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军民航空管模式以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军民航深度融合及联合培训的意义,根据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军民航融合;协同发展;工作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空军和民航积极响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围绕军民航管制运行情况、军民航防相撞、空域管理、安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落实等内容进行深度学习,进一步落实了军民航深度融合发展,发挥军民航空管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军民航空管人才能力提升。现结合岗位工作和军民航联合会议谈一谈粗浅体会。
一、军民航空管联合培训的意义
(一)贴合当前形式任务发展的重要举措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海上方向形势严峻,空防任务艰巨,航空管制作为空防安全的重要支撑,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任务。军民航空管联合培训是落实习主席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催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举措,有力推动空管人才能力素质提高,以适应和满足空管事业发展以及军队智能拓展的需要。
(二)搭建军民航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
军民航空管联合培训为军民航空管人员沟通交流搭建起互动平台,有利于军民航空管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破日常军民航之间“背对背”的沟通屏障,实现军民航管制人员“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做到信息资源,发展理念的融合共享。
(三)提升空管业务能力水平的良好机遇
随着航空事业飞速发展,部队战训任务日趋繁重,使命任务不断拓展,空管队伍人才能力素质势必需要不断提升,以适应所担负的使命责任,更好的应对空管工作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二、军民航空管深度融合的难点
当前,军民航融合发展进入到深度融合阶段,尤其在空管保障中取得一定的实效,也在上海世博会、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会晤等重大任务空管保障工作中得到了检验。然而在长期的传统框架中,也出现了影响航空事业发展的问题瓶颈。
一是运行标准不够一致。受军民航长期独立发展、法规制度不相统一的影响,军民航系统在运行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民航系统发展迅猛,多与国际民航组织接轨,在经济快速发展下,不断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更新换代步伐较快,运行程序和规则也在不断调整变化。军航系统主要依靠国产自主研发装备,立足于空防安全和保密要求,运行上主要沿用长期使用的传统做法和操作标准,升级优化进程较慢,致使军民航空管融合运行商不相兼容匹配。
二是空域规划不够统一。空域规划和科学合理直接影响部队军事训练效益和战斗力生成,也影响国家航空运输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军航机场与民航机场相邻,航路航线密集交织,军民航飞行相互穿越活动空域及航路航线,不仅军航组训存在困难,给飞行安全带来隐患,也影响民航航路航线流量提升,造成航班延误等问题。同时,军航飞行管制区与民航飞行情报区划设不相统一,相互交叉,遇有情况造成多方协同,增加协同复杂性。
三是沟通协同不够顺畅。军民航按照不同规范组织飞行活动,对不同飞活动的航空器实施管制指挥、间隔调配和协调通报。这种不相对称的运行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军民航空管部门之间协同,容易造成通报协同不及时不顺畅,制约空管运行效率的提升。
三、關于推动军民航空管融合发展的建议
作为空管人,如何在推动军民航空管融合发展的工作中,肩负起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重任,我们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
(一)在空域规划方面,持续优化空域资源配置
民航飞行量快速增长,军航使命任务拓展和装备性能提升,空域使用紧张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国家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推进,统筹区内运输、军事和通用航空需求,划设管制、监视、报告空域,在部分地区组织试运行。
(二)在空域使用方面,构建动态灵活使用机制
针对目前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的情况,完善临时航线和飞行空域使用协调机制;针对雷雨、冰雪天气,建立民航航班大面积延误军民航空管应急响应机制,减少航班延误,保证航班飞行安全;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
(三)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空管信息互联
目前,军民航之间技术交流不够,联合开展创新应用较少,融合程度不高。一方面需要建设一体化的航行情报终端,准确、及时、有效地收集航线数据,发布相关航行动态;另一方面,需要建设完善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实现军民航空管各部门之间数据资源的交互与共享。
(四)建立交叉培训机制,建设复合型空管人才
我国民航和军航独立培养使用空管人员,各自的培养体制比较完善,但难以满足军民航空管深度融合发展运行需求。因此,需要建立军民航交叉培训机制,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整合双方师资力量,科学安排培训内容,采取参观见学、岗位轮换、课题攻关等形式,抓好交叉联训,打牢军民航空管深度融合发展理念、知识、技能和作风基础,奠定培养军地兼通、军民互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基础,真正实现空管人才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发证。
