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成长的童话似乎从来就有很多,但我一个也记不得名字,或许是和自己的经历有关。就像小时候,我接触到的并没有什么白雪公主、美人鱼之类的故事,倒是记住了不少狐仙鬼怪的惊悚传闻,以及懵懵懂懂的野狐禅。
成年之后再能认真读一次童话的人或许有,但这种机会想必很少人有心去把握。在这种背景下,电影《房间》就像一个不容错过的成长童话,令人回味良久。
3月,爱尔兰电影《房间》在美国奥斯卡评奖中斩获最佳女主角奖,并获得最佳影片题名,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最佳影片的最有力争夺者。改编自爱玛·多诺霍同名小说的《房间》,讲述了一个女孩被邻居囚禁多年,并生下一个孩子,在7年后才获得解救的故事。
多数人的童年时代
当《房间》故事一开始的时候,看到“母女”两人被囚于斗室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孩”醒来的时候对着房间中的每样事物打招呼,或许这在成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却的确并没有什么值得奇异之处。
一个不大的房间,全程相伴的母亲,而且她几乎从不苛责——还有什么能令一个5岁的孩子不满足的呢?每个人一生下来之后,最初的空间也就只能有这么大而已,若非从成人的视角去看,其实是很大的一片空间了,广袤的床、高大的柜子、奇异的蛋蛋蛇(一串鸡蛋壳)、天窗外的宇宙、草原般的毯子……
早安,台灯;早安,盆栽;早安,蛋蛋蛇……早安,所有人……
在我们这些成人看来,这是值得引起同情的场景,会令善良的人感到心酸。然而,对于儿童们无所不能的幻想能力而言,将周围的一切化为美好几乎是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完成的事情。并且,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心智健全的儿童最正常不过的表现而已。如果说有什么奇怪的,怪就怪在导演偏偏就把这个温馨的场景放置在“囚禁”的环境下完成而已。
这一天是杰克5岁的生日,母亲为她量了一下身高。在发现自己能长大这个事实后,杰克开始想象自己能像传说的巨人一样强大,“我会成为巨人杰克,巨人杀手”,想到自己能“从天窗冲入宇宙”……这就是儿童的心智,是不能用成人眼光來揣测的另一时空。
同样在这一天发生的故事,是在杰克入睡之后,那个与杰克素未谋面的“父亲”来了。许多地方,父亲的角色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因为父亲要外出工作,维持一家的生计,例如中国的留守家庭,一些孩子对父亲的印象往往是:强壮、高大、沉重、胸怀、肩膀,但又伴随着“早出晚归”、“极少见面”等。
换一种方式而言,对特定地区特定年龄段的人而言,童年生活的确不过就是这样一种“母子囚禁”的状态而已。尤其在相对封闭的乡村中,以传统的农耕为生,几乎足不出户就能保证最简单的温饱,更为常见。
所以,当看到睡在衣柜中的杰克默默听着自己此时尚不明白的“那个人”和母亲发出的声音,只是习惯性地数着一二三的时候,实际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多数人的童年时代。
只有接触到的才是世界
男人再次莅临之前,女人坏掉的牙齿暗示了改变的发生,这就是生活的戏剧。
先是老鼠的出现让女人无意中道出“后院”,这说明她对七年的监禁是念念不忘的,当然这对杰克全无影响,因为目前这个房间还是整个世界。但由此女人开始诉说“真相”,她告诉杰克,全都是假的。老尼克的礼物、天窗外面的世界……
但这一切对于杰克而言是难以接受的,老尼克的礼物是真实的,这就足够了。“世界”对儿童与成人而言本来就是个抽象的概念,区别在于定义的边界不同:即便一个幼年时代就遨游五湖四海的孩子,他们头脑中的世界也并不会像成人那么大,因为只有接触到的才是世界,那些接触不到的,仅仅是到此一游的,很自然地便被“虚化”为抽象的“区域”,而只有当下的“区域”才会被视为“世界”。
因着这种不同,当母亲对着天窗尖叫的时候,杰克的理解才会是“为什么外星人从来不喊回来”。然而一直对杰克进行教导的又恰恰是母亲,是她确保了杰克在有限的空间内认识了宇宙。——这是唯有母性才能具备的伟大力量,而作为一名父亲要做到同样程度则几无可能,故而在这里才能真正体会到影片安排得顺理成章。“父子闯天关”的情节只能是情怀使然,现实中的壁垒令这种情境发生的可能趋近于零。
母亲的出逃计划开始发酵,从之前出现的老鼠开始,杰克开始面临新的时空概念。诸如“墙的另一边”、“事物的两面性”、“一堵墙的里面和外面”之类,但是“绿色的才是树叶”,而且“看不到”的“就是在骗我”这种观念杰克是知道的。糟糕的地方恰恰在于母亲在讲述“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杰克恰恰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并且是切切实实、顺理成章的:原本理所当然的保护成了当下最直接、最根本的阻碍。这就像一个艰难的哲学问题摆在杰克面前一样:每个人长大之前都要面临的困惑——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究竟置身何地?
