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闻喜县博物馆馆藏《闲事碑》考释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cs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事碑》客观反映了崇祯年间天灾人祸、匪患及民生状况,作者还通过引用史料,对同一时期的全国各地的灾情进行了对比,还原了明末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场景和社会真实状况。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历史周期律的认识。启迪我们当下要珍惜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加强粮食安全和社会治安管理,强化节粮意识,防患于未然,及时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隐患,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明代崇祯年间天灾人祸不断,人民遭受苦难,立碑告诫后人,要勤俭持家。
  山西闻喜县博物馆收藏有一通《闲事碑》,原立于闻喜县侯村。青石质,碑首呈半圆状,额、身一体,高104厘米,宽55厘米,厚14厘米,碑额、碑身以两阴线填刻云纹隔开,碑首正中竖刻“闲事碑”三字,左右各有两道阴线围成一竖匾状,左右两侧分别刻“月”“日”二字在两圆之中,“月”“日”两字周围有云纹烘托。碑身四周也装饰有云纹。碑文12行,每行字数不一,共约500字,书石字体工整,古拙厚重。碑文背面刻有崇祯六年九月创建关帝庙碑记,两文同用一碑,说明当时大灾刚过,天下初平,碑石短缺,民力尚艰,经济仍无恢复。
  该碑刻立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由邑庠生(县学秀才)杨弘培撰文,杨俊士书石。杨弘培、杨俊士不见史载。
  碑文全文如下:
  太祖先帝不题。至崇祯年间,经过凶岁,又遭乱变,著碑以晓后云。
  崇祯四、五、六年,流寇犯乱,抢夺财物,杀掳男女,焚民房屋,不知其数。及七、八、九年,荒旱不收。八年又遭蝗蝻,田苗尽食。但见百姓草子食尽,榆皮食尽,游尘糟糠食尽。究至为母吃子,为子吃父,未能救民之生也。壮者走散于四方,老幼饿死于道路,人中之数,十中去七。似此景象,百姓之疾苦,古来罕有。世间之饿莩,深可悲惨,人苦极矣,天否极矣!乃苦尽甘来,人事之必然;否极泰至,天公之定理。幸值九年,夏麦颇收,秋苗兴盛,合时雨降。前此之死亡者不能复生,而存命者或有一线生气矣,而民之悲怀至此作悦景矣。追忆凶岁,甚利害,乱变曾口口。先辈遭困苦,后辈要勤俭,凡我辈后睹此,当谨防矣。故刻碑以晓后云。
  崇祯十三年凶岁,麦价银九钱一斗,口价九钱一斗,种时谷一钱一升。汾州茭草米七钱一斗,粳价七分一斗,游尘价五分一斗,蒺藜八分一斗。地中野草,罗马兜兜,挖食净尽。又遭狼虫恶法,一群四十有余,将在地口茨藜口草人等,吃伤无数。
  物件:麻油一钱八分一斤,猪肉一斤一钱八分,净花一斤三钱,鸡一只三钱,猪一口十两,羊一只三两。
  邑庠生杨弘培撰
  杨俊士书
  顺治五年四月立
  碑文记载的内容
  碑文开宗明义首先说明了立碑的目的:“至崇祯年间经过凶岁,又遭乱变,著碑以晓后云”,然后简略记述了崇祯四、五、六年流寇犯乱,杀人越货,民遭人祸,到崇祯七、八、九年,又遇天灾,荒旱、蝗灾接踵而至,从而导致当地百姓,流离失所,无粮可食,饿殍遍野,甚至出现父子母子相食的人间惨剧。最后作者劫后余生仍心有余悸,立碑告诉后人要勤俭节约,居安思危。碑文最后记录了崇祯十三年又逢灾年,麦、谷、茭草米、野菜蒺藜、罗马兜兜和猪、羊、鸡肉、麻油的价格,及狼群出没、伤害人畜的情况。
  碑刻的时代背景
  碑文描述的是崇祯年间闻喜一带的天灾人祸,旱灾连年不断,又遭蝗虫肆虐,流寇作乱,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父子母子相食,简直是世界末日的人间炼狱。而这正是明末崇祯年间整个中国的缩影。崇祯年间,内忧外患,内部朝廷大臣党争加剧,财政匮竭,军事软弱无力,又有各地大规模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外有后金少数民族政权的虎视耽耽,并不断侵城掠地,骚扰百姓,明政府只能被动防守,加上崇祯年间正处于小冰河期的鼎盛期,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全国每年都有数次,至于小型灾害每月都有发生。明末崇祯一朝十七年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主要有旱、蝗、涝雹、震等几种,其中旱、蝗、涝这三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大。连年大灾使得崇祯时期频闹饥荒,持荒之久、波及之广、灾害之重,为历代所罕见,给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从崇祯元年(1628年)开始,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首先遭到大旱的袭击,从此开始,大旱几乎连年不断,没有丝毫收敛迹象,至崇祯十一年(1638年),旱情急剧扩展,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频传旱情,竞至赤地千里,川竭井涸,颗粒不收。崇祯十二年(1639年)旱灾开始由北向南迅速蔓延,一时之间遍及西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就在朝廷难以举措之时,更为严重的旱灾又在崇祯十三年和十四年降临,各省旱灾面积陡然大增,农民颗粒无收。
