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对“营改增”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作为建筑业的一个细分行业,公路施工企业的“营改增”也渐行渐近,11%的增值税将使企业面临大幅增加税负的困境,在“营改增”来临之际,我们该如何应对影响着建筑企业所有流程的“营改增”是个重大课题,需要企业认真应对,整合管理流程。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营改增;问题;应对策略
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是国家宏观层面上的大事,作为企业必须积极配合、严格执行。国家的税制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税制,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避免重复征税,初衷是要减轻企业税负。从企业角度来讲,要积极行动,配合整个行业把这一惠民政策落“实”。但事实上,目前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方面面,还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客观因素,实施“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真正做到减轻企业税负,努力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避免进一步加重企业税负,使税负政策环境更趋恶化,那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公路施工企业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国家的基础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和一般房屋建筑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一、公路项目实施基本是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公路资质企业招投标,工程业主是各地政府,参与的是全国各地的施工企业
首先,全国范围的招投标,注定是竞争异常激烈,往往一个标至少会有几十家施工企业参与竞争,企业为了中标往往会出现低价恶性竞争,这样的中标价格给项目本身的实施就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往往会面临亏损的风险。其次,业主是各地政府的交通部门,一般高速公路项目实施周期为2-3年,工程交工后加2年的保修期后竣工,再加上项目审计时间,所以一个高速公路项目从中标到完全结算完毕往往要5-8年时间。再次,全国各地的项目经营地,各地的税务机关有各不相同的地方性税收政策,各自为政,很难协调,这也往往会增加企业的税负成本,造成企业额外的税收成本。
二、工程项目实施内容和一般房建有很大的区别
高速公路往往是路基、桥梁、隧道、路面等工程分项组成,建设用的原材料各不相同,除桥梁工程采用的材料主要是钢筋、水泥等有供应商可以提供增值税发票;路基的主要材料基本是以宕渣为主,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地方材料黄沙、石子、宕渣等基本是个人为主的承包经营者,地材发票是个老大难问题,很难取得增值税发票;隧道的主要成本是机械、人工,也基本没增值税发票,所以公路项目的增值税发票进项比一般的房建企业更少。
例如我公司承建的某个高速公路一标项目工程造价及成本分类统计如下:
工程项目决算价:32475万元,其中:高架桥:26648万元,路基:4535万元,临设等1292万元。项目主要成本为:
(1)高架桥:①原材料(主要为钢筋、水泥、钢绞线黄沙、石子等)16029万元;②机械2821万元;③人工费3068万元;④其他直接费817万元;⑤间接费627万元
(2)路基:①宕渣3209万元;②机械320万元;③辅材249万元;④人工214万元;⑤间接费179万元
以上成本项目分类能清晰看出:桥梁工程主要原材料专用增值税发票大多数可以取得,但路基工程的主要原材料宕渣就基本没有增值税发票了,宕渣一般就工程附近采购,基本上是个体经营者为主,连普通发票都很困难;机械费是机械折旧费、修理和油料,能有增值税进项的只有油料、外租的机械租赁费,自有的设备折旧费就没有增值税进项;人工费是没有增值税进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这二部分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费用没有增值税进项,所以,公路施工企业施工的项目的增值税进项差异性很大,桥梁基本和房建差异不大,但路基路面、隧道这些项目的税负就很因为没有增值税进项可抵导致项目税负高的离谱。这个也是和一般房建差异很大的地方。
公路施工企业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特性,在“营改增”这个税制改革政策中,如何取得生存和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形势比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企业没有高度重视和认真应对,积极寻求出路,将会面临因税负太重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最终被淘汰出局的危险。那我们将如何应对如此困难的形势,立足市场,规范管理,不被市场所淘汰呢?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早做准备,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结合公路施工行业特性和我公司30多年的经营经验,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应对落实:
1.加强“营改增”政策的宣传力度,全员重视“营改增”
传统施工企业税收工作简单,只是财务的关心的事情,但“营改增”绝对不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了,将会涉及到企业所有部门,需要所有部门全员都参与其中,所以,首先要加强宣传,通过会议传达国家“营改增”有关文件、派员参加“营改增”讲座培训等途径,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充分重视”营改增“政策的氛围。今年我公司先后组织了2批主要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由浙江省建设会计学会主办、由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秘书长主讲的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高级研讨班,及《“营改增”政策影响分析与筹划》研讨班,同时参与培训同志在公司经营会议中对公司管理团队进行“营改增”知识普及教育,引起了大家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目前基本上大家都对“营改增”有了初步认识,为对公司业务流程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2.成立专门团队整合企业管理流程
根据“营改增”相关政策要求,认真剖析目前企业的管理流程,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其对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模式、供应商选择、制度流程、税收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各方面的影响,根据增值税管理要求,结合企业现行管理运行模式整合管理流程,使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三流合一”,满足进项税抵扣要求,优化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和制度流程等。
