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传说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_av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毫不留情地击破我的所有进攻,我真想把球拍砸到他脸上去。”蒂尔登怒不可遏。拉考斯特很平静,他遵循一个无趣却合理的信条:比你的对手多碰到一次球就足够了!他如同鳄鱼般坚忍不拔,从来不让猎物从口中溜走。
  
  羞涩的微笑,瘦弱的体格,言行举止常流露出紧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都难以相信这是一个运动员,一个冠军。勒内・拉考斯特,似乎学术圈才是适合他的地方,一个勤奋的学生,未来成为律师或医生。不要被他的外表迷惑,这是一只凶残的鳄鱼,整个世界都是他的猎物。
  


  1923年法国向拉考斯特发出召唤,他将与昂利・科歇、博洛特拉和雅克・布鲁格农并肩作战,“四个火枪手”即将开创戴维斯杯历史上最绚烂的王朝。就像小说里的达达尼昂,拉考斯特是四人中最年轻的,没有扎实的基础,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前辈的成就,并且,他的名字被后辈们记得最牢。
  没有出众的身体条件,没有拔萃的网球天赋,拉考斯特知道,自己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头脑。他精确计算每个球的落点,满场调动对手,等待他们犯错。每场比赛结束,你可以看到他一个人静静坐在更衣室一角,专心地做笔记,关于自己的表现,关于刚看到的某个强劲对手。他们的强项和弱点,杀手锏和软肋,喜好和厌恶,全部详细归档。
  1925年9月,纽约,戴维斯杯,法国与澳大利亚间的胜者将在一周后挑战卫冕冠军美国队。拉考斯特和队长打赌,如果自己能赢下全部三场比赛,队长就要给他买一个鳄鱼皮箱,结果他在第一场单打就0-3完败。一个美国记者这样写道:“拉考斯特没有赢得鳄鱼皮箱,但他像一条真正的鳄鱼那样战斗!”而且在场上,拉考斯特如同鳄鱼般坚忍不拔,从来不让猎物从口中溜走,于是这个形象的外号很快流传开来。
  七座单打大满贯,连续两年排名世界第一,分别以队员和教练身份捧起戴维斯杯,球场上的荣誉已足够伟大,发明家拉考斯特和企业家拉考斯特更为这个姓氏增添传奇色彩。为木拍缠柄皮,发明投球机,发明钢制球拍,他简直是网球界的“爱迪生”。那件胸口绣着绿色鳄鱼的Polo衫早已是球手们和全世界追捧的时尚象征。
  说起这只“鳄鱼”,拉考斯特很平静,“有些事你就是解释不清。我想如果当时选了一种很可爱、温顺的动物,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假设我选了公鸡,法国的象征,绝不会有相同的影响力。”从前,拉考斯特是球场上坚忍、无情、其貌不扬的鳄鱼,后来,他的“鳄鱼帝国”书写了傲人的时尚传奇。
  
  迟到的首演
  
  15岁,纳达尔已经在职业网坛拼杀,塞莱斯即将在罗兰・加洛斯称后,辛吉斯成为最年轻的温网冠军,出名要趁早,尤其在生命周期短暂的体育圈。同样是15岁,拉考斯特和家人到英国度假,第一次拿起网球拍。
  1904年7月2日,巴黎,让・勒内・拉考斯特降临人世。父亲是汽车制造商,家境富裕,勒内即将进入久负盛名的Polytechnique学校(全国数一数二的工科学校)。然而,网球改变了他的轨迹。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爸爸,同意孩子投身一种前途未卜的兴趣。父子俩有一个约定,如果五年内勒内不能成为世界冠军,就得放弃网球。
  只用了一年,勒内就出现在法国全国排名榜上,三年后,他开始在国际网坛闪耀。1925年,法网首次向外国选手开放,在家门口,拉考斯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五年后成为世界冠军。一个月后,他迎来21岁生日,也迎来了温布尔登单打桂冠。同时,两个欧洲大满贯的双打奖杯也被他收入囊中。
  教练没来,教练走了,勒内就自己训练,墙壁是最忠实和无私的伙伴,每天,他都对着墙打几小时,而爸爸只能每年都让人把墙壁粉刷一遍。站在自家的墙壁旁,勒内立下誓言,我要站在世界之巅。后来,连教练都受不了他的疯狂,可能部分原因是自己扔球扔累了,于是,拉考斯特发明了第一台扔球机。除了常规训练,勒内还思考着新式方法,他是第一个把塑造体型、跑步和跳绳带入网球训练的人。
  科歇和博洛特拉属于自学成才,他们凭借卓越天赋自己琢磨技术,与他们不同,天资稍逊并且起步甚晚的拉考斯特找来著名教练Darsonval,希望用后天努力来弥补不足。缺乏其他人的运动天赋,但勒内崇拜苏珊・朗格伦的激情,他相信,只要对网球充满激情,加上超人般的特训,也是可以成为冠军的。拉考斯特在后场一次次送出不漂亮却很稳定的击球,有如机器般精准无误,不知疲倦。
  


  天赋是可贵的,却不是必要的,如果你足够勤奋,足够热忱,凡人也能战胜天才,也许,达维登科等后辈应该多读读拉考斯特的传记。
  
  “我想砸死他!”
  
