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人与自然的一种深刻反思,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对资本主义引发的社会恶果加以理论上的反思而形成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提供了根本方法,同时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土壤污染问题促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生态观更进一步分析,使其在当代中国实现具体化、时代化,在促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稳步开展的同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尽早实现。
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一方面,从我国耕地的污染状况来看,耕地污染多呈轻度,但如果不加以重视,随着污染物的不断积累将会对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地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从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来看,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超标十分严重,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仍然还在起步阶段,虽然进行了普查、开展了部分污染场地的修复试点,但土壤污染所涉及的各方面具体问题还有待落实,同时也缺少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也没有足够成熟的技术手段对防治工作予以支持。从具体工作体制机制来看,仍然不够健全,无法提供足够的法制保障。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提出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中的重要内容,而其生态观也正是借助于这一社会观发展而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涉及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就必须首先要明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如何定义和思考的。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应当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达到二者的利益统一。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来看,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务必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基础,尤其是土壤资源,关乎到人类的生存与消亡,是人类寻求生存的根基所在。
第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根本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理念,而人在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行为则成为了人类主要的生存方式。随着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对自然中诸多物质的利用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人类通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加以更好地利用,将自然界中的物质转化为人类所需的各种物质财富。土壤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着美丽中国建设。也正是实践性这一特征所印证的那样,人类通过利用土壤,获得了更多的物质财富,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但由于不当的利用行为亦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致使违背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未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环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要利用好科学技术,以此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科技进步、技术创新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真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土壤污染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趋势并伴随着巨大财富收益,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对土壤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土壤污染的加重,表明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人的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衡。虽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增强,但是忽略自身发挥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不科学、不节制、不计后果为了自身利益改造自然的行为也必将由自己承受这份恶果。土壤污染防治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自《土壤污染防治法》公布施行以来,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壤污染防治无法可依的局面,为“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法治保障。土壤污染防治问题依旧严峻,因此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进程中,应当不断发展科技为污染防治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污染防治工作的效率,改进污染防治的方式,推动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关乎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建立经济发展与土壤污染防治和谐共生的最佳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启示(对策)
(一)要从战略高度来谋划土壤污染防治。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贯彻到土壤污染防治中,任何事情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正确思想的指导,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指导思想。国家在致力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文明予以及其重要的战略定位,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作为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其中就包括了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步伐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在这一步伐中,要把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態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自觉的理念,将对大自然的掠夺变为与大自然的友好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二)宏观层面上的制度设计。政府要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土壤污染防治的公共服务以及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职责。要在政府工作中突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地位,研究政策,落实目标责任,制订措施。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化,在《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各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考虑土壤污染的地域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政策与法律。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环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关键特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改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最积极有效的技术因素。土壤污染防治应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解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逐步改善土壤资源,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以区域和系统的综合防治为重点,改善土壤污染防治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作者简介:江文森(1996—),男,汉族,安徽安庆,研究生在读,昆明理工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一方面,从我国耕地的污染状况来看,耕地污染多呈轻度,但如果不加以重视,随着污染物的不断积累将会对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地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从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来看,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超标十分严重,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仍然还在起步阶段,虽然进行了普查、开展了部分污染场地的修复试点,但土壤污染所涉及的各方面具体问题还有待落实,同时也缺少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也没有足够成熟的技术手段对防治工作予以支持。从具体工作体制机制来看,仍然不够健全,无法提供足够的法制保障。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提出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中的重要内容,而其生态观也正是借助于这一社会观发展而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涉及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就必须首先要明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如何定义和思考的。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应当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达到二者的利益统一。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来看,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务必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基础,尤其是土壤资源,关乎到人类的生存与消亡,是人类寻求生存的根基所在。
第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根本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理念,而人在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行为则成为了人类主要的生存方式。随着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对自然中诸多物质的利用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人类通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加以更好地利用,将自然界中的物质转化为人类所需的各种物质财富。土壤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着美丽中国建设。也正是实践性这一特征所印证的那样,人类通过利用土壤,获得了更多的物质财富,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但由于不当的利用行为亦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致使违背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未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环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要利用好科学技术,以此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科技进步、技术创新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真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土壤污染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趋势并伴随着巨大财富收益,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对土壤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土壤污染的加重,表明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人的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衡。虽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增强,但是忽略自身发挥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不科学、不节制、不计后果为了自身利益改造自然的行为也必将由自己承受这份恶果。土壤污染防治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自《土壤污染防治法》公布施行以来,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壤污染防治无法可依的局面,为“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法治保障。土壤污染防治问题依旧严峻,因此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进程中,应当不断发展科技为污染防治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污染防治工作的效率,改进污染防治的方式,推动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关乎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建立经济发展与土壤污染防治和谐共生的最佳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启示(对策)
(一)要从战略高度来谋划土壤污染防治。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贯彻到土壤污染防治中,任何事情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正确思想的指导,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指导思想。国家在致力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文明予以及其重要的战略定位,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作为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其中就包括了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步伐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在这一步伐中,要把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態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自觉的理念,将对大自然的掠夺变为与大自然的友好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二)宏观层面上的制度设计。政府要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土壤污染防治的公共服务以及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职责。要在政府工作中突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地位,研究政策,落实目标责任,制订措施。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化,在《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各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考虑土壤污染的地域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政策与法律。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环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关键特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改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最积极有效的技术因素。土壤污染防治应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解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逐步改善土壤资源,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以区域和系统的综合防治为重点,改善土壤污染防治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作者简介:江文森(1996—),男,汉族,安徽安庆,研究生在读,昆明理工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