3.积极调整内部营运模式
对于“营改增”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企业首先要对内提前做出调整和安排,优化业务经营模式。
(1)加强招投标工作管理,抓好企业经营源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对工程项目的内容有清醒的认识,如桥梁工程与路基、隧道工程将会有不同的税负特性要有清晰认知,对项目投标报价有不同的标准去判断。不能用老思路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理性报价。因此,企业要在项目投标环节要有明确的规定,严格杜绝低价中标,把好经营上的风险控制第一关。选择好的项目才是企业盈利的源泉。 (2)加强对区域或分支机构的管理,严谨管理结构。针对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的特点,无论是实现区域化经营管理还是集中管理要明确,按增值税征管政策,都要求企业对增值税进行统一管理,但对于不同区域的地方税务不同的业务水平和地方政策,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企业要有足够的应对准备方法和预案,以防额外增加税务成本。特别是增值税认证、抵扣等方面的及时处理,要求企业对所有承建项目都有税务方面的很严谨的纵向一体化的垂直管理,不能再像以前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的经营项目比较松散的那种传统管理,避免因管理松散导致税负增加。
(3)加强对项目税收的分别管理。由于项目的实施内容不同,项目本身的增值税进项都不同,为准确核算每个项目经济效益,要对每个项目分别核算增值税进项。按项目做好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的“三流合一”。实行增值税后,简单来讲,符合进项税抵扣的发票越多,最终的税负也将越低,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做的一项工作是重新梳理分包商、供应商,使其提供的发票能够符合进项税抵扣的要求,或者能够符合最终成本降低的要求,采购材料和选择供应商时,可以选择是一般纳税人的供应商,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予以抵扣;也可选择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供应商,其提供的是增值税普通发票虽然不能抵扣,但材料价格很可能相对便宜。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供应商,应在综合分析利弊后,按照最终成本最低的原则来做规划。
(4)加强对项目内部和项目之间的税收时间上的匹配管理,提高资金效率。因公路项目往往周期很长,那项目开具销售发票时间跨度也长,所以公司财务部要对所有项目有统筹安排,每个项目的产值、计量、材料应付等都要有统一管理,在分项核算的基础上在税收上做好统筹兼顾,尽可能地做好增值税销项和进项的合理匹配,以减少资金在增值税上的积压。公路质保金以往在计量时开具发票,但资金要在几年后才可以收到,增值税将提前几年预交了,因此,质保金要争取在最终竣工后开具发票缴纳增值税,减轻企业负担。
4.加大税收筹划的力度
实行“营改增”后,不能抵扣的费用主要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间接费用,对于不能抵扣的部分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财务构成仔细分析,通过各种手段合理降低税负。
总之,面对各种客观困难情况下,国家实施建筑业“营改增”政策,我们施工企业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才能发展壮大,企业才能走得更长更久。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营改增;问题;应对策略
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是国家宏观层面上的大事,作为企业必须积极配合、严格执行。国家的税制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税制,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避免重复征税,初衷是要减轻企业税负。从企业角度来讲,要积极行动,配合整个行业把这一惠民政策落“实”。但事实上,目前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方面面,还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客观因素,实施“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真正做到减轻企业税负,努力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避免进一步加重企业税负,使税负政策环境更趋恶化,那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公路施工企业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国家的基础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和一般房屋建筑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一、公路项目实施基本是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公路资质企业招投标,工程业主是各地政府,参与的是全国各地的施工企业
首先,全国范围的招投标,注定是竞争异常激烈,往往一个标至少会有几十家施工企业参与竞争,企业为了中标往往会出现低价恶性竞争,这样的中标价格给项目本身的实施就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往往会面临亏损的风险。其次,业主是各地政府的交通部门,一般高速公路项目实施周期为2-3年,工程交工后加2年的保修期后竣工,再加上项目审计时间,所以一个高速公路项目从中标到完全结算完毕往往要5-8年时间。再次,全国各地的项目经营地,各地的税务机关有各不相同的地方性税收政策,各自为政,很难协调,这也往往会增加企业的税负成本,造成企业额外的税收成本。
二、工程项目实施内容和一般房建有很大的区别
高速公路往往是路基、桥梁、隧道、路面等工程分项组成,建设用的原材料各不相同,除桥梁工程采用的材料主要是钢筋、水泥等有供应商可以提供增值税发票;路基的主要材料基本是以宕渣为主,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地方材料黄沙、石子、宕渣等基本是个人为主的承包经营者,地材发票是个老大难问题,很难取得增值税发票;隧道的主要成本是机械、人工,也基本没增值税发票,所以公路项目的增值税发票进项比一般的房建企业更少。
例如我公司承建的某个高速公路一标项目工程造价及成本分类统计如下:
工程项目决算价:32475万元,其中:高架桥:26648万元,路基:4535万元,临设等1292万元。项目主要成本为:
(1)高架桥:①原材料(主要为钢筋、水泥、钢绞线黄沙、石子等)16029万元;②机械2821万元;③人工费3068万元;④其他直接费817万元;⑤间接费627万元
(2)路基:①宕渣3209万元;②机械320万元;③辅材249万元;④人工214万元;⑤间接费179万元
