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讳言,在如何定位历史教育的价值与功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走过弯路。突出政治的年代,历史学沦为政治的附庸,历史教学相应就成为政治灌输的工具,处处为政治理论、政治观点做注脚;“应试教育”炙手可热之时,历史学又曾被片面地理解为记诵之学,历史教学也就被简单地视为知识传输的工具,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记住几个年代和人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历史学科越来越回归其本来面目,人们对历史教育价值功用的认识也开始恢复其题中应有之义。比如近几年,有识之士一再倡导历史教学要注重思想性,体现人文性。这既是对以往那些扭曲或降低历史教学价值目标作法的矫枉与纠偏,也是基于学科内涵及学科特点的专业性、科学性思考。
但是,矫枉切忌过正,思想性、人文性价值目标若不紧贴历史教学本身,也极易陷入凌空蹈虚一途,从而无法落实。这是笔者拜读了王雄老师的《人类共识:历史教育的新使命》(见《历史教学》2015年第2期,以下简称王文)后的一点感触。王雄老师胸襟开阔,立足点高,其文透露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与人文关切,读后受益良多。但是文中有意无意流露出的一些倾向,也颇引人思索。兹不揣浅陋,略论如下,以期与王雄老师商榷并求教于广大同仁。
王老师有思想,有责任感,虑深思远,提出历史教育的新使命是“人类共识”。“人类共识”就字面看似乎有些宽泛不定,好在其意下所指,大家心知肚明。就个人价值取向和教育的终极目的而言,笔者认同王老师的提法。但具体到中学历史教育,则感觉王老师的观点主张有思出其位,操之过急之处。历史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具体考虑历史学科的特定范围,中学教育的特定阶段。若陈义过高,求成过急,造成历史教育无法承受之重,非但欲速则不达,还极有可能从另一个方向扭曲历史。
王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行文所至,论学科,则涉及生物学、哲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学科;论问题,则既涉及人的异化、什么是正义这样一些人类长期以来聚讼不已的问题。另外还涉及文明冲突、生态危机一类全球热点问题,以及现代性的悖论、儒学的现代性转化一类学术焦点问题。古今中外,广征博引,论证堪称周密恢弘。但这里其实已经潜藏了一个悖论:借助如此众多学科、众多论据论证得出的目标,怎么能靠历史一门学科来达成?
王文末尾提到了专业化的意义,主张专业人士要“用更为专业的精神与技能来解决本专业面临的问题”,此言甚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价值与作用要有充分的信心,同时也要对其边界与局限有着清醒的认知。历史内容确是纷繁复杂,但历史学毕竟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历史教育也绝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些问题超出了历史学的范围,不是历史教育所能解决的;还有些目标要靠众多学科“联合攻关”才能达成,而无法凭借历史教育一己之力“包打天下”。
先来看一个小例子。王文认为高中思想史很不完整,缺少很多重要的思想家,“甚至连马克思的思想都没有阐释清楚”。且不说要把马克思的思想阐释清楚谈何容易!问题在于高中历史课有必要把马克思的思想全部阐释清楚吗?历史课毕竟不是思想课(高中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是否把马克思的政治思想阐释清楚了?也很难说),历史课上的思想史,当然也关注思想本身,但重点还在于从“史”的角度关注。关注思想的脉络发展,更关注思想之所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后果影响。只有这样,从本专业的角度,借助专业的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舍此不图,却为了一个特定目的孤零零地去重点阐释思想本身,恐怕会使历史课大失本色。
如果说马克思的思想还是历史课的重要内容的话,对于历史课,王文还有离历史专业更远的要求。比如,作者引用了与就业有关的两段材料,本意是用于说明女权的发展历程,并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进步的艰巨性。应该说,这正是运用历史的材料、历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关历史专业的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但是王文开头却先提出:“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该如何到社会上去找工作?如何选择在社会保障方面更好的工作?这些问题其实与高中生密切相关,可是在历史课程里并没有体现。”这些问题确实和高中生密切相关,但也确实不适合在历史课程里体现。让历史课来承担就业指导的功能,结果恐怕只能是别人的田耕不好,先荒了自己的地。这看似是对历史课程的重视,实则是对历史教育功能的一种滥用,使历史失去固有的专业内涵,混淆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最终变成“四不像”。试想,与高中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是太多了吗?如果一律在历史课程里体现,真不知将伊于胡底!
