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俄联合研制“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
自上世纪50年代“冷战”爆发以来,苏联/俄罗斯与印度从各自国家战略利益出发,逐步建立起广泛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印度陆、海、空三军70%以上的武器装备均来自于俄罗斯。两国于2000年成立了政府间军技合作混合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武器装备的采购和联合研发。
“布拉莫斯”联合研制计划始于1995年12月,当时印海军正大力推行“印度洋是印度人的印度洋”的海上强军政策,一方面不惜耗费巨资引进航母和其他舰艇,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国内力量研制先进反舰导弹。但是印度导弹技术储备不足,不得不寻求国际合作。在缔造印俄战略性伙伴关系的大背景下双方一拍即合,1998年2月,印俄签订谅解备忘录,共同致力于开发新型反舰导弹(设计代号PJ-10,取名“布拉莫斯”)。该导弹以俄罗斯原有的SS-N-26/P-800红宝石反舰导弹为基础开发,实际上,最早的“布拉莫斯”导弹就可以看做是红宝石导弹根据印度工业基础降级的版本,方便印度参与研制和进行生产。
两国成立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开始联合研制“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印方参与该项目的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俄方参与该项目的是仪器制造科学生产联合公司。计划总投资金额2.5亿美元,印出资比例为50.5%,其余为俄出资。两国计划在俄、印批量生产导弹,除装备印俄两国军队外,还将向第三国出口。近年来印度频频在国际防务展上展示“布拉莫斯”导弹,国际上普遍认为该型导弹在世界军火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有陆基、舰载和机载三种型号。2010年12月12日,印度对外称“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完成全部型号研制工作,陆射型“布拉莫斯”于2007年6月21日开始在印陆军服役,舰射型“布拉莫斯”于2006年10月开始陆续装备印海军,首先部署在“拉吉普特”级导弹驱逐舰上。最新完成研制的是空中和水下潜艇发射的型号,标志着该导弹全部型号部已经完成研制。其中空射型进入了试验最后阶段,计划装备苏-30MKI战斗机,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已与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展开联合工作,研制可携带空基“布拉莫斯”导弹的苏30MIK改进型战斗机;潜射型“布拉莫斯”于2012年四季度进行首次试验,预计将与空射型一起,相继装备部队。
目前印俄正在研制“布拉莫斯”Ⅱ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飞行速度将从超声速提高到高超声速,可达到5至7马赫。有关人士表示,“布拉莫斯”Ⅱ型导弹仅限于装备俄罗斯和印度两国军队,暂无出口计划。
欧洲联合研发“神经元”无人机
面对美国国防工业日益集中的强大竞争压力,欧洲军工体系的力量显得势单力薄。欧洲各国军队的重复建设,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各国军事工业的重复建设,仅坦克制造企业欧洲就有十多家。各国在研发无人机和装甲车辆上也是各自为战,因此欧盟成立了欧洲防务局来强化集体军事力量。欧洲防务局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这些具体的研发项目上实现资源整合。欧盟各国正在联合研发各种先进武器系统,以实现成为世界军事舞台上顶级势力的目标,缩短与美国之间存在的军事科技差距。
“神经元”无人机是一个以法国为首,意大利、瑞典、西班牙、希腊和瑞士等欧洲多国参加的隐身无人攻击机技术演示验证项目。法国达索航空公司负责该项目的管理、系统构架设计、飞行控制系统和总装;法国泰勒兹公司负责提供数据中继设备和指挥控制接口;瑞典萨伯公司协助达索公司进行总体设计和试飞工作,并提供中机身、航空电子设备和燃油系统;意大利阿莱尼亚航空公司负责提供发射,弹射系统,电气和空速子系统并参与试飞;欧洲EADS旗下的西班牙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提供机翼、数据链和地面站;希腊航宇工业公司负责提供后机身、尾喷管和综合装配架;瑞士RUAG公司负责风洞试验和提供武器发射装置。比利时也打算参与该项目,其工作可能包括设计一种射频卫星数据中继设备。