  甘肃旱灾成片,地裂干燥,荒野遍布,“人相食”的惨剧竟然不再耸人听闻;陕西“绝粜罢市”,木皮石面皆食尽,人口十亡八九;山西“汾水漳河均竭,民多饿死”;河北“九河俱干,白洋淀涸,尸骸遍野”;河南“禾木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民饿死十之五六,流亡十之三四,地大荒”;江苏、淮北大旱“黄河水涸,蝗蝻遍野,流亡载道”。另外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的旱情也日益严重。崇祯十五年,旱情仍较严重,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民与日俱增。在旱灾肆虐的同时,大规模的涝灾也在明王朝赖以生存的江南财富集中区蔓延,将明王朝拖入更深的危机之中。随着旱灾蝗灾接踵而至,蝗虫大量孳生在旱年,旱灾和蝗灾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年蝗灾极其普遍,发生蝗灾遍及黄河以北地区,且连年不断,可以看出,崇祯年间水、旱、蝗三大自然災害并发,在空间上遍布南北,波及范围广,在时间上,年年有灾,持续时间长,在受灾程度上,多灾并发,民不聊生,山西人口由崇祯初年间的1024万人下降至620万人,陕西、山东死亡人口也在数百万之上,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明政府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全国粮食价格也通涨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人们两手空空,没有缴纳赋税的能力。人民生计艰难,而政府处境也非常糟糕,甚至没能力支付军饷,以维持边防和驿递。   民国七年版《闻喜县志》记载:“崇祯四年,闯贼自西来,杀掳男妇甚众;崇祯七年,土寇孙启秀聚据中条,杀掠甚横;崇祯八年乙亥大饥,人相食;崇祯十二年,乙卯七月蝗;十三年庚辰大饥,邑境斗米银八钱,人相食,城中居民黄昏不敢独出”。
  该碑碑文与县志史料相互印证,真实地反映了明代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场景和社会现状。
  碑刻的历史价值和启示
  碑刻记载了真实的历史,目的是让后人吸取教训,免蹈覆辙,读史明理,它给我们的启示,一是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永远牢记农为邦本,食为政首。尽管当今人类的经济活动已高度非农化,人们粮食之外的消费需求日趋增加,但粮食的不可替代性永远不会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永远不会改变。二是大兴勤俭节约之风,牢记先辈困苦教训,树立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理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切实认真践行光盘行动。三是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使们的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免受碑文中的人间惨祸。
  在中国古代社会,个体小农由于经营的分散性和脆弱性,没有能力从事大规模的防灾、抗灾活动。只有政府有能力集中人力、物力从事这项活动。明朝统治者也深知,与救荒相比,备荒是最为有效的灾荒救治方式,明朝历代皇帝也重视备荒建设,但“屡建屡废”,尤其是在崇祯年间,内忧外患,财政枯竭,国库空虚,在天灾人祸面前,不僅没有设法救济安置灾民,而是继续催逼税赋钱粮,引发百姓大规模逃亡,成为“流寇”“盗匪”,致使农民军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在碑文中,我们看到有关灾情、匪情、物价飞涨的记录,但看不到地方政府的赈灾救济灾民的记录,说明当时明政府角色缺失,国家功能严重丧失,地方官府已趋于瘫痪,没有能力组织民众抗灾救灾,救灾民于水火,明王朝已陷入衰败的恶性循环中。而正是如此,才加剧了灾祸的蔓延,最终导致明朝人亡政息。另外碑文中的物价记录为我们研究明末崇祯年间社会经济和民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碑文作者希望后人记住先辈困苦教训,勤俭持家。但作者囿于历史局限,看不到造成这一惨剧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否明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无所作为。另外作者也表达“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无奈和沉重叹息。
  该碑虽名“闲事碑”,但碑文内容沉重严肃,绝不可以闲事视之,距今虽已372年,但读来仍使人振聋发聩,心有余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记住先民困苦的同时,更要铭记造成灾祸的原因,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作者单位:山西省闻喜县博物馆
其他文献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行道树树种配置、养护是有特定需求的,在规划研究中有必要单独予以考虑。文章对天津“五大道”地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征和行道树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其未来发展和更新展开了一些思考。  天津“五大道”的历史文化风貌  天津人常说的“五大道”,是对中心城区内以由南向北并列着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等五条东西向道路与附近的成都道及其他多条南北向道路合围形成街区的统称。2011年,天
期刊
