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授“渔”之法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言文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主要存在缺乏兴趣等问题。教师需要研究文言文字词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字词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授之以“渔”就成了关键。
  关键词
  文言文字词教学 授之以“渔” 教学方法
  陈钟樑老师曾说过,语文老师要有文字功,要从文字里讲出味道来。而对许多教师来说,在文言文课堂中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似乎并不容易。
  目前文言文字词教学依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文言文字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教师的要求,并没有内在的学习动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教师都是要求学生对文言文字词死记硬背,把它们当作一项项任务来完成。
  笔者认为,只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字词的兴趣,才能以言带文,将字词与文本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而要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字词的兴趣,需要教师研究文言文字词教学,寻找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
  一、通过解读汉字结构授“渔”
  在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老师提供了《辞海》中的“集”字“隹”部的注释:“隹,短尾鸟。”请你解释《诗经》“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一句中“集”的意思。
  这样的题目不仅体现了汉字极深的文化内涵,也强化了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通过解读汉字结构授“渔”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记忆字词,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遇到生词主动查询工具书的好习惯。因此,笔者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结构,充分领会“渔”之精要。首先是让学生用好《古代汉语词典》这一类工具书,在预习新课时,查询一些书上没有注释的字词。其次,学生可以使用网络工具“汉典”搜索引擎,去查询汉字的起源、结构,既便捷准确,又趣味良多。
  笔者还会推荐学生去阅读一些大师的解字作品,如流沙河的《白鱼解字》,希望他们能在大师的引领下了解中国汉字的精妙之处,并与自己的理解结合,达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由于汉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感,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汉字了解得越多,越会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求知欲也会越来越强。
  二、在文本语境中授“渔”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字词,教师尽量不要孤立地解释其含义,而应该把字词的理解和语境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能避免传统字词讲授的枯燥繁琐。
  笔者在教授《狼》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乃”“方”等字的含义,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屠夫和狼谁更聪明?欲借此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学生很快就能找到“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两句。经过翻译,“才”“刚”的含义就凸显了出来。学生领悟到屠夫并未识破狼的计谋,并得出了“屠夫并不十分有智慧”这一全新论断。学生在对文本深刻剖析的同时,也牢牢掌握了文言文字词的含义。
  又如在《陈涉世家》一文中,学生因为对“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中的“指目”理解不到位,不明白士兵们究竟是什么心态。此时若能创设情境,将大大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与体悟。而文章对“指目”的注释为“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这样的注释并不能体现士兵的复杂心理。
  笔者让学生组成小组模拟文中的一些场景,加上音效的感染,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了士兵当时的复杂心态。
  因此,再现文本语境对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难点字词、语句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从文化层面授“渔”
  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教师适量地补充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既能够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学生在学习《夸父逐日》中“河”字的释义时,教师如果能从文化层面解释,学生记忆的效率将会很高。
  古代的“江”“河”都是“其名自呼”。“河”特指黄河,黄河跌落壶口,发出“kē”声,故读“河”。此外,笔者告诉学生以后在文言文学习中会多次遇到“河”字,如高中课文《庄子·秋水》中的“百川灌河”,黄河古称河水,其他江河亦以水名,古人嫌不便,又造“川”字以概称一切水道。
  学生于是对“水系列”的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句时,学生问笔者“一沐三捉发”中“沐”字的意思。在解答学生疑问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古人洗澡时,洗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动词,不妨一查以探究竟。”学生很快给出让笔者满意的答案:沐发、浴身、洗脚、漱口。还有学生说很多店名都用错了动词,曾经见过一个“小张沐足馆”。笔者顺势补充,以后我们会经常遇到“沐”字,如《渔父》中的“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当学生从文化层面理解了文言文字词含义后,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相关内容,定会产生学习的兴奋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故此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授“渔”方法。
  四、在质疑探究中授“渔”
  学生在学习《陋室铭》时,会涉及一个关键问题:陋室到底陋不陋?那么学生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陋”字的含义。历年来,“陋”普遍被解读为“简陋”的意思。而笔者在教授此文后提出了質疑:《陋室铭》中的“陋”真的是简陋的意思吗?有没有其他说得通的解释?并给语文学习小组布置了这一研究任务。
  第二天,其中一组学生提出了新的见解,他们迫不及待地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认为,《陋室铭》中的“陋”字是偏僻、边远的意思,并且在文中能找到很好的解释。如小徐认为,扬雄是蜀郡成都人,而子云亭却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文章这样写的用意绝不是突出简陋,而是突出偏僻。南阳诸葛庐是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和成都、荆州相去甚远,亦非简陋之意。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寻找更多的资料来助读。如明代王守仁的《何陋轩记》。另外,从作者的生平背景中也能窥知一二。
  经过此次探究,学生对文本的研读更加深入,并且有了独立的思考。无论最终的答案是否合乎“标准”,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渔”已经授完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初中部)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莫言在诺奖获奖感言中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什么用处,我想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什么用处”。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有许多看似“没有用处”的知识,它们有的用于激发兴趣,有的重在培养情感,也有的提高学科素养,还有的能打通学科界限,获得一种通解通法,等等。从考试和升学的角度看,它们短期内确是“无用”或者用处不大,然而对于孩子长远发展而言,它们又是“有用”的,甚至作用巨大。对于知识的“
教学改革倡导自主、高效的课堂。它要求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教学民主意识,构建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学习行为真正发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
目的:为蒲公英中的咖啡酸、绿原酸建立一个简便可靠的定量方法。方法:选用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甲酸(16.5:6:2)为展开剂,在紫外灯(365nm)下定位,单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扫描波长323nm。
摘要  优质的化学微课应该具备内容精练、应用价值高、体现探究过程、设计美观大方等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打磨任务分析、宏观创意、幻灯片制作、旁白设计、微课录制、后期制作中的每一个核心细节,全方位提高微课的质量,更好地为化学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  核心细节 优质 化学微课  笔者曾在2014年首届江苏省微课大赛中获二等奖,在2018年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微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