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书法家都是非常注重用抽象的线条来抒发自己的艺术性情的,他们总是能够营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份饱含真诚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我们品味到的不仅仅是其挥洒时表露出来的或急或缓、或轻或重的笔墨痕迹,更多的是诸多痕迹融合一体时洋溢出的那种精神、那种气度,古人所说的“书为心画”便是这种情形的高度概括。从军旅著名书法家赵勇多年的书法艺术实践中不难看出,其在竭力挖掘传统书法的前提下,从不对某家某派作简单的摩写,既不追逐时尚,亦不以狂怪、出奇来哗众取宠,而是踏踏实实的走为书为人之路。书法创作乃书法家思想、才华、气质、个性的总汇,赵勇的书法特点正是他人品的体现。其作品法古而不泥古,无论中堂、斗方,还是条幅、对联都蕴含着一种内在的艺术魅力,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时代审美取向的准确把握。
赵勇跟随李铎先生学书、做人,四十年来勤奋执著,始终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创作状态和势头,以超然的姿态和稳健的步伐耕耘和跋涉着。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工作组织者,多年来以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书法创作和组织活动中来,兼任了数家书画协会、报刊的领导职务,为推动书法艺术事业不遗余力地奔走着。
多年来赵勇在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汪洋里尽情游弋,以古法为基础,师古不泥,博采众长而自成风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能顺应时代的要求,以不同的书体和风格托物兴怀,奋力于毫端,寄情于纸上,表现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展示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阔的精神世界,并靠着独立的人格、坚强的自信和对艺术矢志不移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跋涉在艺术的旅途中,从他的身上使人们感知了艺术的艰辛和人生的快乐,也带给人们深深的思考与启迪。
《私人飞机》:是什么事情触动了您,让您走进艺术领域?
赵勇:我从小其实一直对画画情有独钟,涉及书法领域可以说是被“逼上梁山”的。
我父亲酷爱书法,但是沉重的生活负担使他最终也未能实现书法家的梦,因此他将希望寄托在了我身上,对我要求很严,每天必须抽出时间练字。
但儿时的我少不更事,全然不知父亲的良苦用心,把心思全部都放在了画上。一有空就临摩小人书中的人物。
后来有一次放学回家,父亲铁青着脸问我:“我给你的字帖到哪儿去了?”一说“字帖”我才想起来:几个月前,父亲兴冲冲地给了我一卷纸,大约有五六十页,是一份钢笔字手抄材料,让我照着好好练字。
可是,一心迷恋于绘画的我没有把父亲的话当回事。凑巧队里有个抽烟的人问我要卷烟纸,我就顺手把其中的几张给了他。
在生产队大会上,那人拿出纸来卷烟,被眼尖的父亲看到了。这件事让父亲大发雷霆,自此令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从此以后,我对练字上了心,在时间的分配上,字画各半。
《私人飞机》:您学习书画过程中有什么趣闻?
赵勇:我小时候常常拿着连环画“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在废纸上画,在沙地上画,画得如痴如醉。但是我不懂绘画原理,不懂比例,不是画成大头小身就是画成长胳膊短腿。我总想要有个老师教我就好了。说来也巧,这时家里来了个画师。
自从爷爷病倒后,父亲便为他打了一口寿材。这天父亲请来一位画师,在寿材上画“二十四孝图”。画师虽说是个走乡串村的江湖艺人,却画得很不错。在画师画画的那段时间里,我一放学,扔下书包,就蹲在旁边看画师画画,不断地问这问那。画师见我酷爱画画,很有灵性,便在画画的间隙,给我讲了一些绘画的基本知识,画春兰秋菊,夏荷冬梅的基本技巧。我听得入神,也画得入迷,画完了就让画师给我讲评指点。画师在我家画了一个月,我向他学了一个月,画师成了我绘画的启蒙老师。
《私人飞机》:您对艺术品的价值定位及收藏有什么见解?
