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自己de耐挫能力?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78458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目标,别看脚下
  
  我在杭州桐庐山水旅游节上,看过“高空表演王子”阿迪力的表演。表演在富春江江面上进行,钢丝绳横贯在1000多米的江面上,风很大,钢丝绳一直在摇晃。但,阿迪力还是起步走了,很慢。
  意外的事发生了:江面上的一只游艇突然撞了一根固定钢丝绳的拉线,钢丝绳剧烈地摆动起来。数万观众都屏住了呼吸,阿迪力也停止了动作,站在钢丝绳上丝毫不动。三四分钟后,钢丝绳减缓了晃动。他又起步了,观众中爆发出阵阵掌声。
  表演结束后,阿迪力对媒体说,如果把这样高难度的技艺浓缩为一句话就是:“看目标,别看脚下。”
  当你只看到眼前的困难时,自然会有挫折感,而你看到其实你正在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时,是不是烦躁就会一扫而光呢?
  
  分解目标
  
  有远大目标固然不会局限于眼前的困难,但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困难不可逾越,成功无法企及,正是因为觉得目标离自己太过遥远而产生畏惧感。所以还应该学会把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其各个击破,避免产生苦求而不得的挫折感。
  火箭飞向月球需要一定的速度和质量。科学家们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结论:火箭的自重至少要达到100万吨。而如此笨重的庞然大物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飞上天空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界都一致认定:火箭根本不可能被送上月球。直到有人提出“分级火箭”的思想,问题才豁然开朗起来。将火箭分成若干级,当第一级将其它级送出大气层时便自行脱落以减轻质量,这样火箭的其它部分就能轻松地逼近月球了。这充分说明了分解目标的重要性。
  
  从容的秘诀
  
  人们常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以说明泰山的高大。但事实上登上泰山并不难,连很多老人都登得上去;相反倒是黄山的天都峰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为什么?通过观察你会发现,虽然泰山比较高,虽然泰山的石阶比较陡,可是每隔一段,就会有一块比较宽的地方,让你可以暂时休息缓冲。而黄山天都峰的险却不是因为它高,而是因为中间没有留下让人缓口气的地方。
  由此可以看出:从容对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紧张当中要有节奏、忙碌当中要有休闲。绘画时,在紧密当中要留个空白;歌唱时,在段落之间要吸口气。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职场人士,必须学会自己调节工作的节奏,给自己适当的缓冲。
  有一句话这样说道:“哪个喋喋不休的女人,能表现出风韵?哪个一刻不停的男人,又能表现出风采?”如果你处于这样的境地,挫折将如影随形。
  
  不要事事求完美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圆润的大珍珠,爱不释手。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珍珠的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渔夫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掉一层,黑点还在,一层层剥到最后,黑点没有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其实,有黑点的珍珠不过是白璧微瑕,正是其浑然天成不着痕迹的可贵之处,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在自然,美在朴实,美得真切。而渔夫想得到美的极致,在他消除了所谓的不足时,美也消失在他过于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了,美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的完整,而在于那一点点的残缺,如同丧失双臂的维纳斯,给人无限遐想。
  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感往往产生于对人、对事、对自己的过于苛求。而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而不该盯着不完美、不理想的事物苦苦折磨自己。所以,应对挫折最重要的方法是不去过分苛求完美,从而减少挫折感的产生。
  学会放弃
  曾经有人问一位企业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企业家毫不犹豫地说:第一是坚持,第二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最后一句出人意料:第四是放弃。
  放弃?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怎么可以轻言放弃?该放弃的时候就要放弃!他说:如果你确实努力再努力了,还不成功的话,那就不是你努力不够的原因,恐怕是努力方向以及你的才能是否匹配的事情了。这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赶快放弃,及时调整,及时调头,寻找新的努力方向,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据说乾隆皇帝曾经在殿试的时候给举子们出了一个上联“烟锁池塘柳”,要求对下联。一个举子想了一下就直接回答说对不上来,另外的举子们还都在苦思冥想时,乾隆就直接点了那个回答说对不上的举子为状元。因为这个上联的五个字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第一个说放弃的考生肯定思维敏捷,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的难度,而敢于说放弃,又说明他有自知之明,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上。
  “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除非他是白痴。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竞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这句看似“懦弱”的话说得很有道理。首先要“打”,打过了才知道自己的短处和长处,才知道自己是否是人家的对手,努力了之后还处在取胜无望的情况下,就要作战略性撤退,不作无谓的牺牲、遭受无谓的挫折,这是智者所为。
  