  每个人都说,勒内・拉考斯特的打法很沉闷,甚至令人生厌。观众不会被他的比赛所打动,对手不会称赞他的天赋。他的技术很简单,遵循一个无趣却合理的信条:比你的对手多碰到一次球就足够了!
  在训练中,他完全贯彻这个策略,永远在后场徘徊,用忽长忽短、忽左忽右的击球调动对手,让他们疲于奔命,常常,他的球距离边线和底线只有几毫米。与其说是运动员,也许用数学家来定义拉考斯特更为准确。他连续几个小时观察未来的对手,把心得记录在本子上,在与对手比赛前制定详细而具有针对性的战术。
  天性中,他就不喜欢上网,但如果时机成熟,他也会来到网前。没有人,可能将来也不会有第二人,像他一样不是追求赢得一分或尽快解决对手,而只是完善自己的击球,精确到毫厘,排除失误的危险。
  遇上这样的对手,只有那些火力强大的进攻型球员可以招架,才可能利用快速击球和网前截击结束战斗,不然,迟早被拖到筋疲力尽,错误百出。当然,他们还必须提防被挑高球。科歇,蒂尔登和博洛特拉,只有这几个人才可能破解拉考斯特的铁桶阵,前提是,自己必须处于最佳状态。
  蒂尔登颇为头疼,“每次走进球场,我知道,将有一场身心俱疲的大战。这个孩子面色严肃,毫不留情地击破我的所有进攻,我简直要崩溃了,脑子里充满了邪恶的念头,真想把球拍砸到他脸上去。对于一个还没结束比赛的对手,这种想法实在是过于残忍。‘鳄鱼’这个外号实在是和他太相称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鳄鱼是一种顽强有余而威猛不足的动物,那难看的外表和缓慢的动作实在不招人喜欢。拉考斯特从来不是个打法华丽的天才,缺乏惊世骇俗的力量或速度,他迈着不知疲倦的双腿,用长球、短球或者挑高球调动对手,逼迫他们犯错。勒内的球总是不快,但有时,他会突然加速,常常在别人最意想不到的时候。他从来不会面露怒色,倒是这种橡皮糖打法总让对手怒火中烧。
  
  巨人终结者
  
  比尔・蒂尔登摔倒了,白色法兰绒裤子上沾上一个显眼的绿色印记。这位世界冠军慢慢站起来,揉了揉膝盖,一瘸一拐地走到主裁座位旁,拿起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这是1926年戴维斯杯决赛第四场,他的对手是勒内・拉考斯特,现在是第三盘第13局,美国人落后一局。
  第一盘蒂尔登率先拿下。和拉考斯特打球,蒂尔登总是怒气冲天,好比利剑遇到坚盾,烈火遇上大水,总有用尽全力却收效甚微的挫败感。法国人打球不温不火,就像法语一样温柔缠绵,看起来他的球很好接,可回过去却难以一击致命。对付这种橡皮糖打法,蒂尔登必须十分耐心和小心。前一年两人交锋,拉考斯特拿到4个赛点,最终却被蒂尔登击败,这一次他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吗?
  第二盘,第三盘,都被拉考斯特拿下。蒂尔登却没有放弃希望,可受伤的膝盖背叛了他。缠着绷带上阵,第四盘,他拿下第一、三局,丢掉第四局,经过全力抵抗后又丢一局,第六局拉考斯特轻松获胜。第七局法国人尝到美式重炮的滋味,似乎球场都在咆哮,蒂尔登又找到了感觉,但这还不够。4-6, 6-4, 8-6, 8-6,比尔・蒂尔登吞下了戴维斯杯的首场失利,16连胜记录嘎然而止。
  最终,美国4-1大胜法国,但拉考斯特打破巨人不败金身,四个火枪手看到了把戴维斯杯带出美国的希望。
  1927年,拉考斯特成为名副其实的“巨人终结者”,连续三次击败蒂尔登后,他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首次相遇,法网决赛,拉考斯特挽救两个赛点,比分为惊人的6-4, 4-6, 5-7, 6-3, 11-9。
  第二场则是戴维斯杯决赛的关键一役。四个火枪手全部出马,登上前往美国的轮船,“现在或永远!”大家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首场比赛,拉考斯特轻取“小比尔”约翰斯顿,但在科歇输给蒂尔登,博洛特拉/布鲁格农告负后,法国1-2落后。谁都清楚,他与蒂尔登的第四场将直接决定冠军归属,他赢了,6-3, 4-6, 6-3, 6-2。科歇在最后一场击败“小比尔”,法国人终于捧起期盼已久的奖杯。
  最后一次交锋是在美网决赛,比分是看似平淡的3-0,实际上是一场经典战役,一次以弱胜强,以守为攻的经典。34岁的蒂尔登疯狂进攻了两个小时,送出数量远胜以往的网前截击,但是,无功而返,玩命的奔跑和发疯的进攻耗尽了他的体力,蒂尔登竟然没能拿下一盘。
  


