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德”,即写文章的道德,最早见于王充《论衡·书解》:“人无文德,不为圣贤”。笔者认为新时期“文德”思想的基本要义为作者要以良好的人格修养、道德意识写作,真实写作,表现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倾向。然而学生的作文,要么空洞无物,苍白无力,要么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叹每天的生活枯燥,平淡无奇,以空洞的道理码段落,以虚飘的抒情凑字数;二是有米也不会炊——手头是掌握了不少素材,可是材料要么陈旧,通篇令人生厌,要么材料单调、单一,随意堆砌,缺乏变化,要么材料不能聚焦主题,与中心脱节。这些“假、大、空”等“非道德”现象,严重影响到中学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这些其实都是在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方面出现了问题。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炊”的困难;同时,又要辩证地看待写作方法技巧,合乎规范地灵活运用而又不致胶柱鼓瑟。
一、素材的积累
作文的素材,理论上讲是很丰富的,但是在如此丰富的材料的理论背景下,大家仍常常抱怨作文无话可说。的确,绝大部分高中生生活空间比较狭窄,因此,写作时候取材的范围不广,视野不宽,总是写一些学校琐事,内容老套,既缺乏可读性,立意也难深刻。同时,他们的阅读面也相当狭窄,整天被困于数理化的题海之中,无暇顾及文学作品,所以写起文章来总是重复以前用过的一些“陈芝麻烂谷子”,而且思维层次停滞于相当肤浅的阶段,对一些现象、观点,不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文章的思想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没有深入生活就无法对其有深刻的理解。要积累材料,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广泛地摄取材料,挖掘生活的真善美,探求事物内在的奥秘,体味其精髓。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新生军训、运动会、课本剧表演、元旦晚会等活动。每次活动之前,我都要向学生们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环境和场面进行多角度的考察。活动结束后,我都要检查他们的观察结果。一个多学期下来,学生们渐渐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写作材料得以不断丰富。
然而,人的直接感知范围是有限的,凡事都亲自体验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把阅读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广泛阅读,增强语感,丰富文化底蕴。
一是阅读《语文读本》。学习课文之后马上读,趁热打铁,与课文挂钩,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
二是广泛进行课外阅读。为了让学生吸收多元文化,可以从各种报刊上精选一些文章编发,学生兴趣浓厚,阅读效果会很好。
三是利用寒暑假,落实每个学生至少读两部长篇小说的任务。
四是规定学生每周摘抄一定数量的美文美句,以便写作时能够借鉴运用。
二、素材的运用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件大事,但有了素材,也并不意味这就能写出好作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教会学生运用素材的技巧。
1.学会思考生活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不用思想的火花去照亮它,那么就可能是一堆废料,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双“慧眼”,对生活明察秋毫,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诞生出个性化的思想感悟。
所以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与事,善于观察外部世界,还要敏于感知,勤于思考。一叶落而知秋,万事万物都有必然的前因后果。不仅要细心观察,更要发掘其内在的深刻意义,渗透自己的观点。文成于思,思源于识,没有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思考就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无“思”无“识”,文思就会枯竭,文章就少思想的光芒。
2.学会“一材多用”
素材运用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充分挖掘每则素材的潜能。同一块木材,可以被工匠用来发挥不同的功用;同一则素材,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使用。
一材可以多用,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着不同的意义。同时,运用材料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那么一则材料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3.学会“推陈出新”
作文贵有创新。有创新,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才能使人耳目一新。但是学生频繁地使用被人们习用的素材,由于使用太多,就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把这些内容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并赋予新意,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推陈出新,最重要的是从角度上出新。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言之成理的“翻案文章”中得到启发,并作为我们翻新的榜样。
总之,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不停思考的大脑,有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作文教学必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写作的成功,源于生活,源于阅读、源于思考。有了生活之活水,写作的源泉就会丰盈;有了阅读的养料,作文之花便长久开放;有了思想来导航,写作就会有“文德”,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文德’思想关照下的高中生写作道德规范之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B-b/2015/02/059〕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开发区高级中学。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炊”的困难;同时,又要辩证地看待写作方法技巧,合乎规范地灵活运用而又不致胶柱鼓瑟。
一、素材的积累
作文的素材,理论上讲是很丰富的,但是在如此丰富的材料的理论背景下,大家仍常常抱怨作文无话可说。的确,绝大部分高中生生活空间比较狭窄,因此,写作时候取材的范围不广,视野不宽,总是写一些学校琐事,内容老套,既缺乏可读性,立意也难深刻。同时,他们的阅读面也相当狭窄,整天被困于数理化的题海之中,无暇顾及文学作品,所以写起文章来总是重复以前用过的一些“陈芝麻烂谷子”,而且思维层次停滞于相当肤浅的阶段,对一些现象、观点,不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文章的思想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没有深入生活就无法对其有深刻的理解。要积累材料,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广泛地摄取材料,挖掘生活的真善美,探求事物内在的奥秘,体味其精髓。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新生军训、运动会、课本剧表演、元旦晚会等活动。每次活动之前,我都要向学生们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环境和场面进行多角度的考察。活动结束后,我都要检查他们的观察结果。一个多学期下来,学生们渐渐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写作材料得以不断丰富。
然而,人的直接感知范围是有限的,凡事都亲自体验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把阅读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广泛阅读,增强语感,丰富文化底蕴。
一是阅读《语文读本》。学习课文之后马上读,趁热打铁,与课文挂钩,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
二是广泛进行课外阅读。为了让学生吸收多元文化,可以从各种报刊上精选一些文章编发,学生兴趣浓厚,阅读效果会很好。
三是利用寒暑假,落实每个学生至少读两部长篇小说的任务。
四是规定学生每周摘抄一定数量的美文美句,以便写作时能够借鉴运用。
二、素材的运用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件大事,但有了素材,也并不意味这就能写出好作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教会学生运用素材的技巧。
1.学会思考生活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不用思想的火花去照亮它,那么就可能是一堆废料,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双“慧眼”,对生活明察秋毫,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诞生出个性化的思想感悟。
所以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与事,善于观察外部世界,还要敏于感知,勤于思考。一叶落而知秋,万事万物都有必然的前因后果。不仅要细心观察,更要发掘其内在的深刻意义,渗透自己的观点。文成于思,思源于识,没有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思考就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无“思”无“识”,文思就会枯竭,文章就少思想的光芒。
2.学会“一材多用”
素材运用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充分挖掘每则素材的潜能。同一块木材,可以被工匠用来发挥不同的功用;同一则素材,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使用。
一材可以多用,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着不同的意义。同时,运用材料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那么一则材料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3.学会“推陈出新”
作文贵有创新。有创新,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才能使人耳目一新。但是学生频繁地使用被人们习用的素材,由于使用太多,就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把这些内容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并赋予新意,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推陈出新,最重要的是从角度上出新。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言之成理的“翻案文章”中得到启发,并作为我们翻新的榜样。
总之,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不停思考的大脑,有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作文教学必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写作的成功,源于生活,源于阅读、源于思考。有了生活之活水,写作的源泉就会丰盈;有了阅读的养料,作文之花便长久开放;有了思想来导航,写作就会有“文德”,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文德’思想关照下的高中生写作道德规范之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B-b/2015/02/059〕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开发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