(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 陕西西安 710051)
关键词:军民航融合;协同发展;工作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空军和民航积极响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围绕军民航管制运行情况、军民航防相撞、空域管理、安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落实等内容进行深度学习,进一步落实了军民航深度融合发展,发挥军民航空管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军民航空管人才能力提升。现结合岗位工作和军民航联合会议谈一谈粗浅体会。
一、军民航空管联合培训的意义
(一)贴合当前形式任务发展的重要举措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海上方向形势严峻,空防任务艰巨,航空管制作为空防安全的重要支撑,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任务。军民航空管联合培训是落实习主席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催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举措,有力推动空管人才能力素质提高,以适应和满足空管事业发展以及军队智能拓展的需要。
(二)搭建军民航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
军民航空管联合培训为军民航空管人员沟通交流搭建起互动平台,有利于军民航空管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破日常军民航之间“背对背”的沟通屏障,实现军民航管制人员“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做到信息资源,发展理念的融合共享。
(三)提升空管业务能力水平的良好机遇
随着航空事业飞速发展,部队战训任务日趋繁重,使命任务不断拓展,空管队伍人才能力素质势必需要不断提升,以适应所担负的使命责任,更好的应对空管工作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二、军民航空管深度融合的难点
当前,军民航融合发展进入到深度融合阶段,尤其在空管保障中取得一定的实效,也在上海世博会、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会晤等重大任务空管保障工作中得到了检验。然而在长期的传统框架中,也出现了影响航空事业发展的问题瓶颈。
一是运行标准不够一致。受军民航长期独立发展、法规制度不相统一的影响,军民航系统在运行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民航系统发展迅猛,多与国际民航组织接轨,在经济快速发展下,不断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更新换代步伐较快,运行程序和规则也在不断调整变化。军航系统主要依靠国产自主研发装备,立足于空防安全和保密要求,运行上主要沿用长期使用的传统做法和操作标准,升级优化进程较慢,致使军民航空管融合运行商不相兼容匹配。
二是空域规划不够统一。空域规划和科学合理直接影响部队军事训练效益和战斗力生成,也影响国家航空运输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军航机场与民航机场相邻,航路航线密集交织,军民航飞行相互穿越活动空域及航路航线,不仅军航组训存在困难,给飞行安全带来隐患,也影响民航航路航线流量提升,造成航班延误等问题。同时,军航飞行管制区与民航飞行情报区划设不相统一,相互交叉,遇有情况造成多方协同,增加协同复杂性。
三是沟通协同不够顺畅。军民航按照不同规范组织飞行活动,对不同飞活动的航空器实施管制指挥、间隔调配和协调通报。这种不相对称的运行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军民航空管部门之间协同,容易造成通报协同不及时不顺畅,制约空管运行效率的提升。
三、關于推动军民航空管融合发展的建议
作为空管人,如何在推动军民航空管融合发展的工作中,肩负起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重任,我们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
(一)在空域规划方面,持续优化空域资源配置
民航飞行量快速增长,军航使命任务拓展和装备性能提升,空域使用紧张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国家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推进,统筹区内运输、军事和通用航空需求,划设管制、监视、报告空域,在部分地区组织试运行。
(二)在空域使用方面,构建动态灵活使用机制
针对目前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的情况,完善临时航线和飞行空域使用协调机制;针对雷雨、冰雪天气,建立民航航班大面积延误军民航空管应急响应机制,减少航班延误,保证航班飞行安全;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
(三)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空管信息互联
目前,军民航之间技术交流不够,联合开展创新应用较少,融合程度不高。一方面需要建设一体化的航行情报终端,准确、及时、有效地收集航线数据,发布相关航行动态;另一方面,需要建设完善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实现军民航空管各部门之间数据资源的交互与共享。
(四)建立交叉培训机制,建设复合型空管人才
我国民航和军航独立培养使用空管人员,各自的培养体制比较完善,但难以满足军民航空管深度融合发展运行需求。因此,需要建立军民航交叉培训机制,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整合双方师资力量,科学安排培训内容,采取参观见学、岗位轮换、课题攻关等形式,抓好交叉联训,打牢军民航空管深度融合发展理念、知识、技能和作风基础,奠定培养军地兼通、军民互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基础,真正实现空管人才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发证。
(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 陕西西安 710051)