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著名作家席慕容,上小学三年级时,仍然是不受欢迎的迟钝学生,常常会逃学、说谎。有一次成绩单发下来是第三十五名,她在厕所里用纸条贴上再用墨水涂改成第五名。她父亲在客厅里等着姐妹们交出成绩单,两个姐姐总是第一名、第二名,而当她两手发抖地交出成绩单时,她心里很清楚在场的人都知道她在做假,奇怪的是大家都很“糊涂”。两个姐姐都“糊涂”地站在旁边不言不语,父亲“糊涂”地用很平和地口吻说:“老师怎么把成绩单搞得这么脏?你明天问一下老师再告诉我,好吗?”席慕容后来回忆说,她非常感激姐姐和父亲的“糊涂”,让她在第二天晚上心甘情愿地向父亲坦白了一切。
这样的“糊涂”其实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涵养和智慧。为师者,应该善于应用这样的“糊涂”艺术为课堂教学服务。当然,那种真正糊涂的老师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对知识把握准确到位的、善于“糊涂”的高水平的老师。
一、适度“糊涂”,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上课时都要针对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积极状态。但是,学生入境后,教师就要适时利用“空穴理论”——装糊涂,不是把知识一五一十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形成一个一个“空穴”,激发学生“想知道”“弄明白”的强烈欲望。然后,教师却装出不知道的样子,作出愿意和同学生们一起来研究的姿态,以此来鼓励和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我们教学较难的内容时,有的学生一时半会儿想不出答案,就会停下思维,选择等待,他想:反正老师会讲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克服这种思维惰性,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热情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适度“糊涂”,适当“示弱”,甚至告诉学生:老师还没想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或者干脆告诉学生老师不会做。这样的“糊涂”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温床,往往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合作的需要。他们会很自然地把所有同学看成学习的主体,团结一致帮助老师或胜过老师。特别是在教学低年级时,教师经常适度“糊涂”,用示弱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效果非常好。
二、适当“糊涂”,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在中国,人们习惯的想法是:老师是不会出错的,也不能出错。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错,那就是教学事故。因为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有没有科学性错误。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出现了较明显的科学性错误(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却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如果,所有的学生都相信老师永远是对的,习惯于迷信老师,迷信权威,而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没有挑战权威的勇气,那我们培养的将是怎样的人才?
去年刚接新班时,我发现班级里很多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很迷信老师。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思维习惯,我有时候会故意装“糊涂”,时常出点小毛病、小错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疑问,或故意设置“陷阱”诱导他們“上当”,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经过一段时间的“糊涂”训练,我的学生特自信,再也不迷信我这个糊涂老师了,就连错都会“理直气壮”,因为只要他认为是对的,就一定会坚持是老师糊涂了,而且一直会坚持到弄清自己是对的或认识到自己是错的为止,从不会因为自己的糊涂而感到难为情,更不会因为对方是老师而产生畏惧的心理。
教师课堂上适当的糊涂,培养了具有强烈独立意识、敢于挑战权威的学生,这样的糊涂是有价值的糊涂,是睿智的糊涂,是我们应该提倡的糊涂。
课堂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固然重要,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培养也很重要。课堂是探究的场所,既然是探究就应该允许学生出错,同时也允许教师出错。因为,只有不断地否定错误,才能进步;只有发现不会,才能激发疑问;只有不断产生疑问,才能更好地探究。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无所不能的智者,教师也不例外。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不管你面对的是谁,只要通过思考,心中有疑问就要敢于亮出你的观点,说出你的疑问。有时,证明自己的错误恰好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这种宝贵的机会。
孩子们思维的潜力是无限的,老师要很智慧地开发利用。适当地“糊涂”几次,让我们的学生更聪明,更睿智;适当地“糊涂”几次,让学生从老师的“糊涂”中找到自信,相信自己是什么都可以战胜的;适当地“糊涂”几次,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糊涂”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充满活力的、自信的、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这样的“糊涂”其实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涵养和智慧。为师者,应该善于应用这样的“糊涂”艺术为课堂教学服务。当然,那种真正糊涂的老师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对知识把握准确到位的、善于“糊涂”的高水平的老师。
一、适度“糊涂”,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上课时都要针对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积极状态。但是,学生入境后,教师就要适时利用“空穴理论”——装糊涂,不是把知识一五一十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形成一个一个“空穴”,激发学生“想知道”“弄明白”的强烈欲望。然后,教师却装出不知道的样子,作出愿意和同学生们一起来研究的姿态,以此来鼓励和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我们教学较难的内容时,有的学生一时半会儿想不出答案,就会停下思维,选择等待,他想:反正老师会讲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克服这种思维惰性,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热情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适度“糊涂”,适当“示弱”,甚至告诉学生:老师还没想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或者干脆告诉学生老师不会做。这样的“糊涂”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温床,往往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合作的需要。他们会很自然地把所有同学看成学习的主体,团结一致帮助老师或胜过老师。特别是在教学低年级时,教师经常适度“糊涂”,用示弱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效果非常好。
二、适当“糊涂”,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在中国,人们习惯的想法是:老师是不会出错的,也不能出错。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错,那就是教学事故。因为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有没有科学性错误。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出现了较明显的科学性错误(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却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如果,所有的学生都相信老师永远是对的,习惯于迷信老师,迷信权威,而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没有挑战权威的勇气,那我们培养的将是怎样的人才?
去年刚接新班时,我发现班级里很多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很迷信老师。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思维习惯,我有时候会故意装“糊涂”,时常出点小毛病、小错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疑问,或故意设置“陷阱”诱导他們“上当”,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经过一段时间的“糊涂”训练,我的学生特自信,再也不迷信我这个糊涂老师了,就连错都会“理直气壮”,因为只要他认为是对的,就一定会坚持是老师糊涂了,而且一直会坚持到弄清自己是对的或认识到自己是错的为止,从不会因为自己的糊涂而感到难为情,更不会因为对方是老师而产生畏惧的心理。
教师课堂上适当的糊涂,培养了具有强烈独立意识、敢于挑战权威的学生,这样的糊涂是有价值的糊涂,是睿智的糊涂,是我们应该提倡的糊涂。
课堂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固然重要,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培养也很重要。课堂是探究的场所,既然是探究就应该允许学生出错,同时也允许教师出错。因为,只有不断地否定错误,才能进步;只有发现不会,才能激发疑问;只有不断产生疑问,才能更好地探究。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无所不能的智者,教师也不例外。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不管你面对的是谁,只要通过思考,心中有疑问就要敢于亮出你的观点,说出你的疑问。有时,证明自己的错误恰好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这种宝贵的机会。
孩子们思维的潜力是无限的,老师要很智慧地开发利用。适当地“糊涂”几次,让我们的学生更聪明,更睿智;适当地“糊涂”几次,让学生从老师的“糊涂”中找到自信,相信自己是什么都可以战胜的;适当地“糊涂”几次,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糊涂”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充满活力的、自信的、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