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8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英语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10(B)—0056—02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指以完成任务为教学目标的语言教学方法,它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语言学习者习得语言。本文以Places of Interest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来讨论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相关内容
  
   1.基本内容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创立者和倡导者Feez(1998)就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归纳如下。
   (1)焦点在过程上,而不在结果上。
   (2)基本目的是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表达,进行有目的的活动。
   (3)在进行活动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有目的地多开口讲话,彼此产生影响。
   (4)语言活动和任务既是学习者学习现实生活的需要,又是课堂教学特定的教学目标。
   (5)教学活动和任务应该按难度循序渐进。
   (6)一项任务的难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经历,任务的复杂性,完成任务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等。
   2.任务设计
   Pica(1993)等人根据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把任务分成五类。
   (1)拼板式任务(Jigsaw tasks):此类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条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例如,几个人或几个小组各讲或各写故事的一部分,然后把各部分有机地组合成一体,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2)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一个或一组学生有一系列信息,而另一个或另一组学生有另外一系列互补的信息。为了完成一项交流活动,双方必须合作以了解对方的信息。
   (3)解决问题式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4)做决定式任务(Decision-making tasks):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果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商或讨论选择一种结果。
   (5)交换意见式任务(Opinion-exchanging tasks):学生参加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需达成一致。
   3.标准和要求
   Ur(1996)提出的关于交际性任务的标准有七条。
   (1)有效度,即能动性,能让学生行动起来。
  (2)学生有开展活动的语言基础。
  (3)学生的语言用量越多越好。
  (4)有成功感,成功不等于完美,允许学生有错误,否则学生会气馁。
  (5)多层次,要照顾班里不同水平的学生,不能只适合少数人。
  (6)教师能起到积极作用,要提供清楚明了的任务或活动指令,协助学生成功,而不是坐在一边袖手旁观;要及时给学生评价、指正、引导、鼓励等。
  (7)要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因素。
  
   二、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
  
   1.教材分析。本单元(Places of Interest)的教学内容是Travelling,学习有关旅游的英语表达方式,学习内容非常适合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教师可以把要学习和掌握的语言知识及要培养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分散到具体的任务当中去,使本节课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2.学生分析。学生来自景泰县不同的农村地区,他们已学了英语常用时态,3000多个单词,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另外,他们已经有了常用的电脑知识,懂得如何在网上查找信息;他们的口语虽然差,但他们在课堂上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
   设计分析:任务的设计应视教学总目标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分析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经历和能力、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基础等因素非常重要,只有在充分研究、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的任务才会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3.主要教学过程及任务设计
   Task 1:Pre-class Task
   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自己家乡旅游名胜的资料信息,把找到的资料以自己喜爱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地图的形式,并做好在课堂上用英语给全班同学作介绍的准备。另外,尽可能使用本单元要学习的语言知识。
   设计分析:在第一节英语课的“自我介绍”的环节中,笔者发现同学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次让学生准备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所找资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Feez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焦点在过程上,而不在结果上。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另外,此项任务的设计是对教学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有效拓展,活动没有仅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延伸到了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Task 2:Group Work(Discussion)
   笔者按学生的来源地把55名同学按照所在乡镇分成了8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家乡旅游名胜的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总结整理出最能代表当地特色的旅游名胜。
   设计分析:此任务属于“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同学们所找的信息不尽相同,此设计又符合任务活动设计中的“信息差任务”。此任务也属于“做决定式任务”,让学习者在多种结果中通过协商选择一个结果。
   Task 3:Team Work
   笔者让学生把上一个任务中小组讨论﹑交流和整理的内容在全班进行展示,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及实物、图片、简笔画等教具。最后,笔者在全班范围内选择出最优秀的3组,并给予奖励。
   设计分析:此任务属于“信息差任务”和“交换意见式任务”。上课前任务分工的不同使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各自掌握了不同的信息。此活动能培养学习者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外,也体现了任务设计中的激励原则。
   Task 4:Role Play
   笔者把学生重新分组,尽量把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分为一组,一个同学扮演导游,其他同学扮演游客。
   设计分析:这一任务属于“信息差任务”,使活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接近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体现了设计任务的真实性原则(Authenticity Principle),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任务,而且具有能动性,能让学习者行动起来。
   Task 5:Post-class Task
   让学生合作写一篇名为Places of China的文章,让他们分工完成各自的部分。
   设计分析:此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会让学习者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另外,把口语练习内容拓展到另一技能——写作上来,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三、案例分析的启示和思考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体会到教师在设计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尽量真实。
   2. 任务的设计要有“信息差”。设计的问题需要学生去思考、去交流才能获得答案,而不是机械的语言操练。
   3. 任务型的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任务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把任务的完成当作是少数好学生的“专利”。本节课围绕任务展开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回答。
   4.任务型活动要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监督,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防止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小差。
   6.学生在回答问题和面向大家作汇报时可能会紧张,因此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感。
其他文献
项目管理要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执法进行安全管理。从保障体系消除缺陷,实行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从组织方面、技术方面、经济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成本控制。利用
〔关键词〕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劳务   培训;“双师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6(A)—0006—02    职业教育是与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业,是把现代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也是把沉重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强大杠杆。对于个人来说,职业技术教育能促进就业,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有益于消
对《兽医微生物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情况、辐射作用、建设特色、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进一步推进在建校级教改项目建设的有关建议等进行了
肺炎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脑出血合并肺炎患者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转变;教学行为;教学观念;   解放;束缚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4(A)—0017—01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但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特别是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术见识的限制,学校教学氛围和社会环境的制约,新课改理念在实践中往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