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瓷窑而形成的村落历史
碗窑旧称焦滩,据考古所得瓷片,宋代即已有人在此地定居,清代时,为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器的主要基地。据村民口述,为避明末战乱,本以陶瓷业为生的余、巫、江、毕、胡等多姓乡里,自福建省连城县一路结伴内迁,至焦滩,见此地高岭土贮量丰富,林木茂盛,水源充足,遂结庐村中,重操旧业,烧窑制瓷,后改称焦滩为碗窑,也称焦滩碗窑。民国《平阳县志·食货志》载:“烧造之业最早者,为南港三十七都焦滩,清雍正间,夏、施、巫三姓首创为之。”自清雍正始烧窑,碗窑陶瓷业从几家简陋作坊起步,经几代人的努力,技艺日渐成熟,品种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乾隆晚期,碗窑在温州地区已声名远播,周边许多居民慕名而来,或学陶艺或开店铺,形成了顶窑、下窑、半岭三个块区(下窑现因被玉龙湖水淹没而消失)。据当地的《巫氏宗谱》记载,当时“实业瓷矿 ,屋宇连亘,人繁若市”。这里窑火兴旺,客商云集,住宅、作坊连成一片,聚居着40余姓,3000余人,拥有12座龙窑,窑工四五百人,最繁忙时,40多条水碓、18座龙窑齐开,作坊内灯火通明,窑工彻夜不眠。所产的日用青花细瓷、粗瓷有几十个品种,如碗、盆、碟、杯、瓶、罐、炉等。清咸丰年间,村民们集资请泰顺木匠,在半岭和下窑各建一座三官庙和戏台,逢年过节或遇祭祀日,便集资邀请戏班做戏,以敬祖酬神,祈福祛灾。至民国时,碗窑共有十二座窑,还仿效江西“先以紫泥为匣,置碗其中”的烧瓷法,这种以一钵一瓷器法烧造的瓷器,“白洁,胜常瓷”,但因习惯与技术的限制,用这种精细的烧造法烧造的产品只有大斗碗、二斗碗和六寸盘三种,仅这三种瓷,出口销路,“温属而外,浙则宁波、乍浦;苏则江阴、南通;皖则淮安,鄂则长江以及山东牛庄,台湾诸处”,“产值约银圆八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碗窑烧造的粗瓷渐渐退出市场,粗瓷烧造业走向衰落。现今,碗窑已不再烧造瓷器,但 “依山筑房、沿山建窑、引渠入村”独特而典型的制瓷村落建筑格局,基本保留原有的风貌,村落中烧造瓷器的代表作坊和一座龙窑等建筑依然保存完好。
依山而筑的特色建筑
自桥墩往碗窑,行不过数里,在玉龙湖的隔岸就能远远地看到碗窑古村落的全貌。村落像一座山城,依山坡逐级而筑,一座座民居、厂房、水碓和龙窑,袒露着盖瓦屋面,层层叠叠,欲上又下,错落有致。村头水口,树木掩映之中,有一座小庙坐落在一头探入玉龙湖中的一个小半岛上。进入村庄,用块石砌成的一条条道路纵横有序贯通村庄的每一处建筑。自下而上,有三条石砌长岭,贯穿村庄内部,最后一致通向村里的主祀神庙三官庙。村内三条涧流,哗哗作声,分三路自上而下,但又经凿壁砌石而筑成的渠圳,依序曲折穿流于各座庭院的门口和每一座水碓房,供生产、生活两用后,最终一致注入玉龙湖。村中的一座座民居,簇拥在略显局促的山坡上,但每座建筑又都能充分运用有限的平地,建成由正屋与厢房围成的院落。楼层看似不高,其实大多为三层结构,两层为地面建筑,用于生活起居,一层为地下室,用于堆放杂物、制瓷工具和瓷器产品。不少楼房在阳光充足的朝南向,开出内设美人靠的挑窗,坐在窗前,可尽享从玉龙湖吹来的和煦东风与温暖的阳光。