目前欧洲主要国家(不包括俄罗斯)已没有任何有人驾驶战斗机研制项目,“神经元”的首要目的就是在此情况下,开发具有适应未来需要航空关键技术的无人攻击机,可与美国“联合无人空战系统”竞争的系统,尺寸大致接近F-16多用途战术战斗机,从而保持与美国竞争的能力。
在经过5年的设计、开发、装配和静力试验之后,“神经元”无人作战飞机验证机于2012年1月出厂。2012年12月1日,该无人机从位于法国南部的达索飞机制造公司伊斯垂斯试飞基地升空,成功完成了首飞。该无人机目前的技术参数如下:机长9.5米,翼展约12.5米,重约6000千克,配装1台罗尔斯·罗伊斯/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杜尔”发动机,飞行速度约为O.8马赫,最长飞行时间3小时。该机设计有两个炸弹舱,携带制导武器。
以色列与印度联合研制BARAK 8防空导弹系统
四次中东战争、与阿拉伯国家的紧张关系以及早期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武器禁运促使以色列走出独具特色的军事工业发展道路。军事工业已成为以色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类从业人员高达30万人。其中3家最大的军工企业是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以色列军事工业有限公司、拉菲尔公司。以色列自产武器装备有1000多个品种,产品大至作战飞机、主战坦克等重装备,小到适用于沙漠地区使用的头盔、防护服等后勤物资。以色列在无人机、导弹防御系统、国防电子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以色列防务产品和研发能力不仅归功于多年发展的独立自主的军工生产体系,也得益于美国的国防援助、西方防务技术的完全开放和深度交流。
作为世界武器和军事装备出口大国,以色列出口对象不仅有西方的北美和欧洲,还有稳定传统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这其中印度和巴西对以色列的国防产品需求增长较快。但是以色列与美国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当以色列的军贸对象与美国要求不一致时会受到美国与西方的制约。在此背景下,联合研发成为以色列国防产品出口的灵活手段。联合研发项目以成功研发的武器装备相关成熟技术为基础,原材料和器件设计全球选型,从而规避限制,并且立足于改造升级合作方现有的武器装备而不是重新研发新的装备。以色列利用军火贸易,成功改善了与许多国家,包括以前敌对国家的关系,不仅获得了经济利益,在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也都取得巨大收益。 BARAK 8是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与印度联合研制的海军型/空军型中程防空导弹,每个火力单元包括一辆指挥控制车、一部搜索雷达、一部制导雷达和三个发射装置,每个发射装置含8发导弹,为密集垂直发射系统。导弹重1350千克,弹长340厘米/450厘米(海军型/空军型,下同),弹径27厘米/54厘米,翼展85厘米/94厘米,拦截远界为70千米/120千米,拦截高度16千米,速度为3马赫,制导方式为GPS、S波段数据链和末端多光谱导引头,采用60千克预制碎片高能战斗部和激光引信。
2009年11月,印度与以色列签署了一项价值11亿美元的合同,由以色列向印方提供升级版的BARAK 8战术防空系统。该联合研发项目按原计划应在2012年年中投入使用,目前已经推迟,仍处在试验阶段,预计将于2014年交付。
随着印度寻求采购和生产“铁穹”近程导弹防御系统,印度与以色列进一步讨论在武器研发方面开展合作。两国国防部长于2012年12月3日~4日讨论了两国可能联合开发的新型项目。除了投资20亿美元的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项目,两国还将联合研制各型导弹,包括对陆攻击导弹。
南非和巴西联合研制“敏捷短矛”近距空空导弹项目
南非作为非洲大陆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和出口国,其国防工业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解除种族隔离制度以前,迫于南非与邻国的敌对关系以及在全球对其制裁的巨大压力下,白人政府的军事强国和倾全国之力确保军事实力的思想造就部分军事装备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新南非成立后,新政府宣布停止核武器、军用卫星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的研制生产,只保留了部分技术领先的常规武器系统、电子战产品、航空机载设备及集成的研制生产。当前,南非的军品研制生产主要集中在国有的阿姆斯科公司、德耐尔集团公司、格林泰克集团公司、鲁纳特有限公司和先进技术工程公司以及数十家小型私营公司。南非武器装备的自给率已达95%并大量出口,武器出口已成为南非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南非的军工产品涉及陆、海、空军装备和小卫星领域,侧重于系统设计和集成,不少产品设计巧妙、性能优异,并为欧美的军工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但由于配套的元器件、原材料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以色列,因此南非需向上述国家采购,在南非生产高档产品的批生产能力有限。联合研发成为南非保持技术先进性,建设和释放合作方武器装备生产产能的有效途径。
