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所的历史变迁
现代意义上的私人会所,在国外和国内还存有一定的区别。国内的私人会所基本产生自上世纪90年代,多是先建造了一个场所后会员再加入,定位为一种高端精英阶层休闲娱乐的场所,以潜在的商机、社会身份象征来吸引会员购买会籍,其存在历史也并不长,功能性体现在各种奢华的物质享受。而国外的顶级私人会所,存在历史则更加悠久,专业性更强,并不以商业性的服务为主体,反而多以相同的高端兴趣爱好为衔接,更注重组织关系,而非单纯的物质享受。
西方人一厢情愿地认为“私人会所”的概念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他们甚至考据了世界上第一个私人会所的雏形——英国的一个咖啡馆,由于参与者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于是决定组成一种联盟,让身份相当、实力相近的人能够以私人会所为平台,在休闲放松的同时,寻找各种商业机会。但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上类似“会所”的模式早已有之,如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写的就是一种文人聚会的类会所活动:“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古代文人雅士相聚,饮酒赋诗谈风论月也无非是一种同阶层会所行为。
定义会所
如果按功能性去定义“会所”,可以发现“提供餐食酒水的聚会平台”以及“潜在性获得商机和提升社会地位”是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而“相同阶层、身份相当、背景相近”则是会所区别于一般聚会形式的标准。也因此,中国历史上许多餐饮宴会形式都能够列入“会所”的范畴中。比如,明朝时期士大夫结党的风气,就和“会所”脱不了关系,当时文人士大夫常常利用同门、同乡等关系缔结成一种固定的组织,定期举行聚会,或舞风吟月,或谈论时弊,就显现了“会所”的性质。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东林讲会,“东林会约”有明确规定:“每会推一人为主,主说《四书》一章,此外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当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会局,比如“东林商语”、“东林论学语”等。
文人士大夫在讲会研读经典之余,自然也要酒食相伴。因此在中国餐饮文化中,就慢慢滋生出淮扬菜、苏州菜中的园林菜的谱系。所谓园林菜,顾名思义是将餐桌放置在园林中,以风景作为宴会的背景,而菜色设计上除了要符合当天宴会的主题,还需要将园林的诗意融入菜中,体现风雅。现实中曾复刻过一次苏州园林菜的盛景,一群热爱陆文夫《美食家》的苏州人,在某个梅雨时节,在苏州半园重现作家笔下的宴会。半园布局紧凑,建筑小巧,花木繁盛,环境雅致,处处在“半”字上做文章,亭、廊、舫均只建其“半”,处处流露出中国古代士大夫追求“事不求全,心常知足”的精神境界。在此园林中,《美食家》中孔碧霞名菜如玛瑙鲜虾斗、雪花滑鸡球、菊花糟鱼片、藕粉鸡头米等一碟碟上桌,让宾客神驰在小说与现实之中。
会所之初
古代东方的“会所”注重在“宴”,往往一群相同身份背景的人组成定期联谊的形式,才是“会所”的核心,而“会所”在家外还是家内却不特别重要。也因此,文人士大夫们往往轮流做东,举行聚会,并将聚会作为攀比风雅的一种方式。如王安忆《天香》中,就曾记录了几次风雅别致的宴会。例如“一夜荷花”的露天宴会:“天将黑未黑之时,宾客已入座,吃着西瓜,就见水面绿幢幢的荷叶间,慢慢驶进一艘小船,船上人举一支火捻,朝荷花芯子里一点,亮起一朵荷花……花瓣透明,映出花蕊丝丝,香雾弥漫而起……座上客敛声屏息,生怕稍一动静,惊醒一个梦。”此时,园林中的风光显然也成为了餐宴的一部分,颇能传声地描摹出“秀色可餐”的意境。设宴更成为了商贾之家间的比斗,宴会以巧妙的创意将宴会的菜肴、环境融为一体,从眼耳鼻舌身意的各种感观营造一个统一而雅趣的宴会体验。反观现代会所,每每雕栏玉砌极尽奢华去构建会所的装潢,其用意也无非是制造出一个雅趣十足的宴会场地,让宴会更具风致。
对于身怀万金的古人,一方面是因为古人家中原有精致的亭台楼阁、大厨和戏班乐师,何必舍近求远去家外寻求固定聚会的场地;另一方面在家中待客,轮流做东也符合中国君子之交礼尚往来的礼仪。也因此,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多少具有现代会所意义的奢华高档场馆,如果有,也多是寻欢作乐的烟花之地。而到了清末民初时代,西方文化的涌入,商业行为的增多,人们也渐渐开始将“会所”搬到了屋外。但此时出现的“会所”,还是和历史上勾栏瓦舍的风俗相融汇,出现了书寓的形式,如赛金花的书寓,或是《海上花》中的书寓,都是商贾政客流连忘返的会所之地。