三官庙是村里代表性公共建筑,因庙靠路一角立有一杆天灯柱,每至夜色降临,庙祝均会点上一盏明亮的灯,然后拉上绳索,将灯高高升起,悬挂于天灯柱头,以此为行人提供夜间行路的照明光源,这种做法,当地人称之为“点天灯”。为此,庙宇又被俗称为天灯宫。天灯柱前置有雕刻成一只葫芦形的石墩,用于点天灯时置放天灯,墩上刻 “咸丰五年”的字样,由此可知,点天灯习俗的起始时间不迟于清咸丰年间。
三官庙坐落于村庄最顶层的一块平地上,是村庄最为热闹的地方,共三开间,正殿供传说可分别给人赐福、赦罪和解厄的天官、地官和水官。中间的正殿之上建有一个直径约4米、高约3米的仿宫廷式大藻井,藻井呈旋斗状,旋型由16根龙角形木柱盘旋交错搭构而成,每根木柱用硬木雕成“斗子”,共265块,环环相扣,连接成龙角形。藻井四周的槅板上用木雕饰四只状似翩翩起舞的大蝴蝶。左右二间偏殿之上又建有8个形状各异的藻井。各块木组件均雕刻有不同的花纹,悬柱柱头还缀有碧绿色的玛瑙圆珠。
与三官庙相依相对的是一座楼阁式戏台,纯木结构,不用一钉寸铁,全用卯榫嵌合。戏台通高8米余,四角立柱,平面呈方形,台高2米,面阔4米,纵深3.5米,台顶建有斗状藻井,藻井各层面绘有《白蛇传》等12出戏曲人物故事和一些花草、诗词佳句,台顶飞檐翘角。戏台立柱上刻有 “情节新奇出人意料,机关巧妙娱我视听”的对联。戏台外观像一座大亭台,设计精巧别致。由于三官庙与古戏台相依而筑,通过厢房形成一个连体建筑群,可容纳1300多人同时看戏。据说,瓷业鼎盛时期,碗窑每月演戏2次,每年有20多次,福建、温州等地客商纷至沓来,锣鼓喧天,场面好不热闹。
龙窑是村内12座窑中仅存的一座窑,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烧造青花瓷的龙窑。龙窑于康熙年间由王氏建立,至近年才停止使用。瓷窑砖土结构,沿山坡而筑,全长50余米,宽约7米,满窑围筑木架盖瓦棚,因像一条长龙,俗称“龙窑”,也称“阶级窑”。龙窑自下而上层层叠叠,共有13级,中间逐层隔断,仅在窑底设有空洞,让逐层相通、烟火相连,窑最低一级正面开拱形火门,自正面烧窑,各层级侧面分设有拱形火门,自侧门可以直接点烧窑火。这样的构造,既可逐层加火,达到较高和较均匀的窑温,各层级又可一致自窑顶出烟。
水碓房,依山而建,是借助水力用于粉碎高岭土的加工车间,每座水碓由一个水转动力轮和四个捣臼、四支七字状敲打杆组成,上盖木构瓦棚。使用时,打开平时围在水碓房上方水圳出口的木板闸,将水圳里的水引向低处的木轮,以水的冲击力推动木轮转动,并带动敲打杆一升一降,敲打捣臼里的泥土。村中的道路旁边,现还完好保存着四座水碓房,沿石岭拾级而上,就可听到乒乒乓乓的水碓敲打声和水轮转动的吱呀声。
坯棚,是用于制作陶瓷泥坯的车间,内设若干用木料制作成的手动转盘,将陶泥置盘上,工匠转动转盘,并对泥巴进行拉制,顷刻之间一堆烂泥即可成为一只只造型优美的碗、罐、瓶。现村里还保存一座坯棚,聘有一位姓余的老窑工在指导有兴趣的爱好者制作陶坯。 八角楼是村里的一座代表性民居,为六间三层木结构排楼,坐落于村口最为显眼之处,系清乾隆年间陈氏始祖从藻溪迁居碗窑时所建。楼房因地势临坡而立,挑檐、挑枋,二楼、三楼沿大道向前挑出,八面均有窗户可观远景,结构精巧别致,外观典雅大方。楼房内部结构巧妙,屋内有屋,楼内有楼,布局繁而有序,令人叹为观止。由成龙监制、关锦鹏执导的电影《长恨歌》的部分场景就取镜于这座八角楼。
离开碗窑的主村落,往矴步头方向行不过三百米,至石壁脚的地方,可见到一座大三合院楼。这座三合院里原来住着朱姓人家,祖辈曾得过贡生的功名,故院子里还立有两对高高的石刻旗杆牌。房屋一正屋两厢房,二楼出挑,悬出前廊,作为家人从事家务、晒衣、纳凉的处所。整座建筑造型轻巧、空透,衬以深深的庭院,铺以鹅卵石地面。屋后有浓密的树林,屋前有养红鲤鱼的鱼池,布局自然,野趣横生。这座房子现辟为碗窑博物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碗窑的历史和民风民俗,粗略学到一些碗窑的传统制瓷工艺,欣赏到碗窑生产的各式瓷器。
