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情境教学法;主题性情境;体验性
情境;反思性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1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120—01
小学阶段是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无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还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其设计与实施都必须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要凸显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特点,情境教学无疑是最易于操作、效果最为显著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遵循如下程序:
一、创设主题性情境,为课程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学生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世界、国家、家庭、学校、社区是学生不断拓展的生活领域。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游戏、真人模仿秀等活动,创设主题性情境,让学生担当主持人、裁判等角色,使其在主题模仿实践活动中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主动进行探究。比如,在教学未来版三年级上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课时,开展“小鬼当家”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父母的辛劳;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交通安全要注意”一课时,创设教学情境——模拟驾驶,让学生在模拟体验中感知遵守交规的必要性;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购物的学问”一课中,以央视经济频道“猜价格”栏目为主题进行导入,引导学生感知购物中存在的学问。这样,更容易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体验性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辨析道理
借助主题性情境活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教师恰当地创设体验性情境,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品德问题,并通过辨析、讨论、辩论、访问等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交通安全要注意”一课,根据主题式情境设置,学生已将角色转化为司机、赛车手。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教师可将交通安全常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交通事故处理方法等知识要点用游戏障碍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模拟驾驶的情境体验中感受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了解交通安全常识。
三、创设反思性情境,以实践体验加深理解
此环节要求教师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提供更高层次的情境,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体验、探究,变所学为所用,从而真正实现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以未来版四年级上册“怎样面对困难”一课为例,开课导入时,笔者创设“体力大比拼”的游戏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困难的存在。课堂末了,让学生带着对困难的正确理解与认识,以及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再次进行游戏体验。许多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导入环节放弃做游戏的学生,虽然一个个面红耳赤,但都不再轻易放弃,而是选择坚持到底。学生对困难的认识与理解得到进一步加深,“困难面前不低头”的思想在游戏过程中逐步形成。
四、回归生活,塑造品德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最终是用来指导学生生活的,只沉浸在情境中是不行的,必须回归生活,亲自践行。在教学情境的帮助引导下,虽然学生的认知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升华,但教师仍然要指导学生走出情境,通过读儿歌、读名言、写座右铭、写感恩卡、签倡议书等方式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如,在“交通安全不能忘”一课结束时,教师可告诉学生:“我们仅是了解了交通安全知识还不够,交警叔叔还希望我们把这节课的收获传递给其他人。我们一起制作一张交通安全系列书签,将它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课后,学生则将一句句发人深省的提示语、交通安全常识写在书签上,利用课余时间送给身边的人,提醒所有人遵守交通规则,保障交通安全。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走出了情境,用情境中所学到的知识去指导现实生活。以上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堂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以多个有联系的小情境衔接起整个教学过程,从课堂初始的情境创设到课堂收尾时的情感升华、拓展延伸,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体驗之旅,达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编辑:孟 刚
情境;反思性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1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120—01
小学阶段是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无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还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其设计与实施都必须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要凸显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特点,情境教学无疑是最易于操作、效果最为显著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遵循如下程序:
一、创设主题性情境,为课程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学生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世界、国家、家庭、学校、社区是学生不断拓展的生活领域。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游戏、真人模仿秀等活动,创设主题性情境,让学生担当主持人、裁判等角色,使其在主题模仿实践活动中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主动进行探究。比如,在教学未来版三年级上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课时,开展“小鬼当家”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父母的辛劳;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交通安全要注意”一课时,创设教学情境——模拟驾驶,让学生在模拟体验中感知遵守交规的必要性;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购物的学问”一课中,以央视经济频道“猜价格”栏目为主题进行导入,引导学生感知购物中存在的学问。这样,更容易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体验性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辨析道理
借助主题性情境活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教师恰当地创设体验性情境,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品德问题,并通过辨析、讨论、辩论、访问等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交通安全要注意”一课,根据主题式情境设置,学生已将角色转化为司机、赛车手。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教师可将交通安全常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交通事故处理方法等知识要点用游戏障碍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模拟驾驶的情境体验中感受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了解交通安全常识。
三、创设反思性情境,以实践体验加深理解
此环节要求教师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提供更高层次的情境,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体验、探究,变所学为所用,从而真正实现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以未来版四年级上册“怎样面对困难”一课为例,开课导入时,笔者创设“体力大比拼”的游戏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困难的存在。课堂末了,让学生带着对困难的正确理解与认识,以及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再次进行游戏体验。许多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导入环节放弃做游戏的学生,虽然一个个面红耳赤,但都不再轻易放弃,而是选择坚持到底。学生对困难的认识与理解得到进一步加深,“困难面前不低头”的思想在游戏过程中逐步形成。
四、回归生活,塑造品德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最终是用来指导学生生活的,只沉浸在情境中是不行的,必须回归生活,亲自践行。在教学情境的帮助引导下,虽然学生的认知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升华,但教师仍然要指导学生走出情境,通过读儿歌、读名言、写座右铭、写感恩卡、签倡议书等方式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如,在“交通安全不能忘”一课结束时,教师可告诉学生:“我们仅是了解了交通安全知识还不够,交警叔叔还希望我们把这节课的收获传递给其他人。我们一起制作一张交通安全系列书签,将它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课后,学生则将一句句发人深省的提示语、交通安全常识写在书签上,利用课余时间送给身边的人,提醒所有人遵守交通规则,保障交通安全。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走出了情境,用情境中所学到的知识去指导现实生活。以上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堂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以多个有联系的小情境衔接起整个教学过程,从课堂初始的情境创设到课堂收尾时的情感升华、拓展延伸,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体驗之旅,达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