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角下满族民俗文化外宣译介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eza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传统的民族文化外宣模式呈现单一化、规模小、受众人群少、时空受限等影响因素,导致传播效果不佳。数字媒体时代的宣传模式具有多媒体多模态的特征,可补充传统宣传模式的不足。为促进满族民俗文化外宣工作的有效展开,本文从多模态理论视角出发,以满族民俗文化代表书籍之一《图说满族民族风情》为翻译研究对象,探索满族民俗文化的翻译需求与策略,基于数字媒体平台创新满族民俗文化的外宣途径,以期帮助国内外读者更好地了解满族民俗文化,讲好地方故事与中国故事,以点带面地促进中國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 《图说满族民族风情》;多模态;满族民俗文化;翻译策略;数字媒体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121-03
  基金项目:多模态视角下满族文化外宣译介研究——以《图说满族民族风情》为例(项目编号:JWXSKY2021B032);系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202017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作为中华民族民俗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满族民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特色文化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体现单一化的特征,口耳相传成为其主要传播方式,这无形中限制了满族文化乃至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数字媒体时代为满族民俗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通常,数字媒体通过多模态(如声音、图像等)间相互结合传达信息,其传播影响力远大于传统媒体。数字媒体的广泛传播性与覆盖性优于传统传播方式,这为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窗口。对于满族民俗文化的外宣,数字媒体可将满族民俗文化作品以多模态的形式推而广之。鉴于目前文化外宣以文字材料对外译介为主要形式,如何选择翻译对象,如何精准地翻译经典民俗,这对满族民俗文化的外宣乃至中国民俗文化的海外传播都具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本文聚焦满族民俗文化文本翻译,探究满族文化宣传多媒体多媒介方式,助力满族文化“走出去”。《图说满族民俗风情》一书涵盖满族餐饮食俗、服饰工艺,礼仪节庆等代表性文化内容,详实地为读者介绍了满族文化的特色,具有鲜明的学术性、文化性与故事性。该书也具有鲜明多模态特征,精选三百余幅代表满族民俗文化的图片,通过将图片模态与文字模态相结合的形式,直观地介绍了满族人民的真实生活,做到了“以图叙史,以图谈俗,图文并茂,引人入胜”。[1]所以,在翻译此书特色章节的基础上,创新外宣模式,利用多媒体数字网络平台增加文化外宣的渠道和浏览量,完成满族文化的多模态外宣,对满族文化外宣有至关重要的创新意义。此方法不仅能利用数字媒体宣传满族文化,还能扩大满族文化的知名度,提高满族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读者领略中国民俗特色文化的魅力。
  二、《图说满族民俗风情》翻译策略与实践研究
  (一)《图说满族民俗风情》翻译准备与策略研究
  对《图说满族民俗风情》一书中重点满族文化内容进行翻译,为满族文化专有项添加英文注解,提供术语资料,总结可资借鉴翻译方法与策略,帮助外国读者了解满族文化的同时,为日后中国民俗文化对外译介提供实践经验。
  《图说满族民俗风情》一书共分为八章,分别为“追本溯源,餐饮食俗,居室宅院,服饰工艺,婚嫁育儿,产业器物,礼仪节庆,文体游艺。”[2]这八个方面集中代表了满族生活的特色,本研究着重选取满族民俗饮食、住宅、服饰工艺等章节,以规范化满族民俗文化内容的外译,扩大东北亚民俗文化影响力,助力满族民俗文化“走出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在保证能够正确地传达文章意思的同时,保留原文文化特色,促进满族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
  在保证译文忠实度的同时,对满族文化专有项进行补充说明以及科普,助力传播其背后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民俗翻译应置于文化翻译研究的大语境之下。”[3]在《图说满族民俗风情》的外宣翻译中,不仅要关注语言层面的转换,还要关注文本的跨文化交际属性,保证文化异质的同时,减轻外国读者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入调研,了解学习其语言背景习惯,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保持准确性和民族性十分重要。”[4]中外民俗文化具有客观差异,对中国民俗文化进行外译时,如何既保留原有文化特色又能精准地表达出原文内涵是翻译的难点。在文化外译过程中,译者应保留民俗文化的特色,在不改变其原有的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进行外译。外宣翻译应突破表层结构,抓住实质内涵,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再现地方民俗文化。
