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在“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的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一、让“问题”成为探究的起点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而探究源于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
在某种意义上说,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探究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做家庭小实验等方式自主探究有关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方法等内容,并设置以下探究问题:①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有哪些?②什么是酸雨?酸雨可分为哪些类型?分别是怎样形成的?③酸雨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④收集雨水并测定其pH,分析本地区酸雨的危害情况和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要求写出探究报告)。仅二氧化硫的性质,就能设计出这么多探究的问题,可见,化学教材中适合探究教学的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关键看我们是否想到去发掘。
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时间、方式不同,往往能够达到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提出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我们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应该遵循新授前提问,搭桥铺路;新授时提问,抓住重点;训练时提问,抓住联想的原则。只要教师能立足教材,把握重点,精心设计问题,并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的方法很多,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应。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进行“原电池”教学时,首先演示“我家的番茄会唱歌”这样有趣的水果电池实验,学生惊奇的发现用铜片、锌片、导线、西红柿如此简单的装置竟然能发出电来,觉得深奥的理论离现实生活更近了,大大激发了弄清电池放电的化学原理的强烈欲望,听课效果格外得好。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实验引入的同时,教师实际上是把自己对于科学课程的感情、思维方式、操作技能、认识态度等等,呈呈现给学生,这样做,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和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教育。
再例如,在化学2(必修)中“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时,先播放录像:原子弹的爆炸,节日美丽的火焰,缓慢锈蚀的青铜大钟,溶洞中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塑料制品的老化,煤炭和石油的形成;工程师研究提高炼铁转化率的艰难历程,硫酸厂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的探索等。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竟然有如此惊人的差别,感到太神奇了,同时认识到化学反应速率是可以改变的,等等,带着诸多思考进入新课学习,效果当然相当好。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使课堂变得“活而有序、活而有度、活而有效”,更重要的是课堂效率显著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并适时地创新,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永远充满着变数。无论教师课堂设计得如何完美,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总会出现与事先设计不一致的情景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课后进行反思及再设计。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教师来说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它具有挑战性,是一种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高问题意识,优化思维品质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最佳的纠错手段。教学反思可优化教师认知结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性,对于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归宿。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志存高远、人格健全、主动学习、富有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一、让“问题”成为探究的起点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而探究源于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
在某种意义上说,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探究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做家庭小实验等方式自主探究有关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方法等内容,并设置以下探究问题:①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有哪些?②什么是酸雨?酸雨可分为哪些类型?分别是怎样形成的?③酸雨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④收集雨水并测定其pH,分析本地区酸雨的危害情况和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要求写出探究报告)。仅二氧化硫的性质,就能设计出这么多探究的问题,可见,化学教材中适合探究教学的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关键看我们是否想到去发掘。
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时间、方式不同,往往能够达到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提出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我们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应该遵循新授前提问,搭桥铺路;新授时提问,抓住重点;训练时提问,抓住联想的原则。只要教师能立足教材,把握重点,精心设计问题,并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的方法很多,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应。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进行“原电池”教学时,首先演示“我家的番茄会唱歌”这样有趣的水果电池实验,学生惊奇的发现用铜片、锌片、导线、西红柿如此简单的装置竟然能发出电来,觉得深奥的理论离现实生活更近了,大大激发了弄清电池放电的化学原理的强烈欲望,听课效果格外得好。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实验引入的同时,教师实际上是把自己对于科学课程的感情、思维方式、操作技能、认识态度等等,呈呈现给学生,这样做,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和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教育。
再例如,在化学2(必修)中“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时,先播放录像:原子弹的爆炸,节日美丽的火焰,缓慢锈蚀的青铜大钟,溶洞中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塑料制品的老化,煤炭和石油的形成;工程师研究提高炼铁转化率的艰难历程,硫酸厂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的探索等。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竟然有如此惊人的差别,感到太神奇了,同时认识到化学反应速率是可以改变的,等等,带着诸多思考进入新课学习,效果当然相当好。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使课堂变得“活而有序、活而有度、活而有效”,更重要的是课堂效率显著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并适时地创新,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永远充满着变数。无论教师课堂设计得如何完美,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总会出现与事先设计不一致的情景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课后进行反思及再设计。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教师来说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它具有挑战性,是一种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高问题意识,优化思维品质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最佳的纠错手段。教学反思可优化教师认知结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性,对于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归宿。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志存高远、人格健全、主动学习、富有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