这是一种源自个体最本质的追问,当人即将面对更大空间时,无从定位的茫然就会诱发这种本能的恐惧。这种恐惧并非自觉,而是自发的,来源于我们的血脉。
“定位”是群体动物需要自然面对的首要问题,一是地理上的时空定位,模糊的位置将引发茫然,故而当我们迷失方向的时候会感到恐慌;一是群体中的身份定位,“来历不明”不仅仅针对外来者适用,对于自身同样具有等同的威胁,带来的是被排斥的不安全感。杰克提到的“骗我”的问题未必包含后者,但绝对自发地产生了前者的恐惧。每个人当面对世界观上的冲击时候做出的第一反应基本都会是这样,就像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最初的时候要付出性命的代价一样,只是两者的恐慌同质却不等量罢了。
绝望的母亲因不能说服杰克而心灰意冷,无意中引发了一场“冷战”,导致了杰克形式上出现了“独立”的状况。
如果对两个生活在不同世界观下的个体进行分别观察的话,会发现杰克处于了一种“游离”的状态。这种“游离”带来的是毫无约束的空虚,故而很快杰克的随心所欲变成了一次破坏。
一个人世界观的转换最常发生在青春期,而这个时候相伴随的恰恰是“叛逆”的表现形式,也即所谓的“逆反心理”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相对有效的办法恰恰是放开控制,让“小世界”去自然而然地接触“大世界”。恰到好处的引导是必需的,但操之过急往往适得其反。
成年之后再能认真读一次童话的人或许有,但这种机会想必很少人有心去把握。在这种背景下,电影《房间》就像一个不容错过的成长童话,令人回味良久。
3月,爱尔兰电影《房间》在美国奥斯卡评奖中斩获最佳女主角奖,并获得最佳影片题名,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最佳影片的最有力争夺者。改编自爱玛·多诺霍同名小说的《房间》,讲述了一个女孩被邻居囚禁多年,并生下一个孩子,在7年后才获得解救的故事。
多数人的童年时代
当《房间》故事一开始的时候,看到“母女”两人被囚于斗室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孩”醒来的时候对着房间中的每样事物打招呼,或许这在成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却的确并没有什么值得奇异之处。
一个不大的房间,全程相伴的母亲,而且她几乎从不苛责——还有什么能令一个5岁的孩子不满足的呢?每个人一生下来之后,最初的空间也就只能有这么大而已,若非从成人的视角去看,其实是很大的一片空间了,广袤的床、高大的柜子、奇异的蛋蛋蛇(一串鸡蛋壳)、天窗外的宇宙、草原般的毯子……
早安,台灯;早安,盆栽;早安,蛋蛋蛇……早安,所有人……
在我们这些成人看来,这是值得引起同情的场景,会令善良的人感到心酸。然而,对于儿童们无所不能的幻想能力而言,将周围的一切化为美好几乎是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完成的事情。并且,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心智健全的儿童最正常不过的表现而已。如果说有什么奇怪的,怪就怪在导演偏偏就把这个温馨的场景放置在“囚禁”的环境下完成而已。
这一天是杰克5岁的生日,母亲为她量了一下身高。在发现自己能长大这个事实后,杰克开始想象自己能像传说的巨人一样强大,“我会成为巨人杰克,巨人杀手”,想到自己能“从天窗冲入宇宙”……这就是儿童的心智,是不能用成人眼光來揣测的另一时空。
同样在这一天发生的故事,是在杰克入睡之后,那个与杰克素未谋面的“父亲”来了。许多地方,父亲的角色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因为父亲要外出工作,维持一家的生计,例如中国的留守家庭,一些孩子对父亲的印象往往是:强壮、高大、沉重、胸怀、肩膀,但又伴随着“早出晚归”、“极少见面”等。
