡丹花会。洛阳牡丹花会是中国四大名会之一,其盛况不言而喻。2011年洛阳牡丹花会更是升格为国家级的花会。
牡丹花会从“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发展经济”到“花会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牡丹花会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展引会、招团引游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为洛阳走向世界搭建了一座桥梁,成为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现今依然闻名的牡丹园有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公园、中国国家牡丹园、中国国花园,这五座牡丹园都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基础,以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堪称洛阳园林之经典。
这不,今年举办的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据统计,4月1日至5月5日,洛阳市共接待游客19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23.5%。接待入境游客16.35万人次,旅游创汇396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25%;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689.5万人次,同比增长24.5%。
为期一个月的牡丹花会,为旅游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是活跃了整个花卉市场。正所谓有市场就会有商机,在街头小巷,随处可见,卖花的流动摊点,花的种类各异,有珍贵的,也有很一般的,洛阳人和广州人一样喜欢在家里放上花。流动的售花摊点,构成了洛阳城市景观的一大部分,也带动了洛阳当地的市场经济活跃。
旅游资源
洛阳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孕育出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洛阳市的旅游资源在数量、品位都独具优势,被旅游界称为历史文化之都和休闲度假之都。其中著名的龙门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在洛阳市,有专门政策扶持旅游业,故而,洛阳的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很多,并且还不断的有旅行公司或者旅行社在创立,洛阳的旅游业一片繁荣。
洛阳市围绕“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产品,截至2012年,洛阳有5A级景区三家 4A级景区13家,3A以上景区数目位居全国之首,另外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75处、市县级571处,馆藏文物40万件,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带动着服务业的发展。
洛阳人
来来往往的人造就了洛阳的繁荣,吸引游人的并不仅仅是洛阳厚重的历史和美景,还有洛阳的美食。
由于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相对较少,在这样的一个地理形势下,洛阳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个汤汤水水的饮食特色。
洛阳人爱喝汤,也造就了洛阳人略带些文气,“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刘希夷的这四句诗赋予了洛阳古典和诗意的存在。洛阳人热情好客,淳朴大方。他们身上都保留着中原人民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好风气,他们聪明且勤奋努力,婉约而不失霸气;他们有着书生之意气,能激扬文字,能挥斥方遒。洛阳人身上有着中国最传统的淳朴,勤劳,善良,本分与智慧。洛阳人老实,擅长政治,不擅长经商。所以,与洛阳人做生意,以诚相待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