气势磅礴的三折瀑布
石壁脚再往前行,远远即可见到一条瀑布在山间泛着白光,飞流而下,这就是碗窑村口的三折瀑布。瀑布由上、中、下三层组成曲折而有韵致的悬瀑,仿佛一条宽大洁白的哈达飘荡在山涧之中,哗哗的水声在山岬的另一侧就能听得隐隐约约。走近山涧,瀑布全景便一览无余。瀑布一折高约40米,宽约6米,水流喷珠溅玉,一倾而下,与另一注自山上奔流而下的涧流汇集在一个碧潭中,回流倒撞,将潭水搅动得犹如米筛筛动,水面上,无数的水珠子仿佛米筛中的米粒,兴奋得翻滚跳动。这个潭,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米筛潭”。潭水在上流水流的挤压下,沿潭口喷涌而出,直泻下一个水潭,水流更加宏大,形成更宽、水流更急的第二折瀑布,折处自然而富有韵律,水流投入又一个碧绿的水潭;拥挤在水潭里的水再次喷涌而出,顺着40余米高的悬崖峭壁奔腾而下,形成了第三折瀑布,直落入悬崖下一个口径约15米的碧潭口,水流激荡,银珠飞溅,溅起的水珠又落入水潭时,乓乓作声,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奇观。村民说,承接第二折瀑布的水潭外,还有数个口径约1米的小水潭,相传是蛟龙出山时踩留下来的爪印。这瀑布若遇雨天,飞流直下,轰鸣的水声隔座山弯也能听得一清二楚。“冒雨游山也莫嫌,却缘山色雨中添”,看来,下雨天到碗窑玩,也许更有情趣,不用说古村落的石头路经雨水的洗刷后会变得更加清洁而有韵致,至少可以看到雨中三折瀑咆哮而下的奇观。
碗窑旧称焦滩,据考古所得瓷片,宋代即已有人在此地定居,清代时,为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器的主要基地。据村民口述,为避明末战乱,本以陶瓷业为生的余、巫、江、毕、胡等多姓乡里,自福建省连城县一路结伴内迁,至焦滩,见此地高岭土贮量丰富,林木茂盛,水源充足,遂结庐村中,重操旧业,烧窑制瓷,后改称焦滩为碗窑,也称焦滩碗窑。民国《平阳县志·食货志》载:“烧造之业最早者,为南港三十七都焦滩,清雍正间,夏、施、巫三姓首创为之。”自清雍正始烧窑,碗窑陶瓷业从几家简陋作坊起步,经几代人的努力,技艺日渐成熟,品种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乾隆晚期,碗窑在温州地区已声名远播,周边许多居民慕名而来,或学陶艺或开店铺,形成了顶窑、下窑、半岭三个块区(下窑现因被玉龙湖水淹没而消失)。据当地的《巫氏宗谱》记载,当时“实业瓷矿 ,屋宇连亘,人繁若市”。这里窑火兴旺,客商云集,住宅、作坊连成一片,聚居着40余姓,3000余人,拥有12座龙窑,窑工四五百人,最繁忙时,40多条水碓、18座龙窑齐开,作坊内灯火通明,窑工彻夜不眠。所产的日用青花细瓷、粗瓷有几十个品种,如碗、盆、碟、杯、瓶、罐、炉等。清咸丰年间,村民们集资请泰顺木匠,在半岭和下窑各建一座三官庙和戏台,逢年过节或遇祭祀日,便集资邀请戏班做戏,以敬祖酬神,祈福祛灾。至民国时,碗窑共有十二座窑,还仿效江西“先以紫泥为匣,置碗其中”的烧瓷法,这种以一钵一瓷器法烧造的瓷器,“白洁,胜常瓷”,但因习惯与技术的限制,用这种精细的烧造法烧造的产品只有大斗碗、二斗碗和六寸盘三种,仅这三种瓷,出口销路,“温属而外,浙则宁波、乍浦;苏则江阴、南通;皖则淮安,鄂则长江以及山东牛庄,台湾诸处”,“产值约银圆八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碗窑烧造的粗瓷渐渐退出市场,粗瓷烧造业走向衰落。现今,碗窑已不再烧造瓷器,但 “依山筑房、沿山建窑、引渠入村”独特而典型的制瓷村落建筑格局,基本保留原有的风貌,村落中烧造瓷器的代表作坊和一座龙窑等建筑依然保存完好。