远观西方
反观西方世界“会所”的起源与发展,其实和东方由家中转向家外类似,毕竟不同国家、不同历史发展下,阶层的产生与诉求都是类似的。对于东方或者西方的新贵阶层,其聚会往往都不例外的注重私密性、娱乐性,娱乐性体现在物质上寻求更多的感观刺激、享受;而私密性则是希望能够与其他阶层相区分,以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西方的历史发展中,最先满足这两项要求的其实是高档的食肆,如赫拉巴尔的《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中,主人公“小个子”服务生曾在豪华气派的巴黎饭店工作,并在那里接待了无数皇亲国戚,其中接待非洲亲王的一幕浓墨重彩,展现了西方
王孙贵胄在穷奢极侈上惊人的能力。其中一道菜“烤骆驼”,类似中国的三套鸭,是“等到骆驼快熟的时候,把两只填满了火鸡馅儿的羚羊塞到骆驼肚子里,而火鸡馅里也塞了鱼,还用煮鸡蛋填塞了所有空档。”而整个晚宴还耗费了“五十条小牛后腿、用于熬汤的六头牛、用来做炸排的三匹马驹、用于做调味汁的一匹煽马、重量没有超过六十公斤的六十头小猪、十只猪崽、三百只小鸡、还有一头狍子和两头鹿”。整个晚宴的奢华程度实在令人惊叹。书中的巴黎饭店素来承办王孙贵胄的宴会,如果抛弃“会籍”、“会费”等硬性的条框规定,相比现代意义上的私人会所,其实已无多大差别。
会所今日
现代意义上的会所,英文为“Club”,也称为俱乐部,原是强调相同阶层的人士因为共同的趣味而缔结成的一种组织,而当这种组织的形式不断发展,原本组织不固定的场所渐渐成为了固定,“私人会所”就出现了。会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逻辑也发生了改变,从原来先缔结组织后寻找活动场所,变成了先有活动场所,提出加入组织的章程,后吸引人来加入组织。也因为逻辑的变化,如今的”私人会所“在功能上更丰富,往往一个高档的私人会所,会提供餐饮、宴会以外各种娱乐休闲项目,并且为会员活动提供各种服务。如中国第一个私人会所京城俱乐部,在1993年成立,面对的会员是商界精英人士、新兴产业人士和使馆工作人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会员是李泽楷、许荣茂,在会费上个人要求15万人民币,公司则18万人民币,除此之外,会员每月还需要交纳月费1500元。京城俱乐部设施一流,除了餐厅、会议厅、酒廊、雪茄吧外,还有各种最新现代科技的娱乐和健身设施。会员能够在此处休闲、放松,也可以根据会员需求举行商务宴会等。如西门子的总裁就将此处当成自己家的大客厅,生日、节日统统都在这里举行。除此之外,京城俱乐部还定期举行各种活动,时装秀、品酒会、艺术鉴赏、美食节等,让会所更丰富多彩。
新派格调
综合性会所以外,还存在各种单一性的会所,比如New York Yacht Culb(顶级帆船私人会所)、香港马会等。如New York Yacht Club,是世界上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帆船俱乐部,多次承办世界性的帆船比赛,还是历史上美洲杯帆船赛的特定举办场所。其功能与意义就不仅仅是提供会员休憩聚会的场地,更注重其组织特性,举办各种帆船比赛,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样的,如会员必须是哈佛大学学生的Harvard Club(最高级的校友俱乐部),其基础则是校友关系,为学生提供健身、瑜伽、图书、娱乐等服务。该俱乐部还开设HCNY基金会奖学基金,帮助20名哈佛的在校
学生完成学业,并为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以及国际交换生计划提供资金赞助。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会所,比如The Travelers’ Century Club(终极目标:国家收藏者),要求会员是去过至少100个国家,而终极目标是完成全球318个地理区域的旅行,并以到达过的国家数目为标准,实行一种荣誉制度。又如VII Identity Club(顶尖护肤定制俱乐部),作为纽约最顶尖护肤定制会所,建有零误差皮肤档案管理系统,查看档案时,需要专属的皮肤密码员才能打开,同时为会员提供200年历史的私人银行存托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