德耐尔集团公司旗下的德耐尔动力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战术导弹、精确制导武器、无人机系统和集成系统解决方案。“敏捷短矛”导弹是由该公司与巴西联合研制的一款高机动空空导弹,项目于2006年启动,预计于2013年开始装备南非和巴西空军。该合作项目使双方具备了研制第五代空空导弹的技术和能力,并可能促进两国在其它防务领域的合作。
“敏捷短矛”空空导弹为第五代红外图像近程空空导弹,弹长2.98米,弹径16.6厘米,弹重93千克,射程20千米。采用尾舵无翼式气动布局、推力矢量控制和双波段红外成像导引头,具有发射后锁定能力。推力矢量技术提供了高过载能力,使其具有非常高的敏捷性;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视角很宽,导引头框架角可达±90°,能与头盔瞄准具或者机载雷达随动,也可自动扫描;导弹采用雷达引信,战斗部为破片式;动力系统为“推进-持续”发动机。可以由载机雷达、头盔瞄准具或者导弹自动扫描进行目标分配,发射后锁定。该导弹计划配备于F-5M、FX2、“阵风”以及“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上,目前已经成功与瑞典“鹰狮”歼击机集成,正在集成BAE系统公司的Hawk轻型教练/战斗机。
南非和阿联酋联合研制AL-TARIQ精确制导炸弹组件
德耐尔动力公司与阿联酋Tawazun公司成立合资公司Tawazun Dynamics。共同开发、组装和集成AL-TARIQ精确制导炸弹组件,初始阶段在阿布扎比的Tawazun工业园区生产。
AL-TARIQ精确制导炸弹组件基于德耐尔公司研制的“闪电”,这是一个低成本模块组件,用于Mk81/82/83炸弹。基本型利用GPS/INS制导,加装红外图像(自动目标识别)和半主动激光导引头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度到3米,射程为120千米,采用弹开翼展和火箭助推方式增程到200千米。该模块能与发射载机通过无线方式集成。
韩国与印尼联合研发K-FX战斗机
韩国军事工业以授权生产起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迅速发展,在地面武器、造船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近年来,韩国表现出拓展武器出口的强烈欲望。韩国积极参加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武器展览会,还采用激进的市场行销手法,允许外国客户先租再买,以扩展韩式武器的出口。韩国将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与中东国家视为重点目标市场,出口产品主要有潜艇和飞机零部件、弹药和火箭炮。过去,韩国国防企业基本上是以出口武器系统为主,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增加高技术产品联合研发的比例以吸引资金投入。同时,韩国国防工业在无人机、模拟飞行器、自动化安全警戒系统等领域进行了重点发展。
韩国武器出口的跨越式发展也存在短板,首先韩国没有建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部分分系统依赖美国等西方国家,同时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也不完全透彻,在批产质量控制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造成韩国武器装备部分指标非常优秀但是系统总体性能和可靠性欠佳。
韩国在美国帮助下设计生产出“金鹰”超音速教练机T-50并向印尼成功销售。以此为契机,韩国和印尼2011年开始实施合作开发新型隐形战斗机的计划,名为KF-X计划。根据两国设想,KF-X的性能应超越法国的“阵风”和欧洲的“台风”战斗机,仅略逊色于美国的F-22和F-35。KF-X将配备韩国国产高技术武器,诸如精确制导炸弹、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另外,战机的电子系统、电传操纵系统和隐形能力等核心技术,将通过贸易方式从合伙方取得,或者由韩国自行研发。此次合作,韩国要求印尼承担先期研发费用的20%,约合1000万美元。印尼还派遣了37名研究人员,与韩国约100名研究人员一同实施该计划。KF-X战斗机量产后印尼将采购约50架。曾经有外媒传言土耳其有意加入该计划但没有实现,今年3月印尼政府宣布该计划推迟18个月,最终研发结果有待进一步消息公布。