依山而筑的特色建筑
自桥墩往碗窑,行不过数里,在玉龙湖的隔岸就能远远地看到碗窑古村落的全貌。村落像一座山城,依山坡逐级而筑,一座座民居、厂房、水碓和龙窑,袒露着盖瓦屋面,层层叠叠,欲上又下,错落有致。村头水口,树木掩映之中,有一座小庙坐落在一头探入玉龙湖中的一个小半岛上。进入村庄,用块石砌成的一条条道路纵横有序贯通村庄的每一处建筑。自下而上,有三条石砌长岭,贯穿村庄内部,最后一致通向村里的主祀神庙三官庙。村内三条涧流,哗哗作声,分三路自上而下,但又经凿壁砌石而筑成的渠圳,依序曲折穿流于各座庭院的门口和每一座水碓房,供生产、生活两用后,最终一致注入玉龙湖。村中的一座座民居,簇拥在略显局促的山坡上,但每座建筑又都能充分运用有限的平地,建成由正屋与厢房围成的院落。楼层看似不高,其实大多为三层结构,两层为地面建筑,用于生活起居,一层为地下室,用于堆放杂物、制瓷工具和瓷器产品。不少楼房在阳光充足的朝南向,开出内设美人靠的挑窗,坐在窗前,可尽享从玉龙湖吹来的和煦东风与温暖的阳光。
三官庙是村里代表性公共建筑,因庙靠路一角立有一杆天灯柱,每至夜色降临,庙祝均会点上一盏明亮的灯,然后拉上绳索,将灯高高升起,悬挂于天灯柱头,以此为行人提供夜间行路的照明光源,这种做法,当地人称之为“点天灯”。为此,庙宇又被俗称为天灯宫。天灯柱前置有雕刻成一只葫芦形的石墩,用于点天灯时置放天灯,墩上刻 “咸丰五年”的字样,由此可知,点天灯习俗的起始时间不迟于清咸丰年间。
三官庙坐落于村庄最顶层的一块平地上,是村庄最为热闹的地方,共三开间,正殿供传说可分别给人赐福、赦罪和解厄的天官、地官和水官。中间的正殿之上建有一个直径约4米、高约3米的仿宫廷式大藻井,藻井呈旋斗状,旋型由16根龙角形木柱盘旋交错搭构而成,每根木柱用硬木雕成“斗子”,共265块,环环相扣,连接成龙角形。藻井四周的槅板上用木雕饰四只状似翩翩起舞的大蝴蝶。左右二间偏殿之上又建有8个形状各异的藻井。各块木组件均雕刻有不同的花纹,悬柱柱头还缀有碧绿色的玛瑙圆珠。
与三官庙相依相对的是一座楼阁式戏台,纯木结构,不用一钉寸铁,全用卯榫嵌合。戏台通高8米余,四角立柱,平面呈方形,台高2米,面阔4米,纵深3.5米,台顶建有斗状藻井,藻井各层面绘有《白蛇传》等12出戏曲人物故事和一些花草、诗词佳句,台顶飞檐翘角。戏台立柱上刻有 “情节新奇出人意料,机关巧妙娱我视听”的对联。戏台外观像一座大亭台,设计精巧别致。由于三官庙与古戏台相依而筑,通过厢房形成一个连体建筑群,可容纳1300多人同时看戏。据说,瓷业鼎盛时期,碗窑每月演戏2次,每年有20多次,福建、温州等地客商纷至沓来,锣鼓喧天,场面好不热闹。
龙窑是村内12座窑中仅存的一座窑,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烧造青花瓷的龙窑。龙窑于康熙年间由王氏建立,至近年才停止使用。瓷窑砖土结构,沿山坡而筑,全长50余米,宽约7米,满窑围筑木架盖瓦棚,因像一条长龙,俗称“龙窑”,也称“阶级窑”。龙窑自下而上层层叠叠,共有13级,中间逐层隔断,仅在窑底设有空洞,让逐层相通、烟火相连,窑最低一级正面开拱形火门,自正面烧窑,各层级侧面分设有拱形火门,自侧门可以直接点烧窑火。这样的构造,既可逐层加火,达到较高和较均匀的窑温,各层级又可一致自窑顶出烟。