“意象”这一概念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早在《周易》中就提出“立象以尽意”“观物以取象”等命题。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将其感知到的不同景观融汇加工成独具韵味的诗文,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心情心绪,正如叶朗所言:“诗是审美意象,是情景的统一,审美意象直接在审美感兴中产生,是对于审美自然的真实反映。”诗歌意象不仅记录了客观的景观形象,还承载着诗人丰沛的情感。  诗歌的创作与产生受到特定地域环境的
期刊
维吾尔族经历不同地域和自然条件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受到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元化的民间谚语。谚语中包含着他们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主要从民间谚语的表达看维吾尔族的待客习俗及其变迁。  时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维吾尔族的待客习俗也产生一定的转变。谚语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采用简短的语言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进行总结表达,呈现出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们对维吾
期刊
河北舞蹈的社会土壤rn河北省因处于黄河下游以北而得名,又因古属冀州,故简称“冀”.战国时,北部属燕,南部归赵,故也有“燕赵”之称.整个辖区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北越燕山之阴,
期刊
1993年出土于焦作白庄6号东汉墓(M6)的东汉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该连阁式陶仓楼楼体由主楼、附楼及连接主附楼的空中阁道组成,构件多达31件,此次修复的构件是主楼上与空中阁道相连、编号为2564-15的构件。因原先修复所用粘接剂经久老化,一些粘接裂隙出现松动的情况,考虑其潜在文物安全风险,故实施此次保护修复过程。同时,该件器物上同时存在粘接错位,重要部位缺块情况,考虑为了让其能
期刊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杨衒之撰写的一部记载洛阳城内诸多佛寺兴建状况的重要历史著作,其意义深刻,全面反映了北魏都城洛阳的基本面貌。文章根据《洛阳伽蓝记》所载的商业里坊名称和方位,推断出北魏洛阳城的市场布局,以及商业特点。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曾于洛阳任过职务的抚军府司马杨衒之在重过洛阳后所撰写的一部集宗教文化、地理知识、建筑风格、文学创作、中西交流于一体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此书作于东魏武定五
期刊
在博物馆中,陈列展览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基本展览,另一种是专题展览。从实际效果来看,专题展览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藏品价值,让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更有意义,进一步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文章重点讨论专题展览给博物馆建设所带来的作用,希望能够为博物馆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近年来,博物馆组织了各种专题展览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临时性与流动性,是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补充与拓展,得到了中外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
期刊
伴随着我国全面脱贫战略的实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依托乡土传统文化,实现旅游开发引导乡土文化、传统文化重构是当前的挑战和责任。通过旅游开发可以促进地方乡土文化能够实现多元化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文章基于旅游开发思维对乡土传统文化重构与解构的思考,对当前保持乡土文化产业结构形态稳定和推动乡土文化产业现代化转变提供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开发过度加快,很多自然环境逐渐被城市空间侵占形成城
期刊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思想的转变,旅游行业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但是由于其相对于传统行业来说还是一个新生的行业,缺乏很多理论上的指导。比如对于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虽然之前有学者进行了相关讨论,但是对于互联网平台出现之后的旅游规划思想的新的转变并未涉及,文章正是立足于互联网视角下对于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希望能够填补旅游行业的相关空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