相对王文的中心论点及对很多问题的详尽论述,以上所举不过是两个细节。但见微知著,由此小例子即可看出王雄老师对历史课程的功能作用寄望甚高,以致有超出历史学科所能承担的专业范围,越位过界之处。历史课程毕竟不是百科全书。确实,由其学科内容与学科特点决定,历史教育在传播人类共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人类共识教育也确实不是历史学科所能独立完成的。比如,历史教材可以也应该把“人类的困境与探索”展示出来,但再进一步关注“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探讨“人类可能达成的共同价值”,对历史课程来说就有点勉为其难了。至于在此基础再梳理出“人类普适的价值系统”,就更得需要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参与,而不宜由历史学科自降大任,独自大包大揽一力承担。
除了考虑专业范围与特点,历史教育的目标定位也不能忽略施教者的业务素养与受教者的接受能力。对中学教师的业务素养,王老师似乎注意到了,文中提到教师缺乏“相关培训”,主张历史教师要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在职学习。但对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现阶段的理解能力,王文似乎未予以充分考虑。
接着上文第一个例子来谈。马克思的思想有无可能与必要在历史课上阐释清楚是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即使教材阐释得清楚,学生能理解得清楚吗?
王老师这句话,是为引出下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尤其要重点推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论断。马克思写在《共产党宣言》里的这句话,其实长期以来无人重视。因为我们过去一直强调的是组织,是团队。集体主义的大纛之下,几无个人主义的容身之地。个人只需做好革命的螺丝钉就行了(今天的高中思政教材上,赫然在目的马克思明言仍然是“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直到上世纪末,长期遭压抑的个人意识逐渐觉醒,马克思这句话开始受到重视。人们把出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这句话作为追求个人权利与个体发展的思想武器。本世纪初,随着“以人为本”国策的提出,又有学者将这句话阐发为国策的理论基础。试想,脱离如此具体的语境,学生能理解这句话吗?能理解这句话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内容”吗? 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决定了学生现阶段的理解与接受能力。王文重点强调的“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人类可能达成的共同价值”,乃至在此基础上的“人类普适的价值系统”,确实都是学生需要接触需要思考探讨的问题。但是也不能设想(事实上也确实做不到)“毕其功于一役”,让学生一股脑的接受理解这些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可能还有一个方法上的问题需要探讨。王文说:“爱、诚实、宽容、尊重、平等、自由、正义、和平、勇敢、简朴、等等,人类生活的价值应该成为历史教育传递给下一代的精神财富。”笔者对此完全同意。但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诸如爱、诚实、宽容等价值观念,是历史本身或者说人类自身固有的,还是学史者强加给历史的?答案显然是前者。否则历史真就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谁都可以用来托物言志。既如此,那么教育者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遵循历史的本来面目,把历史事实客观地讲清楚。而不是观念先行,先预定了目标再去按图索骥“裁剪”历史。不幸,王文中似乎就流露出这种倾向。
王老师担心:“凭借历史中大多数的尔虞我诈,血肉横飞,如何去建立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呢?”所以王文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过去的历史教育的内容被重新筛选过,传统社会的温情雅致早已不见,如果要重新塑造一个新的温情雅致的社会,历史教师就需要重新构筑新的古代历史。”构筑历史?如何构筑?过去的历史教育内容确实被重新筛选过。岂止是“筛选”,也就是曾被“构筑”过啊。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历史被“构筑”为阶级斗争的历史,更甚至一部中国古代史曾被“构筑”为一部儒法斗争的历史。其对历史的片面解读、牵强附会,莫此为甚;其流风余韵消极影响,至今也不好说已完全消除。“传统社会的温情雅致”就是那时被筛选掉的。现在为了“爱”的教育再去重新构筑历史,会不会又把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尔虞我诈,血肉横飞”筛选掉?
