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了一年“美漂”的我,最近刚刚回国就职。没想到国内外职场的差别这么大:国外求职先问有没有在传统媒体上文章发表的经历,国内则关心开没开公众号、玩不玩自媒体;国外工作沟通用的是“商务英语100句”,国内用的是“小岳岳全套表情包”;国外还在“油管”上看视频,国内已经玩起了“直播 ”。回国工作已1年的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搞清这些“套路”。
“你看过我的公众号吗?”
回想起来或许也算是“生不逢时”。我出国那年是2012年,随后的2013年就是传说中的“自媒体元年”,这一年中微信公众号异军突起。我回国面试的第一家公司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面试官也是公关部主管,见面第一句话就问“你看过我的公众号吗?”我蒙圈,顿时深深觉得自己的功课做得还不够。
在美国,据说面试官问的最高频的第一句话是:“Why did you apply for this job(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职位)?”几乎我参加过的所有实习面试也都被问到了这个问题。按照一直以来的逻辑,我已经在心里打好一万八千字的腹稿,打算结合自身工作经驗,说一说自己与这个职位的契合度,然而……哪里跑出来个公众号?这题超纲啊,面试官!
其实,在美国时我也并不是网路边缘人。虽然美国很少使用“自媒体”(We Media)这个词,但是却也有与中国的自媒体相似的媒体形式,那就是“博客”(Blog)。没错,这个早在2010年前后就被微博所取代的形式,在美国仍然风头正好,并且也在付费阅读的风口上继续前行。比如说,著名的博客作者安德鲁苏利文( Andrew Sullivan )在2013年创办了订阅收费的博客新闻网站 Daily Dish ,到2014年年初就已经拥有3.4万名订户,一年尚未过完就已经赢利。
表情包VS英文“暗号”
作为大龄留学读研党,85后的我开始工作时,同级的同事大多都更新换代到了90后、至95后。在国外打工时接受了“职场要严肃”的设定后,回国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看不到传统的上下级关系,只看得到一个个行走的表情包。
美国公司上下级关系的宽松程度,其实比起国内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称呼领导的时候无需叫“张主任”“李总”把姓氏和职位连在一起称呼,而是直接叫名字,包括发邮件也是一样。记得我第一次上班时,称呼我的老板“MR. White”,结果老板马上笑了,说“叫我Risby就可以”。但是与国内不同的是,不管关系再轻松,职场上的确很少使用表情包,尤其是国内五花八门、带有各种台词、各种影视剧截图的表情包。最多,也就用个笑脸符号吧。
不过,千万别以为国外的职场交流就很easy,没有表情包大战,可是我经常面对同事发来的几个缩写英文单词蒙圈。正如我们在网络上会说“蓝瘦香菇”“厉害了word哥”一样,美国人在网聊和发信息时也常使用一些“暗号”缩写,毕竟英文单词很长,而无论中外,人们在犯懒这件事情上总是很相似的。
比如说,“LOL”,意思不是“英雄联盟”,而是“laughing out loud”,换成我们的话来说就是“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又或者“LB”,也并不是英镑,而是“Like Back”,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互粉”;还有“TGIF”,也并不是动图“GIF”前头加了个“T”,而是“Thank god it’s Friday”,没错,这是全世界加班狗共同的夙愿:“天啊,终于到星期五了!”
中国直播走向世界
用互联网大佬的话来说,2016年直播正处在“风口”,我进公司才一个月,就被通知要做好上镜直播的准备。当然,一开始我也是拒绝的。我真的get不到那些又长又琐碎的直播的点在哪里啊!
美国同样流行视频文化,但都是以Vlog(短视频)为主。就算是国内直播常见的日常生活题材,美国的播主一般(也被成为Youtuber)会从大量素材中剪辑出四五分钟的短视频,画面讲究还有配乐,整体完成度很高。其实内容也和国内大同小异,大多是记录生活中好玩的事情,但是故事短小精悍,不像直播那样一播就是好几个小时。
其实,与直播相似,Vlog在美国同样可以为播主带来高收入,而且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据网上的数据,现在每分钟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多达300个小时,约有1%的人可以跻身订阅人气榜单的前列,每年从广告中获取超过10万美元的收入,如果与品牌结合进行营销,收入还会更高。但直播比起Vlog的优势在于,它的门槛显然更低,获得收益的人群也更广泛。
不过,现在国外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重视起直播来了。Facebook上线直播业务“Facebook Live”,Youtube也推出了有打赏功能的直播,并且也走起了“网红”路线。只让人感叹中国经验已经走向了世界。
“你看过我的公众号吗?”