水碓房,依山而建,是借助水力用于粉碎高岭土的加工车间,每座水碓由一个水转动力轮和四个捣臼、四支七字状敲打杆组成,上盖木构瓦棚。使用时,打开平时围在水碓房上方水圳出口的木板闸,将水圳里的水引向低处的木轮,以水的冲击力推动木轮转动,并带动敲打杆一升一降,敲打捣臼里的泥土。村中的道路旁边,现还完好保存着四座水碓房,沿石岭拾级而上,就可听到乒乒乓乓的水碓敲打声和水轮转动的吱呀声。
坯棚,是用于制作陶瓷泥坯的车间,内设若干用木料制作成的手动转盘,将陶泥置盘上,工匠转动转盘,并对泥巴进行拉制,顷刻之间一堆烂泥即可成为一只只造型优美的碗、罐、瓶。现村里还保存一座坯棚,聘有一位姓余的老窑工在指导有兴趣的爱好者制作陶坯。 八角楼是村里的一座代表性民居,为六间三层木结构排楼,坐落于村口最为显眼之处,系清乾隆年间陈氏始祖从藻溪迁居碗窑时所建。楼房因地势临坡而立,挑檐、挑枋,二楼、三楼沿大道向前挑出,八面均有窗户可观远景,结构精巧别致,外观典雅大方。楼房内部结构巧妙,屋内有屋,楼内有楼,布局繁而有序,令人叹为观止。由成龙监制、关锦鹏执导的电影《长恨歌》的部分场景就取镜于这座八角楼。
离开碗窑的主村落,往矴步头方向行不过三百米,至石壁脚的地方,可见到一座大三合院楼。这座三合院里原来住着朱姓人家,祖辈曾得过贡生的功名,故院子里还立有两对高高的石刻旗杆牌。房屋一正屋两厢房,二楼出挑,悬出前廊,作为家人从事家务、晒衣、纳凉的处所。整座建筑造型轻巧、空透,衬以深深的庭院,铺以鹅卵石地面。屋后有浓密的树林,屋前有养红鲤鱼的鱼池,布局自然,野趣横生。这座房子现辟为碗窑博物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碗窑的历史和民风民俗,粗略学到一些碗窑的传统制瓷工艺,欣赏到碗窑生产的各式瓷器。
气势磅礴的三折瀑布
石壁脚再往前行,远远即可见到一条瀑布在山间泛着白光,飞流而下,这就是碗窑村口的三折瀑布。瀑布由上、中、下三层组成曲折而有韵致的悬瀑,仿佛一条宽大洁白的哈达飘荡在山涧之中,哗哗的水声在山岬的另一侧就能听得隐隐约约。走近山涧,瀑布全景便一览无余。瀑布一折高约40米,宽约6米,水流喷珠溅玉,一倾而下,与另一注自山上奔流而下的涧流汇集在一个碧潭中,回流倒撞,将潭水搅动得犹如米筛筛动,水面上,无数的水珠子仿佛米筛中的米粒,兴奋得翻滚跳动。这个潭,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米筛潭”。潭水在上流水流的挤压下,沿潭口喷涌而出,直泻下一个水潭,水流更加宏大,形成更宽、水流更急的第二折瀑布,折处自然而富有韵律,水流投入又一个碧绿的水潭;拥挤在水潭里的水再次喷涌而出,顺着40余米高的悬崖峭壁奔腾而下,形成了第三折瀑布,直落入悬崖下一个口径约15米的碧潭口,水流激荡,银珠飞溅,溅起的水珠又落入水潭时,乓乓作声,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奇观。村民说,承接第二折瀑布的水潭外,还有数个口径约1米的小水潭,相传是蛟龙出山时踩留下来的爪印。这瀑布若遇雨天,飞流直下,轰鸣的水声隔座山弯也能听得一清二楚。“冒雨游山也莫嫌,却缘山色雨中添”,看来,下雨天到碗窑玩,也许更有情趣,不用说古村落的石头路经雨水的洗刷后会变得更加清洁而有韵致,至少可以看到雨中三折瀑咆哮而下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