  满族文化外宣,应以满族民俗特色书籍为汉英翻译中心,以多模态的形式全方位诠释满族文化内涵,对应相关的外宣翻译原则并深入研究相关的翻译方法,总结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策略。
  (二)《图说满族民俗风情》实践研究
  “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来看,现代技术媒体为文化的传播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方式。鉴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更好的交流,民俗词汇外宣翻译既要保存其文化特色与风格,又要使译文更好的贴近读者生活,增加满族民俗文化影响力。” [5]满族民俗词汇的外宣翻译应首先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再从语境方面、语句方面,文化方面对文章进行全方位解读。
  1.语境层面
  语境既文本发生的环境,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与话语方式这三重元素。[5]语境是文本发生的环境,制约着交际行为,只有充分考虑文本的语境因素,方能选择准确的翻译策略,进行恰当的语际转换。这就要求译者充分考察词汇在语境中的含义,再结合满族民族文化特征,进行恰当的翻译。   例1:“刺嫩芽蘸酱”
  英译:“Tender bud dipping sauce”
  民俗文化中词汇的翻译要求既能体现原文语境特色,又不失去词语的原本含义。原文中“蘸”这个字在《中华大字典》中意为“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6],表现出东北地区特有的用菜蘸酱的饮食习惯,而“dip”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有“a thick mixture into which pieces of food are dipped before being eaten” [7]的含义,可以指代原文语境中“蘸”的含义。
  例2:“白天烀猪头”
  英译:Braised pig's head during the day
  “烀”意为“半蒸半煮,把食物弄熟”[6],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域饮食文化特色。“braised”意为“braise sth. to cook meat or vegetables very slowly with a little liquid in a closed container”[7],即“用少量液体在密闭容器中慢炖某物或蔬菜”。这种把带有地方特色的动词用相适应的英语词汇表达出来的文化现象虽然省略掉了语言表面的对等,但完成了内涵的转换,达到了翻译的交际目的。
  2.语句层面
  在民俗文化中,译者需要特别注意文本中具有地方特色的语句,先进行正确的语内翻译,再进行语际翻译,如例3:
  例3:“掐春是满族特有的节日,这时候,青年女子们叫上朋友,打扮得花红柳绿,提篮到山中采花。《掐春》诗中写道:“已是篮中香绿满,犹簪鬓角一枝春。”
  英译:"Pinch the spring" is one of the special festivals of Manchu. At this time, the dressed up young ladies call up their friends carry baskets to pick flowers. A poem titled Pinch the Spring: "The basket is full of fragrant green, and a spring green decorates on the hairpin's temples."
  此段話是介绍满族女孩在春天采摘嫩芽的场景,这个场景被称作“掐春”,“掐”即“用指甲按或截断。”[6]满族人民把嫩芽比喻成春天,用“掐”这个动词与“春”做搭配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反映出满族人运用语言的巧妙灵活。从整段来看,第三句英译运用了从局部到整体的空间顺序,为读者提供了对春天采摘嫩芽的想象空间,也为全文增添了欢乐的色彩,奠定了此段情感轻快自然的基调,体现了满族人民淳朴热情的文化氛围。
  3.文化层面
  中英双语间存在的客观文化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时的理解偏差,反映到语言上就是中英语言中同一意象所指意义的不同一性,比如中文中某些意向的表达换成英文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例4:“生个孩子吊起来”
  英译:Hang the newborn baby over (note:This functions similarly to putting the baby in baby carriage.)