自上世纪50年代“冷战”爆发以来,苏联/俄罗斯与印度从各自国家战略利益出发,逐步建立起广泛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印度陆、海、空三军70%以上的武器装备均来自于俄罗斯。两国于2000年成立了政府间军技合作混合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武器装备的采购和联合研发。
“布拉莫斯”联合研制计划始于1995年12月,当时印海军正大力推行“印度洋是印度人的印度洋”的海上强军政策,一方面不惜耗费巨资引进航母和其他舰艇,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国内力量研制先进反舰导弹。但是印度导弹技术储备不足,不得不寻求国际合作。在缔造印俄战略性伙伴关系的大背景下双方一拍即合,1998年2月,印俄签订谅解备忘录,共同致力于开发新型反舰导弹(设计代号PJ-10,取名“布拉莫斯”)。该导弹以俄罗斯原有的SS-N-26/P-800红宝石反舰导弹为基础开发,实际上,最早的“布拉莫斯”导弹就可以看做是红宝石导弹根据印度工业基础降级的版本,方便印度参与研制和进行生产。
两国成立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开始联合研制“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印方参与该项目的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俄方参与该项目的是仪器制造科学生产联合公司。计划总投资金额2.5亿美元,印出资比例为50.5%,其余为俄出资。两国计划在俄、印批量生产导弹,除装备印俄两国军队外,还将向第三国出口。近年来印度频频在国际防务展上展示“布拉莫斯”导弹,国际上普遍认为该型导弹在世界军火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有陆基、舰载和机载三种型号。2010年12月12日,印度对外称“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完成全部型号研制工作,陆射型“布拉莫斯”于2007年6月21日开始在印陆军服役,舰射型“布拉莫斯”于2006年10月开始陆续装备印海军,首先部署在“拉吉普特”级导弹驱逐舰上。最新完成研制的是空中和水下潜艇发射的型号,标志着该导弹全部型号部已经完成研制。其中空射型进入了试验最后阶段,计划装备苏-30MKI战斗机,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已与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展开联合工作,研制可携带空基“布拉莫斯”导弹的苏30MIK改进型战斗机;潜射型“布拉莫斯”于2012年四季度进行首次试验,预计将与空射型一起,相继装备部队。
目前印俄正在研制“布拉莫斯”Ⅱ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飞行速度将从超声速提高到高超声速,可达到5至7马赫。有关人士表示,“布拉莫斯”Ⅱ型导弹仅限于装备俄罗斯和印度两国军队,暂无出口计划。
欧洲联合研发“神经元”无人机
面对美国国防工业日益集中的强大竞争压力,欧洲军工体系的力量显得势单力薄。欧洲各国军队的重复建设,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各国军事工业的重复建设,仅坦克制造企业欧洲就有十多家。各国在研发无人机和装甲车辆上也是各自为战,因此欧盟成立了欧洲防务局来强化集体军事力量。欧洲防务局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这些具体的研发项目上实现资源整合。欧盟各国正在联合研发各种先进武器系统,以实现成为世界军事舞台上顶级势力的目标,缩短与美国之间存在的军事科技差距。
“神经元”无人机是一个以法国为首,意大利、瑞典、西班牙、希腊和瑞士等欧洲多国参加的隐身无人攻击机技术演示验证项目。法国达索航空公司负责该项目的管理、系统构架设计、飞行控制系统和总装;法国泰勒兹公司负责提供数据中继设备和指挥控制接口;瑞典萨伯公司协助达索公司进行总体设计和试飞工作,并提供中机身、航空电子设备和燃油系统;意大利阿莱尼亚航空公司负责提供发射,弹射系统,电气和空速子系统并参与试飞;欧洲EADS旗下的西班牙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提供机翼、数据链和地面站;希腊航宇工业公司负责提供后机身、尾喷管和综合装配架;瑞士RUAG公司负责风洞试验和提供武器发射装置。比利时也打算参与该项目,其工作可能包括设计一种射频卫星数据中继设备。
目前欧洲主要国家(不包括俄罗斯)已没有任何有人驾驶战斗机研制项目,“神经元”的首要目的就是在此情况下,开发具有适应未来需要航空关键技术的无人攻击机,可与美国“联合无人空战系统”竞争的系统,尺寸大致接近F-16多用途战术战斗机,从而保持与美国竞争的能力。
