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流动儿童教育研究

来源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动儿童群体比较庞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流动儿童的基本现状以及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教育的途径,以高职院校志愿者介入社区流动儿童教育为例,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流动儿童教育的形式,凝练了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教育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教育;温州社区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0)01-0092-05
  A Study on the Intervention of Social Work in the Educ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Taking some Communities in Wenzhou as an Example
  HAUNG Zu-fen
  (Zhejiang Dong fang Polytechnic, Wenzhou, 325011, China)
  Abstract:  The floating children group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education of floating children is an important topic.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the ways of social work involving in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Taking the volunteer's involvement in community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it discusses the forms of social work involving in community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condens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social work involving in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migrant children; social work; education; Wenzhou community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迅速,很大部分归功于外地到温州工作人员的贡献。温州外来人口众多,流动儿童自然就多,由此带来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值得深思。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求知和求美的需要。流动儿童显然具有上述需求,因此满足其需求是对其进行适当教育和激励的有效途径。现有文献主要围绕流动儿童的基本现状以及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教育的途径展开讨论。周世强,李鹤(2012)[1]回顾了流动儿童的基本现状,对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服务的发展背景进行了阐述,以北京市两个社区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流动儿童服务的模式和路径。梁启政(2018)[2]以青岛市某社区流动儿童群体为例,探讨了如何把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应用与社区教育中,提出了构建流动儿童公益课堂等方法。沈昱琳(2016)[3]、徐萌萌(2019)[4]分别以合肥市、山东省社区为例,剖析了影响流动儿童教育难题的原因,发现开展七彩课堂、放学小天地、移动图书角等活动有助于流动儿童教育。王海丽、尹俊芳(2019)[5]对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校性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索。李昱霏(2016)[6]认为“学校主导、社区倡导、社会关注”的模式是加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教育的较好途径。陈玉元(2019)[7]对社会工作介入下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
  目前,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以职业院校志愿者开展流动儿童教育为例,对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鉴于本文研究的问题具有探索性,故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高职院校志愿者对流动儿童的支教、组织各类活动等社会工作介入形式,探索对流动儿童的有效教育途径。
  (二)数据收集
  本文数据来自于温州市龙湾区海濱街道宁城社区、沙蟾社区、江一村社区、海城社区、宁村社区、天鹅湖社区等。首先,这几个地方与高职院校平时多有来往,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其次,这几个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儿童数量较多,比较有代表性。
  (三)案例描述
  1.红领巾微课堂系列活动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乡村志愿服务,努力营造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厚氛围,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助力萌芽”暑期公益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以“红色精神”为核心,以关爱流动儿童为基本点的“一心一点”的红领巾微课堂活动,以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通过红领巾微课堂系列活动,对社区中的流动儿童进行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了流动儿童的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了流动儿童的合作、创新意识,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让流动儿童感受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健康生活情趣与才艺。   ①手工课。手工课的目的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具体项目包括无纺布花盆、铅笔花、樱花、手绘扇子、3D拼图等手工制作。②舞蹈课。对流动儿童进行以绿色环保主题的《环保正青春》、《同在一片蓝天下》舞蹈的编排,全体实践队员参与其中,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③绘画课。绘画课的目的是增加小朋友们的绘画基础,其作品在周末摆设摊位进行展示。④科普课。以宣传绿色环保相关知识为主,加入科学小实验,如检测液体的酸碱性,水的过滤等,让儿童认清身边存在的危险,此外还涉及五水共治、禁毒、防邪、食品安全、防拐、防溺水、网络安全等。⑤书法课。目的是引导儿童学习、理解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孩子们端正书写姿势与字迹。⑥朗诵课。自愿者带领孩子朗诵古文,现代文等经典作品,提升了流动儿童的文学修养,培养了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了自信心。⑦影视赏析。电影内容多为爱国、励志、环保等题材,以赏析的方式学习人物的语言表达,领会其中的人物精神。⑧音乐课。目的是陶冶孩子情操,自愿者教孩子们唱党歌、国歌以及一些经典爱国歌曲。⑨作文课及国学经典导读。让孩子们以某一背景书写与红色文化有关的作文;对孩子们进行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的教学,让孩子们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有简单的了解。