  当满族人家的婴儿出生后,大人们会制作一个长约一米,宽约四十厘米,底有木制板,四周用薄木片围成的“悠车”,将婴儿放在“悠车”中。如果婴儿是男孩,那么生儿人家会用红杏条,红四线和三只羽毛组成“弓箭”的形状,将“弓箭”悬挂在门楣左边;如果是女孩,家中就把红布条系在红杏条上,悬挂在门楣左右边,寓意为吉祥喜庆。而外国人在对待婴儿时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法,以美国为例,美国家庭十分在乎新生儿的安全,刚出生的婴儿在被护士推出产房后,婴儿会被抱着或者加以保护放入婴儿车内,不会选择将婴儿悬挂起来。
  这体现了文化的差异会导致文化的理解偏差。同一现象,满族人民认为这是为新生儿祈福的做法,而外国人可能会因为其安全性而产生误解。所以面对这种文化缺失情况时,在翻译中增加注释,便于文化沟通与理解。
  三、数字媒体多平台数字化外宣模式研究
  (一)利用新媒体推进研究
  运用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方式将翻译成果通过多平台媒介进行多模态宣传,以扩大宣传范围与受众量,助力满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存续。戴建春认为“学翻译是一种审美欣赏,目的是唤起读者的艺术感受,而外宣翻译的目的是实现交流,沟通信息。外宣翻译强调运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图书及国际会议等多媒体多平台模式,对外传播中国的国情与社会,帮助外国人全面、及时、客观、准确地了解中国。”[8]因此,外宣翻译遵循翻译的规律,外宣文本具有多模态特征。充分利用多模态进行满族文化外宣,既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又提高了满族文化的影响力。
  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互联网多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等)扩大满族文化宣传范围与受众量,打造满族文化特色品牌,扩大满族民俗文化影响力。通过多平台媒介对满族民俗文化进行跨地域传播并结合实地考察、开展满族特色物品展览等活动进行宣传。通过国内外社交软件加大满族民俗文化海外宣传力度。
  在新媒体时代,伴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文化外宣呈现出多媒体多模态的特征,重要文化遗产的外宣工作应该突出文化特色,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完成文本的交际目的与文化目的,并通过创意海报,公众号推广等方式进行多模态满族文化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让更大范围的读者了解满族文化,扩大满族文化的知名度。
  (二)借助线下场馆增加文化宣传途径
  创新满族文化宣传途径。加大校园满族民俗文化宣传力度,建立校内满族文化展示基地,让校内外同学了解、并支持其发展;在学校内开创优秀民俗优秀作品评比,让同学积极参与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在活动中领会中华文化的魅力。   与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等满族文化馆展开合作,把更丰富的满族民俗内容引入学校;借助地球村中国馆的场地,展示满族特色民俗饮食、住宅、服饰等方面的特色。
  建立满族文化品牌。依托满文化树立文创品牌形象,例如满族剪纸系列,文玩,改良服装饰品等。依托满族文化资源实施“满族文化”策略,以满族文化为核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及品牌形象设计,在保持品牌个性的前提下,建立起强化具有鲜明满族文化特色的连锁品牌形象。
  开展满族民俗文化的精神理念教育,在课堂上更多的讲解满族文化风俗,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国家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鼓励其积极宣传满族文化。线下举行少数民族词汇汉英翻译大赛,让学生在学好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的外译,使民俗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
  四、结语
  本研究以翻译满族文化经典书籍《图说满族民俗风情》为中心,分析并探索民俗文化作品的翻译需求与策略,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最后呈现出满族民俗文化外宣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通过图片、影音等多模态形式在多平台进行传播。多模态形式文化外宣有利于丰富少数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在推动非遗文化外宣翻译工作进程的同时,还能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文创作品的创造,鼓励更多的文艺创作者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播,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速度,扩大满族文化及其他民俗文化的影响力。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能促进各民族的向前發展,只有文化发展才能让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各民族团结一致才能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竞争力紧密相连,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财富,文化外宣不仅能提高本民族文化的关注度,更能让本民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本研究希望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满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能起到完善文化外宣理论的作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制定的对外文化战略方针,落实该文化战略对于早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9]以传播中华文化为目的,对满族文化遗产进行外译,充分考虑受众者文化背景,拓宽外宣渠道,实现有效的多模态跨文化传播。在多模态理论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传递满族文化的特色文化,使译入语读者能够感受满族文化的魅力。让世界范围内更多人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翻译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李治亭.新编满族大辞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
  [2]包泉万,赫丛青.图说满族民俗风情[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9.