在经过5年的设计、开发、装配和静力试验之后,“神经元”无人作战飞机验证机于2012年1月出厂。2012年12月1日,该无人机从位于法国南部的达索飞机制造公司伊斯垂斯试飞基地升空,成功完成了首飞。该无人机目前的技术参数如下:机长9.5米,翼展约12.5米,重约6000千克,配装1台罗尔斯·罗伊斯/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杜尔”发动机,飞行速度约为O.8马赫,最长飞行时间3小时。该机设计有两个炸弹舱,携带制导武器。
以色列与印度联合研制BARAK 8防空导弹系统
四次中东战争、与阿拉伯国家的紧张关系以及早期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武器禁运促使以色列走出独具特色的军事工业发展道路。军事工业已成为以色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类从业人员高达30万人。其中3家最大的军工企业是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以色列军事工业有限公司、拉菲尔公司。以色列自产武器装备有1000多个品种,产品大至作战飞机、主战坦克等重装备,小到适用于沙漠地区使用的头盔、防护服等后勤物资。以色列在无人机、导弹防御系统、国防电子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以色列防务产品和研发能力不仅归功于多年发展的独立自主的军工生产体系,也得益于美国的国防援助、西方防务技术的完全开放和深度交流。
作为世界武器和军事装备出口大国,以色列出口对象不仅有西方的北美和欧洲,还有稳定传统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这其中印度和巴西对以色列的国防产品需求增长较快。但是以色列与美国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当以色列的军贸对象与美国要求不一致时会受到美国与西方的制约。在此背景下,联合研发成为以色列国防产品出口的灵活手段。联合研发项目以成功研发的武器装备相关成熟技术为基础,原材料和器件设计全球选型,从而规避限制,并且立足于改造升级合作方现有的武器装备而不是重新研发新的装备。以色列利用军火贸易,成功改善了与许多国家,包括以前敌对国家的关系,不仅获得了经济利益,在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也都取得巨大收益。 BARAK 8是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与印度联合研制的海军型/空军型中程防空导弹,每个火力单元包括一辆指挥控制车、一部搜索雷达、一部制导雷达和三个发射装置,每个发射装置含8发导弹,为密集垂直发射系统。导弹重1350千克,弹长340厘米/450厘米(海军型/空军型,下同),弹径27厘米/54厘米,翼展85厘米/94厘米,拦截远界为70千米/120千米,拦截高度16千米,速度为3马赫,制导方式为GPS、S波段数据链和末端多光谱导引头,采用60千克预制碎片高能战斗部和激光引信。
2009年11月,印度与以色列签署了一项价值11亿美元的合同,由以色列向印方提供升级版的BARAK 8战术防空系统。该联合研发项目按原计划应在2012年年中投入使用,目前已经推迟,仍处在试验阶段,预计将于2014年交付。
随着印度寻求采购和生产“铁穹”近程导弹防御系统,印度与以色列进一步讨论在武器研发方面开展合作。两国国防部长于2012年12月3日~4日讨论了两国可能联合开发的新型项目。除了投资20亿美元的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项目,两国还将联合研制各型导弹,包括对陆攻击导弹。
南非和巴西联合研制“敏捷短矛”近距空空导弹项目
南非作为非洲大陆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和出口国,其国防工业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解除种族隔离制度以前,迫于南非与邻国的敌对关系以及在全球对其制裁的巨大压力下,白人政府的军事强国和倾全国之力确保军事实力的思想造就部分军事装备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新南非成立后,新政府宣布停止核武器、军用卫星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的研制生产,只保留了部分技术领先的常规武器系统、电子战产品、航空机载设备及集成的研制生产。当前,南非的军品研制生产主要集中在国有的阿姆斯科公司、德耐尔集团公司、格林泰克集团公司、鲁纳特有限公司和先进技术工程公司以及数十家小型私营公司。南非武器装备的自给率已达95%并大量出口,武器出口已成为南非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南非的军工产品涉及陆、海、空军装备和小卫星领域,侧重于系统设计和集成,不少产品设计巧妙、性能优异,并为欧美的军工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但由于配套的元器件、原材料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以色列,因此南非需向上述国家采购,在南非生产高档产品的批生产能力有限。联合研发成为南非保持技术先进性,建设和释放合作方武器装备生产产能的有效途径。