赵勇:应该说,艺术品都是有价值的。艺术品的年代越早,质量越高,留存数量越少,价值就会越高。尤其是品相好、完整、齐全,成系列的艺术品,往往更受到收藏家的青睐。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的腾飞,艺术品的价值将会越来越高。从近十几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飙升的幅度即可以看出,艺术品是在不断升值的。
搞艺术品收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人有品位、有学识、有地位的重要标志。不仅有愉悦身心健康的把玩、欣赏、消闲、娱乐作用,更有历史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收藏虽然有意义,但多数人的实践证明,搞收藏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因此,不能搞泛泛的收藏,收藏专一了,行业知识就会越积越多,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收藏情趣也会越来越高,藏品的档次自然也会越来越精。
搞收藏有三个字至关重要。即 “真”、“精”、“孤”。“真”就是真的,如果是赝品,收藏的再多也没有意义了。“精”就是非应酬之作,要尽可能地去收藏名家大家的精心之作,即力作。“孤”就是独一无二。就那么一件,或一张的艺术品,往往会更有价值。搞收藏还要瞄准潜力股,就是,对看准了有发展潜力的艺术家,在他们还没有完全成名的时候,去多收藏他们的作品,这样,增值空间会更大些。
赵勇
1951年生
现为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及书艺委常委等。
赵勇师从李铎。出版专著《郭沫若书法初探》、《中国古代兵法字帖》、《赵勇写真》等。主编出版了《李铎题画》、《李铎序文信札墨迹选》、《李铎和他的艺术续集》及李铎文墨系列丛书十余本,作品多次被作为礼品赠送外国政要,已被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收藏者收藏。
赵勇跟随李铎先生学书、做人,四十年来勤奋执著,始终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创作状态和势头,以超然的姿态和稳健的步伐耕耘和跋涉着。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工作组织者,多年来以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书法创作和组织活动中来,兼任了数家书画协会、报刊的领导职务,为推动书法艺术事业不遗余力地奔走着。
多年来赵勇在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汪洋里尽情游弋,以古法为基础,师古不泥,博采众长而自成风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能顺应时代的要求,以不同的书体和风格托物兴怀,奋力于毫端,寄情于纸上,表现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展示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阔的精神世界,并靠着独立的人格、坚强的自信和对艺术矢志不移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跋涉在艺术的旅途中,从他的身上使人们感知了艺术的艰辛和人生的快乐,也带给人们深深的思考与启迪。
《私人飞机》:是什么事情触动了您,让您走进艺术领域?
赵勇:我从小其实一直对画画情有独钟,涉及书法领域可以说是被“逼上梁山”的。
我父亲酷爱书法,但是沉重的生活负担使他最终也未能实现书法家的梦,因此他将希望寄托在了我身上,对我要求很严,每天必须抽出时间练字。
但儿时的我少不更事,全然不知父亲的良苦用心,把心思全部都放在了画上。一有空就临摩小人书中的人物。
后来有一次放学回家,父亲铁青着脸问我:“我给你的字帖到哪儿去了?”一说“字帖”我才想起来:几个月前,父亲兴冲冲地给了我一卷纸,大约有五六十页,是一份钢笔字手抄材料,让我照着好好练字。
可是,一心迷恋于绘画的我没有把父亲的话当回事。凑巧队里有个抽烟的人问我要卷烟纸,我就顺手把其中的几张给了他。
在生产队大会上,那人拿出纸来卷烟,被眼尖的父亲看到了。这件事让父亲大发雷霆,自此令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从此以后,我对练字上了心,在时间的分配上,字画各半。
《私人飞机》:您学习书画过程中有什么趣闻?
赵勇:我小时候常常拿着连环画“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在废纸上画,在沙地上画,画得如痴如醉。但是我不懂绘画原理,不懂比例,不是画成大头小身就是画成长胳膊短腿。我总想要有个老师教我就好了。说来也巧,这时家里来了个画师。
自从爷爷病倒后,父亲便为他打了一口寿材。这天父亲请来一位画师,在寿材上画“二十四孝图”。画师虽说是个走乡串村的江湖艺人,却画得很不错。在画师画画的那段时间里,我一放学,扔下书包,就蹲在旁边看画师画画,不断地问这问那。画师见我酷爱画画,很有灵性,便在画画的间隙,给我讲了一些绘画的基本知识,画春兰秋菊,夏荷冬梅的基本技巧。我听得入神,也画得入迷,画完了就让画师给我讲评指点。画师在我家画了一个月,我向他学了一个月,画师成了我绘画的启蒙老师。
《私人飞机》:您对艺术品的价值定位及收藏有什么见解?
赵勇:应该说,艺术品都是有价值的。艺术品的年代越早,质量越高,留存数量越少,价值就会越高。尤其是品相好、完整、齐全,成系列的艺术品,往往更受到收藏家的青睐。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的腾飞,艺术品的价值将会越来越高。从近十几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飙升的幅度即可以看出,艺术品是在不断升值的。
搞艺术品收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人有品位、有学识、有地位的重要标志。不仅有愉悦身心健康的把玩、欣赏、消闲、娱乐作用,更有历史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收藏虽然有意义,但多数人的实践证明,搞收藏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因此,不能搞泛泛的收藏,收藏专一了,行业知识就会越积越多,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收藏情趣也会越来越高,藏品的档次自然也会越来越精。
搞收藏有三个字至关重要。即 “真”、“精”、“孤”。“真”就是真的,如果是赝品,收藏的再多也没有意义了。“精”就是非应酬之作,要尽可能地去收藏名家大家的精心之作,即力作。“孤”就是独一无二。就那么一件,或一张的艺术品,往往会更有价值。搞收藏还要瞄准潜力股,就是,对看准了有发展潜力的艺术家,在他们还没有完全成名的时候,去多收藏他们的作品,这样,增值空间会更大些。
赵勇
1951年生
现为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及书艺委常委等。
赵勇师从李铎。出版专著《郭沫若书法初探》、《中国古代兵法字帖》、《赵勇写真》等。主编出版了《李铎题画》、《李铎序文信札墨迹选》、《李铎和他的艺术续集》及李铎文墨系列丛书十余本,作品多次被作为礼品赠送外国政要,已被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收藏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