  2.“筑梦时代,我们在行动”红色活动
  (1)组织流动儿童开展关于“缅怀革命先烈,继承红色传统”为主体的红色文化课堂,其中包括唱国歌、唱红歌、交通规则讲解、安全知识小课堂、大手拉小手、我们一起向党走等,此外小学生每人上台讲一个有关红军的小故事。
  (2)社区内汇报。通过表演节目展示社会工作志愿者社区介入成果,邀请志愿者服务过的老人及社区内的流动儿童共同参与,为社区送上家庭大合照。
  3.环保系列活动
  (1)开展环保先锋活动。①组织流动儿童共同参与,选择代表在国旗下讲话发布践行绿色环保的倡议书。②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捐赠零花钱”捐款活动。③进一步完善社区环保宣传牌,张贴环保知识宣传标语,出一期主题为“环保大看台”的黑板报。④加强广播、公众号、报纸及网络媒体的宣传,对身边保护环境、爱卫生、爱劳动的好榜样进行重点报道。⑤开展一次主题为“我要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要求组织严谨,活动氛围浓烈,形式多样而且具有教育意义。⑥利用周末,开展变废为宝环保创意制作活动。
  (2)“绿色环保”手绘海报大赛。在红领巾课堂中开展一次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绘画比赛,举办一次“五水共治”作品展,促进流动儿童从小养成节能环保的良好习惯。
  (3)水质检测小课堂。利用PH试纸,PH测试笔等工具,给流动儿童上一堂关于水质及水质检测的课程,让他们了解到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以及什么是合格的生活用水。
  4.传承红色基因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是对流动儿童最鲜明的主题教育,目的是旨在缓解并帮助解决流动儿童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为响应“富國强军”战略,培养未来能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青年士兵,让孩子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引导孩子牢记使命,童心向军营,社会工作志愿团队开展了军训集中营、唱红色歌曲、诵红色诗篇、学红色经典等一系列课程,通过课堂互动与交流,让红色基因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开展的军训集中营注重团队协作,有严明的纪律性,能切实缓解孩子们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效果显著。军歌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志愿者耐心地教孩子们如何发声,学生们专心听讲,认真练习。大家从最开始对歌词生疏陌生,不敢开口,到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响亮地唱出雄壮的军歌。稚嫩的童音唱响回荡在教室,传达了对国家、国旗最好的礼赞。让人欣慰的是,不少孩子在课程中认真学习,汲取知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并与志愿队员们打成一片。“老师教得很好,我特别喜欢听老师上的课,里面的装甲车、战斗机、舰艇都好厉害,我们祖国现在一定很厉害。”一位上课活跃的流动儿童表示。
  整个活动锻炼了流动儿童的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小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让流动儿童接收到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培养了流动儿童的健康生活情趣与才艺。
  三、案例分析与发现
  “红领巾”公益服务队在进行一系列的公益活动的同时,还实地调查了对流动儿童的影响因素。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当地民工子女家庭经济等相关情况。②当地居民其自身文化程度。③当地居民对其教育水平的态度。④当地居民对于子女未来发展的态度。⑤当地民工人口对政府文化教育政策的评价。⑤关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家庭经济状况影响流动儿童教育
  受访居民家庭平均最低月收入在1670元以下的占5.3%,达到4700元以上的仅有12.8%,说明大部分居民目前基本解决日常生活所需,但是生活水平仍然较低,甚至还存在为生活挣扎的状况。“我们家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上,其他方面主要满足小孩子的需求,大人基本不怎么考虑。”一位受访居民家长表示。
  (二)当地居民自身教育水平影响流动儿童教育
  由于当地的居民工作比较复杂,技术含量低,加之现有居民多为外地民工,数据显示海滨街道居民,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高达5.5%,初中文化水平为20.9%,而文化程度在高中的则有10.6%,大专仅仅有3.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知识水平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家长文化层次较低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流动儿童的教育。
  (三)当地办学机构影响了流动儿童的教育
  1.大多数家长首先考虑的是孩子有书读。据了解,被调查社区还存有不少的“黑校”,黑校的学生人数有180多名,基本上是城东、宁村等周边5个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学期学费800元。一些家住学校附近的家长和当地村民说,已经听说学校被人投诉,他们担心学校办不下去,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一位贵州籍的学生家长说,他们一家来温州好几年了,小孩留在老家无人看管,所以将小孩带到温州。因为公立学校进不去,其他民工子弟学校离居住地太远,接送很不方便,所以选择了就近读书。“只要孩子有书读,有人管就好,其它没想那么多。”不少民工都有类似想法。除了公办学校不好进,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经济问题,认为民工子弟学校收费会便宜点,而且学校离得近,省下接送的钱。至于“黑校”存在的安全问题、教学质量、学籍等问题,他们则考虑不多。   2.学校办学资格很难获批。当地教师认为,学校办学资格想批但很难批下来。“说实话,我现在也是进退两难,一方面证办不下来,被人四处投诉,另一方面办学的钱已经投进去,学生家长希望就近入学,而且学费都已经收了,如果突然停办了,这么多学生该怎么办?”某校负责人也感到非常困扰。学校周边的五个村大约有4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部分人员面临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这些外来人员希望能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拿到办学许可证,但是没想到会有接二连三受到举报。
  (四)家长对流动儿童教育与未来发展的态度影响了流动儿童的教育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在现实中,流动儿童的教育却得不到很好的重视。很多民工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达到高中以上的学历,有78%民工表示只要子女有能力,都会竭尽能力为孩子创造读书的机会。谈到子女们的未来发展,75%的民工表示自己的子女不要从事底层工作,因为太过于辛苦,而且没有前途,工资低,没面子,希望自己子女能找到一份稳定、中等档次工作,能依靠脑力吃饭而不是体力吃饭。其中没有民工希望子女中小学就辍学,8%希望达到高中,86%希望子女达到的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其他的只占6%。