历史研究讲究论从史出。历史教育也应该从历史本身出发,寓教育目标于历史事实之中,由历史事实自然引出。目标意识太强,悬的以赴,先预设了目标再去找材料,或者胶柱鼓瑟,为了特定目标刻意地为历史“贴标签”,都不是科学的方法。方法不对,不只是错误的或片面的教育目标会造成对历史的扭曲,正确的观点良好的愿望也同样存在扭曲历史的可能。比如,阶级斗争观点指导下,对“休养生息”政策责备甚严,流于苛求,现在王文又将其当做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素材,似乎也不是很合适。
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个大问题。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满足于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感觉不到有思考这类问题的必要。只有优秀的思想者才会“跳出圈外”,做全局的、纵览的思考。所以,如果说王雄老师的观点主张有不妥之处的话,那也是一个优秀思想者思考探索时在所难免的。本文未免求全责备于贤者。好在王雄老师是值得苛求的,正如历史教育这样的大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作者简介】高怀举,男,山东陵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教研室中学历史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责任编辑:王雅贞】
但是,矫枉切忌过正,思想性、人文性价值目标若不紧贴历史教学本身,也极易陷入凌空蹈虚一途,从而无法落实。这是笔者拜读了王雄老师的《人类共识:历史教育的新使命》(见《历史教学》2015年第2期,以下简称王文)后的一点感触。王雄老师胸襟开阔,立足点高,其文透露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与人文关切,读后受益良多。但是文中有意无意流露出的一些倾向,也颇引人思索。兹不揣浅陋,略论如下,以期与王雄老师商榷并求教于广大同仁。
王老师有思想,有责任感,虑深思远,提出历史教育的新使命是“人类共识”。“人类共识”就字面看似乎有些宽泛不定,好在其意下所指,大家心知肚明。就个人价值取向和教育的终极目的而言,笔者认同王老师的提法。但具体到中学历史教育,则感觉王老师的观点主张有思出其位,操之过急之处。历史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具体考虑历史学科的特定范围,中学教育的特定阶段。若陈义过高,求成过急,造成历史教育无法承受之重,非但欲速则不达,还极有可能从另一个方向扭曲历史。
王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行文所至,论学科,则涉及生物学、哲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学科;论问题,则既涉及人的异化、什么是正义这样一些人类长期以来聚讼不已的问题。另外还涉及文明冲突、生态危机一类全球热点问题,以及现代性的悖论、儒学的现代性转化一类学术焦点问题。古今中外,广征博引,论证堪称周密恢弘。但这里其实已经潜藏了一个悖论:借助如此众多学科、众多论据论证得出的目标,怎么能靠历史一门学科来达成?
王文末尾提到了专业化的意义,主张专业人士要“用更为专业的精神与技能来解决本专业面临的问题”,此言甚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价值与作用要有充分的信心,同时也要对其边界与局限有着清醒的认知。历史内容确是纷繁复杂,但历史学毕竟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历史教育也绝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些问题超出了历史学的范围,不是历史教育所能解决的;还有些目标要靠众多学科“联合攻关”才能达成,而无法凭借历史教育一己之力“包打天下”。
先来看一个小例子。王文认为高中思想史很不完整,缺少很多重要的思想家,“甚至连马克思的思想都没有阐释清楚”。且不说要把马克思的思想阐释清楚谈何容易!问题在于高中历史课有必要把马克思的思想全部阐释清楚吗?历史课毕竟不是思想课(高中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是否把马克思的政治思想阐释清楚了?也很难说),历史课上的思想史,当然也关注思想本身,但重点还在于从“史”的角度关注。关注思想的脉络发展,更关注思想之所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后果影响。只有这样,从本专业的角度,借助专业的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舍此不图,却为了一个特定目的孤零零地去重点阐释思想本身,恐怕会使历史课大失本色。
如果说马克思的思想还是历史课的重要内容的话,对于历史课,王文还有离历史专业更远的要求。比如,作者引用了与就业有关的两段材料,本意是用于说明女权的发展历程,并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进步的艰巨性。应该说,这正是运用历史的材料、历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关历史专业的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但是王文开头却先提出:“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该如何到社会上去找工作?如何选择在社会保障方面更好的工作?这些问题其实与高中生密切相关,可是在历史课程里并没有体现。”这些问题确实和高中生密切相关,但也确实不适合在历史课程里体现。让历史课来承担就业指导的功能,结果恐怕只能是别人的田耕不好,先荒了自己的地。这看似是对历史课程的重视,实则是对历史教育功能的一种滥用,使历史失去固有的专业内涵,混淆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最终变成“四不像”。试想,与高中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是太多了吗?如果一律在历史课程里体现,真不知将伊于胡底!