  如斯芬克斯般神秘的拉考斯特,23岁的年轻人,充分利用球场的长度和宽度,将球一次次打到引发对手咒骂的角度,而且,他几乎没有一个不必要的失误。拉考斯特令人信服地在美网首次加冕,次年他在决赛中击败博洛特拉再次捧杯。
  
  运动界的普拉达
  
  1929年,拉考斯特在罗兰・加洛斯收获单双两座冠军,人们脑中勾画着“鳄鱼王朝”,毕竟,蒂尔登都36岁了,博洛特拉也过了而立之年,28岁的科歇已在黄金年龄的边缘。令人始料不及,第一个退役的竟然是拉考斯特。以15岁“高龄”投身网球,以25岁“低龄”选择退出,如此戏剧性情节恐是空前绝后。
  那场法网男单决赛成了“鳄鱼”的告别演出。他患有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潮湿、坏天气和剧烈运动都可能导致发病,拉考斯特被迫放弃网球,甚至放弃所有体育活动。运动员生涯结束了,很快,单身汉日子也要到头了。勒内第一次坠入爱河,疯狂爱上了法国高尔夫冠军西蒙内・乔乌姆(Simone Thion de la Chaume),美丽的西蒙内小姐曾数次观看戴维斯杯的比赛。退役一年后,甜蜜的小两口立下神圣誓言。
  


  1931年,拉考斯特接手法国队,最年轻的火枪手成了另三个火枪手的队长,带队两年连续夺冠,至此,法国成就了戴维斯杯六连冠,1927-32年。接着他又被任命为法国网球协会主席,直到1942年离任。
  也许是骨子里的机械学基因,也许是为了弥补未能就读工程学校的遗憾,勒内总爱搞些小发明。在拍柄上缠上橡胶膏,发明自动投球机,还只是小试牛刀。上世纪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世纪百大发明,与电话、电视、剃须刀、芭比娃娃、运动鞋等一起,拉考斯特发明的钢制球拍进入榜单。1963年,第一支钢制球拍问世,他携手Wilson掀起一场革命。1966-78年间,使用T2000球拍的选手夺得46座大满贯,康纳斯和比利・简・金是最著名的受益人。
  打开Google,输入lacoste,显示搜索出2200万个结果,翻看前几页,全部是服装及其配饰的内容。现在,没多少人记得网球选手拉考斯特,却有无数人知道服装品牌拉考斯特,这只绿色小鳄鱼就是简洁、经典和优雅的象征。
  1927年,拉考斯特定做了几件短袖棉质T恤,类似马球衫,但加上了衣领,比原来的长袖凉爽得多,而且与传统上衣相比,面料的编织更疏松,便于排汗。这种新式运动衫立刻引起轰动,1933年,著名纺织品制造商吉利耶找到他,拉考斯特衬衣公司成立,朋友罗伯特・乔治画了一只鳄鱼送给他,勒内把这个张开大嘴的鳄鱼绣到衣服左胸前。第一次,商标出现在衣服上,而不是里面。
  拉考斯特从运动服饰起家,发展成顶级时装品牌。网球衫由最开始的白色变成五颜六色,设计领域也扩展到高尔夫、航海、休闲等,产品还包括裤子、外套、裙子等全套服装,以及鞋、包、眼镜、手表等配饰,甚至还有香水。
  真正的鳄鱼可以活60或70岁,而拉考斯特这只可爱的绿色鳄鱼绝对比它们长寿。70多年后,它依旧年轻,魅力无穷,就像罗迪克、加斯奎特这样身着拉考斯特的当红明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2例IVF/ICSI助孕患者h CG注射日子宫内膜三维
安吉在自序中提到,所谓补文是补“缺文而说有之者”,也就是说在《说文》的说解中出现的,但是却未列入《說文》正文的字。按今天的说法是《说文》的未收声符,安吉一共补充了二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