  反转你的脑筋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挫折感越来越强,甚至通常还会走入死胡同。这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想一想,或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这个工人的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种思路看看,说不定能从错误中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一句不经意的话,有如一束火花。不久,他惊异地发现:这批废纸的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很快吸干手稿墨迹和家具上的水分。
  于是,他从老板那里将所有废纸买下来,再切成小块,换上包装,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竟然十分抢手。后来,他申请了专利,并组织了大批量生产,结果发了大财。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来说已稳操胜券。但是,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谈何容易。失败的挫折看来就要降临了。
  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暂停后,比赛继续进行。球场上出现了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人们常说:最好的竞争策略就是避免竞争。同样的道理,应对挫折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加上灵活的头脑,避免挫折感的产生。
其他文献
身为领导,当面对一个艰巨而危险的挑战,或地位及声誉发生动摇时,到底应当怎样保持自我?如何才能防止自我放纵的欲望?你是否记得自己是谁?你想要维护和保持些什么?    痛苦的变革    领导别人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在21世纪尤为如此。从国家而言,我们面临着“9·11”事件及其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从社会而言,我们既要保持我们所珍视的价值观与权利,同时又要改变一些维系我们与他人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热情;
期刊
以并购的眼光去看当今的蓝筹公司生存状态,无非就三种:随时面临着合并和重组;刚刚从旧的合并重组中走出来;正在走向新的合并重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在整个美国经济发展史中,没有哪个成功的大型公司不是通过并购发展起来的。”说的极是!从历史成长过程来说,并购重组一直是蓝筹公司一路走过来最重要的成长方式。    蓝筹与并购难解难分    无论是百年老店,如:GE、杜邦、花旗
期刊
三年前,他就是“零股份独立董事制度”的反对者(参见本刊2001年第7期封面文章);三年后,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再次对本刊表示:独立董事既做不了“包青天”,“诸葛亮”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麻袋上绣花——底子差”。在上市公司失衡的股权结构没解决,信用水平、管理水平、道德水平、媒体开放度和监督约束机制等还不是很成熟和完善的情况下,希望依靠独立董事彻底防范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显然不
期刊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春夏之交再次成为舆论漩涡的中心。这一次不是因为他又发表了什么振聋发聩的学术观点,而是其引发了一场对所谓经济学家“公共良心”的大辩论。  事情的缘起是一次很普通的请辞:6月11日,魏杰以“无法了解和把握公司的真实运行情况”为由,提出辞去风雨飘摇的新疆屯河(600737)的独董职务。  于是乎,“开溜董事”、“行尸走肉”、“要这种独立董事有何用”、“明哲保身”……“现在我的头上又多了
期刊
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董事会之间的冲突,从来都没有像2004年上半年这样剑拔弩张。  程厚博、刘文波、魏杰、杜厚文、牛新化、俞伯伟、郭晓川、王斌……接连发生在乐山电力、伊利股份、新疆屯河等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风波”,将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推向浪尖。他们不约而同地祭起了“独立”的大旗。  独立董事在行动  2月16日,乐山电力的独董程厚博、刘文波因为对公司频繁的担保行为与巨大的担保金额存有质疑,决定
期刊
8月3日,走出伊利集团大门的俞伯伟已经不再是伊利股份(600887)(以下简称伊利)的独立董事:“我将对其起诉。”  俞不是第一个公开和上市公司董事会叫板的独立董事,但他是因为维护独董“独立性”而被上市公司罢免的独董第一人,他还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独董起诉上市公司侵权的第一人。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以自己“独立”的力量与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风车”作战,像骑着跛马的唐吉·珂德,孤独而执着。   突然袭
期刊
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资本中国》的作者华强森博士,以国际眼光点拨中国企业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要懂得自己去放弃旧的,创造新的!    要有全新的业务模式    《中外管理》:中国企业怎么能从低成本、价格战中走出来,走到一个有自主品牌,有研发水平的路上来?  华强森:中国企业是从低成本起家的,我们在大众消费品领域,优势就是成本比较低,需要继续保持下去。不管从市场份额看,还是从跨国公司的态度看,中国企业这
期刊
每一个中国企业要脱胎换骨、走向卓越,文化再造是必由之路  自鲁迅以来,文学界、思想界对国民性问题一直在作深刻的思考,他们认为: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以国民性改造为基础。而当今国民性改造的操作,一个现实的途径就是由企业、企业家来完成。所谓“国民性”,在此也就是指那些明显障碍企业发展的传统文化特质和行为积习。中国企业完全可以突破旧习,接轨国际,文化修炼。    从“做事”到“做事业”    这是
期刊
本刊专访西门子中国总裁贝殷思    今后我们也要“说”    《中外管理》:西门子与GE同是百年历史的多元化集团,有人作了这样的评价:GE做市场,西门子做产品。您认为呢?  贝殷思:Correct(对)!我们非常关注我们能够给客户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和解决方案。的确,美国公司在产品宣传、沟通上,常常比德国和欧洲企业做得更好。而我们讲得很少,我们今后要在这方面多做些事情。    我们追求一步一步的
期刊
主持人:我们今天将中国有色金属矿业建设集团张健总经理请到演播室,不仅仅因为他是矿业专家,更因为他20年来转战亚非,所率领的有色矿业建设集团已经成为中国跨国公司的领头羊。在此我想请教一下张总:我们在学地理的时候,记得最关键的词汇就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既然地大物博,您为何要远涉重洋去它国开矿呢?  张 健:这种说法不全面。在我们国家45种金属材料里,矿物质只有21种自己基本能满足,其它都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