换一种方式而言,对特定地区特定年龄段的人而言,童年生活的确不过就是这样一种“母子囚禁”的状态而已。尤其在相对封闭的乡村中,以传统的农耕为生,几乎足不出户就能保证最简单的温饱,更为常见。
所以,当看到睡在衣柜中的杰克默默听着自己此时尚不明白的“那个人”和母亲发出的声音,只是习惯性地数着一二三的时候,实际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多数人的童年时代。
只有接触到的才是世界
男人再次莅临之前,女人坏掉的牙齿暗示了改变的发生,这就是生活的戏剧。
先是老鼠的出现让女人无意中道出“后院”,这说明她对七年的监禁是念念不忘的,当然这对杰克全无影响,因为目前这个房间还是整个世界。但由此女人开始诉说“真相”,她告诉杰克,全都是假的。老尼克的礼物、天窗外面的世界……
但这一切对于杰克而言是难以接受的,老尼克的礼物是真实的,这就足够了。“世界”对儿童与成人而言本来就是个抽象的概念,区别在于定义的边界不同:即便一个幼年时代就遨游五湖四海的孩子,他们头脑中的世界也并不会像成人那么大,因为只有接触到的才是世界,那些接触不到的,仅仅是到此一游的,很自然地便被“虚化”为抽象的“区域”,而只有当下的“区域”才会被视为“世界”。
因着这种不同,当母亲对着天窗尖叫的时候,杰克的理解才会是“为什么外星人从来不喊回来”。然而一直对杰克进行教导的又恰恰是母亲,是她确保了杰克在有限的空间内认识了宇宙。——这是唯有母性才能具备的伟大力量,而作为一名父亲要做到同样程度则几无可能,故而在这里才能真正体会到影片安排得顺理成章。“父子闯天关”的情节只能是情怀使然,现实中的壁垒令这种情境发生的可能趋近于零。
母亲的出逃计划开始发酵,从之前出现的老鼠开始,杰克开始面临新的时空概念。诸如“墙的另一边”、“事物的两面性”、“一堵墙的里面和外面”之类,但是“绿色的才是树叶”,而且“看不到”的“就是在骗我”这种观念杰克是知道的。糟糕的地方恰恰在于母亲在讲述“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杰克恰恰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并且是切切实实、顺理成章的:原本理所当然的保护成了当下最直接、最根本的阻碍。这就像一个艰难的哲学问题摆在杰克面前一样:每个人长大之前都要面临的困惑——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究竟置身何地?
这是一种源自个体最本质的追问,当人即将面对更大空间时,无从定位的茫然就会诱发这种本能的恐惧。这种恐惧并非自觉,而是自发的,来源于我们的血脉。
“定位”是群体动物需要自然面对的首要问题,一是地理上的时空定位,模糊的位置将引发茫然,故而当我们迷失方向的时候会感到恐慌;一是群体中的身份定位,“来历不明”不仅仅针对外来者适用,对于自身同样具有等同的威胁,带来的是被排斥的不安全感。杰克提到的“骗我”的问题未必包含后者,但绝对自发地产生了前者的恐惧。每个人当面对世界观上的冲击时候做出的第一反应基本都会是这样,就像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最初的时候要付出性命的代价一样,只是两者的恐慌同质却不等量罢了。
绝望的母亲因不能说服杰克而心灰意冷,无意中引发了一场“冷战”,导致了杰克形式上出现了“独立”的状况。
如果对两个生活在不同世界观下的个体进行分别观察的话,会发现杰克处于了一种“游离”的状态。这种“游离”带来的是毫无约束的空虚,故而很快杰克的随心所欲变成了一次破坏。
一个人世界观的转换最常发生在青春期,而这个时候相伴随的恰恰是“叛逆”的表现形式,也即所谓的“逆反心理”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相对有效的办法恰恰是放开控制,让“小世界”去自然而然地接触“大世界”。恰到好处的引导是必需的,但操之过急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