  据统计,有56.78%的家长并没有特别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75%的家长每日与孩子互动的时间平均不超过一小时,最终导致有77%的孩子与家长之间交流时间很少,甚至有22.7%的孩子从未与家长有交流。尽管有68.4%的家长意识到了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孩子健康发展起关键作用,但是因父母外出打工、自身健康、缺乏教育意识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受到阻碍,出现的问题迟迟无法从根源上得到解决。“我真的很想多陪陪孩子,但是我真的没有过多时间和心思花在孩子身上。”实践队员在调查时有个家长表示。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家长普遍都跟实践队员抱怨自家孩子有自私、孤僻或者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五)宏观政策影响了对流动儿童的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73%的受调查者认为国家义务教育制度非常好,这说明当地居民对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是比较满意的。“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很不错,我们不用担心小孩子无人教,而且花销也不大”,一位学生家长如是说,这也代表了很多家长的看法。
  四、对策和建议
  (一)营造有利于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宏观环境
  流动儿童受教育环境需要改善、净化。本次调研地区教育文化基础良好,但是没有重视周边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从当地目前的情况看,很多青少年沉迷网络,流连网吧。这是由于父母平时多在工厂上班,没有多余空闲时间对孩子进行细心的管教。在父母“生活费”的作用下,经常往返于网吧,甚至跷课上网。据了解,被调查地区有数十家黑网吧,其主要消费人群也正是青少年,尤其是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民工子女即流动儿童。为了下一代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发挥作用,加强社会监管,打击黑网吧,给我们的流动儿童群体创建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1.打击黑网吧以及无证经营的游戏厅,净化学校周边的教育环境。学校附近的环境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绝不能让黑网吧以及游戏室等荼毒青少年学生,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打击黑网吧的力度,依法查处黑网吧,采用“零容忍”的原则,确保高效高力度地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2.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文化场所建设的投入力度。被调查的街道社区大多处于大改造阶段,经济发展势头较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应加强当地的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的建设,在社会上倡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风气,以优秀社会文化引领经济良性发展。
  3.继续出臺相关政策,持续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支持力度。可以从流动儿童的需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政策,对儿童的各类需求进行关怀。
  (二)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工作三位一体的中微观环境
  1.要注重儿童义务教育的均衡性。首先,由于受户籍等因素制约,流动儿童往往难以有较好的就学渠道,导致其与同龄人的受教育机会不对等,他们受教育渠道受到极大限制。只有少数经济实力强的家庭才有机会将孩子送到较好的学校,这会导致小孩从起跑点就落后了。其次,人才的培养,需要平衡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使本地的受教育群体不仅能够上得起学,而且要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样将来才能推动区域的发展。要优化学校布局,深化教育改革,打造学校教育主阵地。第三,要优化教育规划,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建设。学校主动作为,结合社区城中村改造,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当地特色的课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小学,应当承担当地流动儿童教育主阵地功能。学校要开展更多特色的课程,增加学习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增强课余生活,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2.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要并重。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民工们普遍非常重视下一代的教育。民工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从侧面也反映了希望下一代不再走自己的老路,不会为生活费用而苦恼,希望下一代经济无忧。民工担忧自己的子女,因为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无人管教的小孩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往往容易走入歧途。因而对于子女的教育,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真正的启蒙老师,家长一味依靠当地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显然是不够的。适当的社会工作介入是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有效补充。①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核心家庭还是主干家庭,都应该承担起对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职责。流动儿童的家长要主动学习,把好的教育理念融入对流动儿童的日常教育,要多抽时间陪伴儿童,解决儿童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同时,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灌输给流动儿童,让他们对世界有正确的观点。②提升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教育工作质量。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教育对儿童成长有辅助功能,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有关政策指引下,广泛开展红领巾微课堂、环保教育、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三点半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能够促进儿童自信心,达到育人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建立以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流动儿童教育模型,如图1所示。在宏观环境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工作介入对流动儿童共同产生影响。学校、家庭是是流动儿童的教育主阵地,社会工作介入是辅助教育阵地,是对主阵地教育的有效补充,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未来,全社会要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角色,全力培养流动儿童,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世强,李鹤.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服务的研究——以北京市H社区与Q社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12(04):1-6,16.