回想起来或许也算是“生不逢时”。我出国那年是2012年,随后的2013年就是传说中的“自媒体元年”,这一年中微信公众号异军突起。我回国面试的第一家公司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面试官也是公关部主管,见面第一句话就问“你看过我的公众号吗?”我蒙圈,顿时深深觉得自己的功课做得还不够。
在美国,据说面试官问的最高频的第一句话是:“Why did you apply for this job(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职位)?”几乎我参加过的所有实习面试也都被问到了这个问题。按照一直以来的逻辑,我已经在心里打好一万八千字的腹稿,打算结合自身工作经驗,说一说自己与这个职位的契合度,然而……哪里跑出来个公众号?这题超纲啊,面试官!
其实,在美国时我也并不是网路边缘人。虽然美国很少使用“自媒体”(We Media)这个词,但是却也有与中国的自媒体相似的媒体形式,那就是“博客”(Blog)。没错,这个早在2010年前后就被微博所取代的形式,在美国仍然风头正好,并且也在付费阅读的风口上继续前行。比如说,著名的博客作者安德鲁苏利文( Andrew Sullivan )在2013年创办了订阅收费的博客新闻网站 Daily Dish ,到2014年年初就已经拥有3.4万名订户,一年尚未过完就已经赢利。
表情包VS英文“暗号”
作为大龄留学读研党,85后的我开始工作时,同级的同事大多都更新换代到了90后、至95后。在国外打工时接受了“职场要严肃”的设定后,回国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看不到传统的上下级关系,只看得到一个个行走的表情包。
美国公司上下级关系的宽松程度,其实比起国内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称呼领导的时候无需叫“张主任”“李总”把姓氏和职位连在一起称呼,而是直接叫名字,包括发邮件也是一样。记得我第一次上班时,称呼我的老板“MR. White”,结果老板马上笑了,说“叫我Risby就可以”。但是与国内不同的是,不管关系再轻松,职场上的确很少使用表情包,尤其是国内五花八门、带有各种台词、各种影视剧截图的表情包。最多,也就用个笑脸符号吧。
不过,千万别以为国外的职场交流就很easy,没有表情包大战,可是我经常面对同事发来的几个缩写英文单词蒙圈。正如我们在网络上会说“蓝瘦香菇”“厉害了word哥”一样,美国人在网聊和发信息时也常使用一些“暗号”缩写,毕竟英文单词很长,而无论中外,人们在犯懒这件事情上总是很相似的。
比如说,“LOL”,意思不是“英雄联盟”,而是“laughing out loud”,换成我们的话来说就是“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又或者“LB”,也并不是英镑,而是“Like Back”,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互粉”;还有“TGIF”,也并不是动图“GIF”前头加了个“T”,而是“Thank god it’s Friday”,没错,这是全世界加班狗共同的夙愿:“天啊,终于到星期五了!”
中国直播走向世界
用互联网大佬的话来说,2016年直播正处在“风口”,我进公司才一个月,就被通知要做好上镜直播的准备。当然,一开始我也是拒绝的。我真的get不到那些又长又琐碎的直播的点在哪里啊!
美国同样流行视频文化,但都是以Vlog(短视频)为主。就算是国内直播常见的日常生活题材,美国的播主一般(也被成为Youtuber)会从大量素材中剪辑出四五分钟的短视频,画面讲究还有配乐,整体完成度很高。其实内容也和国内大同小异,大多是记录生活中好玩的事情,但是故事短小精悍,不像直播那样一播就是好几个小时。
其实,与直播相似,Vlog在美国同样可以为播主带来高收入,而且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据网上的数据,现在每分钟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多达300个小时,约有1%的人可以跻身订阅人气榜单的前列,每年从广告中获取超过10万美元的收入,如果与品牌结合进行营销,收入还会更高。但直播比起Vlog的优势在于,它的门槛显然更低,获得收益的人群也更广泛。
不过,现在国外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重视起直播来了。Facebook上线直播业务“Facebook Live”,Youtube也推出了有打赏功能的直播,并且也走起了“网红”路线。只让人感叹中国经验已经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