  [3]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03):52-56.
  [4]袁帅.浅析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解[J].文学教育,2018,(04):116-117.
  [5]张德禄.多模态与外语教育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
  [6]魏励.中华大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A. S. Hornby(霍恩比).牛津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8]戴建春.目的论视角下的外宣网站翻译问题与对策:以温州部分英文网站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23-126.
  [9]“荣誉是鞭策,更是催人奋进的动力”[N].重庆日报,2019-09-29.
  作者简介:
  范禹彤,女,黑龙江人,本科,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崔丹,通讯作者,女,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英汉互译。
其他文献
【摘要】 奥地利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在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段时间的讨论热,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经历了大起大落。本文通过梳理耶利内克在中國大陆的译介历程,探讨其作品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译介;接受;文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歌曲《青花瓷》无论是从音律的角度还是从歌词的角度看,都堪称经典。歌曲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出现了不少英文版《青花瓷》,其中不乏优秀英译本。从本文从“三化论”的角度,评析了优秀英译本的译者是如何通过等化手段实现“意境似如初”,通过深化手段达到“情深意无穷”,又通过浅化手段做到“形美情不减”,以期更好地通过音乐,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关键词】 《青花瓷》;浅化;深化;等化
期刊
【摘要】 古代诗歌以其意蕴丰富、简洁凝练、整齐工整等特点成为一门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而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也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以唐代杜牧的宫怨诗《秋夕》的英译为例,探讨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如何使译作充分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打破理解藩篱。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说明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对古诗英译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译者创作更多优质的作品提
期刊
【摘要】 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是阴山文化生态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积极转变观念,强化政府主导和统一规划,建立专项保护资金,多渠道开展保护与传承,更好地促进阴山地域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阴山地域;文化生态;民族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 同语结构“VP是VP”是构式“×是×”的一个下位构式,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有单项式,也有多项式,还有扩展式,VP前可加修饰语,或者前一个VP有部分省略。构式整体表示让步义,有转折意味。该构式对语境的依赖较强,使用这个构式时,遵循了话语交际的礼貌原则。  【关键词】 同语式;构式;让步义;语用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
【摘要】 《送行》作为袁哲生的文学作品,打破了单纯以时间为轴的线性叙事,未着重于“送行”的前因后果,而立足于“送行”这一过程本身,借由空间叙事使小说整体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疏离状态。本文以空间叙事学作为理论基础,从地志空间的再现、文本空间的复杂性、空间书写中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探讨袁哲生《送行》一文的空间叙事特点及表达技巧。  【关键词】 《送行》;空间叙事;地志空间;文本空间  【中图分类号】I20
期刊
【摘要】 小说作为特定环境中描写特定人物的文体,在表现人物艺术形象方面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聊斋志异》 通过故事的描写形式,赋予女性人物以鲜明的特征,展示出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聊斋志异》;女性;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5-0008-02  《聊斋志异》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在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
期刊
【摘要】 来自北方的自然之子迟子建,从初入文坛起,便一直对大自然有着执着的表现追求,并由此延伸到了对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思考,成了其人其作最显著的标签。中篇小说新作《候鸟的勇敢》仍然如此,是迟子建对自然、生命和信仰的又一次讴歌。基于此,本文从大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这三个视角,对作品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解读,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迟子建;《候鸟的勇敢》; 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I2
期刊
【摘要】 乔伊斯在创作《阿拉比》时手法细腻,刻意追求细节描写的高度精确,并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本文尝试探讨这些细节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辅助叙事、刻画人物和背景、揭示主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乔伊斯;细节;瘫痪;都柏林  【中图分类号】I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5-0017-02  1914年,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
期刊
【摘要】 灾难文学是灾难记录与延伸,是对人类心灵的折射和对人性的透视。通过对《天乳》《云中记》两部灾难文学作品中灾难书写的研究,从生命自然的传统与改变、美学理念下的叙事和灾难文学精神疗救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层层深入,挖掘人性复归的可能,以探究灾难后时代灾难书写应有的理念与创作意义。  【关键词】 人性复归;《天乳》;《云中记》;灾难书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