德耐尔集团公司旗下的德耐尔动力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战术导弹、精确制导武器、无人机系统和集成系统解决方案。“敏捷短矛”导弹是由该公司与巴西联合研制的一款高机动空空导弹,项目于2006年启动,预计于2013年开始装备南非和巴西空军。该合作项目使双方具备了研制第五代空空导弹的技术和能力,并可能促进两国在其它防务领域的合作。
“敏捷短矛”空空导弹为第五代红外图像近程空空导弹,弹长2.98米,弹径16.6厘米,弹重93千克,射程20千米。采用尾舵无翼式气动布局、推力矢量控制和双波段红外成像导引头,具有发射后锁定能力。推力矢量技术提供了高过载能力,使其具有非常高的敏捷性;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视角很宽,导引头框架角可达±90°,能与头盔瞄准具或者机载雷达随动,也可自动扫描;导弹采用雷达引信,战斗部为破片式;动力系统为“推进-持续”发动机。可以由载机雷达、头盔瞄准具或者导弹自动扫描进行目标分配,发射后锁定。该导弹计划配备于F-5M、FX2、“阵风”以及“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上,目前已经成功与瑞典“鹰狮”歼击机集成,正在集成BAE系统公司的Hawk轻型教练/战斗机。
南非和阿联酋联合研制AL-TARIQ精确制导炸弹组件
德耐尔动力公司与阿联酋Tawazun公司成立合资公司Tawazun Dynamics。共同开发、组装和集成AL-TARIQ精确制导炸弹组件,初始阶段在阿布扎比的Tawazun工业园区生产。
AL-TARIQ精确制导炸弹组件基于德耐尔公司研制的“闪电”,这是一个低成本模块组件,用于Mk81/82/83炸弹。基本型利用GPS/INS制导,加装红外图像(自动目标识别)和半主动激光导引头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度到3米,射程为120千米,采用弹开翼展和火箭助推方式增程到200千米。该模块能与发射载机通过无线方式集成。
韩国与印尼联合研发K-FX战斗机
韩国军事工业以授权生产起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迅速发展,在地面武器、造船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近年来,韩国表现出拓展武器出口的强烈欲望。韩国积极参加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武器展览会,还采用激进的市场行销手法,允许外国客户先租再买,以扩展韩式武器的出口。韩国将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与中东国家视为重点目标市场,出口产品主要有潜艇和飞机零部件、弹药和火箭炮。过去,韩国国防企业基本上是以出口武器系统为主,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增加高技术产品联合研发的比例以吸引资金投入。同时,韩国国防工业在无人机、模拟飞行器、自动化安全警戒系统等领域进行了重点发展。
韩国武器出口的跨越式发展也存在短板,首先韩国没有建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部分分系统依赖美国等西方国家,同时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也不完全透彻,在批产质量控制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造成韩国武器装备部分指标非常优秀但是系统总体性能和可靠性欠佳。
韩国在美国帮助下设计生产出“金鹰”超音速教练机T-50并向印尼成功销售。以此为契机,韩国和印尼2011年开始实施合作开发新型隐形战斗机的计划,名为KF-X计划。根据两国设想,KF-X的性能应超越法国的“阵风”和欧洲的“台风”战斗机,仅略逊色于美国的F-22和F-35。KF-X将配备韩国国产高技术武器,诸如精确制导炸弹、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另外,战机的电子系统、电传操纵系统和隐形能力等核心技术,将通过贸易方式从合伙方取得,或者由韩国自行研发。此次合作,韩国要求印尼承担先期研发费用的20%,约合1000万美元。印尼还派遣了37名研究人员,与韩国约100名研究人员一同实施该计划。KF-X战斗机量产后印尼将采购约50架。曾经有外媒传言土耳其有意加入该计划但没有实现,今年3月印尼政府宣布该计划推迟18个月,最终研发结果有待进一步消息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