  [2] 梁启政.流动儿童社区教育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青岛大学,2018.
  [3] 沈昱琳.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6.
  [4] 徐萌萌.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5] 王海丽,尹俊芳.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校性教育初探——以山西铸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花蕾课堂”项目为例[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03):413-416.
  [6] 李昱霏.社会工作介入下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以连云港市新海新区为例[J].现代交际,2016(02):27.
  [7] 陈玉元.社会工作介入下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现状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0):27-28.
  (责任编辑:杨军明)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存在诸多困境。本研究在对某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青年教师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并从教师个体层面、学校管理层面、制度层面予以深入的原因剖析,从三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期刊
林产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建设座谈会在京召开  为推进林产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日前召开“林产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建设座谈会”,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参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设计院工业一所也应邀参会。  与会专家就林产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标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宁波眼镜设备行业从业人员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目前行业内技能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分析原因主要是企业对技能人才评价没有积极性。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经济学模型,推导出企业组织职工培训、评价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并论证了政府在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经济学分析  中图
期刊
7月1日上午,省林业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收看收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7月3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顺利闭幕,浙江省室外展园、室内展区和组织工作均获最高奖——特等奖。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金彪批示肯定组织有力,载誉丰硕。  7月6日,金华市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揭牌暨重点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金华市婺城区政府举行。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王章明参加仪式并揭牌。
期刊
20世纪以来,在全球生态危机暴发和人们寻求解决对策的宏观背景下,为修复人与自然关系,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等世界上一些国家先后启动的大规模生态治理工程应运而生。  从本月起,本刊将推出“世界著名生态工程”大型系列专题,邀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世东博士,就世界著名生态工程的启动背景、实施计划、建设成效、
期刊
摘 要:温州经济发展迅速,其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要求。建立了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熵值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创新驱动是最为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维度,为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另外的一个角度。通过对温州市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有利于分析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趋势与主要特征,为温州地区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对策及建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质量;经济发
期刊
摘 要: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最近在上海国家展览中心举办。作者通过实地参观、分析调研,对这次展览做出了评析,概括出了3个特点和6个亮点。提出:发展“精、特、新”纱线,是提高中国纺纱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2017年;中国国际纺纱展;精、特、新纱线;纺纱业市场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TS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346(2017)02-0001-08
期刊
8月20日,由浙江省林业局主办,浙江省林业信息宣传服务中心、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新蓝网、中国蓝TV承办的“共富浙江 醉美山水”浙江林业短视频征集大赛正式开启。   此次大赛围绕“共富浙江 醉美山水”这一主题,倡导作品聚焦国土绿化美化、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科技创新、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亮点,为全省林业发展提供鲜活的样本;聚焦一线林农、平凡护林人、林业科技人员等群体,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大
期刊
自2020年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袁家军、省长郑栅洁、常务副省长陈金彪等领导同志分别做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抓紧推进林长制这项工作。按照中办、国办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浙江省林业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起草了全省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稿,分别于5月中下旬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改革委会议审议通过。6月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
期刊
摘 要:基于男性人体结构特征,提出了用于设计的新测量尺寸,并通过分析裤装与内裤的制图方式与针织面料的性能结合,创建出新的男式内裤原型设计方法,将其进行了实际应用设计,设计制作出一款具有功能型的男式内裤,且达到了良好效果。经过分析研究,这一内裤原型与功能性内裤的纸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将对男式内裤的结构设计及生产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男式内裤;原型纸样;人体尺寸;提拉效果  中图分类号:TS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