相对王文的中心论点及对很多问题的详尽论述,以上所举不过是两个细节。但见微知著,由此小例子即可看出王雄老师对历史课程的功能作用寄望甚高,以致有超出历史学科所能承担的专业范围,越位过界之处。历史课程毕竟不是百科全书。确实,由其学科内容与学科特点决定,历史教育在传播人类共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人类共识教育也确实不是历史学科所能独立完成的。比如,历史教材可以也应该把“人类的困境与探索”展示出来,但再进一步关注“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探讨“人类可能达成的共同价值”,对历史课程来说就有点勉为其难了。至于在此基础再梳理出“人类普适的价值系统”,就更得需要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参与,而不宜由历史学科自降大任,独自大包大揽一力承担。
除了考虑专业范围与特点,历史教育的目标定位也不能忽略施教者的业务素养与受教者的接受能力。对中学教师的业务素养,王老师似乎注意到了,文中提到教师缺乏“相关培训”,主张历史教师要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在职学习。但对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现阶段的理解能力,王文似乎未予以充分考虑。
接着上文第一个例子来谈。马克思的思想有无可能与必要在历史课上阐释清楚是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即使教材阐释得清楚,学生能理解得清楚吗?
王老师这句话,是为引出下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尤其要重点推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论断。马克思写在《共产党宣言》里的这句话,其实长期以来无人重视。因为我们过去一直强调的是组织,是团队。集体主义的大纛之下,几无个人主义的容身之地。个人只需做好革命的螺丝钉就行了(今天的高中思政教材上,赫然在目的马克思明言仍然是“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直到上世纪末,长期遭压抑的个人意识逐渐觉醒,马克思这句话开始受到重视。人们把出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这句话作为追求个人权利与个体发展的思想武器。本世纪初,随着“以人为本”国策的提出,又有学者将这句话阐发为国策的理论基础。试想,脱离如此具体的语境,学生能理解这句话吗?能理解这句话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内容”吗? 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决定了学生现阶段的理解与接受能力。王文重点强调的“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人类可能达成的共同价值”,乃至在此基础上的“人类普适的价值系统”,确实都是学生需要接触需要思考探讨的问题。但是也不能设想(事实上也确实做不到)“毕其功于一役”,让学生一股脑的接受理解这些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可能还有一个方法上的问题需要探讨。王文说:“爱、诚实、宽容、尊重、平等、自由、正义、和平、勇敢、简朴、等等,人类生活的价值应该成为历史教育传递给下一代的精神财富。”笔者对此完全同意。但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诸如爱、诚实、宽容等价值观念,是历史本身或者说人类自身固有的,还是学史者强加给历史的?答案显然是前者。否则历史真就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谁都可以用来托物言志。既如此,那么教育者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遵循历史的本来面目,把历史事实客观地讲清楚。而不是观念先行,先预定了目标再去按图索骥“裁剪”历史。不幸,王文中似乎就流露出这种倾向。
王老师担心:“凭借历史中大多数的尔虞我诈,血肉横飞,如何去建立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呢?”所以王文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过去的历史教育的内容被重新筛选过,传统社会的温情雅致早已不见,如果要重新塑造一个新的温情雅致的社会,历史教师就需要重新构筑新的古代历史。”构筑历史?如何构筑?过去的历史教育内容确实被重新筛选过。岂止是“筛选”,也就是曾被“构筑”过啊。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历史被“构筑”为阶级斗争的历史,更甚至一部中国古代史曾被“构筑”为一部儒法斗争的历史。其对历史的片面解读、牵强附会,莫此为甚;其流风余韵消极影响,至今也不好说已完全消除。“传统社会的温情雅致”就是那时被筛选掉的。现在为了“爱”的教育再去重新构筑历史,会不会又把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尔虞我诈,血肉横飞”筛选掉?
历史研究讲究论从史出。历史教育也应该从历史本身出发,寓教育目标于历史事实之中,由历史事实自然引出。目标意识太强,悬的以赴,先预设了目标再去找材料,或者胶柱鼓瑟,为了特定目标刻意地为历史“贴标签”,都不是科学的方法。方法不对,不只是错误的或片面的教育目标会造成对历史的扭曲,正确的观点良好的愿望也同样存在扭曲历史的可能。比如,阶级斗争观点指导下,对“休养生息”政策责备甚严,流于苛求,现在王文又将其当做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素材,似乎也不是很合适。
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个大问题。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满足于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感觉不到有思考这类问题的必要。只有优秀的思想者才会“跳出圈外”,做全局的、纵览的思考。所以,如果说王雄老师的观点主张有不妥之处的话,那也是一个优秀思想者思考探索时在所难免的。本文未免求全责备于贤者。好在王雄老师是值得苛求的,正如历史教育这样的大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作者简介】高怀举,男,山东陵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教研室中学历史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