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m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语文教师在多年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总是以“为了升学、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目的,经常忽视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情感。而与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分数的目的相反的,恰恰是考试中作文命题的探索,也从命题作文到半命题作文,进而演变成为给材料作文,直至稳定为话题型淡化文体作文……考试中作文命题形式越来越接近中学生的写作心理,越来越尊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深层心理活动,越来越向素质教育的大背景靠拢,这就向中学作文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勇于进耿,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视野狭窄,素材缺乏,内容空洞僵化
  这类作文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是空洞的多、实际的少,半僵化的多、富有灵气的少,随大流的多、畅述个人观点的少,动辄编故事、说假话,这类作文占一半以上;迷惘情感的宣泄,另一种是能说真话、抒其情,但往往是苦闷、孤寂、失落、“为赋新词强说愁”,表现出一种青少年不应有的空虚消极心态,这类作文约占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
  2.结构生搬硬套,机械不灵活
  多数学生硬套范文,死守模式,记叙文总是那么几大块,平铺直叙,不少人甚至写成了就总体而言,“流水帐”:议论文脱不了惯常的三段论,比较机械、缺少变化。现在在有些老师提倡的题记法、小标题、日记体等作文形式,虽然给沉闷作文带来一缕清新的气息,但总的来说,仍无法改变当前的作文现状。其实中学生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仍是比较被动的。即使是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自己办报、办杂志等等,也是仅给那些对写作有兴趣的一部分学生提供了平台。
  3.语言贫乏,缺少朝气和活力
  大多数作文八股调、学生腔,青少年说成人的话,不自然,不活泼,缺少朝气和活力。普通中学许多学生的语言不过关,错别字不少,病句较多,词汇贫乏,文气不贯通;即使是重点中学,也有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不理想。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部分学生观念上的迅速更新跟语言表达能力的滞后产生了矛盾,语言跟不上内容表达的需要。有些学生囫囵吞枣地搬用新名词、新术语和港台流歌曲中的某些词句,欧化的句式和朦胧的词语时有出现,搞得不伦不类,十分别扭。
  二、失误原因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教师拨苗助长的现象较严重
  两个问题值得反思:①过分强调统一性。统一是件好事,但统一总是相对的,暂时的,特别是在作文领域里。世界的丰富性和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往往容易走向反面。多数领导强调文道结合,这是对的:问题是,有些领导常按“左”的一套,把“道”强调得过了头,而且对“道”的理解只允许有一种,这就容易导致僵化、生硬,从而无形中造成了一种压抑的氕氛,不利于师生双方智力潜能的充分开发。②过于追求高标准。“高标准,严要求”本身没有错,但“高”“严”落实到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生身上,应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2.“指挥棒”一考试制度的禁锢
  现行的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考试作文题怎么出,教师就怎么指导,只要能考上学校就行。于是,小学瞄初考,初中瞄中考,高中瞄高考,路子越走越窄。为了适应考试要求,为了确保作文“基本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四八稳,思想内容大同小异,基本格局千篇一律,形成了地道的新八股。
  三、基本的对策
  如何改进中学作文教学,许多老师认为,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阅读课外作品,增加知识储备,有更多的空间去参加社会实践,同社会、自然接触,以丰富其生活底蕴。从老师这方面来说,目前专门针对语文老师怎样更有效地搞好作文教学的书籍、资料少之又少,加之接受培训的机会也不多,直接影响老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更新教学观念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现在,不少中学语文老师把作文看成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看来,有必要全面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改革,多了解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使作文教学走出课堂,让老师感觉有东西可教,让学生感觉有东西可写;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众多的东西渗透到作文中,这当中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认为,至少有这么几条:
  1.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其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语文表达和作文修改的训练,要求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自主作文训练。张志公先生在对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作文训练的步骤应该是“先放后收”,即写“放胆文”;让学生放开思想,放开形式,不拘内容,不受任何抑制,使学生茌思想解放、心情愉快、宽松自由自在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的时候,才可能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和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2.鼓励学生抒真情
  在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批阅学生的随笔比批阅所谓语的“大作文”有劲得多。不作任何要求的随笔,可以自由写,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他的自在之趣,抒他的自然之情,议他的自得之见……一幅幅活生生的面孔,一幅幅灵动的画面,让你在批阅时,充分领略了中学生那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富于创造的感触,如神游太虚境般,流连忘返。不禁有这样的感叹:作品源于生活,这才是作文。
  3.进行开放性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们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激发兴趣是激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兴趣一旦产生,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的动力源,便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善于捕捉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个精彩之笔:或者是一个优美的词句,或者是一个独特的见解,或者是一个浪漫的幻想,这每一处无不折射着学生思想的火花。
  4.创设写作情景和进行适当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教会学生细心的观察,更需要教师在他们写作的道路上予以积极、适当的鼓励。因为积极、适当的鼓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并且反过来再次促进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让他们在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发觋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可写。
  总之,作文教学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欣赏生活、创造生活美的能力,同时又要在方法上,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感受、如何创造、如何积累、如何表达。还应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和激活了其学习的内因,我们作文的训练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他文献
目的:苯妥英钠(PTH)系二苯乙内酰脲类钠盐,是迄今应用最广泛且有效的控制癫痫发作的药物之一。但由于其安全血药浓度范围窄,血中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血药浓度在常用剂量下个体差异较大,极易出现毒性反应。PTH的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主要表现于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和淋巴系统反应,以及其他的一些毒性反应,而其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小脑前庭功能障碍、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损害。PTH中毒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勤学勤练。因此,教师要把握时机,尽可能激发学生欲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稍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怎样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恐惧和抗拒的心理呢?
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  有学者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因此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艺术,把握好尺度。  一、寓批评于身教中  教师的行为原本就是学生的风向标。学生就是教师的影子,他们的言行处处折射着教师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