以上成本项目分类能清晰看出:桥梁工程主要原材料专用增值税发票大多数可以取得,但路基工程的主要原材料宕渣就基本没有增值税发票了,宕渣一般就工程附近采购,基本上是个体经营者为主,连普通发票都很困难;机械费是机械折旧费、修理和油料,能有增值税进项的只有油料、外租的机械租赁费,自有的设备折旧费就没有增值税进项;人工费是没有增值税进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这二部分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费用没有增值税进项,所以,公路施工企业施工的项目的增值税进项差异性很大,桥梁基本和房建差异不大,但路基路面、隧道这些项目的税负就很因为没有增值税进项可抵导致项目税负高的离谱。这个也是和一般房建差异很大的地方。
公路施工企业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特性,在“营改增”这个税制改革政策中,如何取得生存和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形势比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企业没有高度重视和认真应对,积极寻求出路,将会面临因税负太重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最终被淘汰出局的危险。那我们将如何应对如此困难的形势,立足市场,规范管理,不被市场所淘汰呢?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早做准备,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结合公路施工行业特性和我公司30多年的经营经验,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应对落实:
1.加强“营改增”政策的宣传力度,全员重视“营改增”
传统施工企业税收工作简单,只是财务的关心的事情,但“营改增”绝对不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了,将会涉及到企业所有部门,需要所有部门全员都参与其中,所以,首先要加强宣传,通过会议传达国家“营改增”有关文件、派员参加“营改增”讲座培训等途径,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充分重视”营改增“政策的氛围。今年我公司先后组织了2批主要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由浙江省建设会计学会主办、由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秘书长主讲的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高级研讨班,及《“营改增”政策影响分析与筹划》研讨班,同时参与培训同志在公司经营会议中对公司管理团队进行“营改增”知识普及教育,引起了大家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目前基本上大家都对“营改增”有了初步认识,为对公司业务流程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2.成立专门团队整合企业管理流程
根据“营改增”相关政策要求,认真剖析目前企业的管理流程,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其对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模式、供应商选择、制度流程、税收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各方面的影响,根据增值税管理要求,结合企业现行管理运行模式整合管理流程,使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三流合一”,满足进项税抵扣要求,优化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和制度流程等。
3.积极调整内部营运模式
对于“营改增”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企业首先要对内提前做出调整和安排,优化业务经营模式。
(1)加强招投标工作管理,抓好企业经营源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对工程项目的内容有清醒的认识,如桥梁工程与路基、隧道工程将会有不同的税负特性要有清晰认知,对项目投标报价有不同的标准去判断。不能用老思路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理性报价。因此,企业要在项目投标环节要有明确的规定,严格杜绝低价中标,把好经营上的风险控制第一关。选择好的项目才是企业盈利的源泉。 (2)加强对区域或分支机构的管理,严谨管理结构。针对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的特点,无论是实现区域化经营管理还是集中管理要明确,按增值税征管政策,都要求企业对增值税进行统一管理,但对于不同区域的地方税务不同的业务水平和地方政策,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企业要有足够的应对准备方法和预案,以防额外增加税务成本。特别是增值税认证、抵扣等方面的及时处理,要求企业对所有承建项目都有税务方面的很严谨的纵向一体化的垂直管理,不能再像以前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的经营项目比较松散的那种传统管理,避免因管理松散导致税负增加。
(3)加强对项目税收的分别管理。由于项目的实施内容不同,项目本身的增值税进项都不同,为准确核算每个项目经济效益,要对每个项目分别核算增值税进项。按项目做好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的“三流合一”。实行增值税后,简单来讲,符合进项税抵扣的发票越多,最终的税负也将越低,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做的一项工作是重新梳理分包商、供应商,使其提供的发票能够符合进项税抵扣的要求,或者能够符合最终成本降低的要求,采购材料和选择供应商时,可以选择是一般纳税人的供应商,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予以抵扣;也可选择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供应商,其提供的是增值税普通发票虽然不能抵扣,但材料价格很可能相对便宜。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供应商,应在综合分析利弊后,按照最终成本最低的原则来做规划。
(4)加强对项目内部和项目之间的税收时间上的匹配管理,提高资金效率。因公路项目往往周期很长,那项目开具销售发票时间跨度也长,所以公司财务部要对所有项目有统筹安排,每个项目的产值、计量、材料应付等都要有统一管理,在分项核算的基础上在税收上做好统筹兼顾,尽可能地做好增值税销项和进项的合理匹配,以减少资金在增值税上的积压。公路质保金以往在计量时开具发票,但资金要在几年后才可以收到,增值税将提前几年预交了,因此,质保金要争取在最终竣工后开具发票缴纳增值税,减轻企业负担。
4.加大税收筹划的力度
实行“营改增”后,不能抵扣的费用主要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间接费用,对于不能抵扣的部分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财务构成仔细分析,通过各种手段合理降低税负。
总之,面对各种客观困难情况下,国家实施建筑业“营改增”政策,我们施工企业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才能发展壮大,企业才能走得更长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