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国内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不少学生在升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也说明高中数学教学存在弊端。因此,优化滞后的数学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新时期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科学地对待预习
对于一部分数学基础不太理想的学生,笔者主张课前预习,而且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指导学生这样做:看到要对某个概念进行定义,马上盖上书,自己试着定义一下;看到一个定理的第一句叙述,再盖上书自己猜想它的结论;看到一个公式时,也是这样;看到例题时,先不要看解法,自己先在纸上把它做一遍,再与书上的解法进行比较、思考……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记下来,带着问题上课,听讲时可以重点听一下这部分知识。这样的预习,无论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思维的训练,都是有益的。
对于数学基础较好,思维反应敏锐的学生,笔者不主张课前预习。因为通过预习,他们会知道课上要讲的内容、结论、推导过程、例题解法等,就如同已经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课堂上还谈何“超前思维、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这就白白浪费了课堂上发展自己智力素质的机会。
2 科学的课间休息
上课前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吁吁,不能平静下来。还有很多学生喜欢上课前趴在桌子上睡觉,以为可以休息一下大脑,这样很容易使大脑进入放松状态,上课之后很难最快进入状态,往往也就错过了课堂的前十几分钟。科学的课间休息应该是去教室外走一圈,远眺一会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大脑和眼睛都得到休息,这样可以保持最佳的听课状态。
3 科学地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经过前面的几堂课,身体上、心理上可能都处于一个疲劳期(厌学期)。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并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引用典故、笑话等。这样不但能让课堂对学生有持续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这堂课的记忆力。
对于学生而言,听课最重要的不是“听”,而是“想”,要积极地思维,用心思考,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分析教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并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将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4 思优于做,科学地对待习题练习
现在学生做题倾向于“题海战术”,这是十分不科学的。数学题对知识点的考查还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做题应该注重的是总结,重“质”而不是重“量”,做完每道题之后都要总结:这道题究竟考查了什么知识,作答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什么技巧,还可以怎样变通等。这样思考一遍之后,才可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才可以真正做到“学会一个题,就学会了一类题”,下次遇到类似的练习题,可以思考一下直接跳过。
从教师的角度,建议布置练习题要在量上限制一下,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然后可以以总结或者对话交流的方式询问一下学生对习题的掌握程度。
5 温故而知新,科学地复习和总结
5.1 及时做好课后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教师讲的内容,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这样就能使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检查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也可以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率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5.2 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作为基础学科,数学在构筑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上起着关键的纽带作用。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数学教师应顺应时势,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对象意识、情景意识、目的意识及评判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修养,本着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思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强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三中学)
1 科学地对待预习
对于一部分数学基础不太理想的学生,笔者主张课前预习,而且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指导学生这样做:看到要对某个概念进行定义,马上盖上书,自己试着定义一下;看到一个定理的第一句叙述,再盖上书自己猜想它的结论;看到一个公式时,也是这样;看到例题时,先不要看解法,自己先在纸上把它做一遍,再与书上的解法进行比较、思考……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记下来,带着问题上课,听讲时可以重点听一下这部分知识。这样的预习,无论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思维的训练,都是有益的。
对于数学基础较好,思维反应敏锐的学生,笔者不主张课前预习。因为通过预习,他们会知道课上要讲的内容、结论、推导过程、例题解法等,就如同已经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课堂上还谈何“超前思维、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这就白白浪费了课堂上发展自己智力素质的机会。
2 科学的课间休息
上课前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吁吁,不能平静下来。还有很多学生喜欢上课前趴在桌子上睡觉,以为可以休息一下大脑,这样很容易使大脑进入放松状态,上课之后很难最快进入状态,往往也就错过了课堂的前十几分钟。科学的课间休息应该是去教室外走一圈,远眺一会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大脑和眼睛都得到休息,这样可以保持最佳的听课状态。
3 科学地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经过前面的几堂课,身体上、心理上可能都处于一个疲劳期(厌学期)。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并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引用典故、笑话等。这样不但能让课堂对学生有持续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这堂课的记忆力。
对于学生而言,听课最重要的不是“听”,而是“想”,要积极地思维,用心思考,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分析教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并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将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4 思优于做,科学地对待习题练习
现在学生做题倾向于“题海战术”,这是十分不科学的。数学题对知识点的考查还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做题应该注重的是总结,重“质”而不是重“量”,做完每道题之后都要总结:这道题究竟考查了什么知识,作答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什么技巧,还可以怎样变通等。这样思考一遍之后,才可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才可以真正做到“学会一个题,就学会了一类题”,下次遇到类似的练习题,可以思考一下直接跳过。
从教师的角度,建议布置练习题要在量上限制一下,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然后可以以总结或者对话交流的方式询问一下学生对习题的掌握程度。
5 温故而知新,科学地复习和总结
5.1 及时做好课后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教师讲的内容,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这样就能使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检查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也可以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率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5.2 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作为基础学科,数学在构筑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上起着关键的纽带作用。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数学教师应顺应时势,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对象意识、情景意识、目的意识及评判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修养,本着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思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强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